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形意拳是我国一个功理功法独特、技击性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主要武术流派,与太极、八卦、少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拳。
“秀山号子”是典型的劳动歌曲。追溯源头可至7000年前甚至更早的“吭哟吭哟”的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从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用以统一步骤、调动情绪、宣泄疲劳和调节氛围的。
燕子窝狮舞是燕子窝山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舞在旧时称"太平乐",而到了唐代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
茅山道教音乐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茅山上清宗坛斋醮科仪》音乐;二是《茅山上清派日诵早晚课》音乐;三是后传入的全真派科仪音乐。
燕子窝山歌流传在蒋乔镇韦岗村燕子窝组,它是由河南民歌演变而来,至今有150余年历史。燕子窝山歌分劳动歌和表演歌两大类。
根雕艺术约源于战国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然生成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不同的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
烙铁画(亦称烙画和火笔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古代中国极其珍贵的画种。古代是用铁笔用火烧红,在木制品上或葫芦上或丝绢上或纸面上烫出各种不同的画面。
嶂山马灯,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起因是当地山林中的松树,遭松毛虫严重侵害,为祈求风调雨顺、山村太平,庇佑五谷丰登、子孙兴旺,而由村民自发兴起的一项传统民俗舞蹈活动。
《白蛇传传说》主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想、民风民俗、信仰,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特别是传说中保留了大量的镇江端午民俗文化习俗,为充实我国传统端午节日文化的独特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乔镇的民间故事有机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风俗故事,以及笑话等,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群众喜爱。
七峰亭,又名七峰阁,位于金山西侧的金鳌岭上。相传后人是为了纪念爱国忠臣岳飞和爱国僧人道月而在金山建阁,名曰七峰阁。之后屡经兴废,改建为七峰亭。现今这座亭仍旧屹立。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
苏轼在京口留下了许多歌咏京口山水的名篇佳句,足可为江山生色。他初次过京口,就兴致勃勃地游三山,写下了《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舟至焦山》、《甘露寺》等杰作。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三国时,刘备中年丧妻,他很烦恼悲哀。吕范先对刘备表示慰问,然后就讲清来意:“人若无妻,就像房屋没了梁一样。所以我不避嫌疑,特来做媒。”接着就把东吴要招刘备为婿的事及此事对刘、孙两家政治军事上的意义都认真诚挚地说出来。
紧靠江边北固山的后峰,叫甘露寺。古时候,北固山上的甘露寺砌好了佛殿。当家和尚看了又看,望了又望,心里欢喜得不得了。可还有一件事感到美中不足,那就是缺少一座宝塔。
镇江城东,有座梦溪园,是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晚年定居京口的住宅。
在很久很久以前,象山这块地方还没有名字,但这里山清水秀,有树林、茶园、鲜花,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有一天,从天庭宫苑中走出来一群大象,它们悠然自得,由于喜欢这里,就留了下来。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起源于山东。梅庵琴派一改传统琴乐的审美观念,强调古琴音乐的艺术性,重视演奏技巧,突出旋律之美,体现了积极的革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的制作,源于南朝,它是华山村特有的民俗儿童玩具,有一千余年历史。
铜版彩画,是一种传统的全手工艺艺术品,该工艺首先传承了中国明末清初墨盒上的铜刻技法,在此基础上,把手工刻绘改为铜版腐蚀(用强酸等),铜版经过刻绘腐蚀后,再经过抛光、打磨、上色等工序,然后在彩画的外表覆盖上透明的保护层。
扎染,古称绞缬,始于秦汉盛于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防染艺术品种。扎染画缋既是一种绘画性的作品,也是一种装饰性的绘画,具有着一定的形式美和装饰美,清新、明快、隽永是它的风格。
“两页半”碑帖装裱技术要求高,线条必须严丝合缝。中国画装裱工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和清代初期,裱画的技术水平达到最高峰,格式最多也最讲究。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得以保藏久远,装裱后也为画面增添了色彩。
漆器制作,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镇江在数千年的漆器工艺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装饰方法,工艺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平。
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故事、歌谣,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镇江人民不惧豪强、奋起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是镇江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人们口耳相授,代代相传。
镇江工匠每年七月初七要开祖师会。因为七月初七是个“巧”日子,手艺人做事要讲究个巧气。会上,师兄弟,师徒合在一起,挂祖师像,吃家常饭,师傅要叫徒弟看巧云,敬祖师,讲祖师的故事,又叫“讲手艺经”。
蛋壳雕画源于战国时期,其工艺含有微雕、浮雕(阳雕)、线雕(阴雕)、镂空、透雕、立体创作等传统雕刻手法。画面气韵生动,布局精巧。
“汉韵二胡”制作技艺起源于清顺治年间,历经百年沧桑,“汉韵二胡”琴体采用黑檀、老红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料,通过纯手工刨、锯、打磨、抛光等工序制作而成。制作出来的二胡具有无噪音、音量大、声音通透、爆发力强等特点。
