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庄石匠雕刻技艺精湛,已有300余年历史。雕刻工匠均具有较高书画基础,不仅能准确掌握石头纹理,且能根据石头形态在心中构图画样,在同行业中享有盛誉。石雕加工分为粗工和细工。
高港根雕是以废弃树根(包括树干、树瘤)为原料,利用自然形态,辅以人工雕饰,进行艺术创作,成为工艺品。根雕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根艺贵在自然,难在发现,巧在加工,美在传神。
“说鸽子”是民俗文化,在高港流传范围较广,田河建房“说鸽子”名气更响。一般认为,“说鸽子”就是在建房、婚礼等喜庆场合,按一定的腔调和节奏颂唱祝福的歌谣。
1949年4月,中国人民海军在“白马庙”诞生。“白马庙”因传说神奇而香火旺盛,由“一庙”而发展为“一庙五庵”,促进了家乡的佛教文化发展与传播。同样,“名庙名僧”的出现,又让“白马庙”的传说广为流传。
泰州嵌桃麻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糕点师傅在色、香、味、形上又精心设计改进,蝴蝶造型优美,多姿多彩。如今,泰州的嵌桃麻糕和泰州的麻油、麻饼一道被称为“泰州三麻”,成了泰州的美食名片。
泰州生产小磨麻油,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而泰州麻油又因是纯手工“水代法”生产,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压榨法”,味正纯厚使得泰州麻油特别的醇香,而成为竞相争购的热门货。
泰州丝光薄荷糖具有百余年生产历史,是纯手工生产传统食品,产品价廉物美、质地坚脆,色泽透明,嵌条清晰、美观大方,并保持适中的薄荷清香。色泽透明,嵌条清晰,浓浓的薄荷清香,具有生津解暑、清心提神的功效。
泰州干丝,江苏泰州传统名菜,以豆腐干为原料。泰州有吃早点的习俗。早点,一般称早茶,并非以饮茶为主,而是要吃点心面条之类,尤其要吃煮干丝或烫干丝。
撂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士兵用石锁等锻炼身体,后流传至民间,演变为一项集角力、竞技、健身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海陵撂石锁盛于清道光年间,系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扩展项目。
“唐甸三月三庙会”起源于明代的嘉靖年间。几百年来,“唐甸三月三庙会”已成为城东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庙会,祭祈上苍为唐甸人赐福,保佑一方平安,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一次重大民俗活动。
“唱凤凰”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文艺形式。逢年过节增喜庆 敲锣打鼓唱吉祥——海陵唱凤凰。
地方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更有大量关于储巏的历史记载与动人故事。今日泰州城内关于储罐的传说甚丰。
梁徐董记牛肉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姜堰区梁徐镇。梁徐从事牛肉制作的有十几家,其中以董记牛肉更具知名度。清朝光绪年间董万友为生活之计在梁徐街上开设牛肉摊,杀牛卖肉和制作牛肉。经过董万友、董家宝、董荣才、董元林几代人的努力,梁徐董记牛肉制作技艺已形成“从牧场到餐桌”的绿色链条。
姜堰大炉烧饼创制于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是姜堰地区地道的美味小吃。现在姜堰东桥大炉烧饼店是还在用传统技法制作大炉烧饼的店铺。
姜堰薄脆历史悠久。薄脆饼用头麸面发面,掺以麻油、白芝麻制成坯,烤焙出炉后,薄、酥、脆、香,入口香甜,老少咸宜,是姜堰人十分钟爱的点心和零食。
溱潼虾球是当地的特产美食,取新鲜河虾去壳,斩成茸泥,加入二成肥膘(猪肉)茸泥,辅以调料加水调成糊状,用手揽拌,最后加盐收膏。拌好的虾茸用手挤成球状至油锅内炸熟。烧好的虾球色泽牙黄,浑圆如珠,美味爽口,肥而不腻。
溱潼鱼饼,江苏泰州著名的传统小吃,烧鱼饼需将鱼饼切成块状,配以笋片、肴肉片、鸡丝、青菜芯等,放入鸡汤加熟猪油烹之,起锅时在碗中浇少许麻油。 上桌时,雪白粉嫩,香味扑鼻,味美爽口。
姜堰酥饼,是江苏姜堰地区传统饼类名小吃。两片饼坯之间夹以火腿、笋丁、鸡丁、虾仁等所制馅心,捏实边沿,油炸成熟。其层次丰富,花纹清晰,色泽金黄,酥脆味香。
姜堰的溱湖簖蟹有“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之称。溱湖簖蟹蒸熟后,蟹黄呈橙金色,黄中带红;蟹膏呈凝脂状,细腻绵密;蟹香浓郁,鲜美微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河横大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河横大米口感、色泽、维生素等指标超过国内外其它名米,蒸煮时,饭粒完整,米饭柔软油润,浓香持久,米饭冷后不硬,且有光泽。
