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海货丰富,合浦油泡海鱼加工技艺富有地方特色,是北海饮食文化的一大瑰宝。主要原材料是北部湾海鱼:飞鱼、金鲳鱼、马鲛鱼、大眼鸡、巴浪鱼、红三鱼等。
金花茶,花色金黄,雍容华贵,享有“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的美誉,是防城港市市花。具有降血糖作用,是上等的保健食品。
京族一般在过节或重要日子时制作白糍籺。刚做好的白糍籺,大小匀称糯香浓郁,细滑柔香沁甜可口。刚做好的白糍籺,形如包,大小匀称,洁白粉嫩沁甜可口。
港口红沙村是国内知名的大蚝产地之一,年产量能达到25万吨。红沙村养殖的大蚝品种为近江牡蛎,具有个大、肉厚、身壮等特点。味道鲜美,肉多汁可口,同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
防城肉桂在防城生长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清光绪年间防城一带始有人工种植肉桂,现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防城肉具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同时具有味甜辣的独特品质 。
肉桂的树皮常被用作香料、烹料及药材,枝叶、果实、花梗均可提制桂油。主产于东兴市马路镇的“东兴肉桂”,栽种历史悠久,以其肉厚、油多而闻名于世。东兴市肉桂种植面积13万亩。
《六湖垌传奇》是关于六个天然湖泊的神话传说。包括“龙王三太子拓六湖垌为海疆”、“养珠湖为合浦珍珠哺育珠苗”、“孕育千年南珠之宝——夜明珠”等传奇故事。
籺丝的制做主要以大米为原料,传统制做方法是:先将浸泡好的大米打磨成米浆,接着用蒸桶将摊匀在布箍上的米浆蒸熟形成如睡莲叶状的粉膜,再将粉膜放置在户外的竹篾笪上晒干,最后将晒干的粉膜切成粉丝即可。
东兴的海鲜粥很有特色,海鲜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味道纯正、远近闻名,这里煮出来的绝妙粥品,深受当地人和游客们的青睐。海鲜粥里有大米、车螺、沙虫、螃蟹、红螺、泥丁、鱿鱼、肉丝等。
上思县的瑶族还保留着自己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其中瑶族的婚礼习俗,便是一个独特的景象。瑶族婚礼仪式有拦路歌、拦门关、鸳鸯仪式等,拦路歌和拦门关拦两次的意思就是要好事成双。
防城彩石雕刻手工技艺所用雕刻材料是防城十万大山所产彩石(叶蜡石)。所产彩石矿口山头属北基村管辖,故彩石又称“北基石”。
东园家酒是北海合浦的著名特产之一,为合浦东园饭店黄氏的祖传秘方酒,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属于药酒,具有保健作用。
合浦角雕是广西本土代表性传统工艺美术。利用当地牛羊角为主要原料,经开料、削坯、精雕、组装成各类水族生物、飞禽走兽、花鸟草虫等工艺品。
上思烤猪是上思县的一道特色美食,以其口感鲜美、肉质细腻而闻名。上思烤猪选用本地养殖的猪,经过独特的烹饪技巧和调料处理,烤制出来的猪口感鲜美、皮薄酥脆、肉嫩多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三角粽是合浦县比较常见的粽子了,无论是什么任何时节,大街小巷一直都有它的身影,合浦的粽子比北方的要大一些,每个在1斤上下。主要原料是糯米(学名:灿糯),馅料有红豆,猪肉等。
大板瑶妇女服装色彩的一大特点是色彩斑斓、大红威仪,其中帽子更是独占上风。在大板瑶妇女眼中,厚重而凸显的帽子是富有、高尚的象征。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在三月三必备的一道美食。五色糯米饭因其有黄、红、黑、白、紫五种颜色而得名,这五种颜色,除了白色保持糯米的“本色”之外,剩余的几种颜色都是用红蓝叶、枫叶、黄栀子等植物来进行“染色”。
猪头肉粉是东兴的一道深受欢迎的地道美食,弹有劲的手工粉,再码上软嫩的猪头肉,一定要带点半透明状的筋,加上一勺长时间熬煮的“靓汤”,撒上些许葱花,既暖胃舒适又解馋饱腹。
合浦文蛤肉色玉白,肉嫩味鲜,口感爽滑。合浦县是我国著名的文蛤产地之一,这里地处北部湾,具有海域污染少、海湾地势平缓、海水盐度低等优越条件,所出产的文蛤比许多海区的品质略好。文蛤养殖有近十万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
防城采茶戏的唱腔大落茶园、小落茶园、仙腔、哭腔和南音等,击乐主要有冲头、撞头、三排九、洗马板等。
象鼻螺是北海当地传统的海产,经济价值高,已经成为北海人的主要人工养殖海产品和日常招待客人的海鲜大餐。2022年,北海象鼻螺产量预计达6万吨。
数百年前就出现山歌“虽蕾”,具体出现时间无从考证,人民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山歌“虽蕾””,它可单人唱、双人唱或者多人唱,唱“虽蕾”就是从生活中追求幸福,“虽蕾”为壮族人民所传承。
