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河民间故事种类繁杂:老哈河神话、民族英雄传奇、生活故事、民俗传说……其大胆、浪漫的艺术手法赋予老哈河民间故事以神奇的生命力,像滔滔的老哈河水经久不息。成为研究辽西民族变迁、宗教学、民俗学以及辽西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佐证。
辽西打野球,顾名思义,是在野外或户外进行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流行于建平县朱碌科镇杨杖子、水塘沟等村庄,覆盖于周边一些乡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野球应该看作是现代垒球的肇始。
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在建平县主要流传于北部黑水镇。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流传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一种口头文学。民间讲述家以传统的口头讲述、演唱的方式,广泛地、多侧面地传诵着自远古以来本民族的文化,它不诉诸于文字,而是把书"著"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是以民间传承的故事、民歌、歌谣、谚语为载体,是包括思想、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社会观念在内的民族文化。
北票荆条蜜,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北票荆条蜜浅琥珀色;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微酸;不见任何杂质。北票荆条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80.54克/100克;蔗糖<0.2克/100克;锌2.2毫克/千克;硒0.973毫克/千克。自然含水18%以下,浓度40%以上,含糖5%以下。
凌塔白酒采用四百多年古传秘方酿造,凌塔白酒是以高粱为原料,稻皮为辅料,以无色清亮透明,想起清雅纯正,绵甜醇和,酒体协调,余味爽净,饮后无酒气的独特风格而闻名。
辽西朱碌科黄河阵,源自古代兵家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历经200余年传承发展后,形成了独具辽西地域特色,集烟火表演、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于一体,既有游乐健身性质又寓意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健康幸福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建平红小豆籽粒丰满光润,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含豆沙量高,在当地有“红宝石”之美誉。建平红小豆性平,味甘,尤其可祛湿消肿,利尿解毒,其所含的叶酸,对产妇有很好的功效。建平红小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则具有润肠通便,降血脂,调解血糖,健美减肥的作用。
北票民间根雕是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其制作原材料主要是根雕板材和木料,用榫卯、雕刻等传统工艺技艺制作而成。
纺车秋千是喀左县秧歌汇演中的传统项目,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已失传近百年,2011年经当地有关部门和民间艺人近一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在今年春节重现广大观众面前。现在这个项目和其他项目一起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兰,女,蒙古族。1922年出生于朝阳县嘎岔村。“九一八”事变后,随家迁到北平进入蒙藏学校读书,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7年3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担任地下交通员,投入抗日斗争。
北票绿豆糕是一种当地传统的糕点,其主要原料为糖粉、绿豆粉等,将这些原料混合后蒸制而成。绿豆糕呈灰黄色,质地柔软适中,口感香甜爽口。
绒绣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金玉兰”绒绣手工制作技艺是将传统刺绣的针法、图案、色彩融入现代元素,并对传统针法做出了创新与挖掘,共整理出20多种传统刺绣针法。
在朝阳市北郊的他拉皋乡木营子村后,有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山,当地群众叫做“团山子”。据考证,这座土山就是距今1570多年前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慕容熙建造的皇家园林——龙腾苑遗迹。但由于年代久远,荒废无闻。关于慕容氏王朝末代皇帝慕容熙与龙腾苑的轶闻更鲜为人知了。
笙管乐一般由管子、笙、笛子、云锣等乐器组合而成,同时配以鼓、铙、锣等打击乐器。主奏乐器管子,古代称为“筚篥”,属双簧气鸣乐器,多以木制,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以质硬的芦苇制成双簧哨子,常以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定音高。
建平剪纸流行于辽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从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来看,与建平剪纸颇有相似之处,隐隐显示出一种潜在的文化传承关系。
南园酒店研制的“慕容宴”曾荣获“东北金牌名宴”,并且已经出现在餐桌,共48道菜,包括热菜、凉菜、干果和点心,成为舌尖上的美味。现在已经入选双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城秧歌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节日文化活动形式,其表演形式受到了省内舞蹈专家们的热情赞赏。龙城秧歌以地秧歌为主,各镇(街)、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队。
冯跋、冯素弗:因事获罪于后燕帝慕容熙,因此慕容熙有杀冯跋兄弟之意,冯跋兄弟遂逃匿深山。冯跋兄弟商量说:“熙今昏虐,兼忌吾兄弟,既还首无路,不可坐受诛灭。当及时而起,立公侯之业。事若不成,死其晚乎!”于是与从兄冯万泥等二十二人合谋。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冯跋兄弟乘车,由妇人御,潜入都城龙城(今辽宁朝阳),匿于北部司马孙护家。趁慕容熙送葬苻后之际起事,推高云(慕容云)为燕王,改元正始,不久擒杀慕容熙。
喀左紫砂壁画融文学、书法、绘画、金石、浮雕为一体,画面古朴、色泽自然、线条苍劲、风格典雅,一问世便受到行家的普遍好评。
官大海“九曲黄河灯阵”是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官大海农场西官分场和吉祥寺联合主办。自2007年起,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在吉祥寺前举办盛大民俗活动。
