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文冠果栽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朝崇祯年间就已零星栽植,所产文冠果含油量高,油品品质尚佳,色泽清亮金黄,味道甘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是木本植物油中的佳品,自古有“南茶油,北文冠”之美称。
靖远籽瓜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瓜种,是靖远的一大特产。靖远籽瓜,是西瓜种里的一个变种,瓜形与西瓜相似,但比西瓜小,单瓜平均重量2~3公斤,表面光滑,色浅绿,套有深绿色条纹。瓜肉色黄白,较甜,含籽量多,籽大。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
冬果梨,当地俗称大果子,属白梨种,原产黄河流域,是靖远县果类产品中的名优品牌。冬果梨果肉呈水白色,细脆多汁,味道甜酸适度可口,宜于储藏。
香水梨又名软儿梨、消梨,属波斯梨科果实,栽植历史悠久。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熟后摘下冻藏,肉质变成褐色,解冻后汁液较多,营养丰富,食如甘蜜,有清肺醒酒之功效。
靖远枸杞是靖远名优果类产品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清代康熙四十八年《靖远卫志》记载:“枸杞拱把成树,五月结实,红干可食”。自古就有“一亩园十亩田”之说,靖远县靖安、东升等一些乡村田间地头和山坡上现在还生长着大量野生枸杞。
哈思梨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
天元浆水面是靖远的又一特色民间小吃。还可以败火解暑,消炎降压,增进食欲。天元浆水面清淡雅香,败热解暑,色泽通透、味道酸爽。加上香菜、葱花、过油花椒粒、油炸大蒜片、生姜片等,吃来特别酸香爽口,是名副其实的靖远特色小吃。
一窝丝,又叫金丝饼、盘香饼,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地方传统面点,具有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的特点。
靖远河漏面,又称饸饹面,是靖远地区的一种特色面食。以其筋道爽滑、口感独特的特点而著称。同时,其搭配的臊子(浇头)也多种多样,如羊肉、猪肉等,为面条增添了丰富的味道和层次感。
靖远油茶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靖远人早餐的佳品之一,其做法繁琐,营养价值很高。
靖远糁饭:将米和面混在一起做成的食品。是靖远人发明创造的传统家常饭。
靖远莜麦炒面历史悠久,可追朔到新石器时代。莜麦炒面是用莜麦、麻子、糖萝卜粉做成的用于日常生活食用的食品。香甜,抗霉,防虫,便于携带。是农家、商旅用于抗饥饿的最佳食品。
靖远卤肉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靖远卤肉以其色泽红亮、香气扑鼻、肉质鲜嫩、味道醇厚而著称。
东湾驴肉,精选高寒山区,用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饲料,精心喂养多年的毛驴驴肉,配以数十种天然调味香料,延承百年古老工艺。卤熟后的东湾驴肉,表面为粽红色,肉质纹丝紧密,干而不硬,润而不软,红润鲜亮,味道鲜美,咸淡适口,细细咀嚼,余味回长。
靖远油酥馍以优质小麦面粉为主料,掺和清油(植物油)、香油、葱花、食盐等佐料,于铁鏊烙制加火烧而成。相传始于明代,距今已四百余年。靖远油酥馍,外部焦酥,内部松软,酥香可口,别具风味。
靖远羊羔肉作为一道名菜流行于甘肃、青海等地,制作过程辅以10多种中药材为佐料,加入特质的黄色粗粉条,失水率低,系水力强,熟肉率高,汁液丰富,通过爆炒、红烧、黄焖、干炸、烧烤、清炖、清蒸等工艺进行加工,味道美妙,营养丰富。
靖远县的旱船舞,也称跑旱船或玩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靖远的旱船分为单人旱船和双人旱船,表演时以双人旱船为主。
孙氏鞭杆较棍棒来说,更为灵巧灵活,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既能做平时行走的拐杖,又能做表演武术套路的器械,其技法既能采纳棍棒的劈、扫、架、挑,又能吸收枪的戳、扎、崩、搅,所以鞭杆的武术技法有它独特的综合性和多功能的特点。
靖远大芦“纸马滚灯”,也叫“灯曲子”,源于明朝。为了活跃农民的娱乐,宋云山就以赵匡胤送京娘的故事为题材,自编自导了以男耕女织、历史人物故事、农耕文化的秧歌曲艺。
李氏天齐棍继承了天齐棍的精髓,讲究勇猛速快,刚柔并济。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大劈大挂、抡扫挑砸等动作的运用,同时强调身棍合一、棍随身转、眼随棍走的境界。
靖远跳鼓,俗称“跳鼓子”或“条鼓子”“英雄鼓”,距今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在盛大的集会上,但凡跳鼓一亮相,那宏大的阵势和震耳欲聋的鼓声便会立刻吸引大量的观众,久而久之,习练者增多,“跳鼓”正式落户靖远。
树皮笔画扎根于民间乡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李氏后辈继承和发扬树皮笔的妙用,经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深受群众喜爱的树皮笔画技艺,流传至今。
