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草莓是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的特产水果,因其是在新年时节便开始成熟,故称之为迎新草莓。迎新草莓不仅可以“高架种植”,还有“白、粉、红、黑”四种颜色, “神奇”且“新鲜”。
小站稻,天津市津南区特产,主要种植于小站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米粒饱满,均匀一致,半透明,无异常色泽和气味,米饭富有光泽,冷饭不回生。米饭富有光泽,具有“香、黏、弹、筋、甜”的特点。小站稻种植面积已从2016年的1.8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5.7万亩,其中稻蟹混养面积发展到2.4万余亩。
葛沽清水萝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有‘葛沽萝卜赛鸭梨’的美誉。它以圆滑周正、肉细皮薄、爽口脆甜享誉津门,又因其有药用价值,能通气行气、健胃消食,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津南味道多香甜,南义葡萄堪一绝,津南区八里台镇南义村是天津市有名的葡萄之乡,尤以玫瑰香闻名,味道浓郁、肉质细腻,入口唇齿留香。
德福八大件包括了酱牛肉、羊腿、腊肠、罗汉肚、猪蹄等多种多样的肉类制品,它们都是经过精心的腌制和烹制而成的。这些食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富含营养,是节日宴席和家庭聚餐的上佳选择。
天津津南区的尹记烧饼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小吃店,位于小站镇德胜道翔宇楼底商。这家店的烧饼以祖传秘方制作而成,具有香酥可口的特点,尤其是搭配秘制熏鸡蛋,更是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大商包子是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的传统美食,以其鲜香美味著称,吸引了众多食客。这种包子的制作技艺源于商姓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茶汤本是北京传统小吃,传到天津后被爱吃会吃的天津人发扬光大。葛沽崔记传统茶汤制作技艺始于明末,经几代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是津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津南的崔记茶汤就因其口感丰富、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的特点广受欢迎。
天津赵大肚子烧麦创始于光绪年间,在继承前人制作烧麦的配方和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葛沽食客需求,悉心研究,突出鲜咸和口味爽香。
葛沽宝辇会兴起于明朝末年,盛于清,距今已有约五百年的历史,代代相沿至今,长盛不衰。
海下文武高跷,是指发源于天津卫“海下”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形式,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海下同善高跷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军旅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同善高跷。
天津葛沽长乐老高跷这朵民间花会的奇葩,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洗礼,期间在妈祖文化、漕运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军旅文化、移民、渔民、农耕文化、庙宇文化等影响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跷演艺文化。
麦秸画,亦称麦秆画、麦秸贴、麦秸剪贴,是采用废弃的小麦秸秆,经煮、染、刮、拼、剪、烙、贴、裱等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环保型传统民间艺术品。其内容多为反映地域民风民俗的吉祥图案和人物、花鸟虫鱼、风景。该艺术最早始于隋唐时期,明清时较为兴盛。清末民初,民间尚流行此艺的地区有广东潮州,河南南阳、天津津南。
《小站挠秧号子》是小站农民种稻挠秧时,在秧田里唱的号子,曲调由安徽传承过来。挠秧号子不同于砸夯号子、拉船号子为用来统一发力节奏,因为挠秧操作各行其便,挠秧号子由牧控队列人领唱,挠秧队列合唱,领唱者诵唱歌词,合唱者以象声词烘托。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下同乐高跷”历史悠久,据津南文史资料周祜昌、周汝昌兄弟俩撰文记载,“同乐高跷”传统源出天津卫灰堆,后传入津南咸水沽,并由周汝昌的伯祖周锐(兄弟排行老七,俗称七爷)所创建“海下同乐高跷老会”。
田树豹,在祖辈、父辈的熏陶下,酷爱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从14岁开始学习传统榫卯工艺制作,至今53岁从未间断,主要代表作品有马车、独轮车、老轿车、水车、耧、耠、耙等。他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巧匠。在他的手中,一块块木料能够拼接出精美细致的工艺品。
空竹具有制作工艺高、样式多、品种多、花样多的特点。不仅玩法多样,招式绚丽,还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
昇平民乐(津沽清音)是明清时期葛沽镇娘娘庙(天后宫庙)和尚为迎请天后圣母进宫吹奏的一种佛教音乐。津沽清音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葛沽青云高跷老会坐落在坐落在津南区葛沽镇,是原来八个自然村仅有的一道民俗花会。是葛沽民俗花会比较古老的一道花会。
