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豆腐圆是长汀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一道美食,也是宴席中必不可少的菜肴,它“白如凝脂润如玉、入口软糯又滑嫩”老少皆宜,还是海外游子难忘的乡愁。
灯盏糕,是客家连城城乡流行的一种小食,因其大小似碗、薄儿圆、形如旧时灯盏而得名。看这色泽是不是特有食欲,尤其是刚炸好的,味道特别香脆。
长汀制作姜糖工艺,史无记载,但从刘氏家族的制作姜糖史祖辈口传,约于清康熙年间就有制作姜糖了,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长汀客家姜糖,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去湿气、去寒气、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等调理和保健之作用。
“金包银”,俗称“麻蛋”,是龙岩连城特色小吃。外面一层金色的皮,里头包着银白色的馅。品尝时,其表皮让人感受到特殊的酥、脆、爽、香;而细品内芯,咀嚼到的却有黏、滑、脆、甜。
安溪湖头米粉是湖头镇的传统特产,湖头是个山清水秀的小盆地,群山环抱,溪流纵横,气候宜人,具有米粉制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湖头米粉制作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湖头米粉有白如雪、细如线、韧如簧,经煮耐炒,煮后滑而不涩,松软适口等特点。
“拳头桃”,其实不是桃,而是连城县的传统名小吃,形似握紧的拳头而得名。该点呈乳白色,颜色与米质相似,外皮是用大米粉做的,皮的口感粘软,又不腻。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六月红”早熟芋是我国较早成熟的芋子品种,是龙岩市永定区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早熟、个大、粒圆、质地疏松可口、产量高、养生价值优良等特点。
白鹭鸭,因其毛色洁白,也被称为白鸭,又因其产于福建连城县,也被称为连城白鸭。白鹭鸭的肉色深红、鸭皮亮白,由于运动量足,肉质紧实、纤维感强,吃起来香味浓郁、鲜美而不油腻。
三通鼓是德化县传承打击乐的典型代表,在演奏形式上可分为“大三通”和“小三通”。三通鼓从后唐开始发源于中原地区,南宋之初传入德化,三通鼓演奏时以鼓为主,鼓点清新,曲式较简练,节奏简单,板式古朴。
兜汤是连城客家的叫法,连城有名的早点。把牛肉切成薄片,加上地瓜粉、精盐揉搓均匀,汆入沸水,加佐料熬煮,Q弹爽滑味道香!
据美溪当地民间传说,黄悻三仙曾在美溪一带显迹,救民于危难,被美溪民众奉为保护神。六月初六是黄七翁仙师的生日,于是便有了“百鸭祭”的奇特习俗。
宁洋风鸭味美香醇,是最具漳平传统风味的一道佳肴,因产自双洋镇(旧时宁洋县)而得名。漳平市风鸭具有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
烂粉也是连城地方特色早点,以米粉煮烂加以滑肉,葱花或香菜为辅料,与油条或者灯盏糕实乃绝配。味道鲜香爽滑,浓郁香醇。
龙门茭白栽培历史悠久,素以质量优、上市早而久负盛名,龙门种茭,已有千年历史。“其嫩如玉,其香如兰,入口甘芳,天下无比。”茭白从古至今享受过不少赞誉。
永福高山茶属台式乌龙茶,因产自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永福镇而得名,种植的高山茶茶树品种主要有软枝乌龙、金萱、翠玉、四季春等,其中,以软枝乌龙茶种植面积最多,是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
安溪辇轿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高低等级落差大,高、宽、重量都有严格的约束,每个地区也有一定得差别,材料一定要优质。神轿的结构主要以打洞接榫为主要结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木质结构几千年的传统技艺和精髓所在。
苦菜又叫苦益菜、白花败酱,是德化县的一种特产,苦菜汤是德化风味家常菜,1999年编入泉州风味小吃菜谱。此汤色黑味微苦,野菜香味浓溢,清凉降火,排毒解热,是暑天的保健食物。
龙岩适中盂兰盆盛会,距今已有560年历史。民间每逢干支甲、乙、丙三年的农历十月,便举办一次为期半个月的“盂兰盆节”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乡俗又叫“十月半”。其目的是增强邻里和睦团结,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族里平安。
在福建省德化县,一碗色泽黑亮的苦菜汤家喻户晓。苦菜汤一般由晒干的苦菜和猪大肠制作而成,因为风味独特,具有清凉降火、消炎解毒的功效,被称为“德化民间第一汤”。
永定红柿,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永定红柿呈扁圆形,少核或无核,果实外观鲜红艳丽,肉嫩汁稠,味甜如饴,清甜爽口。2023年,永定全区红柿种植面积约6万亩,产量5.8万吨,总产值1.2亿元。
白斩河田鸡是汀州客家的一个大菜,在长汀有“无鸡不成宴”之说。以其“香、脆、爽、嫩、滑”等特点。鸡头、鸡瓜、鸡翅更是下酒好料。俗语云:“一个鸡头七杯酒、一对鸡爪喝一壶”之赞誉。
德化特色小吃鼠粬龟,其形似龟状,色泽墨绿、油亮,吃起来甜嫩爽口,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德化茶油不仅可以用于烹饪,还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血管健康。德化茶油作为特产寄给外地的小伙伴一定是一份健康、美味的选择。
