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火坑是上杭县步云乡蛟潭村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传承,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地人一般于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过火寓意走红走火,红红火火,象征着勇于挑战,攀越崇高境界的精神内涵,也寓意着盼望祈福驱邪,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珍奇,极具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橙黄或金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
“连城青狮”又称“客家青狮"。其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从清朝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连城客家人心目中的神兽、瑞兽和吉祥物,为南派狮子中的“三狮”(广东狮、闽南狮、客家狮)之一。
武平猪胆又叫武平猪胆肝,是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创制的名优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主要食材有糯米猪肝、猪胆、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白糖、甘草。
大桥上扁食是连城指的是开在连城县城南文川桥上的扁食店,因为开店之初没有招牌,所以被当地食客们称为"大桥上扁食"。皮薄陷大,鲜香可口。
“游傩狮”传统游艺活动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平北部的吾祠、新桥、灵地、双洋、赤水、溪南、象湖等乡镇的部分村落。“游傩狮”是汲取当地流传的傩面舞、南狮、游走艺术部分表演形式,合三为一的游艺活动,在各活动场所、路上游走“傩狮”命名而来的。
武平民俗绝技,主要流传于永平乡中湍村。中湍村,是一个距离武平县城三十余公里,人口逾千,以兰姓为主,历来以民间绝活著称。中湍村民俗绝技表演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永定菜干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省内外闻名,在南洋华侨中也颇有影响,在永定它十分受人喜爱。酸菜干颜色黄褐,味道酸中带甜。
上杭槐猪也被称为乌猪,是上杭县优良地方猪种,一千多年前,当地百姓为了满足吃肉和吃油的需要,开始饲养槐猪。至2022年底,上杭县全县槐猪商品猪存栏2.2万头,出栏2.8万头,产值达0.7亿元。
白鸭汤是福建连城县传统名菜之一,属于闽菜系。连城白鸭放养于山溪河畔,肉质鲜美,不腥不腻,汤味清醇,具有滋阴降火、祛痰止咳、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等作用。与普通鸭子不同,连城白鸭长不胖,并且是论只卖,越老越好也越值钱。
上杭客家崇宗敬祖习俗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宗族联谊,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祭拜宗祠先祖,修编族谱、宗谱、祠谱各族都有自主创立传承至今的族规祖训字辈等,堪称崇宗敬祖的礼仪之乡。
长汀童坊镇彭坊刻纸龙灯主要流传于长汀县童坊镇一带。据传是由清代康熙年间彭氏第十五代祖先彭景周将福建泉州的刻剪纸艺术与中原的元宵花灯艺术相融合、并加以创新组合,从而形成了闽西北民间独特的“刻纸龙灯”。
长汀腐竹,又叫豆腐皮。是当地有名的豆制特产,因其形状成长条、象竹、故称腐竹。腐竹的原材料是优质大豆,便于保存、有多种烹调手段。
武平金线莲是指产于福建武平县的金线莲,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野生资源主要集中于梁野山周边乡镇。武平金线莲味甘,性凉,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 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汀州客家酿酒技艺是长汀失传百年的古老技艺之一,它洒色清亮,乳白中呈鹅黄色,酒香如桂馥、酒味幽郁甘甜、顺口。酒精度低,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
漳平明姜雪白透明,清甜微辣,脆嫩可口。既可作高级茶点,又可药用,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是用姜片和糖加工制成的蜜饯,从清乾隆年间始产,至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医养生(永定万应茶)源于永定采善堂“万应茶饼”。采善堂万应茶饼始于清代嘉庆年间,由永定老中医卢福山(字曾雄)依据三十多年临床经验,采用永定特有的高山茶叶等三十多种中药材,经100多道工序和独特传统工艺加工制成。“采善堂”生产的万应茶饼数代相传,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猪心血是龙岩新罗传统特色小吃,自古以来就有这道菜,以前农村人家家户户都有养猪。每到过年的时候,杀一头猪肉拿去市场卖,猪心血就留下来自己吃。
象洞鸡是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的地方特色品种,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耐粗饲、体型清秀,肉质细嫩、肉味芳香、肉色白色等特点.
