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浅水藕种类质地优良,它的地下茎粗大,肉质地鲜嫩,鲜脆香甜,洁白如玉,因而灌南县有着浅水藕名镇的美誉。现今,灌南浅水藕更是远销日、美多国。
徐福茶场位于江苏省最北端的茶产业区,始建于1973年,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徐福茶园以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栽培,使徐福茶具有“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特点。
海州过寒菜是一种越冬蔬菜,是连云港市海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菜,仅分布于海州古城大约3km²的狭小范围内。民间栽培已有300年历史。海州城内外栽培的过寒菜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大相径庭。口味微苦、微辣,吃起来有点像野菜,而又绝非任何野菜能与之相比的。
义丰龙舞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史书就有记载,属中华龙舞布龙系列,她是流传于盐城一代的典型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盐城一带龙舞尤以盐都义丰龙舞为尖端代表而闻名。
大丰出现香肚加工作坊,最早可追溯至清朝中期。由于香肚制作的主料是猪肉及其他配料,成本较低,价廉物美,为寻常百姓家常所用,因此便成为佐餐的好搭档。
双店百合花,江苏省东海县双店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店镇是“中国鲜切花第一镇”、“中国花木之乡”,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规模化种植百合。双店百合花以其花朵大型、色彩丰富、气味芳香而著称,成为国际花卉市场的主流产品。
扁担港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下游、临海镇的东北角。扁担港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泰州木雕起步于隋唐时期,泰州木雕的制作工序分为选材、烘干、画稿、雕凿粗坯、雕凿细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以传统雕刻技艺为基础,开发了宗教木雕用品、木雕工艺品、木雕屏风壁画、木雕窗花、古典家具、古建筑装饰等。
丹阳九狮图是当地的一种传统舞蹈,狮子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九狮图”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执彩球,九人舞狮。
丹阳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它造型生动、拙朴幽默,风格鲜明,民间色彩强烈,内涵极其丰富。
黄珏香火会是一种流行于苏北南部、高邮以北和扬州邗江北乡一带的庙会,是古代“乡人傩”的一种,也是先人在腊月举行的驱疫逐鬼、祛病消灾、追求生活安康的一种巫文化遗存仪式。
江都武坚莲湘花鼓约起源于明代由安徽凤阳传至武坚,后成为当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扎根繁衍,世代传承。
兴化地区儿童玩具的出现,始于明代。明洪武初年,苏州等地的江南移民迁入兴化,一些民间手工艺人进入本地区。延至清咸丰年间,今兴化昌荣镇存德村顾同山拜师学艺,从事儿童玩具制作。目前,已传至第四代顾福五。
瑞荣毛笔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支毛笔从无到有,需要经历笔杆、水盆、择笔三大重要工序,其中更是含有100多道小工序。
丹徒南乡服饰造型简洁,乡村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它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绣衣、袄裙、肚兜、长衫、裤裙等,均有着很高的地域服饰审美价值。
射阳评书,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评书是由汉代开始传承至今, 用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又称说书、讲书。
射阳草编技艺就是通过对原材料的割、抽、剥、切、劈、碾、压、划、撕、捻、结、蒸、晒、织等加工工序,采用挑压法、编辫法、缠绕法、绞编法、穿纹法、盘花法、编结法、生头法、收边法、勾图法等手法,编织成各种纯天然的草编产品。
“花鼓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民间小戏剧种。它形成于清代,距今已有一百余年,是地方民间的一个特色文化,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
花担舞是流传在苏北一带,以盐城及周边扬州、淮安、连云港等地区为代表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最早是由女角挑花担、男角舞扇,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主要是表现人们丰收喜悦和共享太平盛世之情。