保生大帝信俗,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民俗,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流传已近千年,仅台湾就有分庙五百多座。保生大帝是闽台两地数千万闽南人的健康守护神,其药签中的一些医学验方是中医药宝库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信仰信俗和健康、慈济、和谐的文化精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头公糈是长汀客家独具特色的地方小食,软糯鲜香可口,具有一股淡淡的白头公草味。食之具有和血补中,顺畅通便、益气生津,对高血压、及肠胃疾病亦具食疗功效。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流传于福建省龙岩市。龙岩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歌舞,同我国传统的龙灯、狮舞一样,在农历新年、元宵期间,庙会、堂会、踩街时表演。
永定牛肉丸系闽西“八大鲜”之一,为永定特色传统美食,永定牛肉丸在闽西久负盛名。是用上等新鲜牛肉和其它食材制作而成,味鲜爽口,食而不腻。
七层糕又名节节糕,是连城十佳名小吃之一。七层糕以籼米为主,红糖米浆为辅制作而成,因有七层而得名。蒸熟出锅后趁热在表面撒上芝麻,食用时切成菱形小块,味道香甜可口。
掌瓜,又叫佛手瓜,是德化县的特产。掌瓜的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味道鲜嫩甜美,是闽南的名菜之一。以其加工而成的酱瓜、罐头、腌菜干等更是爽嫩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长汀客家菜选料讲究,注重原料的性质、用途、产地、时鲜。刀功招式,因料而异、因菜而异,讲求造型和特色。长汀客家菜系列有:家畜肉类、家禽肉类、水产类、山珍类、蔬菜类、豆腐类、药膳美、素菜类、风味小吃类等10多项门类。
清水祖师信俗发祥于安溪清水岩,至今已流传900余年。据民国十五年(1926)版《清水岩志》记载,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又称麻章上人,为北宋名僧。
长汀芋子饺,是汀州客家的传统著名美食,长汀盛产芋子,可当杂粮又可当菜肴。芋子饺形如半月、煮熟后晶莹剔透,其色如玉,又称“玉饺”,食之皮嫩馅香、润滑味美。
五龙米酒产自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五龙米酒甘醇香润,当年颇受红军战士喜爱而闻名遐迩,后来被大家称其为“红军乐”。
剥皮公爹信俗可追溯到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剥皮公爹”系元代至正年间武平县尹魏侃夫。万安信众把魏公尊称为“剥皮公爹”,奉魏公忌日为“剥皮公爹生日”。
东湖山米粉(俗称东湖米粉)是漳平溪南镇东湖村的特产,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手工制作米粉,因精心选材,加之山泉水清冽甘甜,做出的米粉洁白晶莹,韧劲足,耐煮不糊,因而远近闻名。
上杭古来水运发达,来往商客云集,地方风味小吃品种多、味道好。牛兜,是一道广泛流行于街市的客家风味小吃,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兜汤因为它汤浓味香、嫩滑爽口、回味无穷而受到顾客的喜爱,几百年来一直生意红火。
四都镇渔溪村"打菩萨"习俗是每年正月十二开始到十六结束。相传下来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它的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泰民安,而到了当代,它成为客家人力与美的象征,它成了闽西客家民俗的重要符号之一。
武平绿茶,因产自中国福建武平县,故名武平绿茶,是中国历史名茶。武平绿茶主产自福建省武平县桃溪镇。优越的原生态自然条件和传统制作工艺形成了武平绿茶“香气高锐,滋味清爽,色绿形美”。
客家人在南迁途中定居下来之后,开始在新居地创办塾学,教育子弟,传播文明,由家族开基祖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先祖制订家规、家训,其中一些家族还把家训以楹联的形式镌刻、张贴在他们居住的土楼门框及厅堂墙上,教育族中子弟奋发。
上杭人民在享用新鲜活鱼的同时,不断的延伸出各种关于鱼的副产品,鱼白、肉圆、锤肉丸、等等都是当地有名的小吃。肉圆,在上杭客家地区,象征着团团圆圆。城区更是有“没有肉圆,不是过年”的说法。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诞辰日,漳平市永福镇都会举办纪念妈祖文化节,全镇一万三千多户人家齐聚妈祖庙前,设坛、摆供、祭拜,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弘扬妈祖“大爱无疆”“乐善好施”“济困危”“真、善、美”等精神。
新罗太平宴:发菜和炸过的鹌鹑蛋煮在一起,配以笋丝、葱等作料,煮出来的汤很鲜甜。 太平宴的主料是鹌鹑蛋、牛肉丸、肉丸、发菜、瘦肉等材料,此菜为喜庆宴席菜,寓意吉祥,营养丰富。
“汀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至今已有八百年之历史。木版年画具有鲜明的客家地方色彩,它有着淳朴、粗犷,原生态的艺术韵味和特色。
“珍珠丸”是 连城传统风味名点,是城关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食品,素负盛名。珍珠丸是由水芋、鲜冬笋、五花肉、糯米为原料制作的一道菜品。
