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八样是仪征的特色美食,是八种野菜,这些野菜沿途江滩生长,包括芦蒿、芦笋、野茭白、马兰头、洲芹菜、鲢鱼苔、柴菌和地藕。
宝应核桃乌又称乌菜、乌塌菜,因颜色深绿近黑色、叶面皱褶似核桃而得名,属宝应特色农产品。宝应“核桃乌”青菜营养丰富,含大量叶绿素、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等微量元素,食用能清热利尿、养胃解毒,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保健功能。
高邮八景是指高邮的八处风景,各有传说。“神山爽气”在天山镇神居山,此处历来有仙人下棋与亘公炼丹传说;“文游古迹”在文游台,北宋时苏东坡路经高邮,与孙觉、秦观、王巩等聚会于此。
宝应境内河湖密布,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是全国水稻主产区,年均水稻种植面积6万公顷、总产量56.7万吨。宝应大米国内销往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国际销售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宝应塘鳢,又称虎头鲨,分布于宝应县等多个水域,养殖历史久远。宝应塘鳢主要摄食虾类、昆虫、小鱼和底栖动物,有春季产卵前筑巢和产后护卵习性。其烹饪制作方法和口味与宝应乌鳢接近。
高邮湖大闸蟹个大、肉嫩,味鲜美,营养丰富。高邮湖大闸蟹有五大特征:背青,肚亮,爪金,膏红,腥气大。后蟹足、蟹腿的肌肉弹性好,吃起来口感紧实,蟹膏肥、脂腴、馥郁、肉嫩、香甜可口。
陈集大椒盐也叫擦酥烧饼,以油酥多、芝麻香扬名,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被评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刚出炉的“大椒盐”,金光灿灿,热气暄腾,清香扑鼻;咬破单薄的表皮,厚厚的油酥层,入口松软,香味更加浓郁。
送亲奶奶习俗是苏北人民群众中喜闻乐见、世代传承的一种婚庆礼俗,以高邮卸甲镇为代表。昔有《苏小妹三难新郎》中新郎秦少游接受“婚考”的传说,今在婚礼中有“大开门”、“小开门”和婚庆秀口才等例,相沿成俗。
龙虬罗氏沼虾也叫高邮大虾,是江苏扬州市高邮市的特色产品,龙虬罗氏沼虾的特点是壳薄体肥,体表光洁,呈淡青蓝色,间有棕黄色斑纹;肌肉紧密有弹性,出肉率高。龙虬罗氏沼虾的吃法比较多,但熟制后都会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鲜香微甜。
朴席(草席)起源于唐代之前,发展于元明时期,兴盛于清光绪至民国二十年前,已有1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与苏席、宁席一道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名席。
宝应全藕席,被列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全藕宴”包括下列名菜:蜜饯捶藕、桂花藕粉圆、糯米烂藕、糖水花香藕、炸藕夹、葱花藕饼、百年和合水晶糕、荷叶叫化鸡、荷叶粉蒸肉、金莲瓣、琥珀莲羹、甲鱼莲子羹、藕丝糕、牛肉焖藕、糯米烂藕、莲菜八宝饭、荷叶八宝粥等等。
高邮十大名菜之文游玉带—文游玉带是黄瓜鱼的雅号:黄瓜鱼.金鱼眼,通体白色透明,体修长色似玉,在文游台附近的澄河里。每当黄瓜盛开时,河里就出现这种奇美的鱼,故名黄瓜鱼。此鱼柔软细嫩,营养丰富,色香味具佳,为鱼中珍品。
金氏古《易筋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无数代人的验证,无论在养生保健方面还是在调理治未病方面,功效都是显著的,因此被尊为“禅功之源”,秘而不传,普通人知之甚少。
广洋湖青虾生长周期长、个头大、产量高,肉味鲜美,营养极为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并含有丰富的钙、铁、锂、碘、镁、磷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
德和酱油选用优质黄豆、蚕豆,纯天然发酵。德和酱油清澈通透,色泽微黄,酱香浓郁,鲜美无比。传统酱油酿造技艺流传承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傩舞(跳娘娘)是一种宗教祭祀性舞蹈,出自古巫、古傩这个渊源,明末清初,它出现在“香火会”中,成为人们设坛请神、祈福消灾时的必跳之舞。
扬菜(苏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菜系。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粉蒸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平桥豆腐、软兜长鱼、文思豆腐、三套鸭、虾籽蒲菜和文楼汤包等。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南北皆宜。
扬州毛笔(亦称扬州水笔)以狼毫、兔尖(兔背之毫)为主要原料,地产孔麻为辅料,工具多自制。其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100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
