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原料,调和成不同的颜色,再用手和简单的工具,捏成形态各异的状物形象。据有关史料记载:兴化面塑匠人的手工制作始于汉代,传于唐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糖塑是一种历史悠久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食品加工艺术。因其既好玩又好食,深得广大儿童的喜爱。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高跷龙舞,是一种将踩高跷与龙灯舞融为一体的舞蹈形式,也就是踩着高跷舞龙。它既有踩高晓的惊险,又有舞龙灯的热烈,既讲究个人的技巧又讲究群体的配合,既可以在街巷巡游,又可以于空地表演。
乐书吹打是传统民间音乐之一,自古流行于兴化、江都、高邮三市交界地域,百姓凡有婚嫁拜寿、小孩满月等人生喜事,总要请“乐书吹打”喜庆一番。
兴化铜器的品种和样式繁多,制作工艺精湛,形成了百里水乡铜器的一大特色。铜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祭祀用器,如香炉、烛台、花扦等;二是日常生活用品,如手炉、脚炉、茶壶、汤壶、酒壶、面盆、铃铛、火锅、箱角、门圈等。
兴化秤匠所制作的秤,大的可称重 200 公斤,最小的是药房用于称重中药材的小盘秤。精致的小秤可以做到以克为单位。杆秤由秤杆、鸡心、秤钩、秤砣组成。木质秤杆要两头包铜管,再钻提绳孔,钉装鸡心。弹线定星位是个技术活,也是做杆秤的关键程序。
清咸丰年间,从苏州阊门移居到苏北盐城的李氏家族族人李兴旺将明清家具制作技艺在当地传承,后从盐城转移到兴化大邹镇,李氏后裔李贵方随之将明清家具制作带来了兴化。李氏家具店产品有:太师椅、八仙桌、八仙圆桌、雕花床、雕花格扇、屏风等。
竹泓制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制香技艺,起源于中国宋代。它以竹子和泓水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精细的处理工艺,制成具有特殊香气的香品。竹泓制香不仅具有浓郁的香气,还富含了竹子的天然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兴化蒋庄都天庙会每年三月初九举办,三天庙会期间,一年一度举办庙会纪念元末的豪杰张士诚,整个蒋庄村恰似上演一台精彩的民俗文化大戏。
兴化锡匠历来所制作的各种祭器、酒器、茶具、酒龙、消防水龙头部件以及各种庙会仪仗等锡器艺术品流布全国各地,有许多被民间爱好者和博物馆收藏。
兴化地区儿童玩具的出现,始于明代。明洪武初年,苏州等地的江南移民迁入兴化,一些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本地区。延至清咸丰年间,今兴化昌荣镇存德村顾同山拜师学艺,从事儿童玩具制作。目前,已传至第四代顾福五。
板桥先生曲折的人生,刚正不阿的性格,才华横溢的艺术成就让爱戴他的老百性赞叹不已,于是便有了关于郑板桥先生的传说故事,传说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诗联趣话,有机智故事,亦庄亦谐。
吉高是一个民间“智侠”形象,其传说在苏中、苏北广泛流传,尤其是在黄桥老区一带,吉高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黄桥人形容乡间某人聪明、促狭时,往往会说其“就像吉高似的”。
兴化韩乐吾的故事 韩乐吾是誉及华夏的“东海贤人”,毕生笃学力行,与人为善,堪为楷模。他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传授理学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施耐庵写《水浒》的传说在兴化、盐城大丰、山东郓城、江苏江阴、浙江建德一带均有流传。但在兴化城乡影响更为深远。这些传说构成水浒故事的原型。
翡翠烧麦是一道江苏传统名吃,皮薄似纸,馅心碧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色感口感俱佳,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锅贴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美食在许多地方都有,只是不同的地方做出来的特色不一样,而江都的锅贴是在里面加入了鲜笋,吃起来外脆里嫩,味道非常鲜美。
江都小笼包子也叫“江都杂色小笼”,是江南地区著名传统小吃,它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历史悠久。面皮绵韧、馅心鲜嫩,绵软而嫩、甜肥适口,看上去五颜六色,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吃。
邵伯龙虾在江浙一带赫赫有名,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小吃,尤其是在扬州附近,邵伯龙虾更是家喻户晓。与高邮湖龙虾、盱眙龙虾齐名但味却不同的邵伯龙虾,其美味早已闻名,是江浙沪食客们的圣地。
邵伯焖鱼,江苏省传统名吃。酥脆香甜,鲜美可口,声色味香俱佳。让人看之奇,闻之香,吃之鲜,回味无穷。邵伯焖鱼选用的主料是虎头鲨鱼。此鱼细嫩,肉有韧性,味道鲜美。
