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侃夫,名锦舒,元朝进士,祖籍山东,后定居武平县万安镇。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任武平县县尹(县令)。期间他勤政爱民、正义廉洁、崇儒兴学,深受邑民爱戴;卸任后择居城北刘坊镇(今万安镇),见时局混乱,召乡贤构堡自保,被人诬告“私筑王城”,为救了全乡,他一人担责遭受剥皮酷刑;昭雪后被追认为光禄大夫,并荐为土地隍公,当地百姓尊为“剥皮公爹”,每年祀日都要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不衰。
剥皮公爹信俗可追溯到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剥皮公爹”系元代至正年间武平县尹魏侃夫。万安信众把魏公尊称为“剥皮公爹”,奉魏公忌日为“剥皮公爹生日”。
上杭槐猪也被称为乌猪,是上杭县优良地方猪种,一千多年前,当地百姓为了满足吃肉和吃油的需要,开始饲养槐猪。至2022年底,上杭县全县槐猪商品猪存栏2.2万头,出栏2.8万头,产值达0.7亿元。
上杭沙田柚是一种特产水果,产自福建省上杭县下都乡的沙田地区。外观金黄色泽,水分充足,肉质鲜嫩,味道清甜,寓意着“团圆美满、招财进宝、丰衣足食、吉祥如意”。
五龙米酒产自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五龙米酒甘醇香润,当年颇受红军战士喜爱而闻名遐迩,后来被大家称其为“红军乐”。
“肉甲子”是上杭独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又叫米饺子,它形似元宝,接口带有花边,选料精细,是客家先民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食材制作美食的一个经典之作。“肉甲子”的制作分为两部分,一是米皮的制作,二是馅的制作,这其中决定“肉甲子”口感的关键取决于米皮的制作。
上杭萝卜干,属享誉海内外的福建名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据《上杭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早于明朝初年即颇负盛名。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上杭萝卜干采用优质无污染的白萝卜经纯手工制作加工而成,纯属全天然的绿色食品。
客家糖枣,当地人又称之为“浮油蛋”,是客家人逢年过节或建醮酬神活动中必备的祭品和食品。糖枣主要原料为优质糯米粉,红糖、食用油。糖枣香甜酥脆,筋道可口。因为糖枣含油多,能量高,保质期长,一般可保存一个月以上也不会变质。
麦芽糖,俗称“谷麻糖”是自清末流传至今的纯天然手工制作,不添加防腐剂的糖果类纯粮制食品,深受群众的喜爱。其中上杭县庐丰畲族乡的麦芽糖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成为上杭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糖果类粮食制品。
上杭古来水运发达,来往商客云集,地方风味小吃品种多、味道好。牛兜,是一道广泛流行于街市的客家风味小吃,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兜汤因为它汤浓味香、嫩滑爽口、回味无穷而受到顾客的喜爱,几百年来一直生意红火。
“上杭乌梅”久负盛名,曾是明代的贡品,制作技艺采用传统原始纯手工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以其色、香、味俱全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尤其它具有生津止渴功效和药用功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上杭人民在享用新鲜活鱼的同时,不断的延伸出各种关于鱼的副产品,鱼白、肉圆、锤肉丸、等等都是当地有名的小吃。肉圆,在上杭客家地区,象征着团团圆圆。城区更是有“没有肉圆,不是过年”的说法。
闽西上杭傀儡戏于明朝初年从浙江杭州传入客家祖地上杭白砂,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也随着流入,因此,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也始于明朝初年,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上杭木杆秤的制作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流程较为复杂,大致工序是先将木杆刨圆磨平,然后定位、分格、钉准星、包铜皮、打磨、安秤钮、涂清漆等。
饭苞是过去上杭客家山区农民外出劳作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具,主要用于箪饭、装种子等。草编饭苞全手工制作,工序流程是:起底花、壁花、斗底。古炉工艺大师罗周桢可编出七十二种斗底工艺,并能在饭苞壁上能编出“福”、“喜”等吉祥字样。
斗笠又叫笠麻,是客家人下田种地用来挡风防晒的日用品,轻便耐用。溪口笠麻实际就是在溪口镇出产的竹编斗笠。有尖顶、圆顶之分,中心有凹槽可供戴在头上,直径五十公分,用毛竹破成篾片,编成上下两个笠圈,然后在层内铺上油纸、白粽叶和底纸,四周用竹篾封口即成。
上杭县湖洋镇寨背陶瓷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期,厂址设在今寨背村迳背自然村的猴古湾。几百年来,湖洋陶瓷业不断发展壮大,陶瓷制作技艺不断改进提高,陶瓷品种齐全,产品远销省内外。
祭孔的风俗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是孔子死亡后第二年开始的。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褒扬与追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宏,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上杭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祭孔活动,一直坚持至1947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上杭南阳花灯的习俗已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秉承了均德公后裔“花发千枝归一本,水流万派总同源”的古老训示,见证了宗族延续过程中的荣辱兴衰,至今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仍保持民间“闹花灯”这一传统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更吸引了邻县、邻乡、邻村等多达上万人前往观赏。
