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糕,是客家连城城乡流行的一种小食,因其大小似碗、薄儿圆、形如旧时灯盏而得名。看这色泽是不是特有食欲,尤其是刚炸好的,味道特别香脆。
“珍珠丸”是 连城传统风味名点,是城关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食品,素负盛名。珍珠丸是由水芋、鲜冬笋、五花肉、糯米为原料制作的一道菜品。
“拳头桃”,其实不是桃,而是连城县的传统名小吃,形似握紧的拳头而得名。该点呈乳白色,颜色与米质相似,外皮是用大米粉做的,皮的口感粘软,又不腻。
“金包银”,俗称“麻蛋”,是龙岩连城特色小吃。外面一层金色的皮,里头包着银白色的馅。品尝时,其表皮让人感受到特殊的酥、脆、爽、香;而细品内芯,咀嚼到的却有黏、滑、脆、甜。
七层糕又名节节糕,是连城十佳名小吃之一。七层糕以籼米为主,红糖米浆为辅制作而成,因有七层而得名。蒸熟出锅后趁热在表面撒上芝麻,食用时切成菱形小块,味道香甜可口。
芋子饺皮呈白玉色,形如半月,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饺皮是用本地产的芋子和细木薯粉混合而成,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是连城群众逢年过节必做的美食。
鳝鱼苦笋是福建连城一带的地方传统名菜之一,属于闽菜系。此菜鳝鱼营养丰富,肉质脆嫩,但性燥热;苦笋则清凉解毒,两者同炒,互为中和,食之则觉鳝鱼味美鲜嫩,苦笋苦中有甘,香脆可口,是连城群众喜食的菜肴。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
年年除夕,连城客家人吃完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二盘年糕。年初一开门大吉敬奉天地、祖宗时,都会摆放年糕于供桌上,敬奉之后,大人便将年糕切成小块,分给全家人吃,并留下部分于盘中待客。
连城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不出烊鱼不成席”,说的就是这道雪花鱼糕,又称鱼粄,是上杭、连城的一道名菜,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又称雪花银片、佯鱼。
溪鱼焖豆腐是连城的知名美食,用特殊的调配法烹制而成,豆腐嫩滑,鱼肉鲜嫩,鲜香入鼻,营养丰富,也属“膳食补品”。
白鹭鸭,因其毛色洁白,也被称为白鸭,又因其产于福建连城县,也被称为连城白鸭。白鹭鸭的肉色深红、鸭皮亮白,由于运动量足,肉质紧实、纤维感强,吃起来香味浓郁、鲜美而不油腻。
文亨红衣花生是连城县传统农家品种,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因其种仁外包紫红色的种衣而得名。文亨红衣花生鲜果嚼感脆嫩润滑、细腻无渣,熟食香甜可口、食味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元素。
宣和雪薯,福建省连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薯长30—60厘米。表皮呈淡黄色至土褐色,表面长有细须,长且密,约为3—7厘米,横切面雪白,不易褐变,肉质细腻,水分适中。蒸煮熟制后具有清香、鲜美、微甜风味及细滑口感。
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城县境内的林坊乡、莲峰镇、隔川乡、揭乐乡、北团镇、文亨乡等地。连城地瓜干以其独特的原料取材与制作方法出名,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
四堡雕版印刷起源于南宋,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流传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堡与北京、武汉、江西浒湾并称中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是客家人在迁徙中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带到闽西,并与当地原有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客家节庆习俗,其形式主要有游大龙、走古事、花灯、烧炮等。
连城宣纸制作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明代,主要制品有连史纸、宣纸、苦竹纸、玉版纸等。主产地分布在姑田、曲溪、莒溪等乡(镇)。连城宣纸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纤密耐用等优点,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
连城客家木偶戏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城县境内。连城客家木偶不仅有目前我国提线木偶中块头罕见的近1米高的木偶、有“王乞佬”这一特有喜剧角色,还有各种特色表演、技艺,以及独创的木偶书法技艺。
