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季子庙会又称嘉贤庙会,是丹阳市境内较早的庙会之一,也是江南古老的庙会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十三,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吴氏宗亲很多都会来到季子庙祭祖。
吕蒙烤饼在丹阳俗称吕城烤饼,历史悠久,在吕城已传承有两千多年。每年中秋佳节时,按传统习俗,吕城家家户户,都制作韭菜烤饼。吕城韭菜烤饼香软可口、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丹阳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享有盛名。
天鹅绒又名“漳绒”。漳绒盛行于明末清初,漳绒因采用蚕丝为原料,所以缎面光泽艳丽柔和,绒毛挺立、丰满有弹性,久压不倒。
丹阳剪纸以丹阳地区为主,历史悠久,鼎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剪纸(字)作品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成了传统节日、结婚礼仪、民间刺绣等活动中的必需品,还被大量用于“送夏”等丹阳民间习俗中,成了丹阳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品。
丹阳陆鸣斋的“陆龙牌百草梨膏糖”首取冰糖、白砂糖、蜂蜜、雅梨汁,既味觉甜润又具润肺清凉功效,再加入26味中草药粉末熬制成固体块状,便于携带,便于服用,入口甜蜜而不觉苦。
陵口当地农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萝卜和制做萝卜干的习惯经验,制作技艺秉承了当地古代农家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风脱水和盐脱水相结合的技法,经半发酵、再经调味后在密闭容器中候熟数十日形成,具有特有的醇香味,久嚼回味醇厚。
“丹剧”的前身是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曲艺“啷当”。根据史料记载,它是由丹阳善增观中的道士发起,及后在清代道光年间开始盛行。
“赵氏二胡”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其祖先在丹阳古城内开设“赵氏琴坊”,主要制作古琴和胡琴(二胡)为生,因战乱和时代的变迁,古琴制作在清中期相继失传,后人则专工二胡制作。
恒升酱醋由丹阳市恒升酱醋厂生产,该厂原名“恒升号官酱园”,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该酿造工艺古老独特,酱和酱油味道鲜美,香醋酸而不涩,香而微甘色浓,属绿色食品。
丹玉香醋传统酿制技艺,工序繁杂,操作要求细致严格,因此酿出的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丹阳封缸酒历史悠久,仅文献记载已有1700余年,丹阳封缸酒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淋饭法工艺精酿而成,酒色棕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
丹阳酒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该传说又以南朝梁武帝萧衍《舆驾东行记》的记载最为典型。南北朝时“曲阿美酒”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元代时已作为贡品献入皇宫,故有贡酒,宫酒之名。
柳茹庙会,是丹阳境内最早的庙会之一,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庙会之一。
丹阳精细木作技艺源于光绪年间王鹤年创办的“上珍堂”精细木作工坊,历经四代人传承,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踢毽子源于我国汉代,自六朝开始盛行,至清末达到鼎盛。丹阳几乎家家有毽,人人善踢,现已普及到全丹阳地区,每逢春节街头巷尾到处可见踢毽之人。
镇江江蟹是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的特产。镇江江蟹人文历史源远流长,镇江江蟹蒸熟后蟹黄鲜美,肉质嫩滑,回味甘甜;气味腥香浓郁。
大麦粥绝对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特别是夏天,来两碗冷大麦粥,比喝其他饮料不知要强多少倍。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孝子传》,在元代被列入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后广泛流传。元代《至顺镇江志》云:“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其地理分布以丹阳为中心向外辐射。
丹阳风筝制作技艺,2006年12月8日入选镇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名录。
东乡羊肉是一道以羊肉为主料制作的菜品,又名佛跳墙,是江苏镇江著名特色菜。东乡羊肉又名“佛跳墙”。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丹剧源于丹阳民间曲艺瞽目啷当,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爱好者用啷当曲调配上新词进行时政宣传,后丹阳宣传队得到启发,按戏曲特点,以啷当调为基础,定谱定调定腔,编成一套唱腔,被群众称为“啷当戏”,后正式定名“丹剧”。
丹阳九狮图是当地的一种传统舞蹈,狮子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九狮图”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执彩球,九人舞狮。
丹阳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它造型生动、拙朴幽默,风格鲜明,民间色彩强烈,内涵极其丰富。
瑞荣毛笔制作技艺,第六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支毛笔从无到有,需要经历笔杆、水盆、择笔三大重要工序,其中更是含有100多道小工序。
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因鸭块酷似雪白的饺子而得名。数百年来,经对鸭饺的烹制方法不断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鸭饺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要保证色、香、味俱全。
丹阳面塑是江苏镇江的民间传统艺术,又称“堆花团”,历史悠久。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丹阳刻瓷,源于18世纪, 距今200多年历史。它是通过刻刀在优质白胎成品瓷釉面上进行书画雕刻,强调以刀代笔,使刀痕与精美的瓷器产生强烈比照。
顾名思义,它是用邮票作为材料,剪裁拼贴成的民间手工艺品。根据邮票的不同颜色、图案,先将其剪成一个个小片,分类保存。创作时将留有面值、票名、齿孔、邮戳、“中国邮政”字样等重要特征的邮票碎片巧妙地拼组粘贴成画。
丹阳黄酒,以丹阳的糯米作原料,用麦麸作糖化发酵剂,在澄清的酒液中加入米白酒配度,酒度为11°度以上。色橙黄有光,鲜甜香美,有独特的曲香风味,越陈越香。
丹阳皇塘镇南建村的“马灯阵舞”源于唐代,原为唐太子在宫内消遣娱乐所用,以后传至民间,以元宵节尤盛;润州蒋乔镇嶂山村的“马灯阵舞”源于清代,当地人称“嶂山马灯”,以春节尤盛。
汤展文(1661—1724年),清雍正二年举人,享年63岁。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著作丰富,好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人称“丹阳阿凡提”,有关他的许多传说在丹阳及周边地区已流传300多年。
延陵抬阁是老百姓以欢庆胜利、祈求国泰民安、百姓乐业的一种娱乐形式。融戏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传统民居文艺之一,躲在庙会、迎神赛会、庆典等喜庆场合表演。
丹阳“三乐”又名“散乐”,属江南丝竹的分支体系。后流传于民间,至今被称为“老三乐”。乡里村民婚丧嫁娶、寿筵、房屋落成时,在来客前表演,一般场合在空地、堂前天井、院落或打谷场上演奏,也有行进中演奏。
缝纫机绣是在民间传统手工刺绣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起来的一种绣品。按照手绘画稿,对照打的花样,机绣工人通过脚踩缝纫机踏板,手动控制图形,变换色线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