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叶开包豆腐”采用山泉水和各种豆类酿制而成,再利用玻璃叶压制,形成一道独有的香味,浓郁清新的玻璃叶豆腐。
打花棍也叫“扒拉棍” 、“扒拉棒子”,曾广泛流传于中原大地。旧时庙会上,撂 地摊的艺人们往往用它来“打场子”,借以招揽观众和控制场地大小。北京市地方志编 纂委员会编纂、北京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北京志•文化艺术卷•音乐志 舞蹈志 杂 技志》第521页对“打花棍”的词条这样记述:“打花棍,传统节目,又称“扒拉棒 子” ,即用两根小棍,拨弄一根粗棍,耍出种种花样的手技节目。
东智东的香椿以“红、香、脆”而闻名,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京西地区山脉绵延,古有“大西山”之称。“西山秃,大都出”是一句流传了700余年的民谣,高度概括了元代建立都城时西山林木遭到大量砍伐的情景。永定河流经此地,提供了便利的水利资源。“永定河,水流长,卢沟桥北是家乡。家乡历史真悠久,村名就叫衙门口”,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
古北口地理位置特殊,使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人把各地的风味小吃也带进了古北口。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北京最早的文化现象首先出现在永定河一带。辽金建都北京,促成了秦晋文化与永定河文化的交融。“文化中心”首先迁移到了永定河一带,然后才进入了今北京城。在永定河文化中民间传说是其中之一。
豆陷烧饼又称-吐蜜,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
老北京烤肉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制作原料有料酒、白糖、盐等。
葫芦因与“福禄”谐音被当作祥瑞植物, 葫芦範制是一种改变其自然形态的方式,在我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它使用模具套在幼嫩葫芦上,随着葫芦生长填满模具,受限制的地方就长成特定造型或花纹图案。成品既保留葫芦固有的天然美,又有人工雕饰的巧思。
内画鼻烟壶艺术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巧美观的艺术神韵被海外誉为“鬼斧神工”般的艺术珍品,堪称中国一绝。
每年的5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立夏节。
三皇炮捶拳起源明末清初,僧人普照云游四川峨眉山,遇峨眉道人,得其真传。此拳以天皇、地皇、人皇及其出手如捶、发拳似炮的特点,故被称为三皇炮捶拳。
仿膳制作技是北京的特色技艺。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几位清宫御膳房的师傅在公园北岸建起了小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古建筑群中。
聚庆斋在清代叫聚庆斋京果铺,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创始人田庆隆(字尉轩),直隶保定府人,早年来京,凭借祖传制作小面店的手艺,在清宫内务府分管皇家饮膳的“尚膳监”下属的“甜食房”当差,后因患足疾,回家休养期间被“开缺”。愈后再次来京,在亲友的资助下,筹措了八两银子,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北和路南租房两间,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开设“聚庆斋京果铺”,制售各类京式满、汉饽饽点心。
通州单琴大鼓是指翟青山与一九三三年以凤调大鼓为基调,集多家曲种之精华,改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创立的一种新曲种。
烙画古称“火笔画”、“火针刺绣”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
“面人汤”的面塑形体完整饱满,造型略作夸张,色彩鲜艳醒目,制作手法多样,注重神气动态,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如今,汤子博的次子汤夙国先生继承了“面人汤”的面塑艺术。由于其制作技艺的要求较高,目前仅有两位学生随汤夙国先生学习面塑艺术。
京味儿达人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是当今文坛的畅销书作家,他从1980年就开始了京味儿系列的文学创作,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4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
薛大人庄中幡是薛大人庄花会中的一档,约有400多年历史。薛大人庄花会与宫廷文化有着剪不断的渊源,甚至就是宫廷文化的一部分。据老艺人回忆,在过去一年一度的北京丫髻山庙会,薛大人庄花会总会头担负着花会开坛祭祀的任务。
金丝海蟹是海鲜中的一道美味佳肴,它的口感十分的鲜美,色泽美观,鲜香适口,肉质肥美,风味独特,且蟹类菜肴一直深受食客的喜爱和欢迎
“京都北韵禅乐”2009年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禅乐即“梵呗”,是佛教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可以溯源到隋唐燕乐。禅乐包括赞(佛教仪轨中表现崇拜赞美的歌调)、偈(总结或讲述佛教教义理论或佛教事迹的歌调)及法事歌曲等。
奶子房庙会是崔各庄地区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庆区饸饹具有传承久远的民俗文化价值,赋予了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文化象征。如寓意长命百岁、大吉大利、白头偕老,并表达主人的诚意感激。
北京玉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马卷村五虎棍属于太祖五虎棍,兴起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经过六代人的传承,它的动作、套路及服饰仍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风貌。其特征为表演者勾着固定模式的花脸,身穿杏黄色演出服,持棍登场。
灯彩(北京灯彩),北京市朝阳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植物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做成装饰画、也可以粘贴在其他生活用品上。近几年,植物画在延庆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传播,深受人们的喜爱。
榆钱糕白绿相间,香甜适口,是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将发面对上白糖,对好碱,加水和匀,制成糊状。榆钱洗净,控去水份,掺入面中或撒于面上,上屉蒸25分钟下屉,凉、热吃均可。
豆馅烧饼是一道特色的美味小吃,它是用面粉制成的烧饼加上豆馅而制作完成的,它的口感十分的酥脆,味道清香,甜度适宜,豆馅更是软糯可口,烧饼成为大众喜爱的早餐之一,它的制作更是十分的简单。
漷县徐官屯路灯老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中叶。