连城县是“全国武术之乡”,练拳习武历史悠久。连城拳被誉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流传于福建省的连城、上杭、长汀等地,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又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四堡锡器历史悠久,工艺繁杂,制作精美,品种繁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堡锡器制作技艺有着7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有26代。
“连城青狮”又称“客家青狮"。其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从清朝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连城客家人心目中的神兽、瑞兽和吉祥物,为南派狮子中的“三狮”(广东狮、闽南狮、客家狮)之一。
“九厅十八井”为闽西客家富裕家庭的典型民居样式。“九厅十八井”的显著特征一是面积大,一般在数千平方米上下;二是左右对称布局;三是以木结构为主;四是 “三合土”地面;五是注重安全,面积较大的“九厅十八井”内往往有水塘,以作救火水源。
连城是闻名中外的福建兰花的主产区和发祥地之一,连城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优良,名冠八闽。民间有句俗语流传:“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
铁皮石斛,连城当地人叫其吊吊兰,生长于海拔达600米以上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连城人开发利用石斛已有200多年历史,清嘉庆、道光年间,连城民间已利用野生鲜石斛作凉茶退低烧、治喉痛、胃痛、止血排毒等。
据美溪当地民间传说,黄悻三仙曾在美溪一带显迹,救民于危难,被美溪民众奉为保护神。六月初六是黄七翁仙师的生日,于是便有了“百鸭祭”的奇特习俗。
白头公糈是长汀客家独具特色的地方小食,软糯鲜香可口,具有一股淡淡的白头公草味。食之具有和血补中,顺畅通便、益气生津,对高血压、及肠胃疾病亦具食疗功效。
“汀州豆酱饼”是流传于间西客家地区的一种豆制品。家庭佐餐的小菜、家家户户均会自制。汀州豆酱饼是以黄豆为原料制成,它制作简便、经济实惠、气味异香,开胃佐餐、食用方便。
长汀芋子饺,是汀州客家的传统著名美食,长汀盛产芋子,可当杂粮又可当菜肴。芋子饺形如半月、煮熟后晶莹剔透,其色如玉,又称“玉饺”,食之皮嫩馅香、润滑味美。
长汀河田焖鱼,是河田镇特有的客家传统名菜。河田焖鱼是采用当地的温泉水中养的鲩鱼为主料制作的。温水鱼肉质细嫩,菜品色泽金黄,外滑里嫩,汤呈乳白色,清甜鲜美可口。为美食家所推崇珍爱。
长汀腐竹,又叫豆腐皮。是当地有名的豆制特产,因其形状成长条、象竹、故称腐竹。腐竹的原材料是优质大豆,便于保存、有多种烹调手段。
白斩河田鸡是汀州客家的一个大菜,在长汀有“无鸡不成宴”之说。以其“香、脆、爽、嫩、滑”等特点。鸡头、鸡瓜、鸡翅更是下酒好料。俗语云:“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之赞誉。
“麒麟脱胎”是汀州客家菜系中的古方名菜,为长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麒麟”即乳狗,“胎”即猪肚。猪肚内包乳狗,吃的时候切开猪肚, “麒麟”就“脱胎”了。
新桥王氏于明朝中期迁新桥定居后,利用当地种植的麦子磨粉后加工制作细面,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新桥细面细如发丝、洁白如玉、口感润滑、营养价值丰富、食用方便、可作主食又可为快餐小吃、深受大家喜爱。
长汀客家菜选料讲究,注重原料的性质、用途、产地、时鲜。刀功招式,因料而异、因菜而异,讲求造型和特色。长汀客家菜系列有:家畜肉类、家禽肉类、水产类、山珍类、蔬菜类、豆腐类、药膳美、素菜类、风味小吃类等10多项门类。
长汀豆腐圆是长汀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一道美食,也是宴席中必不可少的菜肴,它“白如凝脂润如玉、入口软糯又滑嫩”老少皆宜,还是海外游子难忘的乡愁。
长汀制作姜糖工艺,史无记载,但从刘氏家族的制作姜糖史祖辈口传,约于清康熙年间就有制作姜糖了,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长汀客家姜糖,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去湿气、去寒气、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等调理和保健之作用。
长汀豆腐和豆腐干是驰名的豆制食品,豆腐被誉为“汀州客家菜系”之魂,豆腐干被赞为“汀州八大干”之首。其制作选科考究。工艺特殊、形貌多样、营养丰富。
汀州客家酿酒技艺是长汀失传百年的古老技艺之一,它洒色清亮,乳白中呈鹅黄色,酒香如桂馥、酒味幽郁甘甜、顺口。酒精度低,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
小金筒是汀州客家的一种特殊吹管乐器,流传于长汀乡镇,尤以羊牯乡、濯田镇、大同镇等地最为盛行,且颇具声誉。每逢乡间民俗节日或喜庆欢乐之事,人们在鼓手班演奏时就可看到小金筒演奏,细长的小金筒,声音尖锐高昂,远远的就把人们吸引过来。
汀州牌匾楹联制作技艺,其历史可能要追塑至秦汉以前,那时民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进一步发展为在门上张挂门神,五代时,蜀国国君孟昶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联,有专家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的楹联。