扬州精工织补,是将破损的服装或被毯,按照原有纺织物的经纬编排规则,精细地织补好,使其完全恢复服装破损前状态的一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特殊技艺。经过织补,能使原已破损的织物平复如初,色泽一致,规整光滑,难以辨别织补部位,堪称一绝。
溱潼砖瓦制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古镇溱潼就有七座大型砖窑,夜晚窑火通红,如七颗明珠散落大地,那时溱潼又名“七星村”,溱潼出产的砖雕、泥塑、瓦当,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古朴典雅。
泰州干丝,江苏泰州传统名菜,以豆腐干为原料。泰州有吃早点的习俗。早点,一般称早茶,并非以饮茶为主,而是要吃点心面条之类,尤其要吃煮干丝或烫干丝。
堤西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等,是一种中国传统风味蛋制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2020年,堤西松花蛋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盐城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堤西松花蛋选用堤西麻鸭蛋,经选蛋、消毒、配料、装缸、包裹等步骤加工而成。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以口传心授、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等为主要传承方式,历经了宋代的萌芽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兴盛期,延续至今。主要生产内河农用船,运输船、捕鱼船等,现又生产旅游观光船等。
锡剧发源于古老的吴歌,曾称滩簧,流行于沪宁沿线、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
康庄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人工除草,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建防渗渠输送沼液、用太阳能防虫灯诱虫,种出来的康庄大米香醇绵甜、筋道润滑、绿色营养,畅销苏南、上海等地超市,知名度也一步步地提升。
伍佑糖麻花是江苏盐城伍佑镇特色传统名特产,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以香、甜、酥、脆著称,是居家馈赠佳品。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
大纵湖大闸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纵湖出产的大闸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其以源清流洁、草食丰茂的湿地作为养殖水源,蟹肉丰腴、蟹黄似金、蟹膏软糯,可谓“蟹中翘楚”。
宝应卢记烧饼选料讲究、造型美观,馅心多样,甜咸适度,风味佳美。它在发酵、揉面、对碱、出炉、火候、原料等各道环节上均有特色。个头大、颜色黄,口感好,脆而酥,色香味俱全。
仙女庙在今江都镇。仙女的传说名闻遐迩,起始于汉,传颂于今。古人又将圣母比作仙女,《后汉书·郡国志》载:“女子杜姜,左道神通,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极。以状上,因以其地处为庙祠,号曰东陵圣母。”三国时期又以村姑乳救阿斗一事赋以新的传奇。
兴化大青虾,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国时期,兴化就有捕虾、吃虾的历史。兴化大青,虾头胸围、腹围、尾围“三围”突出,壳薄、肉嫩、个大、味美。
庆云禅寺传说老辈泰兴人耳熟能详,但年轻一代不知者甚众,随着老辈人的不断离世,已呈濒危状态。经过数年的收集整理,现已汇集成文字和相关影像资料,并成为泰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籼子粥,传统名点,属苏菜系。是用全麦磨粉。一般为元麦(靖江等地区)、大麦(泰兴等地区),当地人都称之为籼子粥。闻之有香,吃之有味,爽口滑溜,口感良好。
朐阳栀子花,连云港特产,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海州区朐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花卉种植地,目前在朐阳境内就有6个自然村庄、300多户近500余人常年种植栀子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
江苏省盐阜的藕粉丸子以藕粉做外皮,其馅心很精美,是将腌渍过的糖板油丁,加光桃酥、金桔饼、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种果料混合制成,多为煮熟食用。
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剧音乐曲牌众多,角色有生、旦、净、丑等,重视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剧风格。
十二圩五香茶干口味鲜美,咸、香、甜适中,粗咬鲜美异常,细嚼香味满口,食后回味绵绵,有开胃之奇效,增食欲之能,久食不厌,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茶干之王”。
“说鸽子”是民俗文化,在高港流传范围较广,田河建房“说鸽子”名气更响。一般认为,“说鸽子”就是在建房、婚礼等喜庆场合,按一定的腔调和节奏颂唱祝福的歌谣。