糖画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画,可观可食。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漷县镇著名的传统特色工艺品,是靛庄村的绝活,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海淀玉巴达杏原产于海淀区北安河,具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曾为贡品
冰花球是北京特色的油炸小吃。此小吃圆球形状,表面粘有白砂糖似冰花,而得名冰花球,口感酥脆香甜,具有桂花的香味。
天福号酱肘子是北京特色风味名食。它从200年前创业至今盛名不减,令人称奇。“天福号”酱肘子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肉食入口无油腻之感,回味长久。美食扬名后世,创始人刘德山功不可没。
陆辛庄少林武术的内容属独创一派,表演套路多,在通州范围内首屈一指。现在它已成为颇受群众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是少林武术在民间一个鲜活的、历史的、立体化的见证。
大悲寺创建于辽金时期,明代称隐寂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增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后,易名大悲寺。乾隆六十年(1795年),再度重修。早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曾到大悲寺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到18世纪和19世纪,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京剧脸谱在吸收各地方戏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家的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
玲珑枕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极具工艺价值的寝具文化之一,且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枯木陶”陶器是通州老艺人华定远在继承中国传统陶艺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属于家族传承关系。
去碑营的“凤秧歌”来源于传统的“秧歌会”,属于地秧歌的一种,因演员为儿童,所以又称为“地出溜秧歌队”。
后王各庄吵子最早源于清末咸丰年间龙湾屯区域的兴隆老会,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吵子一般由十个人组成,乐器主要是大钹和唢呐等。
山楂糕是一道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传统民间糕点,取山楂果汁,配以白糖、琼脂,冻结成板。山揸糕是以山楂果汁和白糖还有琼脂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道美味甜品,也是一道开胃的传统小吃,它的制作也是十分的独特,其山楂中附有很多的微量元素,多吃山楂有利于健胃和消食的功效,也具有多种神奇的作用。
杨秀英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既有传统的花木兰、柜中缘、水浒传、金陵十二钗等人物,又有体现当代和现实的主旋律作品。她为宋庆龄基金会设计剪制的作品《金鸡图》被永久收藏。
据传每年六月六是冰雹老爷的生日,如果这一天能给冰雹老爷过生日,就能风调雨顺,六月六节因此而形成。
延庆传统插花分为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类型,主要容器为瓶、盘、碗、篮、缸、筒等六大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蕴、系统的插花理论与精湛的插花技艺,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
李记面茶至今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其口味纯正、营养保健功效也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主要原料是小米和糜子面。小米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其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含量也高出大米数倍。
位于通州区大辛庄的李淑华师从其姑奶奶李克敏,她经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领悟和实践,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对称、对比、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有机的结合,通过剪、刻等手段,创造出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剪纸艺术作品,在通州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明清时期主要为皇家宫廷服务,与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并称为“燕京八绝”。
五花剪纸是通过剪纸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艺术的展现。
延庆虎头鞋是用老虎的形象作为装饰的一款鞋子,故称虎头鞋。
二十世纪初,旗袍的款式与制作工艺与现代化的工业接轨,旗袍的面料采用高科技织染的材料,制作的工艺从单一的手工缝制,发展为与机械化流程相结合。旗袍的款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使中国旗袍以端庄、典雅、雍容华贵的民族风格与国际时装争艳。
扦瓜皮是北京地区地道的风味凉品,它是用黄瓜制作而成的美食,在加以一些独特的配料,其味道鲜美,是其他地域小吃所不具备的。扦瓜皮极脆,诸味均透,而瓜香犹在。
北京市顺义南彩福利工艺品厂的产品从师承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传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漆器工艺。
延怀河谷产区拥有7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延怀河谷葡萄果穗整齐,果粒均匀,有色品种果实着色深,果粉厚,外观美丽,果汁多,糖分高,浓度大,刀切而其汁不溢,吃起来味极甘美,爽口。富含有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风味浓郁。
礼王坟村掼跤传统跤法起源于清末“善扑营”。
传统皮活制作技艺是延庆地区一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手工技艺,它的内涵广泛,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毛皮制品。
杏仁菜粥是延庆地区极具特色的美食,其成品黄绿相间、咸香清爽、不油不腻、杏仁味浓,是具有滋补保健作用的养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