上杭竹雕(竹刻)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到1795),上杭的竹雕产品竹锁、竹黃等已闻名天下。竹雕工艺品品种繁多,主要有笔筒、人物、山水等雕刻。还有竹锁等。
打香灯又叫“香灯龙”“舞香龙”“杆龙灯”,打香灯是闽西客家山村在每年春节或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的一项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的民俗文娱活动。
梨岭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是客家人传承了中原古代《诗经》的风格,在传承中汲取地方歌谣的营养,逐步发展起来的歌谣。山歌的形式与客家民系的形式紧密相连,因此,山歌也是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音乐。
上杭客家船灯就是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升华的产物。客家船灯在上杭民间流行有250多年历史在湖洋镇最为普及,别具特色。
过火坑是上杭县步云乡蛟潭村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传承,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地人一般于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过火寓意走红走火,红红火火,象征着勇于挑战,攀越崇高境界的精神内涵,也寓意着盼望祈福驱邪,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溪口走马灯一般在春节和接待重要客人时表演,走马灯,突出一个“走”字,一般选12—14岁左右的小孩,男女不限,一般要求逢双数,每人套上不同颜色的“马”,着装颜色要与马的颜色相同,表演主要是队形队列的变换。
闽西上杭傀儡戏,自明初传入上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上杭被称为“木偶之乡”,上杭白砂乡是闽西(上杭)木偶的发源地。表演用的木偶从最初的“十八罗汉”18个木偶发展成“二十四诸天”24个木偶。
树叶吹奏是上杭乡间家喻户晓的传统技艺。吹叶取材方便,用以表达情感、互相交流最为简易,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乐器”。上杭是汉族吹叶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县。
梨岭木桐号子主要分布在上杭县步云乡28个自然村,以梨岭村为代表,是一种在体力劳动中直接激发而产生的古老歌谣,是早期劳动协作的一种形态。古时生产劳动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中需要众人合作,慢慢形成协调步奏,梨岭人称“唱号子,喊号子”。
上杭客家崇宗敬祖习俗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宗族联谊,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祭拜宗祠先祖,修编族谱、宗谱、祠谱各族都有自主创立传承至今的族规祖训字辈等,堪称崇宗敬祖的礼仪之乡。
巴兰河大米产于黑龙江省依兰县,是“依兰五宝”之一,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米粒表面光泽晶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依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就有民间故事流传。著名的清末秀才赵宝廷于民国初年在依兰办过民间故事讲习所。1978年在黑龙江省民研组织的支持下,依兰县成立民间故事小组,搜集整理民间故事3000余篇。
五常稻花香大米成饭食味清淡略甜,绵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 剩饭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
五常大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2022年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249.1万亩,年产优质大米70万吨左右。
太平村白菜是五常市拉林满族镇太平村的一种农特产,其味道爽脆可口,营养丰富。它是以五常优质白菜为原材料,经过精心挑选、腌制而成。太平村白菜在五常市和黑龙江省内有着广泛的市场和美誉度。
平贝是产于五常市的一种中药材,也叫平贝母,平贝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如下记载:“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平贝母其花、叶均有观赏价值,可庭院栽植观赏,也可用于草坪点缀或作早春地被。
东北五常黑米是产于五常市的农产品,颗粒饱满圆润,黑米外表油亮,清香可口。黑米有“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营养价值非常高,具有清肝润肠、滋阴补肾、健脾养胃、补血补虚等功效。
五常鞑子秧歌来自京城的宫廷内部,是贵族文艺,表现了宫廷生活和征战的场面,没有故事性,从服装、动作、音乐、内容上都表现了满族宫廷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
白鸭汤是福建连城县传统名菜之一,属于闽菜系。连城白鸭放养于山溪河畔,肉质鲜美,不腥不腻,汤味清醇,具有滋阴降火、祛痰止咳、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等作用。与普通鸭子不同,连城白鸭长不胖,并且是论只卖,越老越好也越值钱。
漾豆腐是连城县四堡镇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四堡镇家家户户爱种黄豆、善做豆腐,用山泉水做出的豆腐特别鲜嫩,风味独特,远近闻名。漾豆腐的特点是浓香软嫩,清爽可口。
烂粉也是连城地方特色早点,以米粉煮烂加以滑肉,葱花或香菜为辅料,与油条或者灯盏糕实乃绝配。味道鲜香爽滑,浓郁香醇。
大桥上扁食是连城指的是开在连城县城南文川桥上的扁食店,因为开店之初没有招牌,所以被当地食客们称为"大桥上扁食"。皮薄陷大,鲜香可口。
兜汤是连城客家的叫法,连城有名的早点。把牛肉切成薄片,加上地瓜粉、精盐揉搓均匀,汆入沸水,加佐料熬煮,Q弹爽滑味道香!
