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灯会在清代乾隆年间已趋兴盛,其组织形式一般由一个自然村或宗族聚居的居民自发组成,在元宵节前开展活动。
“戏五猖”是岳西县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文化,寓意抑恶扬善,为善则昌。岳西戏五猖通常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中进行,旨在祈求平安、驱邪避灾,并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感恩。
枞阳春节民俗是安徽省枞阳县在春节期间的一系列传统活动和习俗。枞阳的春节民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祖先的尊重,以及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这些习俗不仅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也让春节成为了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气氛的重要节日。
枞阳民间婚嫁风俗是安徽省枞阳县特有的传统婚礼习俗,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仪式和活动。
“三月不吃粑,蛇咬归人家。”枞阳有三月三吃粑的习俗。“粑”与“巴”谐音,鬼节吃粑是为了“巴”住人的灵魂,不让鬼勾走了。所以这一晚家家户户都要吃粑,而且还要等天完全黑透了才能点灯,大概是想人在暗处躲着,不让鬼看见。
陆家湾老龙灯会是枞阳县枞阳镇陆家湾及周边区域的传统民俗运动。陆家湾老龙灯会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末(公元880年)。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
秋月龙舟会是桐城市双港镇颇有影响力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元末明初的瓦屑坝移民。每年端午节前后,秋月龙舟会举行祭拜祈福和龙舟竞技表演。
西瓜嘴龙舟据传为江西鄱阳湖瓦屑坝移民时带至桐城,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龙舟会老龙庙均有香火祭拜,且常年接待来自远近的香客,祈愿风调雨顺,万事顺意。
龙山吴氏龙灯会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传,现在双港镇“龙山村”以前叫“双龙村”,此地有两条老龙,又称“双龙会”,一条为黄氏老龙,一条为吴氏老龙,遵照祖先传承下来的规矩,每逢喜事或春节前后,老百姓自发组织,扎灯舞龙,那时候舞龙现场双龙齐舞,热闹非凡。
福塘郑氏龙灯会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福塘郑氏龙灯表演套路众多,有黄龙出洞、老龙洗耳等三十一套动作,寄托着当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和生活追求。
王圩灯会是桐城市双港镇颇有影响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王圩灯会集彩灯扎制和龙灯艺术为一体,寄托着广大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和生活追求,具有浓郁的民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强大的凝聚力。
宿松县许岭灯会是一种独特的灯会。它是一种汉族民俗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既是一种汉族民俗舞蹈,又汇集了汉族民间竹编艺术、焊接扎彩艺术、民间杂技艺术、脸谱艺术、民乐演奏艺术、剪纸艺术、彩绘艺术、戏剧艺术和神话传说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龙坦龙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黄泥镇及其周边地区。自明朝初年起,龙坦龙灯已经传承了600余年,期间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更新。
潜山民间一般沿用的婚嫁礼仪有相亲、定亲、送日子、迎娶、回门等程序。
抓周,是潜山市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是在小儿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小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以新生儿第一件抓着不放的器物为准。
“三句半”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三句半”这一项目主要流行黄铺镇及潜山市河西一带,是中老年人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方式,表现形式:由四人敲锣打鼓组成演出队伍,按照事先编排好的说辞,一人一句,最后一个人只说半句话,并配以锣鼓打击乐在中间压韵,如此循环往复,是老百姓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
麒麟灯艺是流动表演形式,因而每到一处,家家户户喜放鞭炮,烧黄表迎接,乡民们都祈祷人丁兴旺、幸福美好。
怀宁凉亭狮子灯会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安徽省怀宁县凉亭乡双湖村后湾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项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以其独特的舞狮表演和灯会庆典而闻名。
五猖会,其背景源自巾帼英雄梅花姑娘舍身除暴安民的故事。当地民众为纪念梅花姑娘,便以五猖戏的形式彰扬梅花姑娘的不朽功绩,让梅花姑娘的精神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葛沽宝辇会兴起于明朝末年,盛于清,距今已有约五百年的历史,代代相沿至今,长盛不衰。
北仓随驾狮子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一道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花会,今已传至第十代。因娘娘庙门前摆有两座大石狮子,有人建议此会由“大鼓会”改名为“随驾狮子老会”,意指为出巡的娘娘保驾护驾。此后,“随驾狮子”便沿用下来。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以及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汉沽女书民俗文化。
