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过寒菜是一种越冬蔬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菜,仅分布于海州古城大约3km²的狭小范围内。民间栽培已有300年历史。海州城内外栽培的过寒菜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大相径庭。口味微苦、微辣,吃起来有点像野菜,而又绝非任何野菜能与之相比的。
板浦陆安顺是个有着23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名店,精心制作的插酥小脆饼深受当地民众和游客的喜爱,制成的小脆饼黄而焦,具有“松、酥、脆、香”等特色,干吃别有风味,泡吃汤水清爽,而且便于保存和携带,亦为礼物送人之佳品,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特产板栗为“红林3号”,通称山栗子。外形整齐美观,褐色外壳,圆鼓光亮,惹人喜爱。因其世代生于云台仙境,下有肥土甜水哺育,上得云雾雨露滋润,肉实饱满,生吃脆嫩香甜,满口生津;熟吃又甜又沙,香溢口外。栗子烧仔鸡,更是席间一道美菜。
云台山樱桃,是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云台山特产,云台山樱桃,色味俱佳,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安神、养血之功能,兼有“好颜色、美志性”、“滋润皮肤”之功效。
葛藤粉,也是花果山地区著名的地方特产之一。葛藤粉又叫葛根粉,是从藤本植物葛藤的块根中提取出来加工而成的淀粉,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纯天然营养佳品。葛藤粉在唐、宋时期被列为贡品。
花果山冬青桃(亦名冬桃),多生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山中。冬桃树与一般桃树无异,只是花期迟半月左右,而果实“难产”,直至初冬才成熟。冬桃果实大小似黄桃,圆形皮青,水分较少,鲜甜而微酸,有香气。便于保存,将熟果置入盛玉米糊的坛中,密封即可。
古安梨是海州区的一种水果,原产地在海州洪门果园,传说是由当地尼姑庵尼姑引种而得名。海州自古就是水果之乡。优质的古安梨就是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据文献记载,古安梨距今已有127年传承栽培历史,为海州地方优良品种。
连云港云雾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由茶农创制宋代。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跻身于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名茶之列。
板浦滴醋,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板浦滴醋颜色呈琥珀色和红棕色;具有该品特有的香气;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无异味;澄清无悬浮物;酸而不涩,酸中带甜,柔和爽口。
朐阳栀子花,连云港特产,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海州区朐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花卉种植地,目前在朐阳境内就有6个自然村庄、300多户近500余人常年种植栀子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
海州白虎山庙会以其历史长、规模大、开放性强的形式,尤其是鲜明的淮海地方文化特色在苏北、鲁南地区独树一帜,现已成为展示古海州、淮海地区古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它是各地民间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海州机智人物传说,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海州机智人物传说是指常年流传在古海州(今连云港市地区)以卫哲治、苗坦之、吉杲三人为代表的民间智慧人物的系列传说。
沈云沛甲午(1894年)中进士后,自号东渔、东海赘民。江苏省海州直隶州(今属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沿海滩涂开发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东陇海铁路的奠基人,海州师范学院创始人。
花果山传说与连云港地区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凸现强烈的地域特色。传说中的石猴具备了人和神的特征,反映了古代花果山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花果山传说用了大量连云港民间说唱的方言口语的精华,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突出了较强的文学价值和民俗价值。
镜花缘传说是《镜花缘》成书前后在古海州地区民间流传的、与作者相关的地方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文人轶事的系列民间故事,主要流布在古海州及云台山周边区域,后随《镜花缘》小说影响不断扩大,流传至徐、淮、盐相邻地区,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地。
海州童子戏是江苏民间祈福活动中的一种演剧形式,在各地发展不同,在连云港地区的海州童子戏俗称“大戏”,其演员仍称“童子”,并为民众做会还愿等活动。
淮盐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经历了从海水煮盐到天日晒盐两个漫长的过程。海水煮盐的历史差不多延续了三千多年。明朝末年,淮北海盐生产开始逐步向海水滩晒制盐技术过渡。
海州五大宫调,又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江苏明清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当地经济与交通的情况,特别是盐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流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