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包括战争年代原为朔县的下水头、下木角、只泥泉等公社和山朔县的朔五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付出过重大的牺牲,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辈出,英勇斗争的事迹举不胜举...
平鲁的党组织是在抗战开始后建立的。最早开始发展共产党员是在1937年7月和9月两个月当时是由牺盟特派员屈健介绍,全县仅发展了几名党员。同年9月之后,赵仲池以中共晋绥边工委书记的身份,率领一批党的干部来到雁北平鲁。
平鲁处在塞外,畜牧业较发达,牛羊较多。在平鲁有一道特色风味叫做“羊拐弯”,其实就是羊腿关节的那一段。“羊拐弯”的做法很多,有的是直接用高汤熬,也有的是烤,常吃的就是先炸后炖,有一种蒙古烤全羊的味道。
含硒量居中国首位的平鲁红山荞麦,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受东南亚国家青睐,多次入选国宴。2008年,含硒量居全国首位的平鲁红山荞麦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荞麦中含有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吸收的糖、丰富的硒元素、独特的维生素、种类齐全的微量元素。平鲁荞面做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猫耳朵、拔鱼、柳叶面、手擀面等。因其是无糖食品,因而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美味佳肴。
平鲁有一种很家常但也很大气的菜叫披头烩菜,是平鲁传统特色美食。正宗朔县披头烩菜的四宝是山药蛋、白菜、粉条、豆腐,也可以任意搭配。平鲁人对披头烩菜情有独钟,婚丧嫁娶、满月席、寿宴,几乎都离不开烩菜。
平鲁面塑也称“面人”,是平鲁县的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禽兽、果品或各种人物形象,蒸熟再进行彩绘。可用作吉祥物品供人欣赏或馈赠亲友。
她是抗日战场上罕见的骑兵部队领导人,她带领骑兵驰骋雁北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女英雄,日本人悬赏5千元要她的头颅,阎锡山却称她是“美女狐狸“。可她牺牲前击毙6日寇,然后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喉部—— 记住英雄,传承历史。
踢鼓秧歌是平鲁传统的民间舞蹈,凭借粗犷、刚劲、风趣的艺术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踢鼓秧歌是山西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每年元宵节的“重头戏”,当地对踢鼓秧歌进行了创新提炼,由过去16人表演增加至百余人,场面更为壮观。
竹笔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断竹为笔,然后蘸着兽血在石壁和兽皮上书写记事。后来发明了竹筒,祖先们又用竹笔蘸生漆在竹筒上书写。毛笔的出现,竹笔才渐次被“新生代”毛笔所替代。竹笔写出来的字,古朴苍劲,颇具金石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