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始建于东晋太元年(386年),是佛教净土宗在中国的发祥地,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净土宗因专修往生净佛土,故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故又成莲宗。
1995年,能行法师驻锡庐山,重建了荒废已久的万杉禅寺,重振庐山禅茶弘法祖风,种茶制茶、煮茶禅修,诚邀全国文化名家组建庐山庆云文化社,品茶兴文,施行教化,继承和光大了万杉禅茶会之风,与时俱进,富有创新内涵的万杉端午禅茶会,已连续举办多届,成为庐山文化特色品牌影响全国。
范镇河灯节,俗称“送船”,是瑞昌沿瀼溪岸边乡镇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范镇、南义的一些乡村。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范镇各地乡民会邀请远嫁的姑娘、姊妹回乡聚集,组织献唱“孝亲歌”、祭龙、游街,并放流祈福河灯,祈祷风调雨顺。2013年,瑞昌范镇河灯节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昌跑马灯又称茶灯,太平灯。为活跃节日气氛,禳灾祈福,每逢过年过节,夏畈农村跑马灯走村串巷,进行行灯。瑞昌跑马灯起源于江苏无锡。明末1626年,当时瑞昌人朱汉成在无锡当知府,由他把跑马灯传承到瑞昌北片大林埠(即夏畈镇南片几个村),延续至今已有近400多年历史。
都昌灯粑,始于都昌县原住民的元宵祈祷,世代相传,迄今有千年历史。其采用优质籼米炒至半熟后磨粉,然后根据各人喜好捏成各种家禽、家畜、鱼、蛙、瓜果、草食性野生动物,拿这些去祭祀。
义门陈寻根习俗发源于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聚居200余年,数千人同财共居,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讲文化、守规矩、克勤克俭、耕读持家,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传承“义门陈”寻根习俗,有利于弘扬和谐社会的思想,有利于改善国民的精神面貌。
《百泉药会》全称是百泉药材交流大会,2008年6月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百泉药会与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并称全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其历史悠久和规模之大,位居三大药材交流大会之首,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
九莲山西边有始建于唐代的白云寺,东边有道教圣地紫团巍老爷顶,四周散布着许多大小的庙宇,民间信仰之风十分浓郁。
浚县民间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中期已有很盛行,是蕴含着人们祭祀神灵,祈盼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活动。浚县民间社火的表演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形式有舞狮、高跷、旱船、竹马、背阁、武术、秧歌、花船、抬老四、二鬼板等十多种琳琅满目。
浚县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以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气势恢宏,庄严神圣闻名于三市五县。据《浚县志》、《玄帝庙建立碑记》记载,九流渡添仓会祭祀活动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其分布区域涵盖浚县、滑县、淇县、卫辉、延津五县、影响鹤壁、新乡、安阳等市。
龙灯是龙涓乡山后村独特的节日活动,山后独特的龙灯,每逢农历正月十二日夜间开展迎龙游村活动。
泉州妆阁(湖头水车阁),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民俗活动,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湖头水车阁(妆阁)是流行于湖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清光绪年间。
灯彩是中国民间盛行的元宵游艺活动,安溪蓝田进德村花灯别具一格。蓝田当地的祖先决定在农历二月十五再“灯彩游乡”,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祥和、风调雨顺。从此,农历二月十五游灯龙的习俗沿袭至今。
清水祖师信俗发祥于安溪清水岩,至今已流传900余年。据民国十五年(1926)版《清水岩志》记载,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又称麻章上人,为北宋名僧。
安溪关帝信俗源于安溪县湖上乡盛富村境内铜锣寨上的铜锣庙,经历四百多年的传承。相传举口村崇拜的关帝香炉飞往铜锣寨,百姓认为是关帝显圣,自寻圣地,于是就在铜锣寨上用石头砌成石龛奉祀关公。
保生大帝信俗,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民俗,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流传已近千年,仅台湾就有分庙五百多座。保生大帝是闽台两地数千万闽南人的健康守护神,其药签中的一些医学验方是中医药宝库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信仰信俗和健康、慈济、和谐的文化精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岩适中盂兰盆盛会,距今已有560年历史。民间每逢干支甲、乙、丙三年的农历十月,便举办一次为期半个月的“盂兰盆节”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乡俗又叫“十月半”。其目的是增强邻里和睦团结,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族里平安。
正月十三是福建漳平市永福镇陈村一年一度的关帝庙会,特别是“坐刀椅”是少见的一项绝活
在漳平永福镇龙车村留存的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春节民俗活动——游宝塔(也叫抬宝塔)。游宝塔时需要由38名青壮年同时将塔抬起,再沿着全村巡游,为各家各户祈福。
