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蒿子粑粑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一道传统美食,每年春天,当地人就会到田间地头采集野蒿,用来制作蒿子粑粑。如今,在很多农家菜馆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蒿子粑粑,非常受欢迎。
舒城板栗烧鸡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一道传统美食,舒城是远近闻名的板栗之乡,这里的板栗个头硕大、果肉饱满、香甜软糯,与鸡炖在一块真是美味又营养!
万佛湖鱼头是一道源自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地区的特色美食,万佛湖鱼头以鳙鱼头为主要原料,配以纯清的湖水和独特的佐料,经过精心烹制而成。其口感鲜美,肉质细嫩,汤色乳白,肥而不腻,腴嫩汁浓,且含有丰富的钾、钠、铁、磷、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万佛湖胖头鱼,作为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的特色水产品,享有很高的声誉。胖头鱼通常是一鱼多吃,鱼肉用来制作红烧鱼,鱼头用来制作鱼头汤,还可以制作铁锅鱼、椒盐鱼排等。
舒城狮子头是安徽省舒城县的一种特色小吃,舒城狮子头和我们印象中的狮子头并不一样,它是一种油炸面点小吃,可以当早点,也可以作为茶点,还可以佐酒。吃起来口感酥脆可口,油而不腻,内部软嫩多汁,香辣咸鲜。
舒城大饺子是安徽省舒城县的一道特色美食,又叫米饺,是舒城人最爱吃的早餐之一。舒城大饺子经过农家亲榨的菜籽油烧热油炸后,变得香喷喷、脆生生、鲜嫩嫩。
桃溪瓦罐汤是舒城县桃溪镇的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以其滋补鲜美的特点享誉大江南北。瓦罐汤源于民间,历史非常悠久。做法非常考究,必须要以当地的土瓦罐为容器,主料可以是附近的散养老鸭、乌鸡、新鲜的排骨、筒骨或猪肚,然后再小火慢熬两三个小时,汤汁清澈,喝起来滋味醇厚。
舒城板栗是安徽省舒城县的特产,舒城板栗已有数百年历史,是舒城名特产品之一。舒城板栗的特点是色油亮、籽粒大、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总营养价值高于大米和小麦,被视为上等食品。
舒城小兰花,又称小兰花茶,安徽省舒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烘青绿茶中的珍品,因其冲泡后如兰花开放而得名。
舒城皖西白鹅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特产,同时也是安徽省地方优良鹅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羽绒产量高且品质优。
龙舒贡席,又称舒城舒席、舒城贡席,是安徽省舒城县驰名中外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舒席色泽鲜艳,柔软光滑,折卷不断。舒席具有凉爽消汗、不腐不蛀、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是夏令佳品。
“老任桥牛肉”作为固镇的知名品牌,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享誉大江南北。它主要出自于固镇县任桥镇桥东村,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湖沟烧饼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的特色小吃。湖沟烧饼以当地优质小麦头道面为原料,用多道工序和制,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内外多层,焦黄、酥软,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
谷阳溜黄为固镇本帮土菜,常出现于本地婚丧嫁娶宴席之上。色泽金黄,味道甘美,老少咸宜,虽然是炒作出来,却不板结成块,形若奶酪。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鲜香味美,软糯可口。
固镇中华绒鳌蟹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一种特色水产,以其个头较大、肉质细腻、蟹黄丰富而著称。固镇中华绒鳌蟹的体形近圆形,头胸甲背面为草绿色或墨绿色,腹面灰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石湖西瓜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的特色农产品,因其优质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而获得了“国字号”认证。石湖西瓜的果实近圆形,皮薄光滑,绿底条纹,有蜡粉,瓜瓤脆嫩呈红色,味甜多汁,纤维素少,不倒瓤,深受消费者喜爱。
濠城豆饼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的传统特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背景而闻名。濠城豆饼的主要原料是绿豆,制作过程包括浸泡、打磨、过筛、加热等工序。
王庄花生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的特产。固镇王庄花生色泽鲜明、果状饱满,以个大脂丰、色泽鲜艳、出油率高而出名,是油料加工、花生食品加工的良好原料,常年出口日本、韩国,享有“中国花生王”之美誉。