靖远小川石雕文化艺术综合价值极高,因为其特殊性,有相当部分为群雕。而且被雕刻或设计者赋予了灵魂。它反映了社会生活,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付家石刻传统工具有锤凿锛鑚等,雕刻技法讲究,所刻碑字要求“饱满方正、横平竖直、点点如桃、撇撇如刀”,“上阴角下阳角、左阴角右阳角”等。
靖远炕围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是民间室内装饰画,亦称“炕围画”。靖远炕围画是具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的室内装饰画,是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的复合体。
靖远的黄河水车是一种利用黄河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水车轮辐直径达16.5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据《靖远县志》记载,始建于明朝,2000年重新修缮。
靖远羊皮筏常用羊皮做成。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摆渡时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则由筏客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
靖远县高跷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法泉寺庙会是一个在甘肃省靖远县法泉寺景区内举办的盛大活动,该庙会融合了宗教、文化、民俗和美食等多种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信徒前来参与。法泉寺庙会通常在农历四月初八日前后举行。
双龙皮影戏是每逢节庆、庙会之际,各村各社的皮影艺人,在皮影班班主(传承人)的带领下,担着皮影,背着大鼓、干鼓、唢呐、二胡、板胡等乐器,走村串户,进行演出。皮影班演出人员一般4至6人。
靖远的荷包一般都由针线绣织而成。诸如钱袋、扇袋、镜袋或香包之类,一个小小荷包,寄托了绵绵无尽的情意,它美丽而又纯净,含蓄而又明朗,既是女儿的秘密,也是富有代表意义的人类共同的感情。
远刺绣是甘肃省靖远县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靖远刺绣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图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靖远剪纸,历史悠久,它是靖远先民及后辈的聪明智慧的结晶。靖远剪纸几乎遍布全县各个乡镇,尤其是曹岘、若笠、高湾、永新等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民至今尚有过年剪贴窗花的习惯。
靖远狮舞,又名“打狮子”,是甘肃省靖远县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舞蹈形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六是“打狮子”表演的活跃期,狮舞艺人们走村串乡,挨道拜岁贺喜。
靖远民间文学种类较多,分布广泛,每个乡镇都有流传。故事传说主要以当地地名的传说和因果报应类型为主,谜语、谚语主要和当地农业生产生活相关,对研究会宁地方史志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靖远民歌是甘肃省靖远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景泰臊子面作为西北地区的传统面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而广受喜爱。景泰臊子面以其汤多面少、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筋韧爽口的特色而著称。
景泰五佛大碗鱼是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五佛乡的一道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鲜美的口感而闻名。景泰大碗鱼的主要食材是黄河大鲤鱼,这种鱼生长在黄河中,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
景泰酸烂肉是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一道特色美食,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当地制作的酸烂肉口感鲜美、肉质鲜嫩、酸辣适中深受食客好评。
景泰串收番茄作为景泰县的特色农产品,景泰串收番茄果实饱满、色泽鲜艳。果实口感脆甜多汁,番茄味浓郁纯正,让人回味无穷。
景泰手工炒拉条以其柔软光滑、韧而不断的面条,搭配丰富的配菜和调味料,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景泰手工炒拉条的口感柔软光滑且韧而不断,面条筋道有嚼劲。
