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传统戏曲剧种。因晋城市古称泽州府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府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泽州秧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搬上舞台,到咸丰年间达到极盛。
中秋节(泽州中秋习俗),流行于山西省泽州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泽州中秋习俗流传地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珏山为中心,辐射至三晋、豫西北、冀南等中原地区。 珏山是晋城名山,“珏山吐月”景观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赏月名山”。
山西晋城陵川小米,产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陵川是一个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周边无任何大型污染企业,为小米提供了一个绿色的生长环境,小米无公害,常吃可增强体魄,可做粥、做稀饭、做小米面等,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浆水菜地埋圪丝,是晋城陵川的一道美食。浆水菜地埋圪丝食材主要有土豆、酸菜、葱、姜、蒜等,采用烧菜的烹饪方法制作。其成品香味浓郁,酸脆可口。
晋城陵川石头炒鸡蛋是一道当地的特色美食,新鲜的土鸡蛋用石头来炒,成为陵川当地一道流传很久的特色菜——”石头炒鸡蛋”。相传围棋创始人箕子下棋时,经常是废寝忘食。于是, 随从就地取材,用铁器和山上的石头来炒鸡蛋,香味立刻就把箕子吸引了,“石头炒鸡蛋”也就流传至今。
陵川羊肉火烧是山西省晋中市陵川县的一道传统名吃,据称起源于清朝时期。这道美食的制作需要选用新鲜的羊肉,将羊肉切成细丝,加入少量面粉和调料,拌匀后制成馅料。馅料制作好后,需要用面粉和水将其包入酥皮,再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
陵川黑山羊,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陵川黑山羊体躯中等,头部大小适中,眼大微凸,鼻梁凹陷,耳小,向左右平伸,公母羊多具有粗大的“八”字型角,也有少数羊无角。背腰宽广肥圆,四肢粗壮,蹄坚实。被毛修长光亮,多为褐色,外层毛粗硬而长,有光泽。
陵川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童谣中说的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 姥姥、舅舅都要给外孙、外甥送“羊”,“羊”是一种面食,用面粉加工而成,也叫“面羊”。 当地许多人家每年都要制作“面羊”送给自己的外孙女。
陵川县核桃湾山位于丈河乡丈河村东7公里处。盛产核桃,该地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含脂肪40%~63%,含碳水化合物10%,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A、B、C、E等。味美多脂的核桃仁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其特殊的疗效。
党参是陵川特产,产于陵川的“五花芯”党参更是药中一绝。陵川县是山西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之一,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药中一绝的“五花芯”党参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矿物质含量等局限,只产于该县。
陵川钢板书是山西省陵川县的地方说唱艺术。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陵川钢板书由当地“干板书”吸收河南“四股弦”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流行于陵川全境,盛行时曾流传泽州、高平、长治、壶关以及河南辉县与陵川相邻的部分地区,现仅存于陵川县曲艺队。
十不隔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属于上党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盛行于陵川县附城镇南马村一带。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据老艺人口碑相传,十不隔从唐代起便开始在南马村一带盛行,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五鬼盘叉,因表演者扮演小鬼,又因其中的五个鬼是持叉舞蹈,故名。流传于陵川县赵豁池村。产生年代无考。据艺辈相传,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流传。多在闹元宵和邻村庙会演出。主要表现小鬼奉阎罗之命,到人间活捉一贯打骂公,刻薄邻里的刘氏女的故事。
平腔秧歌所演剧目,既有《空棺记》、《阴阳案》、《兄妹吵厅》等大型的传统戏和连台本戏,也有《采桑》、《拜节》、《王小二赶集》等折子戏。其中大多数是表现家庭与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内容。唱词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欢迎。
相传很早以前,郝家出生一位千金,貌若天仙,聪慧贤淑,十分讨人喜爱。门当户对的王家与郝家定下娃娃亲。王公子与郝小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小翻底村有一个牛下麒麟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的某一天,村子里有父子俩去犁地。吃早饭时,父子俩将牛停在地里,便回家吃饭去了。
马武便隔三差五地一个人来到此地,与那唤作莲子的黄衣女子相见,每当遇到烦闷之事或难决之事,莲子都会一一予以排解,并给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马武对莲子也佩服的五体投地,心中对莲子产生了爱慕之情。
