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店子庙会也是自三月十五日始、至三月二十一日止,会期有七天,十八日正会这一天,前来赶会的人群数量达到顶峰。周围三五十里的村庄小寨、商户店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着上新衣裳,成群结队前来赶会。周边十里、二十里的村庄,大多全部出动,庙会人员可达十万之众。
台前县裴城寺村位于该县马楼镇南,背依临黄大堤,隔河与山东省梁山、郓城相望,乃千年古城。历史上是个老集镇,该地舞狮活动一直是人们健身、游艺娱乐、交流会友等的一项古老活动。
枣梆戏形成于17-18世纪之交,最早源于山西上党地区的上党梆子,18世纪末从山西上党传入当地,用当地语言演唱山西的曲调,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所以被当地人称之谓“zhao( )梆”意即为“本地的山西梆子”。谐音“早梆”,后来因其以枣木梆子击拍,最终定名为“枣梆”。
又名杨琴,豫东农村称“清音”,早期称“小曲子”,因过去以唱堂会为主,也称“客厅戏”。民国二十三年(1934)定名为“山东琴书”。主要流行于豫北濮阳、台前、南乐、范县、和豫东商丘、夏邑、亸、永城、民权、柘城一带及豫南部分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遍布河南全省。
台前县裴城寺村大洪拳源于宋太祖赵匡胤习练之拳术,至建宋为君,又名君洪拳。2015年9月23日,台前县大洪拳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也叫花鼓灯。俗称打花鼓。因演唱时伴以腰鼓击节而得名。又因早期演唱曲目《郭丁香》而称花鼓丁香。有戏曲、说唱和歌舞三种形式,流行河南全省。受各地语言、音调的影响,形成了豫东花鼓、豫南花鼓、豫西花鼓、豫北花鼓等不同支派。
唐代郓州寿张县古贤村(今台前县桥北张村人)的张公艺一直都是村里的治家之首。他采用“忍、孝”两种治理方式,由此成功实现了九世同居,和睦相处。在唐高宗的统治时期,张公艺因其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贡献而受到了高宗的关注。
台前县化装坠子是戏曲剧种。即化装演唱的河南坠子,由说唱形式发展而成。本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演唱河南坠子的演员们,将他们经常演唱的节目略加改动,化装登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于是便陆续组成职业剧团,并向河南梆子等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丰富原有唱腔。
少林暗藏门——佛汉拳,早年传播不广,是流传于冀鲁豫一带的稀有拳种。佛汉拳内容丰富,极具特色。佛汉拳朴实无华,不尚花架,重养身,善技击。
上世纪初,台前梅花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百代第十四代祖师,李培金、田道坤、齐德林、齐德众在老寿张县传授梅花拳文理武功,潜心研讨,倾力演练,并与台前地方武功遗韵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台前梅花拳。
二夹弦是河南省稀有剧种之一,二夹弦亦称“两夹弦”,由花鼓秧歌发展和演变。二夹弦音乐唱腔属板腔和曲牌结合的综合体,跌荡起伏,绚丽花俏、清新柔和、婉转缠绵。听之如沐细雨和风,主要板式有大、二、三棋逢对板和北词、赞子、山坡羊、娃娃栽板、哭迷子等。
泥哨是在很多年以前的一种泥捏儿童玩具,人们模拟小狗、小猫,荷包形状泥捏经过烧制而成,吹出各种声音。
台前历史悠久,这块黄土高塬上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民间剪纸的渊源可追溯到商代,也用纸制作皮影,称“纸窗影子”这是对审美的追求;随着剪纸的逐步发展,广泛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节日装饰或作为生活中刺绣的底样。剪成门的形状贴在门上,以图吉利。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一,是台前县马楼镇传统庙会。这是当地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庙会活动,庙会现场人山人海、百货充盈,摆满各种商品的小摊绵延数里,热闹景观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