景泰土窑烤馍是甘肃省景泰县的一种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景泰地区特有的“和尚头”小麦为土窑烤馍提供了最优质的食材,这种小麦曾在明清时期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享有较高的声誉。
翠柳山羊肉,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翠柳山羊肉肉质细嫩,无膻腥味,脂肪分布均匀,含脂率低,胆固醇含量低,属低脂型肉品。其口感鲜美,尤以45日龄的羊羔肉和2岁左右的羯羊肉口味最佳。
景泰特产小辣椒,作为甘肃省景泰县的知名农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在市场上享有盛誉。景泰特产小辣椒以其色泽鲜亮、辣味浓郁、香味持久而著称。
蓝莓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水果,其市场售价较高,种植蓝莓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景泰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东坝桃子是景泰县的特产水果,主要种植于漫水滩乡东坝村。产出的桃子皮薄肉厚、甜度高、品质好,备受消费者青睐。
和尚头面粉是当地特有的砂田中生长的一种特有小麦品种,具有耐旱、抗涝、无污染等特点,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面筋高、口感好。一种无公害绿色食品,不浇水、基本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完全靠天然雨水补给,面筋高、口感好。
景泰沙漠洋芋产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景泰县。沙漠洋芋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景泰大枣是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特产,主要以大梨枣为主,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果实特大,近圆形,果肉厚,呈白色,质地酥脆、汁多,味甘甜,主要分布在沿黄河灌区的中泉、五佛两个乡镇。
条山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当地“条山梨”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量近12万吨。平均重269克,最大单果穗是512克,果皮浅绿色,果肉白色,细嫩酥脆,石细胞极少,果心小,风味酸甜适口,有香味。
龙湾苹果,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龙湾苹果果实甜而脆,水分多、质细汁多,皮薄果核小,口感佳,品质优,耐贮运。其不仅口感鲜美,还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儿童生长不可或缺的钙、铁、锌、硒等元素,可谓是老少皆宜。
景泰枸杞,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其粒大、糖质足、肉厚、籽少、味甜的特点著称,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具有养肝、滋肾、润肺、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景泰砂锅的生产地是景泰县芦阳镇西关村。因地处明代构筑的小芦塘城堡的西侧,故名西关。西关的高岭土储藏量丰富,品味高、粘度好兼之周围又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村边的溪水四季常流,具备了良好的建窰条件,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砂锅制作技艺。
神社火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表演者装扮成各种神,着古代服装,画各种脸谱,利用各种道具,“迎喜神”、“玩社火”,祈福颂德,驱邪扬善。
景泰树皮笔画是一种民间美术,起源于景泰县芦阳镇芳草村。树皮笔画以树皮为笔作画,绘画风格自然朴实、恬静素雅、清新悦目,具有独特的魅力。
景泰打铁花是流传于景泰地区的传统习俗之一,它是古代的原始“烟花”,也是最为醒目和璀璨的民间艺术之花。她源于明代中晚期,盛行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滚灯俗称滚花灯,是景泰县红水镇有名的民间舞蹈。 据史料记载,长城一线设烽火台传递军情,昼夜分别用狼烟和灯火进行通讯。后来讯号灯流传到民间,便逐渐演绎成今天的滚灯舞蹈,曾广泛流传到了景泰周边的永登、武威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玉川钱鞭子又名敬德鞭,是景泰县寺滩乡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盛行于老爷山附近的玉川、疃庄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