氾水长鱼面是扬州特色小吃,将黄鳝去骨后放入油锅内炸至金黄,捞出控油,再与调味料一起熬至成汤盛碗装好。将鱼汤与煮好的面条拌在一起即可食用。氾水长鱼面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的特点,适合各种人群食用。
高邮十大名菜之金裹银装—又称金丝鱼片:背面有金黄色的金丝鱼,高邮人称之为昂嗤鱼。高邮地处水网地区,盛产昂嗤鱼,它的肉质细嫩,制作时取其腮边两块大如母指的蒜瓣子肉热炒。
“小白龙回家”的传说,历史悠久,情节感人,代代相传,其流传区域广泛,仪征全境、六合、邗江,尤其是中后山区群众,均能说出一二。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至今仍然是扬派盆景区别于中国其他各派盆景的最显著特征。
瓜洲铁锅铸造,历史悠久,工艺先进。1924年,王源大生产的苏锅在第一次中国国货展览会上获“甲”字奖。瓜洲铁锅标注“官炉王源大锅厂”,名声远播。
裔家牛肉香馥、色鲜、味浓、劲足。尤其是水牛肉,肉纹较粗,有嚼头,有劲道,越嚼越香。裔家牛肉颜色红润,纹路清晰,绵软鲜嫩,水分少,耐储藏,浓香扑鼻,沁人心脾。
高邮十大名菜之地久天长—即砂锅天地鸭。此菜是将高邮湖飞天的野鸭(仔鸽)和高邮地上家养的鸭合二为一而得名。“地久天长”可红焖,可清炖,既有野味,也有秀香,秀野交织,别有风味。此为冬令滋补佳肴。
红桥修禊,是清朝康乾时期江南文人雅士煮酒吟诗的文化盛事。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大规模的“红桥修禊”,大约有五次,影响深远。
曹甸“十番锣鼓”源于宫廷昆曲音乐,融演奏、演唱、打击乐为一体,是当地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
乾隆与宝应的故事,以乾隆六下江南、五经宝应的历史事实和趣闻轶事为题材。一百多年来,经人民群众口头相传,不仅丰富了乾隆皇帝的诗词歌赋,还神化了乾隆在宝应的有关言行。
邗江杭集牙刷制作始于清代,扩于民国,盛于当今。清道光七年(1827),杭集农民刘万兴用牛骨马尾手工创制出苏北地区第一支牙刷,起名“三星牌”。现制作牙刷成为杭集的支柱产业,杭集镇被国家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牙刷之都”。
萧美人糕点是淮扬面点小吃的精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特别在造型上追求小巧、娇娆、精致。袁枚赞扬:“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宝应芡实俗称鸡头,又称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芡实的营养价值丰富,果实、根茎、花茎均可食用,亦可入药,可谓食药同源。宝应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去湿、聪耳明目”功效,能使肾精亏损、腰酸背痛、小便不禁、白浊带下、肠胃功能下降等病情得到改善。
宝应是中华鳖(甲鱼)重要原产地,品质优良、基因稳定,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
宝应泰山殿传说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复兴于民国,时至今日已形成完整的系列民间故事,为宝应独有的传承百年以上的民间文学作品。泰山殿的传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色,反映出历代人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江都小笼包子也叫“江都杂色小笼”,是江南地区著名传统小吃,它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历史悠久。面皮绵韧、馅心鲜嫩,绵软而嫩、甜肥适口,看上去五颜六色,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吃。
蛤蟆方酥,江苏省名点,因形似蛤蟆,故取名蛤蟆方酥。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内里层层相叠,薄如蝉翼。吃起来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蛤蟆酥,离地1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可见一斑。
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开山鼻祖为明人柳敬亭。扬州评话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
宝应荷藕又名宝应莲藕,产品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体白个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宝应荷藕用于加工多种藕菜品历史悠久,明、清两代被列为朝廷贡品,1998年,宝应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荷藕产业链和独特的荷藕文化被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
