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麒麟,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麒麟是中国人民传说中的“仁兽”、“瑞兽”、“圣兽”。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玩麒麟是灌云地区祈求新年吉祥、人寿年丰、人口兴旺的美好愿望。
朐阳栀子花,连云港特产,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海州区朐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花卉种植地,目前在朐阳境内就有6个自然村庄、300多户近500余人常年种植栀子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
葛藤粉,也是花果山地区著名的地方特产之一。葛藤粉又叫葛根粉,是从藤本植物葛藤的块根中提取出来加工而成的淀粉,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纯天然营养佳品。葛藤粉在唐、宋时期被列为贡品。
桃林烧鸡虽然不能与郭家烧鸡,符离集烧鸡等齐名,但因其口味独特,采用优质小公鸡经独家秘方烧烤而成,肉鸡酥嫩,而且口味符合江苏北部连云港地区以及山东南部人的口味。
夹谷山传说,连云港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这里有2500年前孔子相鲁会齐侯处的遗址及其众多的名胜古迹,以及许多富有古老的文化魅力的传说故事。
东海温泉古镇传说属祖辈口头相传,历史悠久。主要流布于苏、鲁两省的临沭、郯城、东海、赣榆四县,目前以东海县境内的温泉、石榴、桃林、李埝一带较为流行。主要内容有大禹殛鲧、羽山来历、试剑石、汤姑与温泉水等系列传说。古镇的传说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吕剧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东海县吕剧团是江苏省的一个吕剧演出团体。吕剧又称化妆扬琴、琴戏,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观众喜爱。
海州过寒菜是一种越冬蔬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菜,仅分布于海州古城大约3km²的狭小范围内。民间栽培已有300年历史。海州城内外栽培的过寒菜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大相径庭。口味微苦、微辣,吃起来有点像野菜,而又绝非任何野菜能与之相比的。
沙行甜瓜是灌云县的特产水果,在下车乡沙行村建有基地500亩,于2013年12月份注册了“沙行甜瓜”等商标,进一步打造沙行甜瓜品牌。
以沂河淌优质有机小麦为原料,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生产的“沂河淌”牌“特精粉”和“全麦粉”等系列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具有纯天然、无污染、粉质优、口感好等特点,适合制作包子、饺子、馒头、面条等食品,是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叮当河有机大米使用灌云县饮用水源——叮当河水灌溉,严格按有机大米标准,基地规划种植面积1万亩,现已在侍庄、南岗、伊山、龙苴、小伊等乡镇发展种植面积2000亩,已注册“叮当河”商标。
蟹籽豆腐也叫“蟹黄豆腐”,蟹黄已发育为蟹籽,与鸡蛋、豆腐同炖,金镶玉版,富丽非凡。一勺下去,黄白斑驳,蟹、鸡蛋和豆腐的清香完美地融合在一块,口感嫩滑,而且还不时吃到少许蟹黄,嫩滑又很有嚼头。
连云港云雾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由茶农创制宋代。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跻身于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名茶之列。
风鹅是孙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区的特产,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相传为中华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隐居花果山下所密制。
灌南的小窑肉圆曾是清朝乾隆时的贡品,现誉满方圆百里,灌南本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当然少不了肉圆子,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其中蕴含着美好的祝福。小窑肉圆特点是,光滑细嫩,富有弹性,色白汤浓,味道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