马武寨南面10公里处,有一道岭叫分水岭,分水岭往北走3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神仙窑,山里有一个石洞叫神仙洞。传说这个洞曾经是马武藏宝的地方。
花瓶寺又名磨河寺,因位于磨河而得名。古传,花瓶寺方丈修行高峻,道行深不可测。他讲经时附近的动物都会来听。他还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拘来山中蟒蛇,不计其数,那蛇蟒金黄躯体,翠绿身彩,闻笛响应,群蛇狂舞,舞毕自回,觅之不见。
战国之前高平冶炼业十分繁盛,现境内许多地方留有古代冶炼厂遗址。近年来为弘扬传承高平冶铸历史文化,现高平冶铸历史展馆正在紧张的布展期,形象的展示了高平冶铸业的发展历程。
高平境内戏剧、曲艺作品比较丰富。传统戏剧、曲艺改编、移植者较多。据1962年统计,仅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就有702出,常演的独有剧目130出。
黑陶,是45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期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物。高平市作为炎帝神农的故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上“五行工艺”的黑陶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堪称中华瑰宝。
潞绸,因潞安府而得名,主要产地为长治、高平两地,是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丝绸织品。唐代山西输往国外的丝绸产品就是高平、上党一带的潞绸。明清时期,高平的潞绸上贡朝廷。由此潞绸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锅盔是山西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它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在平圆的锅盖上慢火烘烤,外表班黄,香酥可口,能久放,便携带。
猪皮冻是大家餐桌上比较常见的美食。因为猪皮里含有大量的胶元蛋白,所以倍受爱美人士的青睐。米山皮冻到现在已有十多年历史了,因为特殊的口感和味道,每天都吸引着外地食客前来品偿,成为当地特色风味小吃。
圪捞粉,也叫高平凉粉,属凉粉一种,风味奇特,夏日食用有消暑之功效。透明含绿、凹凸不平、长而宽、亮而鲜,两三条就能盛一碗,吃时加入秘制的辣椒油,爽滑耐嚼很是好吃。
包皮圪条(也称饽子),传统面食,先将按一定比例兑好的白面、淀粉、豆面用温水和成团,再用温水把高粱面和成团,用白面团包严红面团,用擀杖擀成薄片切成叶形的面条,把面条放入开水锅煮熟捞出,浇上菜即成。
1938年5月间,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在高平一带驻防休整,旅部驻在城北村。一天下午,徐海东旅长外出散步,风通讯连的两个战士与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发生争执,一个战士说:"压死你的鸡是不对的,我们道了歉,赔偿你不就完了!
60年代,当时任山西省副省长的黄克诚同志到高平下乡,不住招待所,就住在4县委机关大院内的三间简陋的小平房里,吃在机关大灶上,和同志们一起排除打饭,一块蹲在操场上吃饭拉家常,时间有半年之久。
1938年,彭总从延安返回时路经高平,对高平的抗战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示地方党组织要不失电动机地秘密发展党员,公开扩充牺盟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把各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
1939年9月,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一行来到高平,在陈区乡的石村住了几天,一天傍晚,左权将军从陈区村出来,听见两个老汉在桥上长吁短叹,就上前询问...
传说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县官来高平上任,为了捞取个关心老百姓的美名儿,县官常找些借口到乡下转游,暗地里却收受土豪劣绅的贿赂,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整治他一下。
在高平米山一带,流传着祁贡挡驾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道光年间。祁贡档驾的事,后来从京城传到高平,老百姓无不称颂祁贡为乡民为了一件好事。
高平十五里的伯方村,明崇祯以前叫黑方村,清顺治年间,始改伯方村。这一"伯"一"黑",一字之差,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年黄河在河南长垣县决了口,滔滔黄水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淹没了无数村镇和良田。当时,工部郎中贾鲁心里万分焦急。为了尽快消除水灾,他亲自沿河勘察,日夜奔波放在心上,贾鲁几次上书,元顺帝全然不理。"怎么办呢?"怎么才能实现治河愿望,拯救百姓呢?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个妙法。
高平关位于高平与沁水交界的老马岭上,此地山高崖陡,关隘雄险,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顶隘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高平市塔王醋业有限公司改革了传统的熟料发酵工艺,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生料发酵技术。这一新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蒸、煮工艺对原料中维生素、氨基酸、糖、醛类等营养成份的破坏。产品主要有特醋、陈醋、老陈醋、保健醋四大系列。
晋城煤炭不仅储量大,而且质地优良,具有灰份质低,含硫少、发热量高、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大等优点,原煤含硫量在0.3%左右,可燃基发热量在8000大卡/千克左右,块炭晶萤光亮,燃烧时无烟无味,摸不染手、抱不沾衣,素有“白煤”“香煤”、“兰花炭”之称,工用民燃均为佳品。