高邮十大名菜之金宝大发—又名香酥麻鸭。香酥麻鸭油氽枣红、乳制金黄、皮脆肉嫩、咸中藏甜甜中寓香,筷子一拔,骨架倾倒,肉脱骨,皮松脆,是宴席之上等菜。“金宝大发”来自鸭子,鸭子谐称押子,它预祝新婚夫妇优生优育,早得贵子,精神大发,财源大发。
十五巧板益智拼图,是在一块正方形截体内,运用15块切割成形状各异的版块组合而成各种几何图形的游戏,能拼出人物、动物、蔬果、花卉、器皿等图案。
卸甲肩担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有百年的历史,而民国初期和上世纪30至50年代是肩担木偶戏最为兴盛的阶段。
“胡场老鸭汤”集营养与美味为一体,汤汁澄清香醇,滋味鲜美,鸭脂黄亮,肉酥烂鲜醇,酸萝卜细嫩爽口,香味扑鼻。老鸭就是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宝应湖大闸蟹由“中华绒螯蟹”蟹苗养殖而成,成蟹肉质细嫩,蟹黄蟹膏肥厚味鲜。成蟹上市每只重量200克~300克,胸甲宽度为7厘米~8厘米。
邵伯秧号子从农民田头、唱到舞台,直至晋京、出国演出,完成了从大俗到大雅的艺术升华,其旋律与唱词已达到完美结合的境界。它是农民文化的杰出代表。
宝应县西安丰镇莲湘舞源自元末明初的打莲湘,明清时期传入本地,参加香会、庙会的演出。西安丰莲湘舞花式多样,变化多端,演出人数可多可少,演出地点可大可小,是民间舞蹈中别具特色的文艺样式。
十大名菜之雏凤迎春—即香卤桃花鵽。鵽是高邮特有的一种小水鸟,每年桃花盛开,小秧青青时为最多,所以又称桃花鵽。用五香八角卤后,香脆、肉酥、细嫩、清醇。(注:由于对生态物种保护,鵽为国家保护动物,经改良后食材选用鹌鹑或仔鸽代替)
高邮十大名菜之玉珠藏丹—玉珠藏丹就是夹心鱼圆。鱼圆象征玉珠,夹心的鱼圆为丹。巧妙地将鱼肉结合在一起,使珠中藏肉味,丹外闻鱼香。鱼中有肉味,玉珠藏美丹,其寓意从古秦邮八景之一“鹿女丹泉”化出。
宝应慈姑肉白色,肉质紧密,熟食甜中带苦,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微量元素。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国家级项目编号Ⅱ-44 。邵伯锣鼓小牌子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套头曲。它吸取了道教音乐、“六书”(丝竹乐)精华。
高邮十大名菜之珠湖雪浪—即雪花豆腐。用嫩豆腐切成豆腐块,细如飞雪,如珠湖之浪花,再加上小香蕈、熟火腿、蘑菇、熟鸡晡、松子仁、瓜子仁等配料烹制而成。它鲜美、香甜、细嫩、光滑、舒适、暖胃,食后回味留连,越吃越想吃。
宝应黄鳝,当地又称长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体内血糖升高,缓解肌力衰退。全县养殖面积1000公顷左右,市场供不应求。
高邮民歌, 具有苏北里下河水乡文化的特征,甜美亲切、质朴欢快、情味十足。它数量众多(有272首),曲调丰富(有38种),尤其是经典作品,以其“对白”、“间白”与“一领众和”的形式,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作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律。《数鸭蛋》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民族音乐的范本。
杨寿活珠子又叫“凤凰蛋”,是当鸡蛋即将孵成一个生命但是又没有完全成形,蛋里面已经有了头、翅膀、脚的痕迹,这种亦鸡亦蛋的鸡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箍桶技艺是木匠行业的分支,是以木材为原料,使用锯子、刨子、凿子、斧子、角尺、锤子、墨斗等工具,加工圆形木制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技艺,因其所加工的制品为圆形,箍桶匠人又被称为“圆木匠”。
高邮十大名菜之霞蔚凤仙—就是钗烧野鸭塌(用的是高邮麻鸭)。此菜加工工艺十分考究,正像郭沫若在“凤凰在烈火中永生”中所描写的:火光熊熊,蒸气蓬蓬,新鲜、净朗、华美、芬芳。此菜特点是:清汤嫩肺天然美,骨脆肉酥野味香,是难得的佳肴。
岔镇盐水鹅选料讲究,制作工序精细严谨。通常选用10斤左右的散养老鹅,当天宰杀,用柴火烧制,开始用猛火(攻,使其熟),再以文火(焖,使其烂)。出锅的鹅虽熟犹生,形色饱满,不硬不烂,鹅体含卤适中,使食者觉得口香四溢,口齿生津。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用扬州方音表演。扬州清曲传统上是不化装、无说白和无形体的表演,风格轻便简洁、朴实无华。
在扬州,做牛肉的地方很多,但大仪烹制出来的牛肉,却是当之无愧的“头块招牌”。大仪地处“两省四市”交界,天然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农村百姓的种养习惯,成就了旧时大仪的牛市。
三头宴是淮扬菜中以寻常甚至腥膻味较重的原料烹制的不同凡响的佳肴。鼎中之变,微在精妙。三头菜的制作发挥了淮扬菜制作精细、娴于炖焖的特长,保持完美的外形,酥烂而无骨,黏韧、柔滑、鲜嫩而卤汁胶浓,带有居家常馔的风味,百嗜不厌。
扬州玉器是民间雕刻艺术之一,扬州是中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古籍《书经 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