武平西郊盘菜,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武平西郊盘菜表皮光滑、黄白色、须根少、皮薄,肉质根组织柔嫩致密,口感清甜,回甘好,具有独特风味,生食、煮食与腌制均可。
适中薏米主要分布在新罗区适中镇,2020年,“适中薏米”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种植 9952亩,3214吨。近年来,通过精准扶贫农产品一条街线上线下的销售宣传,产品知名度不断上升。味道清香,煮后洁白糯软、黏香、细腻、软滑。
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经典美食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无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客家人多居住山区,芋子是主要杂粮。用红芋薯粉制皮,用肉、菇、冬笋为馅制成包,蒸食。鲜香滑软,冷热均宜。
连城宣纸制作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明代,主要制品有连史纸、宣纸、苦竹纸、玉版纸等。主产地分布在姑田、曲溪、莒溪等乡(镇)。连城宣纸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纤密耐用等优点,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
客家糖枣,当地人又称之为“浮油蛋”,是客家人逢年过节或建醮酬神活动中必备的祭品和食品。糖枣主要原料为优质糯米粉,红糖、食用油。糖枣香甜酥脆,筋道可口。因为糖枣含油多,能量高,保质期长,一般可保存一个月以上也不会变质。
黄粄是武平传统客家小吃。黄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酿、蒸、煮、煎、炒,还可以切片晒干,暑天时,用来煲糖或煲咸蛋,清凉解暑。蒸软的黄粄片,蘸上蒸腊味时漏下的油汁,风味独具一格。
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秦汉时期龙岩山歌以福佬土著和畲族山歌为基础,经过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岩山歌艺术。演唱形式有对唱、和唱、联唱、表演唱等。曲调高亢悠扬,悦耳动听;行腔行云流水,顿挫有致,深受群众的喜爱。
上杭萝卜干,属享誉海内外的福建名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据《上杭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早于明朝初年即颇负盛名。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上杭萝卜干采用优质无污染的白萝卜经纯手工制作加工而成,纯属全天然的绿色食品。
闽西武平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武平东留镇的擂茶因配料不同而名目繁多,有“香擂茶”、“甜擂茶”、“散擂茶”、“药擂茶”等等。
武平花语石盆景技艺打破传统种植方法,集国内南北流派之长,用奇石种上名贵植物,通过不断蟠扎、修剪等盆景造型手法,采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手法,把自然风景浓缩于小小山石之间,让人方寸之间便可神游大自然山石美景。
魏侃夫,名锦舒,元朝进士,祖籍山东,后定居武平县万安镇。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任武平县县尹(县令)。期间他勤政爱民、正义廉洁、崇儒兴学,深受邑民爱戴;卸任后择居城北刘坊镇(今万安镇),见时局混乱,召乡贤构堡自保,被人诬告“私筑王城”,为救了全乡,他一人担责遭受剥皮酷刑;昭雪后被追认为光禄大夫,并荐为土地隍公,当地百姓尊为“剥皮公爹”,每年祀日都要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不衰。
每年的正月十五,武平县尧禄村的村民都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闹灯,欢庆元宵。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新添丁的家庭,会在正月十五前一天,做一个如金字塔形状的“子孙塔”,祈求后代平安顺遂。
自明嘉靖年间开始,漳平市便有了甘蔗种植和红糖制作的历史。几百年来,坐落在九龙江畔的西园镇基泰村以盛产甘蔗和红糖而远近闻名。
长汀河田焖鱼,是河田镇特有的客家传统名菜。河田焖鱼是采用当地的温泉水中养的鲩鱼为主料制作的。温水鱼肉质细嫩,菜品色泽金黄,外滑里嫩,汤呈乳白色,清甜鲜美可口。为美食家所推崇珍爱。
清汤粉是福建龙岩传统的地方小吃,龙岩清汤粉以爽弹软糯、汤清味鲜闻名,它起源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历史已有好几百年,是龙岩的名小吃,也是不少龙岩人的最爱。
漳平红酒(女儿红)以精选优质糯米为原料,配上特制酒曲,加入本地纯净泉水封盖发酵,经过独特的工艺过程,酒色深红透亮,气味芬芳,香醇可口,余味绵长,饮后没齿难忘,久负盛名。
《踩船灯》就是彭坊村流传久远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踩船灯》又叫《扭船婆子》,据说源自人们为了纪念乾隆27年(1763)下江南时设祭坛求雨,缓解了当年旱灾的功绩。
闽西上杭傀儡戏,自明初传入上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上杭被称为“木偶之乡”,上杭白砂乡是闽西(上杭)木偶的发源地。表演用的木偶从最初的“十八罗汉”18个木偶发展成“二十四诸天”24个木偶。
梁野白兔也叫福建白兔,是武平县地方特色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福建白兔”在武平已有数百年的饲养历史,武东镇位于梁野山东部,生态优良,武东“福建白兔”身体结构紧凑,小巧灵活、四肢健壮,肉质鲜美。
“九连环”是流行于福建省长汀县的一项客家歌舞。其曲调欢乐轻快,舞姿活泼生动,道具响声清脆,队形变幻多端,是长汀人民喜爱的客家歌舞之一。