朝阳山杏大都为天然林,山杏仁有甜、苦两种,杏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及磷、钙、铁,可加成杏仁霜,杏仁茶等滋补佳品。
建平蜡染传承历史久远,艺术语言质朴、天真、粗犷而有力,色彩明快,线条流畅。随着纺织、印染技术的迅速腾飞,蜡染这种民间工艺渐渐被遗忘,只有极少数人作为爱好保留下来。
建平女红主要包括刺绣、布艺、绳结编织三大类。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是观赏与实用并存的工艺美术形式,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内容多寓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之意。
龙潭绿豆粉丝是辽宁省北票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北票市龙潭绿豆粉丝历史悠久,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龙潭绿豆粉丝的美誉缘于优良的品质,优良的品质缘于以纯天然绿豆为原料,无任何添加剂,并且内含淀粉、植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1、B2和人体不能合成的赖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防暑止渴等功效。
柳条编制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用柳条编制的篮、筐等生活用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宋年代,柳编工艺愈加成熟。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渐成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广为流传。
北票番茄,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北票西红柿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北票番茄的维生素C、钙、硒、铁和番茄红色素含量等内在指标明显高于很多外地番茄,尤其是维生素P的含量高于很多蔬菜。
凌北煎饼以其用料纯良、做法精细而著称,是本地煎饼的突出代表。纯手工制作,见证的是岁月无声;不含添加剂,品尝的是营养健康。你所怀念的,你所寻找的,也许就是这一张煎饼的味道。
蜂蜜是蜜蜂生产的成果,是辽宁省北票市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年产优质蜜1000吨以上,主要品种有葵花蜜、荆条蜜、枣花蜜、杂花蜜等,浓度在40°以上,自然含水18%以下。
喜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常用的吉利好辞,用辽西的方言叫“喊好”,世代传承,成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寄托理想、心愿和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相互之间祝福祥和安宁、安居乐业、事业发达、人丁兴旺、国泰民安、世盛人和的象征。
朝阳绿豆,辽宁省朝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朝阳绿豆粒大、均匀,颗粒饱满,豆色浓绿、色泽明亮、无杂色。2015年06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朝阳绿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喀左高家酸菜是喀左本地远近闻名的风味美食,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可以尝试用酸菜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如酸菜肉煮、酸菜鱼、酸菜鸡等。
喀左蒙古象棋,具有很大的民俗文化传承特色,是世界上古老的一种博弈游戏之一,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一样,但走法又与国际象棋不尽相同。棋子主要以骆驼、马、猎犬等多种动物形象为主,具有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
建平评剧源于河北的“莲花落”、“第一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蹦蹦戏”,由老艺人张有发及其子孙从河北引入,于1920年前后在建平落地生根。以演武戏见长是建平评剧的突出特点。目前有50个剧目的剧本、曲谱和全套的传统戏服装及文武场的乐器保存完好,对研究评剧艺术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票金丝王大枣,辽宁省北票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闻名于世。掰开半干的红枣,可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的缕缕糖丝,拉伸延长二三寸而不断,故名“金丝枣”。北票金丝王大枣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腻鲜甜,适宜贮存。
烙葫芦自唐始,成于宋,兴于明清。烙葫芦是烙画艺术的一部分。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喀左面塑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有百年。最具代表性的是创立于1911年的程氏面塑,其技法细致、精巧、优美。喀左面塑作品从刚开始时的人、佛、兽等发展到后来的无所不及,其文化味也愈来愈浓,艺术价值极高。
建平泥塑技艺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红山女神,是目前国内出土的最早的塑像。建平泥塑以宗教为主要题材,其悠久的历史,成为研究考古、辽西文化、民族变迁的重要佐证。同时在美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朝阳县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建平英雄会来自外八营。英雄会的表演形式为对打,有单刀花枪两人,双刀花枪两人,白手夺枪两人,两节棍两人,三节棍两人,手抄子两人。
冯跋,长乐信都(今河北翼县)人,后燕慕容宝时,为中卫将军,与宝养子高云友善。宝弟慕容熙嗣位以后,他曾获罪潜逃。不久,趁慕容熙出城发动政变,冯跋拥众自立,继北燕天王位。在位22年,省徭薄赋,采用诸多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植桑树,便是其中之一。
在建平县北部努鲁儿虎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断断续续地盘亘者一条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的古代长城遗迹。经考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燕秦长城。关于这段古长城的由来,还有一段真实动人的历史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