姜堰大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特产,2019年公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姜堰大米”牌大米,“晶莹透明、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品质优良”。
佛手姜,既鲜且嫩,以溱潼储鼎茂出产的最有名。民国时期,姜堰溱潼镇过宏昌、储德昌,陈鼎元等酱园制作的佛手姜,享誉大江南北。
溱潼会船民俗活动又称“水上清明节”,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每年清明节前后,姜堰溱潼周边二百多座村庄有千余供船、龙船、篙船、划船、拐妇船参加表演与竞技,参与者及观众十多万人(次)。
滚莲湘是江苏姜堰的传统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滚”字,其他地区的打莲湘,是用竹竿直接打在身上,而姜堰滚莲湘是通过“滚击”,用竹竿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溱潼砖瓦制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古镇溱潼就有七座大型砖窑,夜晚窑火通红,如七颗明珠散落大地,那时溱潼又名“七星村”,溱潼出产的砖雕、泥塑、瓦当,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古朴典雅。
姜堰撂石锁,相传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士兵常用石锁、石担子等锻炼身体,后流传于民间,演变为一项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传统竞技项目,盛于清道光年间。
提起姜堰民间艺术,没有人不知道淤溪的面塑。“面人王”王迪飞所塑作品造型别致、色彩鲜明、细腻可人,鲜活俊逸。既有生动形象的外形,又有人物精神风貌的展现。
“牵驴花鼓”是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扮演一对小夫妻,表演时,“丈夫”牵着小“毛驴”带“媳妇”回娘家。一路上,“小夫妻”扭动着秧歌步,以乡音土气的说唱、夸张诙谐的动作来表现小夫妻回娘家时的欢乐。
溱潼镇窑业从清朝开始,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最鼎盛时,在不到0.3平方公里的湖西庄区域里,建有108座土窑。与窑业伴生的窑工号子汇合着喜鹊湖的流水声,独具特色,悠扬绵长。
姜堰地区手工纸牌生产制作时间可上溯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后,零星制作的散户很多,其中的桥头镇杨院村却是最重要的生产中心。
华港镇地处姜堰市西北隅,有很多与岳飞抗金有关的地名故事。岳飞率部进泰州到离开泰州仅仅72天。在北上援楚和回防泰州过程中,与金兵发生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在战争故事便以地名方式中流传下来,流传至今。
天目山的西周古城距今约3100年,由于历史悠久,形迹尚存,经代代相传,有不少集人神一体的神奇故事,家喻户晓。有《天目鹿女传奇》、《仙翁白日飞升》、《善人坊》、《天目樵歌》、《山桥渔唱》等故事约四、五十篇。
姜堰地区围棋历史可以上溯到宋朝,黄龙士是康熙中期围棋霸主,棋艺高超,棋风不苟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泪篇”,著《弈括》。当时人们对他棋艺与人品评价都很高,尊之为“棋圣”。
刘氏兄弟状元的故事,流布于泰州、姜堰及周边地区。姜堰区桥头镇状元村雁子墩刘氏家族由明至清五百年间武功显赫,将才辈出,以“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闻名于全国。
季市老汁鸡是由药膳鸡逐渐演变而来的。烹制火功分为大火、中火、文火、再大火四个阶段。季市老汁鸡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入口滑嫩,滋补健身。“热吃”浓香扑鼻,肉质甘爽;“冷吃”简易方便,香味沉郁。
西来酱生姜片历史悠久,至少有150年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来的特产,远近闻名。酱生姜片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甜辣适度、味美可口、风味独特,与面类食品搭配食用效果更佳。有开胃驱寒、醒酒等功效。
河豚鱼烹饪有“一查二拣三洗四烧”一整套烹饪技艺,是靖江一个很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主要有河豚品种的选择、河豚的宰杀、河豚的清洗、河豚的烹制、河豚食用等流程。
马桥馄饨是靖江著名的传统美食,马桥馄饨馅很讲究,韭菜和菠菜馅为主,也有青菜馅的。基本每个馄饨里都有一只淡水虾,可不是虾米哦,味道鲜美.