董湖粉丝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的特色产品,拥有200多年的历史。“董湖粉丝”采用当地新鲜山芋,采用的是冲糊法技术,冲糊—上瓢—把粉—冷冻—包装,五种传统工艺流程,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采用脱毒山芋淀粉为原料,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
清朝嘉庆20年(1816年)董家湖农民董三方、蔡郎等十多户农民采用“一物降一物,石膏降豆腐”的原理,把淀粉用开水打芡,葫芦瓢打几个眼,漏成粉丝。固镇县刘集镇董湖农民利用当地种植的红薯加工粉丝已有190多年的历史了,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用传统工艺流程加工粉丝。
在固镇县濠城镇的垓下遗址,有两棵连理树,一棵榆树与一棵桑树相拥相依,仿佛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相依相偎。项羽和虞姬的美丽传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凄美爱情故事。项羽是秦末汉初的西楚霸王,而虞姬则是他的爱妾,两人的爱情故事被誉为“千古绝恋”。
相传,在九湾河的河水中间,有一深潭,深不可测,老百姓叫它“老龙潭”,很久以前,有人曾用 4 两丝线,加上 18 斤铁丝坠上一个秤铊也没打到底。潭面烟雾笼罩,终年不散;水色墨黑,再旱不涸,再冷不冻。
倪桥的“倪”是以前的姓氏,“姓氏考略”上则指出:“倪氏即郳氏、郳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倪桥的倪姓又秤砣“倪”指的是倪家祖先。
垓下传说是安徽省固镇县垓下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项羽的《垓下歌》和虞姬的和歌情真意切,令人荡气回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史册中的壮丽一页。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垓下独杆轿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垓下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垓下舞龙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舞龙,民间又称为玩龙、耍龙或龙灯,是一项集体表演节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播的表演艺术。
旱船是固镇地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舞蹈,它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记录了地方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愿望及和谐欢乐的气氛。
董庙花车是安徽省固镇县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董庙花车表演形式多样,源于生活,贴近群众,流行于民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歌舞。
安徽省固镇县的董庙狮子舞又称舞狮,民间多称为玩狮子、耍狮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其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据说最早由西域传入,至唐代,已发展成为上百人表演的大型集体歌舞,进入宫廷表演。此后,流行民间,深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
二鬼扳跤是由一个演员扮演双人摔跤的舞蹈形式。是固镇县刘集镇传统舞蹈,是蚌埠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绑一个假人,成为一对。演员和假人画以鬼脸。扑打相摔,以示鬼邪远离,人们平安之意。
仲兴皮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之一。仲兴乡皮影戏表演内容主要有:《西游记》(唐僧取经)、《东游记》(八仙过海)、《南游记》(华光偷桃救母)、《北游记》(四海龙王聚会)等几个剧目。
岳西县的砂锅剥皮菇汤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剥皮菇是岳西县的一种特产,被誉为“蘑菇之王”,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岳西县砂锅剥皮菇汤的特点是汤汁醇厚,菇体鲜嫩,营养丰富。
岳西县腌菜煨豆腐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菜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豆腐和腌菜,通过精心的烹饪工艺,使得豆腐吸收了腌菜的酸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自古盛产小河鱼。乡村辣椒炒河鱼是岳西县常见的农家菜,味道鲜美、香辣脆嫩,味道鲜而不腥。河鱼营养价值高,是补钙和其他维量元素的菜中上品。
岳西高山茭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以施农家肥为主的耕作方式,茭白嫩如脂、鲜如笋、白如雪,自带田野芬芳。红椒红,青椒青,口感鲜脆香甜,营养丰富。
