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的故事流传时间久、地域广,佐证资料丰富,情节曲折生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具有极强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形成了蚂蚁山、鸡留山、伍子胥白发之迷等内容完整、形象生动的系列故事。
二度梅故事分布范围广,有评话、小说、戏曲等传世。流传范围从江苏常州、镇江、扬州、仪征,到浙江杭州、江西南昌,陕西长安、河南开封、山东济南等地,遍布黄河、长江流域。今仪征有二度梅衣冠塚。
霸王城传说讲述的是楚汉相争时,项羽与韩信斗智斗勇的故事,最终证明项羽有勇无谋,韩信以智取胜。
高邮湖大闸蟹个大、肉嫩,味鲜美,营养丰富。高邮湖大闸蟹有五大特征:背青,肚亮,爪金,膏红,腥气大。后蟹足、蟹腿的肌肉弹性好,吃起来口感紧实,蟹膏肥、脂腴、馥郁、肉嫩、香甜可口。
龙虬罗氏沼虾也叫高邮大虾,是江苏扬州市高邮市的特色产品,龙虬罗氏沼虾的特点是壳薄体肥,体表光洁,呈淡青蓝色,间有棕黄色斑纹;肌肉紧密有弹性,出肉率高。龙虬罗氏沼虾的吃法比较多,但熟制后都会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鲜香微甜。
高邮十大名菜之甓合珠联—高邮双黄鸭蛋。腌制后的高邮双黄鸭蛋,蛋白似白玉凝脂,蛋黄如红桔流丹,具有油露、松沙、鲜美、细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邮人即以洁白的湖水和连续出现的珠光,与蛋白如玉、蛋黄成双作比喻,称高邮双黄蛋为“甓合珠联”,寓意吉祥。
高邮十大名菜之珠湖雪浪—即雪花豆腐。用嫩豆腐切成豆腐块,细如飞雪,如珠湖之浪花,再加上小香蕈、熟火腿、蘑菇、熟鸡晡、松子仁、瓜子仁等配料烹制而成。它鲜美、香甜、细嫩、光滑、舒适、暖胃,食后回味留连,越吃越想吃。
高邮十大名菜之地久天长—即砂锅天地鸭。此菜是将高邮湖飞天的野鸭(仔鸽)和高邮地上家养的鸭合二为一而得名。“地久天长”可红焖,可清炖,既有野味,也有秀香,秀野交织,别有风味。此为冬令滋补佳肴。
高邮十大名菜之金宝大发—又名香酥麻鸭。香酥麻鸭油氽枣红、乳制金黄、皮脆肉嫩、咸中藏甜甜中寓香,筷子一拔,骨架倾倒,肉脱骨,皮松脆,是宴席之上等菜。“金宝大发”来自鸭子,鸭子谐称押子,它预祝新婚夫妇优生优育,早得贵子,精神大发,财源大发。
高邮十大名菜之霞蔚凤仙—就是钗烧野鸭塌(用的是高邮麻鸭)。此菜加工工艺十分考究,正像郭沫若在“凤凰在烈火中永生”中所描写的:火光熊熊,蒸气蓬蓬,新鲜、净朗、华美、芬芳。此菜特点是:清汤嫩肺天然美,骨脆肉酥野味香,是难得的佳肴。
高邮十大名菜之玉珠藏丹—玉珠藏丹就是夹心鱼圆。鱼圆象征玉珠,夹心的鱼圆为丹。巧妙地将鱼肉结合在一起,使珠中藏肉味,丹外闻鱼香。鱼中有肉味,玉珠藏美丹,其寓意从古秦邮八景之一“鹿女丹泉”化出。
高邮十大名菜之文游玉带—文游玉带是黄瓜鱼的雅号:黄瓜鱼.金鱼眼,通体白色透明,体修长色似玉,在文游台附近的澄河里。每当黄瓜盛开时,河里就出现这种奇美的鱼,故名黄瓜鱼。此鱼柔软细嫩,营养丰富,色香味具佳,为鱼中珍品。
十大名菜之雏凤迎春—即香卤桃花鵽。鵽是高邮特有的一种小水鸟,每年桃花盛开,小秧青青时为最多,所以又称桃花鵽。用五香八角卤后,香脆、肉酥、细嫩、清醇。(注:由于对生态物种保护,鵽为国家保护动物,经改良后食材选用鹌鹑或仔鸽代替)
高邮十大名菜之金裹银装—又称金丝鱼片:背面有金黄色的金丝鱼,高邮人称之为昂嗤鱼。高邮地处水网地区,盛产昂嗤鱼,它的肉质细嫩,制作时取其腮边两块大如母指的蒜瓣子肉热炒。
高邮十大名菜之三阳开泰—即高邮羊肉汤,为高邮临泽镇名菜。临泽镇地区湖荡多、草滩广、水草肥,故这里的羊肉汤无腥味,热能高,暖性强,含脂少,胆固醇低,味美可口。
高邮咸鸭蛋,江苏省高邮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邮咸鸭蛋采用特色辅料和传统配方、工艺腌制而成。高邮咸鸭蛋久享盛誉,具有鲜、细、嫩、红、沙、油风味。
高邮界首茶干是江苏省高邮地区界首镇的一道传统小吃,陈西楼五香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肉细嫩黄,颇似鸡脯。清香可口,味美香醇,2014年界首茶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周山云板舞是高邮市周山镇及其周边地区一种以云板为道具的民间祭祀舞蹈。清光绪《再续高邮州志·典礼志·祀典》载“觞再酌兮云版,舞干戚兮合宫”等文字,可见云板舞初为“云版舞”。