鳜鱼羊肉是由羊肉做成的一道家常菜,口味鳜鱼羊肉是江苏靖江邢长兴传统名菜。鳜鱼肉质鲜嫩、醇厚,以五花熟羊肉佐之。鱼、羊合一,味道鲜美。为靖江筵席中的上品。
靖江猪肉脯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的一道传统名吃,该菜品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长12厘米,宽8厘米,每千克60片左右。
蟹黄汤包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随着制作工艺和配方的不断改进,蟹黄汤包以其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味道鲜美、健身美容,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的青睐。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
籼子粥,传统名点,属苏菜系。是用全麦磨粉。一般为元麦(靖江等地区)、大麦(泰兴等地区),当地人都称之为籼子粥。闻之有香,吃之有味,爽口滑溜,口感良好。
靖江香沙芋的母芋近圆球形,子芋、孙芋椭圆形至卵圆形,表皮光滑深褐色,肉质乳白色。靖江香沙芋质地细腻,干香可口,易酥不糊,硬、糯兼备,口感极佳,具有独特的板栗香味,素有“芋中板栗”的美称。
靖江金波酒酿造源于清朝同治年间。150年前酒坊老板王鉴和祖辈偶然获得金波酒酿造的宫廷配方,就依方酿造生产。具有酒蜜香清雅,落口爽洌,回味怡畅,色泽金黄透彻、增强身体免疫力等特点。
杆秤曾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生产、交易中。制作杆秤所用材料有桐超木、秤钩、机心、刀口、秤砣、铝丝、铜皮、尼龙绳、等盘等。
唱凤凰、唱麒麟起源于扬中地区,后因靖江涨滩,扬中好多居民移至靖江沙上居住,唱凤凰、唱麒麟的习俗也随之传入靖江,至今已有200年左右历史。唱凤凰、唱麒麟一般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和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
曹松庆说书是用靖江方言讲述故事的一种表演方式,曹松庆说书是跟其父曹全保所学。曹全保已于1983年病故,享年73年,他生前说书50余年,师从靖江康兴德裕庄人张金和。
靖江市新桥镇有座得圣桥,关于桥名的来历很多人都不知道。且听给你道来。传说一年初秋,乾隆皇帝从京城乘龙船南下,到古渡瓜洲才拐弯沿长江北岸东行,来到靖江境内。
季家市的由来,还得从这里说起,位于江苏省靖江市北部,地处如皋、泰兴、靖江三市交界有个叫季家庄有位穷小子叫季新福,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他在界河南面的刘财主家做长工。
靖江民歌形式和音调非常丰富而多彩,内容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渔歌及民间歌舞曲、说唱曲。形式齐全。
靖江竹编产品在于选材严格,做工精良,工艺精湛。从原来的竹背篓、竹匾等农具发展为如今的竹包、竹花瓶、花篮、果盘、餐具等旅游产品。靖江竹编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了靖江人馈赠亲友、外地来访者和外国客商的优选礼品。
孤山泥狗子,又称“叫鸡”是一种泥哨,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已有数百年历史。该工艺品由孤山周围的一些民间艺人选择孤山东南角的黄泥制成的。
靖江“生祠堂与白衣堂”的传说,泰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传说南宋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狼狈为奸,欲与金兀术求和,把精忠报国的岳飞视为眼中钉,一天连发12道金牌,急诏岳飞回杭州(临安)。
靖江宝卷宣讲是靖江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其渊源可上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扬佛经的梵呗和唱导。其基本形式为说唱结合,一唱众和,唱腔有【平调】【单调】【含十字】【滚龙调】【挂金锁】【打莲花】等。
泰兴雪梨,江苏省泰兴市特产,“泰兴雪梨”已成功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果皮翠绿色,果面光滑,果点小,果梗周围有褐色锈斑,果心小,果肉雪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少,汁液多、味甜。
泰兴江沙蟹,江苏省泰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沙蟹青背、白脐、金爪、黄毛。以个头大、口感好、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八道蟹美食,被称之为“蟹八吃”。
泰兴白果,江苏省泰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泰兴白果营养丰富、药食兼用,果仁中蛋白质含量11.27%,淀粉73.24%,脂肪3.93%,总糖3.17%,另外还含有16种氨基酸、26种矿物质和22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
泰兴元麦为半春性早熟品种,色泽亮黄,气味清香,籽粒大小中等,种皮薄,腹沟浅。泰兴元麦主要用于加工元麦粉,是粯(xiàn)子粥的主要原料,元麦粯子粥被誉为“泰兴咖啡”,闻之有香,食之有味,爽口滑溜,口感好。
泰兴花生,江苏省泰兴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泰兴盛产花生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为泰兴市传统的“猪、油、酒”三大特产之一。泰兴花生外观秀美,以两粒为主,籽仁大小中等,色泽鲜艳,口感甜脆,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