“京口面塑”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就因其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色彩缤纷而名震江南,主要是家族传承,至今已达五代,超百年历史,是极具镇江地方特色的一项民俗文化。
剪纸和剪字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的奇葩,它浓缩了地域的生活习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孙氏太极拳是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先生集形意、八卦、太极之大成,冶三家于一炉所创立的优秀拳种。
镇江江蟹是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的特产。镇江江蟹人文历史源远流长,镇江江蟹蒸熟后蟹黄鲜美,肉质嫩滑,回味甘甜;气味腥香浓郁。
丹阳黄酒,以丹阳的糯米作原料,用麦麸作糖化发酵剂,在澄清的酒液中加入米白酒配度,酒度为11°度以上。色橙黄有光,鲜甜香美,有独特的曲香风味,越陈越香。
丹阳封缸酒历史悠久,仅文献记载已有1700余年,丹阳封缸酒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淋饭法工艺精酿而成,酒色棕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
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因鸭块酷似雪白的饺子而得名。数百年来,经对鸭饺的烹制方法不断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鸭饺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要保证色、香、味俱全。
大麦粥绝对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特别是夏天,来两碗冷大麦粥,比喝其他饮料不知要强多少倍。
丹阳陆鸣斋的“陆龙牌百草梨膏糖”首取冰糖、白砂糖、蜂蜜、雅梨汁,既味觉甜润又具润肺清凉功效,再加入26味中草药粉末熬制成固体块状,便于携带,便于服用,入口甜蜜而不觉苦。
丹阳“三乐”又名“散乐”,属江南丝竹的分支体系。后流传于民间,至今被称为“老三乐”。乡里村民婚丧嫁娶、寿筵、房屋落成时,在来客前表演,一般场合在空地、堂前天井、院落或打谷场上演奏,也有行进中演奏。
缝纫机绣是在民间传统手工刺绣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起来的一种绣品。按照手绘画稿,对照打的花样,机绣工人通过脚踩缝纫机踏板,手动控制图形,变换色线来完成。
丹玉香醋传统酿制技艺,工序繁杂,操作要求细致严格,因此酿出的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吕蒙烤饼在丹阳俗称吕城烤饼,历史悠久,在吕城已传承有两千多年。每年中秋佳节时,按传统习俗,吕城家家户户,都制作韭菜烤饼。吕城韭菜烤饼香软可口、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东乡羊肉是一道以羊肉为主料制作的菜品,又名佛跳墙,是江苏镇江著名特色菜。东乡羊肉又名“佛跳墙”。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恒升酱醋由丹阳市恒升酱醋厂生产,该厂原名“恒升号官酱园”,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该酿造工艺古老独特,酱和酱油味道鲜美,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甘色浓,属绿色食品。
陵口当地农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萝卜和制做萝卜干的习惯经验,制作技艺秉承了当地古代农家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风脱水和盐脱水相结合的技法,经半发酵、再经调味后在密闭容器中候熟数十日形成,具有特有的醇香味,久嚼回味醇厚。
瑞荣毛笔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支毛笔从无到有,需要经历笔杆、水盆、择笔三大重要工序,其中更是含有100多道小工序。
丹阳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享有盛名。
丹阳精细木作技艺源于光绪年间王鹤年创办的“上珍堂”精细木作工坊,历经四代人传承,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顾名思义,它是用邮票作为材料,剪裁拼贴成的民间手工艺品。根据邮票的不同颜色、图案,先将其剪成一个个小片,分类保存。创作时将留有面值、票名、齿孔、邮戳、“中国邮政”字样等重要特征的邮票碎片巧妙地拼组粘贴成画。
丹阳风筝制作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丹阳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它造型生动、拙朴幽默,风格鲜明,民间色彩强烈,内涵极其丰富。
丹阳刻瓷,源于18世纪, 距今200多年历史。它是通过刻刀在优质白胎成品瓷釉面上进行书画雕刻,强调以刀代笔,使刀痕与精美的瓷器产生强烈比照。
丹阳面塑是江苏镇江的民间传统艺术,又称“堆花团”,历史悠久。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丹阳剪纸以丹阳地区为主,历史悠久,鼎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剪纸(字)作品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成了传统节日、结婚礼仪、民间刺绣等活动中的必需品,还被大量用于“送夏”等丹阳民间习俗中,成了丹阳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品。
“赵氏二胡”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其祖先在丹阳古城内开设“赵氏琴坊”,主要制作古琴和胡琴(二胡)为生,因战乱和时代的变迁,古琴制作在清中期相继失传,后人则专工二胡制作。
天鹅绒又名“漳绒”。漳绒盛行于明末清初,漳绒因采用蚕丝为原料,所以缎面光泽艳丽柔和,绒毛挺立、丰满有弹性,久压不倒。
“丹剧”的前身是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曲艺“啷当”。根据史料记载,它是由丹阳善增观中的道士发起,及后在清代道光年间开始盛行。
丹阳皇塘镇南建村的“马灯阵舞”源于唐代,原为唐太子在宫内消遣娱乐所用,以后传至民间,以元宵节尤盛;润州蒋乔镇嶂山村的“马灯阵舞”源于清代,当地人称“嶂山马灯”,以春节尤盛。
踢毽子源于我国汉代,自六朝开始盛行,至清末达到鼎盛。丹阳几乎家家有毽,人人善踢,现已普及到全丹阳地区,每逢春节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踢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