“狮盘犼”是一种流传于临泽一带的民间舞蹈。自古以来,临泽镇一带的群众视百兽之王的狮子为驱魔压邪的神兽,临泽人将“狮盘犼”视为匡扶正义、弘扬正气、扶正压邪、追求美好新生活的象征。
送亲奶奶习俗是苏北人民群众中喜闻乐见、世代传承的一种婚庆礼俗,以高邮卸甲镇为代表。昔有《苏小妹三难新郎》中新郎秦少游接受“婚考”的传说,今在婚礼中有“大开门”、“小开门”和婚庆秀口才等例,相沿成俗。
卸甲民谣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俗曲。卸甲民谣中,不少采用“间白”、“对唱”以及“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显得活泼灵巧,风趣俏皮,听起来旋律优美,情韵十足。
菱塘回回习俗是江苏省菱塘回民自元末明初起、依托清真寺和阿訇传教、自守规约、世代相承的一种民间信俗。
临泽高跷是苏北里下河东部、高邮市临泽镇及其周边地区一种世代传承的传统舞蹈。据镇上老人讲,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庙会。清乾隆年间,每逢“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城隍庙会,以踩高跷为主打节目之一。
卸甲肩担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有百年的历史,而民国初期和上世纪30至50年代是肩担木偶戏最为兴盛的阶段。
高邮民歌, 具有苏北里下河水乡文化的特征,甜美亲切、质朴欢快、情味十足。它数量众多(有272首),曲调丰富(有38种),尤其是经典作品,以其“对白”、“间白”与“一领众和”的形式,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作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律。《数鸭蛋》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民族音乐的范本。
神居山的传说,大多数已逾千年,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与传说相关的民俗活动如三月三庙会、祭祀帝尧、重阳登山等,不少在旧时已经成为地方习俗,于今更盛。
高邮八景是指高邮的八处风景,各有传说。“神山爽气”在天山镇神居山,此处历来有仙人下棋与亘公炼丹传说;“文游古迹”在文游台,北宋时苏东坡路经高邮,与孙觉、秦观、王巩等聚会于此。
氾水长鱼面是扬州特色小吃,将黄鳝去骨后放入油锅内炸至金黄,捞出控油,再与调味料一起熬至成汤盛碗装好。将鱼汤与煮好的面条拌在一起即可食用。氾水长鱼面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的特点,适合各种人群食用。
德和酱油选用优质黄豆、蚕豆,纯天然发酵。德和酱油清澈通透,色泽微黄,酱香浓郁,鲜美无比。传统酱油酿造技艺流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宝应全藕席,被列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全藕宴”包括下列名菜:蜜饯捶藕、桂花藕粉圆、糯米烂藕、糖水花香藕、炸藕夹、葱花藕饼、百年和合水晶糕、荷叶叫化鸡、荷叶粉蒸肉、金莲瓣、琥珀莲羹、甲鱼莲子羹、藕丝糕、牛肉焖藕、糯米烂藕、莲菜八宝饭、荷叶八宝粥等等。
宝应卢记烧饼选料讲究、造型美观,馅心多样,甜咸适度,风味佳美。它在发酵、揉面、对碱、出炉、火候、原料等各道环节上均有特色。个头大、颜色黄,口感好,脆而酥,色香味俱全。
蜜饯捶藕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一道传统名点 。它是用荷藕、糯米、蜜饯、白莲为主原料,配以青梅、桔饼、蜂蜜等佐料,经焖、拍、炸、蒸等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它色泽酱红,香甜酥烂,素而不淡, 浓而不腻,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减肥降压、益肾固精之功效 。