蒲包肉,也称樊川小肚。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当地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属淮扬菜菜系,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小纪熬面是一款扬州市江都区菜品,色质鲜艳、香气诱人、味道鲜美。制作原料主要有水面、猪腰、猪肝、鲜虾、鸡肉、鳝鱼丝、蟹黄等。
蛤蟆方酥,江苏省名点,因形似蛤蟆,故取名蛤蟆方酥。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内里层层相叠,薄如蝉翼。吃起来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蛤蟆酥,离地1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可见一斑。
江都方酥是江苏地方传统名点,扬式糕点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产历史。此品选用上白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黄丁、橘饼等香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新狼山鸡是蛋肉兼用型鸡种之一。以产蛋多、蛋体大,体肥健壮、肉质鲜美而著称、按毛色分为黑白两种。黑色的称之为"狼山黑",羽毛黑而发绿、发蓝,熠熠生辉,色彩绚丽。
邵伯菱,江苏省扬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食清脆爽口带甜,煮熟后为淡黄色,菱米酥粉可口,香如核桃,味似板栗。
金氏古《易筋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无数代人的验证,无论在养生保健方面还是在调理治未病方面,功效都是显著的,因此被尊为“禅功之源”,秘而不传,普通人知之甚少。
花朝节是广大汉族地区流传已久的民间节日之一,也是百花的生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二这天,人们集中种花植树赏花,并用红布条、红纸条系在家前屋后的卉木枝上,为花庆贺生日,谓之“赏红”。
郭村镇生产猪鬃始于清咸丰年间,发展于抗战胜利后,兴盛于改革开放以来,其工艺起步于清末民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本地猪鬃的原材料有汤毛和皮革毛之分,成品有原鬃和水煮鬃之分。
江都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髹漆技艺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自古以来,漆画就流行于江都地区,自成体系,别具风格,是江都民间艺人用漆作画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美术。
江都武坚莲湘花鼓约起源于明代由安徽凤阳传至武坚,后成为当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扎根繁衍,世代传承。
邵伯秧号子从农民田头、唱到舞台,直至晋京、出国演出,完成了从大俗到大雅的艺术升华,其旋律与唱词已达到完美结合的境界。它是农民文化的杰出代表。
吴桥社火具体表演有荡湖船、走马灯、女子舞龙等,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表演场地一般为家庭院落、街道、打麦场等。
丁伙龙舞是江苏省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起源于汉代,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地民间传说扬州东陵圣母庙里的女道士杜姜、康紫霞在瘟疫横行时用草药熬汤救治病人,使与丁伙临近的蔡家庄人转危为安,后杜、康2人化作白龙腾空而去。为缅怀2女的功德,老百姓用舞龙的方式予以纪念。
扬州毛笔(亦称扬州水笔)以狼毫、兔尖(兔背之毫)为主要原料,地产孔麻为辅料,工具多自制。其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10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
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采用古代坩埚熔炼技法,雕錾刻花技艺和扬州铜境的砑光技艺。唐代金栉《伎乐飞天》纹饰细密繁复,线条细如蚁足;现代雕錾大师费灿生雕錾的金银摆饰品《地动仪》《浑天仪》与《金龙烟斗》等,纹饰精细、图案精美。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国家级项目编号Ⅱ-44 。邵伯锣鼓小牌子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套头曲。它吸取了道教音乐、“六书”(丝竹乐)精华。
仙女庙在今江都镇。仙女的传说名闻遐迩,起始于汉,传颂于今。古人又将圣母比作仙女,《后汉书·郡国志》载:“女子杜姜,左道神通,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极。以状上,因以其地处为庙祠,号曰东陵圣母。”三国时期又以村姑乳救阿斗一事赋以新的传奇。
露筋娘娘传说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众多的诗词咏唱的一种口头民间文学,集中流传于江都、高邮及周边地区。
