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首阳山自伯夷叔齐隐居后而出名,千百年来,凭吊、祭奠者络绎不绝,且延续至今,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碑文。
青苗会民间祭祀是流行于甘肃岷县锁龙乡部分村社的一项独特而神秘的神灵祭祀活动。
岷县羊皮鼓舞只有在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吉时开始祭神活动时跳。岷县羊皮鼓舞不但具有流传完备的唱白本子,而且仪式具有固定的格式,动作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动。
漳县臊子面是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地区的一道著名传统面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浆水面是通渭人民家喻户晓的美食,
渭源羌蕃鼓舞是古藏、羌文化的活态载体,显示了羌、藏、汉民间舞蹈的融合性,是由原始狩猎——古代征战——节日庆典的祭祖祀神的歌舞仪式演变而来,与数千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一脉相承。
临洮浆水面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浆水面是用临洮特有的酸菜中的浆水加面条做成的。临洮的酸菜绝对不同于其他地方吃到的'酸菜”,其他酸菜是腌制而成的,而临洮酸菜是发酵而成的,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和其他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岷县洋芋蒸菜是甘肃省岷县的一道传统美食,蒸制后的洋芋块或条保持了其原有的香甜和软糯,同时与面粉的结合使得整道菜口感更加丰富和饱满。加入调料后,更是增添了鲜香和辣味,让人回味无穷。
通渭县湛龙观庙会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庙会活动,湛龙观位于常家河镇西三里许,有塔尼寺,宫名湛龙观(又名斩龙观),主要有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圣诞法会”和农历九月十九日“大势至菩萨圣诞法会”。
在临洮辛店一带,有一种久享盛名的小吃——石子儿馍馍,也叫石子馍。石子儿馍馍,石花明显,色泽沉黄,酥脆味醇,久放不馊。
岷县九宫八卦灯会历史悠久。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九宫八卦灯会,用以祭祀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万民平安。灯会活动主要由“湫池取雨”“水神踩街”“灯场转灯”“唱戏娱神”四部分组成。
临洮干甜醅,酒香浓郁,入口香甜,品质绝佳。由于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长久保存而不坏,还便于携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既可干食,还可加少许开水食用。其制作历史悠久,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漳县“羊十道”是一道极具浓郁地方特色、饮誉陇上的独特风味菜肴,羊十道,即十道菜、十种花样、十种风味。
通渭麻辣烫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一种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食材种类而广受欢迎。通渭麻辣烫以其热辣鲜香、翻滚着“土生土长”在通渭的各色风物而著称。
黄酒泡馍是一道小吃。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甘肃岷县的一种地方小吃。
甜醅是通渭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为地产莜麦。通渭甜醅醇美香甜,营养价值高,具有消食、解暑、清热等功效。
木厂红豆腐,特别是“木厂张记”红豆腐,是中国“青、红、白”腐乳三大派系中“红方”腐乳的杰出代表,其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口感独特。
临洮脊兽不仅兼有秦、汉、唐的流风余韵,而且也融会了宋、元、明、清的文化创造,反映和包容了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丰富内容,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巴当舞,甘肃省岷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巴当舞古称“播鼗武”,源于古羌人的“祭山会”,是流行于甘肃省岷县中寨镇的一种祭山神的传统舞蹈。
洋芋搅团是定西漳县小有名气的小吃。搅团是流传已久的一种家常饭,以玉米面搅团最为常见,兼有荞麦面搅团、杂面搅团等多种形式。漳县洋芋搅团的口感细腻爽滑,入口即化,同时带有浓郁的土豆香味和酱汁的酸辣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美称。岷县是中药材资源大县,当归主产地之一。境内分布中药材资源238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享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美誉。
漳县腊肉韭菜是甘肃省漳县的一道特色美食,漳县腊肉韭菜选用优质的猪肉作为腊肉的原料,经过精心腌制和熏制而成,具有浓郁的腊香味和独特的口感。韭菜则是漳县的特产之一,青翠肥大,分红根叶与白根叶两种,为这道菜肴增添了清新的香气和口感。
通渭扇鼓舞是一种伴随着民间巫术和祭祀活动而发展传承下来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多在迎神打醮时举行,由师公(即巫师)表演。
鹿鹿山位于通渭县北部,距县城十五公里。鹿鹿山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社会风俗、人文礼仪和古老传说。鹿鹿山庙会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举行,具体时间可能会因年份和当地习俗而有所调整。
通渭饴糖又叫糖瓜,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而成的一种黏性很大的糖,把它扯成长棍形就称为关东糖,拉成扁圆形就叫糖瓜。既可食用,又是祭“灶神”时的必用品,是通渭县的主要糖制品。2019年3月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搅团一般由荞面等杂粮面制作而成,在通渭县搅团尤其以马营一带做的最好。现今搅团小吃的种类有玉米面搅团、莜麦面搅团、谷面搅团、糜面搅团、地软儿搅团、浆水搅团等。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位于麻家集镇的高石崖和乔家滩举行。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主要流行洮岷花儿,它的种类、内容、曲调具有多样性,一般唱时随着歌唱的感情,词的内容、曲调可以自由发挥,不受拘束,有“十唱九不同”之说。
岷县清水乡清水村的铜铝翻砂铸造工艺历史悠久,据村民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水铜铝铸造的产品很多,有大锅、火盆、大钟、香炉等,但最典型的制品要数铜大锅、铝大锅。
春叶和遮面是通渭剪纸中古老独特的艺术品种,是由古代的“幡胜”演化而来。通渭春叶、遮面的制作方式是在白色宣纸上刻镂出图案之后,在不同部位用不同的颜色慢慢浸润,以突出各种图案之间的颜色对比,整个制作过程全部采用手工,繁杂缓慢,兼具纸张印染和纸上雕镂两项传统工艺美术制作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