岳西黑猪红烧肉是一道以岳西黑猪肉为主要食材的传统菜肴。其肉质细嫩、筋道,红烧后香味浓郁、味美鲜香,是岳西县农家待客宴请必备大菜。
岳西土豚鸭,是一种似鹅非鹅、似鸭非鸭的鸭科家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硒元素。土豚鸭汤肉质鲜嫩、油而不腻,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的作用。
岳西县的石耳老鸡汤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特色菜肴,这道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岳西县的一大美食名片。
岳西芝麻糖是岳西县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岳西人习惯叫它麻切糖,它主料只有简单的芝麻、糖以及炮米,这样做出来的芝麻糖香甜酥脆、美味可口、老少皆宜。
岳西锅粑汤是安徽省岳西县的一种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锅粑汤的口感独特,汤水洁白如乳,锅粑焦黄松软。尝一口,鲜美;品一口,甘甜;咂一口,醇厚。
“岳西八大碗”,碗碗象征吉祥如意、福寿绵长。传统的岳西八大碗最主要的几道菜是豆腐做成的,也就是豆腐水碗席。豆腐席一般有十一道菜,其中主菜八道,也称“八大碗”。即:银鱼、虾米、鸡、鱼、肉、圆、猪肚、心肺。另加粉丝、四碟咸菜,又叫吃饭菜。
岳西黑猪是安徽省岳西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岳西黑猪以其肉质细嫩、含水量少、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而著称。其肌肉色泽鲜红,肌内脂肪丰富,大理石纹明显,具有肉红、膘白、骨细、髓满、花缇等显著特点。
岳西茭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以施农家肥为主的耕作方式,其产品个大、色白、脆嫩,口感极佳,入口有香甜味,是城市居民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
岳西手工挂面历史悠久,是民间美食。因“挂”有牵挂、挂念的意思,也成为逢年过节走戚访友的赠送佳品。手工挂面具有“白、细、韧、筋、香”等特点。因味道爽滑细腻,营养丰富,被本地人称为“长寿面”、“相亲面”、“月子面”等。
岳西豆粑是本地广受欢迎的一种美食,原材料为绿豆,红豆,豌豆,黄豆等多种豆类掺和着大米,荞麦等。
岳西翠兰茶是安徽省岳西县特产,属绿茶类特种烘青茶。“岳西翠兰”感官品质优异,芽叶肥壮、翠绿鲜润、汤色绿亮,滋味鲜醇甘爽、香气清香带兰、叶底嫩匀绿亮。
黄茶是岳西县的一种特色茶叶,是轻微发酵茶,属于黄茶类,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岳西黄茶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香气浓郁、滋味鲜爽的特点而闻名。
茯苓为常用中药,名列安徽四大名药。岳西县是全国六个茯苓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各地均有出产。
岳西油坊榨制技艺沿用了千年来三大工序:石磨碾筛、木甑受蒸、木榨取油。建国初期全县约有90个油坊,为当时民众生活用植物油的主要制作场所。现已基本绝迹。
岳西县全境都有制作粉丝习俗,但以中关乡粉丝最为出名。中关乡是岳西县传统的农业大乡,制作粉丝的绿豆、红薯等农产品原料充足,有漏粉丝和推粉丝两种制作方式。
神仙杈豆腐是岳西较有特色的时令菜肴,它以山区特有的腐婢树叶特制而成的,因其季节性强、量少而尽显珍贵。是岳西老百姓只能在夏季品尝到的食品。
店前麻饼产自岳西县店前镇司空山下的麻滩河畔,成为麻滩河街昌盛时期的特产和繁荣象征,也是只有在中秋、春节期间才会制作的传统食品。
霜果是岳西县一种传统食品,为春节待客的茶点美食,其色黄白如玉似经霜的果实,故称其为霜果。在岳西县以白帽镇的霜果名声最响。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因流传岳西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定名。它源于明代青阳腔,明末清初传入岳西,至今有三百年的兴衰历史。岳西高腔有舞台表演、围鼓坐唱、民俗活动演唱等形式,现存剧目、音乐遗产丰厚,且具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开发价值。
岳西桑皮纸,安徽省岳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岳西桑皮纸纸张质地纤维细密,纹理清晰,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性强,色泽洁白,墨韵层次鲜明,不腐不蠹。
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是岳西县民间流传广泛、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形式,清代店前、白帽地区即有流传。
岳西灯会在清代乾隆年间已趋兴盛,其组织形式一般由一个自然村或宗族聚居的居民自发组成,在元宵节前开展活动。
岳西狮舞,又称“玩狮子”、“戏狮子”。狮舞作为吉祥象征,是岳西灯会的核心节目,在灯会中要行“拜香火”等传统仪规,在“大场”中表演。是岳西灯会的核心节目。
司空山的故事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在岳西民间流传,后经历朝历代的丰富和发展至今。岳西县境内,尤其是店前、冶溪、白帽等乡镇流传的司空山故事甚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