晋城小红柿色艳、皮薄、汁多、肉嫩、糖分多,是全国19种名柿之一。被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由其加工而成的柿炒面、柿饼都是颇受欢迎的吃食。每到金秋十月,柿叶飘落,满枝的柿子如同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山崖,与湛兰的天空相映,煞是妙景。
在高平城乡,有一种传统美食“捻圪斗”,俗称“猫耳朵”。也成了高平城乡的一道美味佳肴,因做时用拇指摁滑而成,故称“捻圪斗”。又因吃时轻柔利口,筋而软和,富有营养,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高平馓子,俗称煮馓子,实际上是用油炸馓子。在高平凡儿女结婚典礼开锁、小孩满月,皆用馓子烧香祈福,敬献神灵及祖先。“馓子”是一种好食品,但做起来可不简单。须由乡间名厨持专门手艺才能煮成,皆嫡系祖传,外人皆不得法。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古称潞安府与泽州府)。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高平十大碗是一道地方名肴,属于晋菜系。高平十大碗是指高平当地的一种传统宴席,共十碗,依次为:水白肉、核桃肉、小酥肉、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红烧肉、丸子汤、粉皮芥末汤、肠子汤。
白起肉又称烧豆腐、高平烧豆腐。是山西省晋城高平市特有的传统小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高平地区的谷口村(也叫杀谷),有一种烘烤的豆腐,叫做“白起肉”。
晋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少雨多风,适宜荆花蜜。晋城荆条花蜂蜜的蜜源为荆条,荆条蜜呈浅琥珀色,透明度较低,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微酸,易结晶,结晶后细腻乳白色,久置后色泽加重。荆条蜜能促进体力恢复,适合饭后容易困倦、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大者。
高平黄梨个大、味浓、味香、香甜适口,十分好吃。皮较厚、果肉略粗糙,但这反应了它粗纤维特别丰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水份大、耐贮运。高平黄梨的含糖量很高,含糖量可达9.98%,酸量0.23%,糖酸比值38.93,属中上等品质。高平黄梨以其个大闻名,一般梨在0.5公斤左右,最大可达2公斤,
高平大黄梨,高平大黄梨果实呈黄色,大而整齐,果皮粗,有蜡质,耐贮存,果肉白色,汁多而脆,甘酸适度。明、清时曾为朝廷贡品。2015年12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高平大黄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高平丝绸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著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中国是丝绸圣地,高平丝绸是中国的名产,丝绸是上古中华文明的首创产品,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高平的民间面塑历史比较悠久,它是盛行于民间的,民俗活动和节日活动中这个面塑它不仅是一种实用,还有一个观赏价值。面塑,俗称蒸花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
高平剪纸是一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装饰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高平民间艺人用它把衣食住行、风俗节日装饰得多姿多彩。剪纸在高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力军是不脱离生产的劳动妇女,她们结合民间的习俗节令,制作出令人陶醉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剪纸。
高平鼓书最早也叫 鼓词,从艺者都是盲人。一种山西省的传统说唱艺术。是用高平本地方言进行说唱,内容一般为农民自己的生活以及一些神话故事、民俗传说。歌词早期表演形式是干板鼓书,以说为主,近似说书,没有音乐伴奏,也就是一鼓一板一梆子。
高平九莲灯是流传在我省晋东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是高平民间舞蹈中群众最热爱的一朵艺术奇葩,老友妇孺都会他几场,深深扎根与群众之中。
高平绣活是流行于山西高平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种类型,其题材多取自地方的戏曲故事、民间传说。高平绣活工艺好、扎实耐用和寓意吉祥,作品重神采而不求形似,体现出绣制者的艺术匠心和当地民众的审美品位...
高平秧歌渊源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东南乡,流行于山西高平全境及陵川等地。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伴奏,故又称“干板秧歌”。由坐摊说唱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传统戏曲剧种。
紧挨西羊头山西侧,有一座金牛山和一座金鸡岭。站在金牛山的东南侧,放眼望去,金牛山确实像一头俯着的大黄牛。或许是金牛山的像形似牛和金鸡岭上原有一小丘似鸡而得名;或许名字源于流传民间的故事,不得而知。
庄稼得救了,百姓得救了,严重的旱灾得到了解救!事后,人们得知是张果老想法布雨,非常感激他。就在他呼风唤雨的地方修了一座庙,人称“仙翁庙”,人们四季朝拜,香火旺盛。据说直到今天,每逢大旱,有求必应。
高平民间有“四月八,神农活,炎黄子孙都记着,咱们种地全靠他”之说,传颂着人文始祖神农炎帝为开启中华文明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相传,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在庄里村的神农祠(五谷庙)、炎帝陵,农民都要请(抬)出炎帝神农老爷塑像到附近各村巡视祭祀。
高平与炎帝相关的村地名传说有三则:庄里村、北营村、换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