“南乡花船”一般为新年正月里出行,走村串户,家家拜年,是集表演、清唱、舞蹈于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盐城枯枝牡丹的历史文化传说,730多年的枯枝牡丹源远流长,它始于宋末元初,一路时历朝代更换,唐代用火灸烤成枯枝,民国战火摧残,沧桑轮回,盛而不衰,如今根繁叶茂,国色天香,蕴含无数栽花护花人的艰辛,代表着历史人文得已尊重和传承,也代表着牡丹文化的得到保护和发展。
扬州是隋炀帝传说的发源地。隋炀帝与扬州的关系十分密切,他曾任扬州总管十年,当皇帝后又曾三下扬州,最后死在扬州,葬在扬州,至今他的墓还在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的雷塘。围绕着隋炀帝与扬州的关系,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传说。
月塘玩石锁历史久远。据传石锁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盛于晚清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一直是月塘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之一,主要是进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训练,提高人的硬功夫。
老祁粉丝是滨海一百四十年前开始生产红薯加工业的开山鼻祖,光绪12年《阜宁县志》(滨海县未建制前与现阜宁县统称阜宁)、民国21年《阜宁县新志》、《滨海县志》、《祁氏宗谱》等历史资料对此均有相关记载。
条虾又称白虾,是响水县境沿海特产之一。因虾呈长条形,取名条虾,又因虾外壳白里透青,故又名白条虾。其壳薄软,色质透明,肉嫩味鲜,营养丰富。传统生炝条虾,名闻遐迩,引来无数远近食客。
阜宁淮剧,源于清代。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淮剧后与苏北汉族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扬州玉雕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形成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点,具有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
邵伯菱,江苏省扬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食清脆爽口带甜,煮熟后为淡黄色,菱米酥粉可口,香如核桃,味似板栗。
兴化秤匠所制作的秤,大的可称重 200 公斤,最小的是药房用于称重中药材的小盘秤。精致的小秤可以做到以克为单位。杆秤由秤杆、鸡心、秤钩、秤砣组成。木质秤杆要两头包铜管,再钻提绳孔,钉装鸡心。弹线定星位是个技术活,也是做杆秤的关键程序。
青布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里下河地区兴化一带。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马桥馄饨是靖江著名的传统美食,马桥馄饨馅很讲究,韭菜和菠菜馅为主,也有青菜馅的。基本每个馄饨里都有一只淡水虾,可不是虾米哦,味道鲜美.
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其色泽清亮 ,酸味柔和、醋香浓郁、风味纯正、口感绵和、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并更加香醇。
燕子街的传说,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相传百年前,一对燕子飞到喻口古镇,在薛老汉屋里衔泥筑巢。与老汉相伴融洽。
葛武嫩姜片已有百年历史,嫩姜片具备鲜甜脆嫩、美味可口,健胃和中的特色。该食品老少皆宜,是四时必备之佳品,是居家节日、寿宴面点冷盘之上乘好菜,是馈赠亲友之礼品。
邵伯焖鱼,江苏省传统名吃。酥脆香甜,鲜美可口,声色味香俱佳。让人看之奇,闻之香,吃之鲜,回味无穷。邵伯焖鱼选用的主料是虎头鲨鱼。此鱼细嫩,肉有韧性,味道鲜美。
孔桥百叶之所以出名,一是选用当地的优质黄豆,二是就地取用了“两泰官河”的水,三是历代相传的手工制作工艺上,有一整套秘不外传的绝技,像点卤、压榨等。成品的百叶薄如纸,柔似绢。
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因鸭块酷似雪白的饺子而得名。数百年来,经对鸭饺的烹制方法不断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鸭饺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要保证色、香、味俱全。
臧家豆腐制作工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臧家豆腐坊的豆制品中尤以茶干突出。茶干有的地方叫豆干、豆腐干、香干。臧家茶干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茶干,它的特点是色泽淡红,形状各异,韧而不坚,细腻爽口,生熟皆宜,让人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新狼山鸡是蛋肉兼用型鸡种之一。以产蛋多、蛋体大,体肥健壮、肉质鲜美而著称、按毛色分为黑白两种。黑色的称之为"狼山黑",羽毛黑而发绿、发蓝,熠熠生辉,色彩绚丽。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