选用本地猪的猪脚,砍成大小适宜的厚度,放入一大碗泡发洗净的笋干,加入食盐、生姜、料酒一起放到高压锅里炖煮约半个钟,一锅香味四溢的笋干炖猪脚就大功告成了。
独弦琴顾名思义只有一根琴弦,是我国唯一海洋性民族——京族的传统乐器,独弦琴演奏的声音尤其灵活,能与所有乐器都搭配演奏。独弦琴主要分布于东兴市京族聚居区,每逢佳节,京族人都会弹奏独弦琴助兴。
合浦金花茶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逐渐也成为了合浦一张闪耀世界的文化名片。2016年,合浦金花茶种植户1000户,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
高跷捕鱼捞虾是京族古老而独特的捕捞鱼虾的方式,所用工具有高跷,”丫“形捞杂,敞口网兜。每年农历六月至九月为南虾捕捞作业期,渔民脚踩高跷,肩搭捞架柄,平衡用力在海里缓缓推动捞网,即可捕获南虾。
合浦豇豆为当地的特产,种植面积广超过17万亩,合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豇豆之乡”。产豇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钙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外形美观、口感脆嫩、品质上乘。
上思舞鹿从产生以来未曾中断,是当地壮族居民喜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祝福舞蹈,在壮族乡村颇受欢迎。她具有传递民族精神文化的功能,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主要由舞蹈、锣鼓演奏组成。
煎堆,又名录堆。一种用糯米和绿豆做成的煎饼,色泽黄亮,外脆内软,香甜可口,是江平镇人民常做的一种传统美食。
合浦大月饼起源宋代,在清末民国初期逐渐兴起,以“皮薄馅足、松软香甜、色泽澄黄,油而不腻”的特点大受市场欢迎。
东兴对虾又名北方对虾,是一种名贵产品。东兴市拥有3.1万亩对虾养殖基地,是广西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对虾体长大,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东兴对虾源源不断地远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
点花灯在大王岭有着一种很浪漫的祈福活动。灯,在海洋文化里,代表希望和指引方向的作用,茫茫大海,看到灯光就意味着满载收获平安回到。在以男性为主的海洋文化里,生个男孩意义非凡,所以点花灯有告知乡里,并接受祝福的意义。
防城港的猪脚粉十分普遍,小街杂巷都可以找到卖猪脚粉的小店,炸得香酥再卤制的猪脚肉,外酥里嫩、Q弹爽滑、肥而不腻,加上些黄皮酱、辣椒酱,更添风味。
东兴卷粉是80年代初在本地兴起的一种小吃,卷粉吃法不复杂,在碗里盛碗汤后加入些许葱段,将卷粉整条放入汤里泡着就可以吃了,一条成功的卷粉非常筋道,嚼在嘴里粉条极富张力。吃时配以特制的卤汁,味道鲜香浓郁。
防城区客家民歌民谣以客家语为创作、传唱载体,以客家民间生活及习俗为题材,在客家聚焦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
南流江玉石既可以作为奇石观赏,也可以精雕细琢成饰品佩戴,集科普、观赏、装饰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奇石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浦康牌花生油”是合浦知名的花生油品牌,历来以品质纯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著称,是合浦名牌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东兴市江平镇是黄皮果的主要产地。其果色金黄、光洁耀目,根据性味可分甜、酸两个系统,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而且叶、根皮及果核均可入药,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北海的木船制造工艺历史悠久,在北海市铁山港区、银海区、海城区以及合浦县都有分布。是我国古代南海航线的一种重要船型,一直沿用至今。
银海区文蛤就是俗称“车螺”,是中国南海主要贝类资源之一。肉特别鲜嫩可口,汤、烩、炒食均可,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壳可药用。
青蟹又叫做锯缘青蟹,其青蟹的壳非常硬,而且呈椭圆形,而且胸部非常结实,两只爪子非常硬,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有海上人参之称。
腊味制作在北海的出现可追溯至清朝时期,“昇平腊味”沿袭至今已有百余年,是具有北海特色风味的传统腊味,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腊味产品较为丰富,主要有腊肠、腊肉、腊肉饼、板鸭、腊鸭等。