上杭客家船灯就是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升华的产物。客家船灯在上杭民间流行有250多年历史在湖洋镇最为普及,别具特色。
麦芽糖,俗称“谷麻糖”是自清末流传至今的纯天然手工制作,不添加防腐剂的糖果类纯粮制食品,深受群众的喜爱。其中上杭县庐丰畲族乡的麦芽糖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成为上杭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糖果类粮食制品。
漳平笋干是一种食品,主要食材是竹笋,调料有盐等,制作方法是先把竹笋去壳,然后再蒸煮、压片,然后把制作好的笋干经过烘干,去除水分,最后通过整形等工艺即可。
苏坂是远近闻名的蜜柚之乡,主要种植有黄金柚、三红柚、红柚、白柚等多种,苏坂蜜柚以其个大、皮薄、汁多、味香、可食率高而备受青睐,是本土出产的水果中的果中王。
龙岩沉缸酒,选用优质糯米,配以祖传秘方酒曲,精心酿制,陈酿而成。酒色鲜艳透明,呈红褐色,有琥珀光泽,香气醇郁芬芳,饮后余香绵长,是中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小金筒是汀州客家的一种特殊吹管乐器,流传于长汀乡镇,尤以羊牯乡、濯田镇、大同镇等地最为盛行,且颇具声誉。每逢乡间民俗节日或喜庆欢乐之事,人们在鼓手班演奏时就可看到小金筒演奏,细长的小金筒,声音尖锐高昂,远远的就把人们吸引过来。
年年除夕,连城客家人吃完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二盘年糕。年初一开门大吉敬奉天地、祖宗时,都会摆放年糕于供桌上,敬奉之后,大人便将年糕切成小块,分给全家人吃,并留下部分于盘中待客。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
梨岭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是客家人传承了中原古代《诗经》的风格,在传承中汲取地方歌谣的营养,逐步发展起来的歌谣。山歌的形式与客家民系的形式紧密相连,因此,山歌也是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音乐。
永定人喜食牛、善烹牛,牛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可以烹饪出上百种菜肴,成就了最具代表性的永定特色美食。以永定全牛宴为代表的客家美食,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作匠心可以比肩中国八大菜系。已经成为永定土楼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松洋村是万安大冬米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种植的大冬米采用古法种植,一年只耕种一季,跨越春、夏、秋三季,种植期长达180天。万安大冬米品质优,米粒饱满,洁净,有光泽,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气味喷香。
龙岩山麻鸭,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龙岩山麻鸭是体型较小,早熟,产蛋量高,觅食能力强,善于跑动。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2022年,新罗区山麻鸭存栏33.74万羽、年产鸭蛋5051吨。
新罗天草橘橙,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天草橘橙又名象山红,是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果实个大饱满,果面光滑,呈金黄色,果皮薄,较易剥离且极耐运输;果肉脆嫩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橙香浓郁,酸甜适度。
米浆粿是福建漳平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是用米浆蒸制而成的。蒸时加一层熟一层,熟一层再加一层,循环反复,又名“千层糕”、“米浆果”。入嘴飘香,口感滑嫩。
长汀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来到闽西汀州,形成了客家民系缔造了客家文化,且传承和发展了中原剪纸技艺,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长汀客家剪纸。
汀州牌匾楹联制作技艺,其历史可能要追塑至秦汉以前,那时民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进一步发展为在门上张挂门神,五代时,蜀国国君孟昶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联,有专家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的楹联。
“麒麟脱胎”是汀州客家菜系中的古方名菜,为长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麒麟”即乳狗,“胎”即猪肚。猪肚内包乳狗,吃的时候切开猪肚, “麒麟”就“脱胎”了。
闽西上杭傀儡戏于明朝初年从浙江杭州传入客家祖地上杭白砂,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也随着流入,因此,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也始于明朝初年,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武平客家童谣,是以武平县客家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传于客家地区,是历代客家百姓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形成的民间文学形式。
“不出烊鱼不成席”,说的就是这道雪花鱼糕,又称鱼粄,是上杭、连城的一道名菜,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又称雪花银片、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