耍铙钹,俗称“弄铙钹”、“耍锣钵”,是佛教云门宗香花派系常用的一种佛门技艺。弄铙钹以铙钹为主道具,可表演数十种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可持续两个多小时毫无重复,有时也可由表演者即兴表演,自由发挥,成为“普施”这一特定场合的表演项目。
苎叶粄,是用苎麻叶加入糯米粉做成的武平传统风味小吃。“苎叶粄”的制作过程不加任何添加剂,蒸好后的“苎叶粄”,青绿鲜艳,惹人食欲大增,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食品,从而成为当地人最喜欢、最经济的一种食品。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栽培历史近百年,漳平青仁乌豆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
铁皮石斛,连城当地人叫其吊吊兰,生长于海拔达600米以上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连城人开发利用石斛已有200多年历史,清嘉庆、道光年间,连城民间已利用野生鲜石斛作凉茶退低烧、治喉痛、胃痛、止血排毒等。
芋子饺皮呈白玉色,形如半月,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饺皮是用本地产的芋子和细木薯粉混合而成,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是连城群众逢年过节必做的美食。
宣和米冻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客家人的传统美食。制作宣和米冻,需要用早稻米、槐米、黄金树等材料。宣和米冻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油煎、也可煮汤或作火锅料,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童谣是为儿童们做的诗歌,据传源于诗经和古代祭典仪式的格调和韵律,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了。客家先民南迁时把华夏童谣带到了汀州,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汀州客家童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汀州段家拳是沿袭北派武术之源,兼收南拳之功,博采众长。经家族历代磨砺,形成了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多种成熟的基本套路和技法,具有短小精干、淳朴实用、技击性强、形象特征浓的特点。
永定巴戟天,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永定巴戟天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至2厘米,以条粗大、连珠、肉厚、色紫、质软、内心梗细、味微甜货干为佳 。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
“汀州唱古文”它具独特的表演形式,一人独唱一部戏。其伴奏乐器简单、曲调优美动听、故事情节感人。演唱者根据自身条件、自选一种乐器:渔鼓或二胡、三弦或竹板等都可。它采用长汀客家方言演唱,通俗易懂。
上杭南阳花灯的习俗已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秉承了均德公后裔“花发千枝归一本,水流万派总同源”的古老训示,见证了宗族延续过程中的荣辱兴衰,至今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仍保持民间“闹花灯”这一传统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更吸引了邻县、邻乡、邻村等多达上万人前往观赏。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是一种流传于中国福建省的传统手工技艺,尤其是龙岩市永定区。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坚固的结构而闻名,具有防御性强、节约材料、美观等特点。客家土楼建筑是人文内涵丰富、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生土建筑,尚存两万多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的汀江、永定河流域。
连城是闻名中外的福建兰花的主产区和发祥地之一,连城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优良,名冠八闽。民间有句俗语流传:“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
宣和雪薯,福建省连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薯长30—60厘米。表皮呈淡黄色至土褐色,表面长有细须,长且密,约为3—7厘米,横切面雪白,不易褐变,肉质细腻,水分适中。蒸煮熟制后具有清香、鲜美、微甜风味及细滑口感。
汀州土陶制作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汀州土陶盛于唐代,延续至今,汀州林氏世代祖传的陶器产品,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林氏酒缸酒瓮远近闻名,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客家人传统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