白斩鸡,是连城逢年过节家家必备的传统菜肴之一,因鸡在烹煮时不加调味,故称白斩鸡。此菜色泽金黄,皮脆肉嫩,滋味异常鲜美,久吃不厌。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那一碗汤汁更是超级鲜美。
宣和米冻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客家人的传统美食。制作宣和米冻,需要用早稻米、槐米、黄金树等材料。宣和米冻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油煎、也可煮汤或作火锅料,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灯盏糕,是客家连城城乡流行的一种小食,因其大小似碗、薄儿圆、形如旧时灯盏而得名。看这色泽是不是特有食欲,尤其是刚炸好的,味道特别香脆。
“珍珠丸”是 连城传统风味名点,是城关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食品,素负盛名。珍珠丸是由水芋、鲜冬笋、五花肉、糯米为原料制作的一道菜品。
“拳头桃”,其实不是桃,而是连城县的传统名小吃,形似握紧的拳头而得名。该点呈乳白色,颜色与米质相似,外皮是用大米粉做的,皮的口感粘软,又不腻。
“金包银”,俗称“麻蛋”,是龙岩连城特色小吃。外面一层金色的皮,里头包着银白色的馅。品尝时,其表皮让人感受到特殊的酥、脆、爽、香;而细品内芯,咀嚼到的却有黏、滑、脆、甜。
七层糕又名节节糕,是连城十佳名小吃之一。七层糕以籼米为主,红糖米浆为辅制作而成,因有七层而得名。蒸熟出锅后趁热在表面撒上芝麻,食用时切成菱形小块,味道香甜可口。
芋子饺皮呈白玉色,形如半月,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饺皮是用本地产的芋子和细木薯粉混合而成,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是连城群众逢年过节必做的美食。
鳝鱼苦笋是福建连城一带的地方传统名菜之一,属于闽菜系。此菜鳝鱼营养丰富,肉质脆嫩,但性燥热;苦笋则清凉解毒,两者同炒,互为中和,食之则觉鳝鱼味美鲜嫩,苦笋苦中有甘,香脆可口,是连城群众喜食的菜肴。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
年年除夕,连城客家人吃完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二盘年糕。年初一开门大吉敬奉天地、祖宗时,都会摆放年糕于供桌上,敬奉之后,大人便将年糕切成小块,分给全家人吃,并留下部分于盘中待客。
连城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不出烊鱼不成席”,说的就是这道雪花鱼糕,又称鱼粄,是上杭、连城的一道名菜,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又称雪花银片、佯鱼。
溪鱼焖豆腐是连城的知名美食,用特殊的调配法烹制而成,豆腐嫩滑,鱼肉鲜嫩,鲜香入鼻,营养丰富,也属“膳食补品”。
白鹭鸭,因其毛色洁白,也被称为白鸭,又因其产于福建连城县,也被称为连城白鸭。白鹭鸭的肉色深红、鸭皮亮白,由于运动量足,肉质紧实、纤维感强,吃起来香味浓郁、鲜美而不油腻。
文亨红衣花生是连城县传统农家品种,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因其种仁外包紫红色的种衣而得名。文亨红衣花生鲜果嚼感脆嫩润滑、细腻无渣,熟食香甜可口、食味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元素。
宣和雪薯,福建省连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薯长30—60厘米。表皮呈淡黄色至土褐色,表面长有细须,长且密,约为3—7厘米,横切面雪白,不易褐变,肉质细腻,水分适中。蒸煮熟制后具有清香、鲜美、微甜风味及细滑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