泾河大糕是扬州地区传统糕类美食,口味纯正,历史悠久。相传东海龙王太子小白龙曾在泾河一带遇难,有一位热心的泾河人每日将自己制作的大糕送其充饥,东海龙王得知后,龙颜大悦,下令浚理了泾河,为泾河百姓消灾送福。“白龙牌”泾河大糕便因此而得名了。
宝应荷藕又名宝应莲藕,产品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体白个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宝应荷藕用于加工多种藕菜品历史悠久,明、清两代被列为朝廷贡品,1998年,宝应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荷藕产业链和独特的荷藕文化被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
宝应慈姑肉白色,肉质紧密,熟食甜中带苦,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微量元素。
宝应芡实俗称鸡头,又称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芡实的营养价值丰富,果实、根茎、花茎均可食用,亦可入药,可谓食药同源。宝应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去湿、聪耳明目”功效,能使肾精亏损、腰酸背痛、小便不禁、白浊带下、肠胃功能下降等病情得到改善。
宝应核桃乌又称乌菜、乌塌菜,因颜色深绿近黑色、叶面皱褶似核桃而得名,属宝应特色农产品。宝应“核桃乌”青菜营养丰富,含大量叶绿素、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等微量元素,食用能清热利尿、养胃解毒,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保健功能。
泾河(金禾)西瓜有“特小兰”“特小凤”“黑美人”“抗病苏蜜”等多个优质品种。泾河西瓜甜爽多汁,是盛夏时节家家户户的消暑佳品。
宝应境内河湖密布,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是全国水稻主产区,年均水稻种植面积6万公顷、总产量56.7万吨。宝应大米国内销往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国际销售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宝应湖大闸蟹由“中华绒螯蟹”蟹苗养殖而成,成蟹肉质细嫩,蟹黄蟹膏肥厚味鲜。成蟹上市每只重量200克~300克,胸甲宽度为7厘米~8厘米。
宝应是中华鳖(甲鱼)重要原产地,品质优良、基因稳定,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
广洋湖青虾生长周期长、个头大、产量高,肉味鲜美,营养极为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并含有丰富的钙、铁、锂、碘、镁、磷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
宝应黄颡鱼,又称昂刺鱼,全县养殖规模较大。据化验测定,每100克黄颡鱼肉含蛋白质20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8克、钙65毫克、铁0.6毫克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淳厚,每尾重量50克~120克,最大280克,一般用于红烧,味道鲜美。
宝应乌鳢,又称宝应黑鱼,是当地重要特种水产品,养殖范围广泛,养殖历史悠久。宝应乌鳢营养丰富,富含丰富的蛋白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风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做酸菜鱼、烧汤或与咸菜红烧均口感鲜美。
宝应塘鳢,又称虎头鲨,分布于宝应县等多个水域,养殖历史久远。宝应塘鳢主要摄食虾类、昆虫、小鱼和底栖动物,有春季产卵前筑巢和产后护卵习性。其烹饪制作方法和口味与宝应乌鳢接近。
宝应泥鳅,分布于全县各镇,总养殖规模面积446.67公顷。宝应泥鳅富含蛋白质而脂肪较低,是能降脂降压的美味佳肴,有利于延缓人体血管衰老。宝应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良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辅助作用。
