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北韵禅乐”2009年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禅乐即“梵呗”,是佛教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可以溯源到隋唐燕乐。禅乐包括赞(佛教仪轨中表现崇拜赞美的歌调)、偈(总结或讲述佛教教义理论或佛教事迹的歌调)及法事歌曲等。
京味儿达人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是当今文坛的畅销书作家,他从1980年就开始了京味儿系列的文学创作,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4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品种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 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馓子麻花、焦圈、麻团、面茶、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北京小吃的精华,京城百姓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非常喜爱,并且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仿膳制作技是北京的特色技艺。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几位清宫御膳房的师傅在公园北岸建起了小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古建筑群中。
北京童谣取材于生活,内容涉及到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有浓厚地方特色,具有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等特点,而其中所蕴含的民俗生活、民族文化,也在传唱的过程中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厂甸庙会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举行,规模盛大,京味浓厚,闻名遐迩。解放后厂甸的庙会仍一直举行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依然红火热闹。从1964年开始,由于有碍交通,厂甸灯市停办,偃旗息鼓37年。2001年,北京市政府宣布恢复厂甸庙会。
天福号酱肘子是北京特色风味名食。它从200年前创业至今盛名不减,令人称奇。“天福号”酱肘子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肉食入口无油腻之感,回味长久。美食扬名后世,创始人刘德山功不可没。
老北京烤肉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制作原料有料酒、白糖、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