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布鞋(婴儿老虎鞋)制作技艺伴随着漫长的农耕社会人们服饰衣着的文明进程,源远流长。其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工艺独特、造型美观、实用耐穿,具有传统布鞋冬御寒、夏吸汗、休闲保健、透气舒适、柔软轻巧、除汗除臭等特点。
麒麟灯艺是流动表演形式,因而每到一处,家家户户喜放鞭炮,烧黄表迎接,乡民们都祈祷人丁兴旺、幸福美好。
黄梅戏旧称“采茶戏”、“黄梅调”。约在清咸丰年间由唱采茶戏的灾民传入,同治年间乡间已有小戏演唱,清末已趋兴盛,至建国前县域内职业戏班频繁活动于潜山市及周边地区。
潜山琴书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曲艺,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当时有一个道士叫王蝉,以击鼓说唱的方式向弟子们传授道教,由于中年双眼失明,不能击鼓,后来改用二胡伴奏,于是大鼓书和琴书慢慢相传下来,逐步演变的民间艺人行走江湖养家糊口的手艺。
潜山木偶戏又称“菩佬戏”或“扁担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据潜山县志记载,木偶戏在潜山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清末以来木偶戏风行,深受群众喜爱,主要集中在五庙、黄铺一带,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
弹腔,是潜山古老剧种之一。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弹腔一直以皖江地域为核心流传地,因此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
潜山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清同治年间,潜山已有大鼓流传,时间达百年以上。潜山鼓书是一种由单人表演,击扁鼓、打牙板,有唱有说的曲艺形式,属于曲艺类的说书项目。
十番锣鼓又名“十样景”、“十不闲”,是汉族传统吹打乐种之一。潜山人称为“十番锣”、“打十番”,演奏方式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民俗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潜山民歌是流行于潜山市域各乡镇的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歌,是潜山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抒发感情、唱颂美好生活的民歌。
三祖寺佛教音乐是建庙伊始随高僧传入,经年年在寺庙举办的各种佛事活动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天柱山道教音乐通常是道士们作道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民间演唱团体、自乐班和鼓吹乐班子,他们大都以村为单位遍布城乡,自成一体。
潜山市是孔雀东南飞传说发生地,传说源于汉末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故事。东汉建安年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娶本地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兰芝为焦母所不容,被迫遣回娘家,焦、刘两人分手时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兰芝回娘家后,其兄逼其改嫁,兰芝在走投无路时投水身亡,焦仲卿闻讯后也自缢于庭树,酿成了一出封建婚姻的悲剧。
二乔传说是一种民间文学,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乔公,东汉时期庐江皖县(今潜山)人,育有大乔、小乔二女,据传二乔知书达理,聪慧过人,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貌,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每次妆罢便将残脂剩粉投入院落老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也有了胭脂香,此井也因此被称为胭脂井。
七仙女传说中的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天柱山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民俗文化十分丰厚,除了有史书记载的古典文学作品外,还有一类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它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绚丽多彩,充满艺术魅力。
《一夜妃的传说》是一个源自安徽天柱山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女主角桃花与乾隆皇帝的一夜情缘。
乔公故址座落在县城东门。早在汉代这里就建有乔公庄园。三国时期佳丽大乔、小乔,乃乔公的两个女儿,就生话在园中。乔公为人秉性忠厚,乐善好施,名传乡里。乔公长孙乔进,虽是一介书生,却继承了祖父的美德。
江镇馒头是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的特色面点,该镇被誉为“中国面点师之乡”。江镇馒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也是江镇人引以为傲的美食之一。
拖肚子粑是安徽省怀宁县腊树镇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也是怀宁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形状,即中间厚实、两端细长,形似拖着肚子的样子。拖肚子粑的制作工艺简单,但味道却十分美味,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海带老鸭汤是怀宁茶岭一道特色菜,采用自家养殖鸭子,鸭子饲养在鱼塘,每天通过爬高坡才能吃到种植的蔬菜及玉米,因此鸭肉口感独特,配上海带滋补去湿、养胃补肾、除痰健肺、解毒消肿的食疗作用。
小市米粑是怀宁县小市镇地方传统类早点,也被当地人称为“丰糕”或“发糕”。它是小市乃至怀宁地区的一种传统早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小市米粑的外形雪白,内里蓬松,表面光滑微反光,带有米的清香和发酵的香气。口感酥软不粘牙,慢慢咀嚼时会有一股酸甜味在嘴中散开。
怀宁山粉圆烧肉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传统名菜,也是安庆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山芋粉(即红薯粉)和五花肉,通过独特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
怀宁蓝莓是安徽省怀宁县的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怀宁蓝莓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鲜美,甜度适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怀宁贡糕,至今已有近600年生产历史,呈白色或玉白色,呈长方形,棱角完整,切面平整,糕片密实,有弹性,不松散,口感香甜,柔软绵爽,入口即化,具有糯粉、白糖、麻油混合而成的香味。
怀宁龙凤贡面是一种白如银,细如丝,人口柔软,味道鲜美,富有营养的特色传统面食。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北宋,与赵匡胤有。
“龙池香尖茶”产于怀宁县清河乡龙池尖山及周边一带的浅山区,其制作始于宋代,传承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古往今来,该茶以其特有的清雅高郁的香气而享誉皖西南,因其产地位于龙池尖及周边一带,故得名“龙池香尖”,又名“龙池尖茶”。
怀宁县石牌镇的十番锣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音乐形式。石牌的十番锣鼓受到了徽州十番锣鼓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本地的特色,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娃儿粉”又名“瓜儿粉”,是一种用于治疗夏天蚊叮虫咬、具有清痱除疖、清凉解毒功效的乡村良药。
怀宁红薯粉丝是安徽省怀宁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良的口感而闻名。怀宁红薯粉丝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种植的红薯,通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制成粉丝。
怀宁石雕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怀宁石雕工艺历史悠久,已有400余年历史。怀宁石雕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神话传说等,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
怀宁鼓书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怀书”艺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怀宁鼓书最初是用韵散两种文体交织进行表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结合说、唱、念、做等多种表演手法的艺术形式。
怀宁凉亭狮子灯会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安徽省怀宁县凉亭乡双湖村后湾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项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以其独特的舞狮表演和灯会庆典而闻名。
怀宁小市民歌是指流传于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小市镇是东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小市民歌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多采用口头传唱的方式代代相传。
五猖会,其背景源自巾帼英雄梅花姑娘舍身除暴安民的故事。当地民众为纪念梅花姑娘,便以五猖戏的形式彰扬梅花姑娘的不朽功绩,让梅花姑娘的精神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牛灯戏”自古有之。相传唐朝初期,名将尉迟恭遭贬至江西鄱阳湖一带。他亲学耕田,边耕边唱。其后人在元朝时迁至怀宁县洪铺镇汪河屋,从此牛灯戏在该地世代相传。2010年,“牛灯戏”被列入安庆市第二批“非遗”名录。
黄梅戏(怀腔)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市的怀宁县,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怀宁素有"徽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是徽剧、黄梅戏的发源地,曾三度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怀腔"俗称"府调"、"怀宁调",是怀宁本土创造形成的一种戏曲腔调。
孔雀东南飞传说,安徽省怀宁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刘若宰(1595~1640),字胤平,号退斋,怀宁县平山大塅人,明崇祯元年(1628)文科状元、书画家。刘若宰出身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数千言可立就。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戏作墨花也别有情趣,安徽省博物馆珍藏有他的行书轴和山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