上思酸粉是统称,上思酸粉其实是酸甜的凉拌粉,主要有叉烧酸粉、鸭(鹅)肉酸粉、鸭杂酸粉等。酸粉料汤醇厚香浓,米粉柔嫩爽滑,荤素搭配正好,咸淡适中,老少皆宜。
在上思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上思香粽是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它以当地著名的糯米、绿豆、五花肉、板栗等食材为原料制作而成,香滑软糯、味道鲜美。
拉大网是广西京族人民从事海洋捕捞中最常见的一种浅海作业方式,金滩,因为坡缓、滩平、无淤泥,是全国最适宜拉大网的地方。
东兴八角最出名的要数马路镇栽种的,因为这里的八角不仅栽种历史悠久,而且成品果实大,肉厚,味道香,历来就凭借这些特点从而闻名于世,其产出的八角也是畅销海内外,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天琴是壮族称为“天”(弹天、唱天、跳天)的文娱活动的唯一乐器,至今己有200多年历史,是壮族群众举行唱天、跳天、禳灾驱邪、祀神祈福、节日庆典时所用的主要乐器。
馊粉是部分上思人中秋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这独特的味道,若你也感兴趣,有机会不妨去试一试。馊粉买回家后用开水烫一遍后装碗,放上肉末,拌上喜欢的酱汁,吃起来口感顺滑,香味独特,清爽宜人。
银海生蚝(牡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原19%-38%。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
京族人民能歌善歌,生活中洋溢着歌声。京族民歌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民间音乐,主要用于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表达男女纯真爱情,树立社会道德规范,褒贬民间真善假恶等。
哈节是京族最为重大的节日庆典。哈节文化主要分布于京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山心、万尾三个岛屿(俗称“京族三岛”)其及附近的村屯。由于各地京族迁到中国定居的日期各不相同,万尾、巫头两岛哈节举办的日期是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农历八月初十,红坎村则在农历正月十五。
榄子焖沙箭鱼是东兴一带的特色菜肴。是一道由沙箭鱼、味精、蚝油等做成的美食。这道菜肉嫩鲜,带有榄子的香气,是人们食粥下饭的搭配菜肴。
上思县香糯种植历史悠久,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经农民长期精心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上思香糯米质纯正,米粒圆大,洁白如玉,蒸熟成饭,软滑而粘,气味芳香,前人曾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之说。
东兴牛腩粉香醇可口,吃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精心挑选的牛腩肥瘦均匀,经过长时间的焖煮软烂入味,熬制了很久的灵魂汤底,色泽鲜亮,香味浓郁,是连汤都要喝光的美味!
合浦金银首饰制作传统技艺,是中国传统贵金属首饰制作工艺的一支脉,是我国古代先民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富有创作力和想象力的艺术珍品。
银海区沙虫又名方格星虫,形状似根肠子,粗度一般为5─8毫米,长度一般5~10厘米。味道尤其鲜美,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干制后炸、炒、炖、烩、煮汤均可。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合浦公馆木鱼”(又名“牡丹花”、“金牡丹女”、“金牡丹”)是合浦人民群众,特别是当地客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源于合浦廉湖书院(旧址在公馆至曲樟途中,今曲樟乡荷树坪村路口处),伴随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合浦竹壳籺是用糯米、蔗糖、纯净水手工精制,用竹壳包裹,以其清香竹味,软韧爽口,甘甜美味而驰名。
沙虫含丰富蛋白质,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炸、炒、炖、烩、煮汤均可,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无比,价格上比较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