宝应黄鳝,当地又称长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体内血糖升高,缓解肌力衰退。全县养殖面积1000公顷左右,市场供不应求。
宝应鳜鱼,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磷、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鳜鱼既能增加营养,又有利于肠胃消化。宝应鳜鱼年产量2100吨,常见个体重量0.7千克~1千克,最大个体2千克左右。
西安丰镇拥有大小水晶生产加工企业110家,从事水晶工艺品制作工人6000多人。西安丰镇水晶工艺品有平面类、刻面类、动物生肖类等几十个套系,上千个品种。产品晶莹剔透、造型新颖、栩栩如生,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远销欧美、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官庄镇,位于鱼米之乡扬州市宝应县,是远近闻名的“玻璃工艺品之乡”。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与之毗邻。据考证,早在清朝末年,小官庄的庙会、民间祭祀活动上就出现了玻璃球、玻璃棒、小马、小鸭、小鹅等玻璃工艺制品雏形。
“山阳羽绒”出产于宝应县山阳镇境内,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四季分明,产出的羽绒相较于北方鹅绒油性低,更蓬松。“山阳羽绒”光泽好、无异色毛绒、柔软光滑、毛瓣松散,蓬松度高、弯曲度变小。
宝应戏剧脸谱,脸谱艺术集中的表现了我国古老的文明,是悠久历史的在现,它更多的表现了中国古代小说和古典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和故事。包边颂扬。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寄托着我国先民们许多的精神祈盼和遐想。还是我国宗教和教派文化的大荟萃。
广洋湖草编种类繁多,实用性强,主要制品有草绳、草鞋、草包、蒸笼垫子、草帘子、草席、摇篮(育儿用)、草蒲团、蓑衣、斗篷、草帽、草掀子、蒲合、蒲包、蒲片、蒲扇、蒲团、柴扉、汪笆、柴帘子等,无所不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享有盛誉。
宝应县西安丰镇莲湘舞源自元末明初的打莲湘,明清时期传入本地,参加香会、庙会的演出。西安丰莲湘舞花式多样,变化多端,演出人数可多可少,演出地点可大可小,是民间舞蹈中别具特色的文艺样式。
宝应属典型的水乡地区,境内河塘密布,有五湖四荡之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受水乡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的、特色鲜明的水乡婚庆习俗。
一般每年的四月一日起,曹甸人便进入了清明赶庙会的日程。曹甸的庙会自古以来就是香客们追捧的圣日,也是小商小贩赶集的黄道吉日,每年清明前后几天,都会吸引附近乡镇和县市的数万名香客、商贩、游客前来曹甸。
夏集庙会源自于东岳庙“祝诞”香会。始于元代至正年间,兴于明清,复兴于民初,繁盛于解放初期。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生日这一天举办庙会,四乡八镇的人都来赶集,便称为“夏集”。近年来,夏集庙会已办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水乡商贸节”。
宝应乱针绣也叫宝应刺绣,是一种绣师们以针代笔,以线为墨,创作绣画的民间美术。宝应刺绣取材多样,由衣饰绣逐步发展为画绣,风格异彩纷呈,在针线的运用中,将艺人们的创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宝应蚌舞俗称“歪歪精”舞,独具水乡特色,是一种用竹子、彩纸扎成蚌壳形状为道具,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跑、滚、翻等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