迁安徐流口有三绝:温泉罗非赛蟹肉,开车能上长城口,徐流口豆片吃不够。徐流口豆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
在迁安,有一道非常独特的美味佳肴,叫饹馇,是用绿豆、小豆、爬豆等做主料,经过十八道工序加工而成的豆制品。它可荤可素,宜菜宜汤,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从百姓餐桌,到宫廷御膳,都有这道独特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蛤蟆吞蜜小吃在迁安这座小城特别受老百姓的宠爱,就连唐山、北京的许多游客来迁安,都会吃上几个美味而不腻的蛤蟆吞蜜。要上几个蛤蟆吞蜜,再喝一碗迁安特有的“咯扎儿汤”,那感觉就一个字“美!”
建昌营的馓子,色泽嫩黄,薄如纸,最薄处承半透明状。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而不腻,是极好的营养食品。
迁安桑皮纸手感柔软细腻、结构均匀、拉力强、吸水性好、不腐不蛀、搓折无损、永不变色,在书写和绘画方面,对墨的洇渗恰到好处,有“重彩”“重水”“重墨”的特点。有书画纸、新闻纸、办公纸、毛头纸、大力纸(红辛纸)、擦镜纸、伞篷纸、复写纸、打字纸等10余种。
“贯头山酒”秉承传统固态泥池发酵工艺,融入现代高科技成果,传承中华悠久酒文化,保持千年品质,所酿造的“贯头山”牌系列白酒:老白干、二特、特酿、酒王、新唐山酒王、千酒等,具有窖香浓郁、干洌清爽、纯厚绵甜、回味悠长之特点。
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当地盛产的桑树皮为原材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油、抄纸、晾晒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
迁安跑旱船始于清乾隆年间,有“双乘双船”、“单乘双船”,一般表演,两船对行,以便相互交流。唢呐伴奏。
迁安龙灯起于清代光绪年间,舞龙灯主要剧目有《闹海》、《跳龙门》、《翻身》、《脱皮》、《金龙盘玉柱》等。
秧歌有两种:高跷秧歌和地秧歌。高跷秧歌:舞者在扭秧歌时踩木制假腿,木脚高低不等,多在1米以上,迁安不少村庄有在年节踩高跷扭秧歌的习俗。地秧歌:又称“地跑子”,兴于元末。
迁安皮影雕刻继承了传统的制作手法,造型精美,做工精细,作品具有形象夸张,刻工细腻,色彩明快等特征。2013年,“迁安皮影雕刻”入选唐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抬杆”因无史料记载,关于该舞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情况,目前很难予以考证。“抬杆”(亦称“抬阁”),是冀东民间传统花会形式之一,是我国民间独有的一种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奇葩。
高丽纸俗称红辛纸、毛头纸,迁安造纸始于汉代,兴于明,至清末李显廷将造纸技术逐步完善,达到极至。迁安的书画纸、高丽纸蜚声海内外,上世纪80年代一度有“南宣北迁”之称。
在迁安市建昌营西街,原大西门里路南,有一条小胡同,人称“仁义胡同”。此胡同宽1.1米,两人相对仅可擦肩而过。据说,原先西大街与其南面的鸡市街本不想通,有了这条胡同以后,两街才沟通了。胡同内铺地面的石头是明代建筑用的条石,展示着明代建昌营石材建筑技术,见证着古镇悠久的历史。
老马识途其实这一典故就发生在河北省迁安市的龙(泉)山脚下滦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