“无同竹编”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在津门传承至今已百余年。主要包括竹编字画、竹编茶器、竹编花器、竹编饰品、竹编文创等,代表作品有竹编画《隐形观音》、竹编花器《蓝荷》、竹编茶器《半日闲》等。
陈氏制瓷(手绘)制作技艺发源于葛沽。受葛沽书画文化的影响,陈家公馆留存的瓷器来看不同于传统的按层分布图案的工匠制瓷,瓷器图案构图有明显的文人画的特点,集“诗、书、画、印”的风格于一体。
于氏掐丝珐琅借鉴了传统景泰蓝的技艺,纯手工掐丝、点蓝上色,采用纯天然釉料,配以各色宝石颗粒精心制作而成。
徐堡大枣,天津市北辰区地方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徐堡大枣的种植历史颇为悠久,可追溯至明朝永乐年间,其产地徐堡村位于永定河畔,果实呈长椭圆形,色泽红中带黄,口感甜脆,且比其他品种的冬枣早熟约一个月。
伍瑞粽子是天穆当地有名的食品,并以天穆地区为主辐射天津各区。伍瑞粽子属于典型的北味粽,纯米或加小枣、红豆等馅料,口感以香、甜、粘、糯、滑为特点。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光绪23年(公元1885年),自回民闫富生创立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主要特色食品有酱牛肉、牛肚、牛蹄筋、板筋、牛舌、牛眼等。闫记酱牛肉那浓浓的酱香,嚼着筋道的牛肉,色香味俱全。
穆氏盛斋元酱制品制作技艺是穆氏家族5辈人沿袭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一整套清真美食的制作技艺,传承发展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目前是津门老字号。穆氏盛斋元从传统单品酱牛肉发展至今数十种单品,后代秉承祖训,兢兢业业,对产品品质严格把关,从未懈怠,诚实经营,传承后代,保持纯手工制作工艺,拒绝工业化,努力将盛斋元品牌延续下去。
刘园祥音法鼓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它原在寺院娘娘出巡时以随驾法鼓会的形式表演,主要流行于天津市北辰区内。刘园祥音法鼓气势磅礴、壮观,最具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是当地宝贵的民间文化遗存。
穆氏花毽起源于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8年),由穆氏家族长辈穆成亮(1858年—1928年)自西青区杨柳青石家大院学得技艺。经过140余年的发展,穆氏花毽传续至今已有五代传人,形成了“隔网对抗”计数、舞蹈与踢毽结合等独特的表演技巧和技术风格。
“虫八(ba)蜡(cha)庙小车会”现于清光绪年间,有100多年历史,每逢春节、元宵节均为本地区村民演出,至今仍保留原貌。此会在天津诸多的小车会中从服装道具、人物表情、音乐伴奏等情节中,最能体现出传统特色,从细腻的表情动作,微妙地刻画了剧中人的不同风格,代表了民族民间文化韵律,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舞蹈史诗。
上善道乐是一门古老的道教音乐艺术,它于清同治年间,由静海县独流镇,(独流北会华主持传授)传授到现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因此成立韩家墅上善会以专项演奏上善道乐,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了,当时的上善道乐就是用于为民祈福、增寿、祈雨求丰,超度亡灵。
北仓随驾狮子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一道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花会,今已传至第十代。因娘娘庙门前摆有两座大石狮子,有人建议此会由“大鼓会”改名为“随驾狮子老会”,意指为出巡的娘娘保驾护驾。此后,“随驾狮子”便沿用下来。
王秦庄同议高跷会建于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同议高跷会,老一辈会员们以武跷为主,演艺高超,复古花样喜人,颇受民众赞赏。
宜兴埠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之意。此会至今已有16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
“同乐”高跷起源于嘉庆21年(1816),经海下(现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乐高跷传教上蒲口村,“同乐”高跷会创办于道光十四年(1834),距今已有175年历史,“同乐”高跷兼文跷、武跷之精华,充分体现了民间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在人员方面表现为渔、樵、耕、读广泛参与。
北辰区宜兴埠镇群众演唱的天津时调“大数子”,源自清末民初,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其历史久远,普及面广,家喻户晓。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霍家嘴村平音法鼓始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6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原为庙中“娘娘出巡”随驾进香礼仪的半副銮驾。
宜兴埠诚音法鼓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公元1790年),正值社会昌盛国泰民安时代,此时法鼓已从单独的酬神祭仪中分离出来,逐渐向民间群众娱乐活动过渡,并走向兴盛。