“汀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至今已有八百年之历史。木版年画具有鲜明的客家地方色彩,它有着淳朴、粗犷,原生态的艺术韵味和特色。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汀州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汀州客家传统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椽、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框架结构承受来自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
汀州段家拳是沿袭北派武术之源,兼收南拳之功,博采众长。经家族历代磨砺,形成了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多种成熟的基本套路和技法,具有短小精干、淳朴实用、技击性强、形象特征浓的特点。
汀州建筑木雕,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表现手法,在建筑中聚各种艺术之大成,这些华丽高贵的雕饰,既美观又实用。还彰显了建筑主人的地位与实力的象征。
《踩船灯》就是彭坊村流传久远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踩船灯》又叫《扭船婆子》,据说源自人们为了纪念乾隆27年(1763)下江南时设祭坛求雨,缓解了当年旱灾的功绩。
四都镇渔溪村"打菩萨"习俗是每年正月十二开始到十六结束。相传下来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它的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泰民安,而到了当代,它成为客家人力与美的象征,它成了闽西客家民俗的重要符号之一。
《汀州客家古乐》是宫廷古乐、中原古乐传进了汀州后,又与当地的原住民古乐相互吸收融汇的产物。它以丝弦、弹拨、管笛、打击乐等乐器合奏和演唱结合的形式进行表演。
童谣是为儿童们做的诗歌,据传源于诗经和古代祭典仪式的格调和韵律,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了。客家先民南迁时把华夏童谣带到了汀州,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汀州客家童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长汀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来到闽西汀州,形成了客家民系缔造了客家文化,且传承和发展了中原剪纸技艺,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长汀客家剪纸。
汀州土陶制作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汀州土陶盛于唐代,延续至今,汀州林氏世代祖传的陶器产品,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林氏酒缸酒瓮远近闻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客家人传统生活必需品。
长汀童坊镇彭坊刻纸龙灯主要流传于长汀县童坊镇一带。据传是由清代康熙年间彭氏第十五代祖先彭景周将福建泉州的刻剪纸艺术与中原的元宵花灯艺术相融合、并加以创新组合,从而形成了闽西北民间独特的“刻纸龙灯”。
闽西客家人在春播时祭祀神灵形成了民间农耕信仰,自明初沿袭至今。闽西的农耕信仰,最具特色的有“百壶祭”、“犁春牛”、“作大福”。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流行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据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有据可查的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扩展项目。
“九连环”是流行于福建省长汀县的一项客家歌舞。其曲调欢乐轻快,舞姿活泼生动,道具响声清脆,队形变幻多端,是长汀人民喜爱的客家歌舞之一。
伏虎禅师信俗,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民俗,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汀州百姓为感其恩德,供奉祭祀。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在彭坊、广福院进行庆典,九月十四日则在汀州城举办纪念伏虎禅师的民俗庙会活动。
“汀州唱古文”它具独特的表演形式,一人独唱一部戏。其伴奏乐器简单、曲调优美动听、故事情节感人。演唱者根据自身条件、自选一种乐器:渔鼓或二胡、三弦或竹板等都可。它采用长汀客家方言演唱,通俗易懂。
汀州玉扣纸是福建西部汀州(今长汀县)地区自古出产的一种珍稀的竹制纸,因环境优良、原料考究、工艺特殊而洁白清韧、扣之如玉,故得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