“游傩狮”传统游艺活动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平北部的吾祠、新桥、灵地、双洋、赤水、溪南、象湖等乡镇的部分村落。“游傩狮”是汲取当地流传的傩面舞、南狮、游走艺术部分表演形式,合三为一的游艺活动,在各活动场所、路上游走“傩狮”命名而来的。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诞辰日,漳平市永福镇都会举办纪念妈祖文化节,全镇一万三千多户人家齐聚妈祖庙前,设坛、摆供、祭拜,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弘扬妈祖“大爱无疆”“乐善好施”“济困危”“真、善、美”等精神。
漳平迎竹马庆丰年活动是象湖、溪南、吾祠、灵地举行的民俗活动,迎竹马活动由来已久,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陆羽茶圣,南洋茶农尊称为“茶公”,自2012年开始,每年在春季水仙茶开采之时,南洋镇的茶农们都要在南洋镇北寮村的陆羽神像前,举行春茶开采前的祭拜活动。开采祭,感恩天泽;茶圣佑,致富一方。
“板凳花灯龙”是漳平市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板凳龙”相传源于明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出龙时,村民们开始放焰火、鞭炮,舞龙时,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鼓乐喧天,长号动地。需近3000人共舞一条龙。
“舞炮龙”始于明代隆庆年间,在当地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双洋“炸龙”是闽西独有的,极具观赏性、互动性,它是一种能“闹翻天”的习俗,全村沸腾,声、光、色俱全。
每年的正月十五,武平县尧禄村的村民都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闹灯,欢庆元宵。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新添丁的家庭,会在正月十五前一天,做一个如金字塔形状的“子孙塔”,祈求后代平安顺遂。
定光古佛信俗源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福建武平县岩前镇狮岩(古称南安岩或南岩)。千百年来,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其信俗广泛传播于闽、粤、赣、浙、川、台及东南亚等地,成为客家人的共同信仰、是客家族群世代传承的最重要的民间习俗。
剥皮公爹信俗可追溯到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剥皮公爹”系元代至正年间武平县尹魏侃夫。万安信众把魏公尊称为“剥皮公爹”,奉魏公忌日为“剥皮公爹生日”。
祭孔的风俗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是孔子死亡后第二年开始的。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褒扬与追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宏,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上杭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祭孔活动,一直坚持至1947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上杭南阳花灯的习俗已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秉承了均德公后裔“花发千枝归一本,水流万派总同源”的古老训示,见证了宗族延续过程中的荣辱兴衰,至今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仍保持民间“闹花灯”这一传统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更吸引了邻县、邻乡、邻村等多达上万人前往观赏。
打香灯又叫“香灯龙”“舞香龙”“杆龙灯”,打香灯是闽西客家山村在每年春节或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的一项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的民俗文娱活动。
过火坑是上杭县步云乡蛟潭村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传承,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地人一般于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过火寓意走红走火,红红火火,象征着勇于挑战,攀越崇高境界的精神内涵,也寓意着盼望祈福驱邪,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溪口走马灯一般在春节和接待重要客人时表演,走马灯,突出一个“走”字,一般选12—14岁左右的小孩,男女不限,一般要求逢双数,每人套上不同颜色的“马”,着装颜色要与马的颜色相同,表演主要是队形队列的变换。
上杭客家崇宗敬祖习俗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宗族联谊,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祭拜宗祠先祖,修编族谱、宗谱、祠谱各族都有自主创立传承至今的族规祖训字辈等,堪称崇宗敬祖的礼仪之乡。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是客家人在迁徙中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带到闽西,并与当地原有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客家节庆习俗,其形式主要有游大龙、走古事、花灯、烧炮等。
据美溪当地民间传说,黄悻三仙曾在美溪一带显迹,救民于危难,被美溪民众奉为保护神。六月初六是黄七翁仙师的生日,于是便有了“百鸭祭”的奇特习俗。
《踩船灯》就是彭坊村流传久远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踩船灯》又叫《扭船婆子》,据说源自人们为了纪念乾隆27年(1763)下江南时设祭坛求雨,缓解了当年旱灾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