穆氏传统戏法是以由戏法大师穆文庆在20世纪20年代末创建的,它继承了民间戏法的特色,利用“声、光、电、化、物”等原理进行表演,在我国大江南北独占一孤,穆氏传统戏法表演分为文戏法和武戏法。
刘安庄同心高跷组建于清末成立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表演内容以“渔、樵、耕、渎”为题材,表现了农耕社会的渔夫、樵夫、农夫、书生四种职业,在逢年过节逛庙会、庆丰收时的欢乐场景。
李嘴同和高跷由王福星于大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903年)创立,距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已传承九代至今,李嘴同和高跷在漕运文化影响下,吸饮着北运河水的丰富营养,散发出北运河畔的泥土芳香。
北仓少练老会系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北仓村民间群众习武组织,创立于明末清初,距今约三百余年,历经七代传承至今。少练老会以青少年习武锻炼为主,平日练功,年节出会,老年人主要是组织管理,传授武艺,故称少练老会。
八极拳,早年间也有人称做“巴子拳”。八极门始祖吴钟,字弘升,清雍正年间著名八极拳大师,其行侠仗义,广交艺友,并综合前人成果,经过多年苦修,集各家门派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开立门户,独树一帜,自成统一,称为八极拳门。
宜兴埠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形成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距今已有158年历史。廿四式通背拳是中国拳术之一,也称通臂拳。基本内容以其高、难、惊、险的套路,进行单打、双人对练、一对多练习,讲究手法、步法、腿法。
赵堡太极拳是我国六大门派太极拳之一,她发祥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素以乾坤正气和搏击风采威震武林,是武林中的珍稀拳种,曾受雍正帝“乾坤正气”御笔褒扬。
王秦庄村已有近300年的习武历史,清康熙末年(公元1720年),村内就曾有刘姓和景姓两家组成的保镖为主的习武会馆,习武人员达30余人,曾经威震一方。村民们也在劳动之余,习武健身,切磋武术技艺,王秦庄村成为北运河畔一个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
经河北省深州李老能先生(1795—1881)在前人拳术的基础上创立的形意拳,以其刚柔相济,技击凶悍而威震武林,自出世以来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形意拳有着丰富的技击理论和技术、战术内容,强调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
闫街村人民习武练功有着悠久历史,自大清康熙年间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300余年的习武历史,少林功夫拳集各类拳种的精华,体现在迅速利落、软、硬、轻、闪展腾挪等方面,少林功夫拳至今已传承到第八代。
两翼猿拳由张少祥先生所创,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此拳种将“通背”与“劈挂”的精髓融会贯通,在身法、步法方面独树一帜,并有一套独具特色的训练方法。
田氏船模制作技艺,由田继勇于大清同治5年(公元1867年)创立,已有140余年历史,已传承五代至今。
查拳是由回族查密尔(尚义)于清康熙二年(1662年)左右建立,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在回族人民中流传较广的中国传统拳术的五大流派之一。
芦新河少林长拳已有百年历史,芦新河少林长拳属于少林长拳类中合性拳种。表演过程变化难测,攻击点位不定,快如闪电。手眼结合,腰腿结合,心气结合,三合一体。
“王氏泥塑”由王德才创立,现已传承至第5代。“王氏泥塑”开始蜚声津门,表现题材日益广泛,群雕形式日益丰富。从此“王氏泥塑”在天津独树一帜,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艺术流派。
何记箍筲制作技艺,创始于清朝光绪初年,现今的何记箍筲制作技艺,凝聚了何氏家族四代人的心血。不但传承了传统的技术和造型,还根据木料的涨缩性能和受力性能,与制作技艺相结合,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设计与制作手法。
尚记真丝绣绒是一种将蚕丝从单丝制作成为光亮顺滑鲜艳的蚕丝线的加工技艺。成品蚕丝线丝滑柔顺,色泽鲜艳光亮,让人赏心悦目,富于奢华高贵之感。
七里海香蟹,又叫七里海河蟹,因生长在七里海水域而得名,七里海是中国濒海典型的古泻湖湿地,水质洁净,富含微量元素,确保七里海香蟹品质优良。七里海香蟹体形匀称,近方形,蟹体厚重,甲壳坚硬,有光泽;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蟹黄酱紫色,脂膏乳白色,蟹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
津沽宁河大米,源自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周边地区,大米外观晶莹剔透、香气四溢,蒸煮后清爽Q弹,浓香回甜,品质上乘,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馫天河猪肉,突出“三自三无”,即自己繁殖饲养、自己配料、自己屠宰加工上市,无公害、无抗生素、无注水,更有品种优势,具有瘦肉率高、肌间脂肪高、口感好等特点。
岳龙红薯是宁河区岳龙镇的特产,岳龙甘薯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对身体有诸多益处。在这个注重健康的时代,为亲朋好友送上一份既美味又健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