萧美人糕点是淮扬面点小吃的精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特别在造型上追求小巧、娇娆、精致。袁枚赞扬:“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陈集大椒盐也叫擦酥烧饼,以油酥多、芝麻香扬名,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被评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刚出炉的“大椒盐”,金光灿灿,热气暄腾,清香扑鼻;咬破单薄的表皮,厚厚的油酥层,入口松软,香味更加浓郁。
洲八样是仪征的特色美食,是八种野菜,这些野菜沿途江滩生长,包括芦蒿、芦笋、野茭白、马兰头、洲芹菜、鲢鱼苔、柴菌和地藕。
白汁河豚,将河豚洗净漂水,热油下锅,爆香葱蒜,将河豚煎至两面微黄,加鲜笋片、火腿片、虾子,高汤,大火烧开后放少许酒,煮透熟后加盐出锅即可。它的特点是皮肥肉嫩,汤汁醇浓,口味极鲜。 汤鲜味美、香气扑鼻。
水晶捆蹄在仪征也是一大特色美食,以鲜香可口,没有油腻感而深受食客们的喜爱。捆蹄的历史可追溯到朱元璋时期,煮熟后其形仍如猪蹄,香美可口,晾凉后切件做冷盘,咸鲜爽口。
新城猪头肉在淮扬菜系中俗称三头之一,用鲜猪头加入盐腌制,在清水中煮开风干,加入砂糖、白醋等制成卤水,将猪头在卤水中炖煮,出锅切块即可食用。新城猪头肉具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味纯而嫩等特点。
岔镇盐水鹅选料讲究,制作工序精细严谨。通常选用10斤左右的散养老鹅,当天宰杀,用柴火烧制,开始用猛火(攻,使其熟),再以文火(焖,使其烂)。出锅的鹅虽熟犹生,形色饱满,不硬不烂,鹅体含卤适中,使食者觉得口香四溢,口齿生津。
十二圩五香茶干口味鲜美,咸、香、甜适中,粗咬鲜美异常,细嚼香味满口,食后回味绵绵,有开胃之奇效,增食欲之能,久食不厌,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茶干之王”。
在扬州,做牛肉的地方很多,但大仪烹制出来的牛肉,却是当之无愧的“头块招牌”。大仪地处“两省四市”交界,天然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农村百姓的种养习惯,成就了旧时大仪的牛市。
大仪风鹅是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大仪镇的特产。“大仪风鹅”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酥嫩可口,产品需求已销往扬州、南京、苏南城市安徽、上海及北京等城市。
仪征市大仪镇地处仪征北部丘陵之上,历史上这里牛市兴盛,且衍生出“炸牛”习俗。每年的除夕之夜,大仪镇都要举行火神祭祀的活动,称为“炸牛”,既虔诚恳求火神菩萨保佑,又预祝来年牛市生意兴旺发达。
“白沙窑釉陶制品技艺”是一种以地产陶土为原材料,通过造型、烧制等多种工艺流程,创造出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特殊技艺。
真州金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使用金箔,不宜写意,而适合用工笔。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丝绢或木器表面帖以金箔,再于其上使用特殊的材料进行处理,使之能够进行勾线或填色等绘画工艺。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源于江苏扬州,其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扬州古琴活动自唐、宋以来,流传不绝,最盛于清代。
香水泉承载着传统沐浴文化的历史。老浴客喜欢天天泡澡堂,因这里有烫水、有热茶、有老友、有故事,更有已经融化于他们情感深处的沐浴文化特色和民俗环境,是老年朋友的精神家园。
新城踩高跷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发端于传统节日,成熟于习俗集会,兴盛于宗教庙会。清代十二圩盐务总栈,每年春节都邀请新城踩高跷、在江边码头演出一个多月。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
陈集的建房习俗,由于受地域影响,既包含了扬州一带的建房习俗元素,也包含了仪征一带的建房习俗特色,既有大家都有的普遍存在的共性,又有陈集特殊的个性,形成了特有的陈集建房习俗。
新集周氏铁具制作技艺源于清末民初,历经三代,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周氏打制的修脚刀灵巧、美观、脱滑、耐用,深受修脚工的喜爱。
月塘玩石锁历史久远。据传石锁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盛于晚清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一直是月塘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之一,主要是进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训练,提高人的硬功夫。
朴席(草席)起源于唐代之前,发展于元明时期,兴盛于清光绪至民国二十年前,已有1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与苏席、宁席一道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名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