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陵川小米,产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陵川是一个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周边无任何大型污染企业,为小米提供了一个绿色的生长环境,小米无公害,常吃可增强体魄,可做粥、做稀饭、做小米面等,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浆水菜地埋圪丝,是晋城陵川的一道美食。浆水菜地埋圪丝食材主要有土豆、酸菜、葱、姜、蒜等,采用烧菜的烹饪方法制作。其成品香味浓郁,酸脆可口。
晋城陵川石头炒鸡蛋是一道当地的特色美食,新鲜的土鸡蛋用石头来炒,成为陵川当地一道流传很久的特色菜——”石头炒鸡蛋”。相传围棋创始人箕子下棋时,经常是废寝忘食。于是, 随从就地取材,用铁器和山上的石头来炒鸡蛋,香味立刻就把箕子吸引了,“石头炒鸡蛋”也就流传至今。
陵川羊肉火烧是山西省晋中市陵川县的一道传统名吃,据称起源于清朝时期。这道美食的制作需要选用新鲜的羊肉,将羊肉切成细丝,加入少量面粉和调料,拌匀后制成馅料。馅料制作好后,需要用面粉和水将其包入酥皮,再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
陵川黑山羊,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陵川黑山羊体躯中等,头部大小适中,眼大微凸,鼻梁凹陷,耳小,向左右平伸,公母羊多具有粗大的“八”字型角,也有少数羊无角。背腰宽广肥圆,四肢粗壮,蹄坚实。被毛修长光亮,多为褐色,外层毛粗硬而长,有光泽。
陵川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童谣中说的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 姥姥、舅舅都要给外孙、外甥送“羊”,“羊”是一种面食,用面粉加工而成,也叫“面羊”。 当地许多人家每年都要制作“面羊”送给自己的外孙女。
陵川县核桃湾山位于丈河乡丈河村东7公里处。盛产核桃,该地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含脂肪40%~63%,含碳水化合物10%,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A、B、C、E等。味美多脂的核桃仁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其特殊的疗效。
党参是陵川特产,产于陵川的“五花芯”党参更是药中一绝。陵川县是山西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之一,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药中一绝的“五花芯”党参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矿物质含量等局限,只产于该县。
陵川钢板书是山西省陵川县的地方说唱艺术。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陵川钢板书由当地“干板书”吸收河南“四股弦”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流行于陵川全境,盛行时曾流传泽州、高平、长治、壶关以及河南辉县与陵川相邻的部分地区,现仅存于陵川县曲艺队。
十不隔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属于上党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盛行于陵川县附城镇南马村一带。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据老艺人口碑相传,十不隔从唐代起便开始在南马村一带盛行,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五鬼盘叉,因表演者扮演小鬼,又因其中的五个鬼是持叉舞蹈,故名。流传于陵川县赵豁池村。产生年代无考。据艺辈相传,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流传。多在闹元宵和邻村庙会演出。主要表现小鬼奉阎罗之命,到人间活捉一贯打骂公,刻薄邻里的刘氏女的故事。
平腔秧歌所演剧目,既有《空棺记》、《阴阳案》、《兄妹吵厅》等大型的传统戏和连台本戏,也有《采桑》、《拜节》、《王小二赶集》等折子戏。其中大多数是表现家庭与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内容。唱词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欢迎。
相传很早以前,郝家出生一位千金,貌若天仙,聪慧贤淑,十分讨人喜爱。门当户对的王家与郝家定下娃娃亲。王公子与郝小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小翻底村有一个牛下麒麟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的某一天,村子里有父子俩去犁地。吃早饭时,父子俩将牛停在地里,便回家吃饭去了。
马武便隔三差五地一个人来到此地,与那唤作莲子的黄衣女子相见,每当遇到烦闷之事或难决之事,莲子都会一一予以排解,并给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马武对莲子也佩服的五体投地,心中对莲子产生了爱慕之情。
马武寨南面10公里处,有一道岭叫分水岭,分水岭往北走3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神仙窑,山里有一个石洞叫神仙洞。传说这个洞曾经是马武藏宝的地方。
花瓶寺又名磨河寺,因位于磨河而得名。古传,花瓶寺方丈修行高峻,道行深不可测。他讲经时附近的动物都会来听。他还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拘来山中蟒蛇,不计其数,那蛇蟒金黄躯体,翠绿身彩,闻笛响应,群蛇狂舞,舞毕自回,觅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