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臭屁醋食俗是佛山市三水区的一种饮食文化,三水臭屁醋的酿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33年前,距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最早在《齐民要术》成书前已有记载。
三水河鲜生产习俗是佛山市三水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来,三水疍家人一直在西江、北江上捕鱼为生,完全掌握了这两条河流所出产河鲜的异同。
佛山秋色是佛山民间传统庆丰收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是生动丰富的原始艺术、 乡土艺术、风俗艺术。相传起源于两晋时期,肇端于儿童舞草龙庆丰收的“孩童耍乐”,明正统 十四年(1449)定名为秋色。
“行通济”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人行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和家庭幸福等。该民俗活动在佛山流传300多年,原为民间普通习俗,后成为全民参与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
佛山元宵灯节习俗历史悠久,明代已盛行。佛山春节习俗,既沿袭中原风俗,又有独特的时尚。清乾隆版《佛山忠义乡志》载:“佛山地广人稠,五方杂处,习尚盖岐出矣。”
多年以来,在南庄上元村,每逢中秋佳节都举行热闹的舞火龙、秋色巡游的传统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的民众相信舞火龙可祈福,辟邪、求安康。
六月六塔坡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祖庙街道继“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南狮运动之乡”后的又一张文化名片,通过寻根佛山初地,继承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加深与海内外乡亲的血脉情谊,进一步彰显佛山初地文化自信。
孔家村自乾隆年间便有拜文昌习俗,在文昌阁祭祀掌管文运功名之文昌星。每逢农历二月初三,是民间传说的“文昌帝君神诞日”,起初拜文昌仅是村民单家独户的自由拜祭,后来演变为孔家村的民俗---集中举行庆典祈福活动。
大江舞火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古时,除大江村有中秋舞火龙的习俗外,附近的大沙、大富、村头、村尾等地也有同样的传统。
罗格孔家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中部,村民属孔子之后岭南派一支,由于孔家村村民是孔子后裔,在每年春季、秋季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会举行祭祀孔子治动。
嫁女烧芏习俗是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的一种传统婚嫁习俗,在高明区的一些乡村地区,人们相信嫁女烧芏(芏,方言音同“肚”)能够驱邪避凶,保佑新娘和新郎幸福美满。这一习俗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高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端午节,高明区东部、东北部水乡(荷城街道辖区内的荷城、三洲、西安、富湾)的乡村都将举行扒龙舟(又叫“扒龙船”)活动,且习俗来历已久。高明地区的扒龙舟活动在农历五月初一已经开始,至五月初五才结束。
“女仔屋”,顾名思义,就是女仔屋晚上睡觉的房屋。以前,女仔屋在高明农村颇为普及,基本上村村都有。
农历新年大年初四至元宵节期间,不少新添男丁的高明人家都流行着“挂花灯”的传统习俗,也会在村中大开筵席,邀请亲朋好友“吃灯酒”,共同分享添丁的喜悦。
高明濑粉节是广泛流传于高明地区的民间饮食习俗,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习俗的主要内容是在每年大年三十日,清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做濑粉,中午人人同吃濑粉宴。
叠滘历代祖辈都在狭窄多弯的河涌上扒龙船,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在端午期间,叠滘会举行为期4天的龙船弯道竞速赛。
相传“烧番塔”活动源于古代劳动人民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举办。丹灶仙岗村把“烧番塔”活动流传下来,作为中秋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传统民间文化风俗。
每年农历“冬至”日是南海大沥平地黄氏冬祭仪式拜祭日。冬祭从何时开始已无从考究。据《南海平地黄氏族谱》记载,平地黄氏每年举行春、秋、冬三祭。2005年,平地黄氏为纪念始祖德政公九百岁诞辰,复办冬祭。
相传乾隆年间,南海赤山村曾出现过大旱灾,后得法师指点全村需要在正月十五这天“跳火光”以保风调雨顺、生活安康,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跳火光”习俗。至今这一习俗已延续了三百多年历史。
中秋夜烧番塔在松塘村流传已久,是松塘村的一件盛事。每年中秋夜,松塘村忠心坊一带户户灯火通明,村民在拜月后,来到已砌好的番塔附近,观赏“烧番塔”。
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南海县盐步河东、河西村共同出资打造了一条坤甸木为材料,长36.8米的龙船,后被称为盐步老龙。
九江鱼花生产习俗是佛山南海九江乡民在鱼花捕捞季节,据气象预测鱼花流经时间,在河段设立鱼花埠,捞取鱼花后进行分类、培育管理,以及交易和运输的民间生产模式。
乐安花灯会,是广东省南海区乐安传统节日习俗。乐安的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已延续了三百多年了。每年春节期间,街边的档口总挂满各色的灯笼,花团锦簇,渐渐使乐安圩有了“灯地”之称。
官窑生菜会,流传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广东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官窑生菜会会期自农历正月廿三至正月廿七日,共五天。
香云纱染整技艺即晒莨,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为丝绸染色的一种工艺。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 “软黄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头灯酒习俗是由民间信仰活动世代沿袭流传下来,与群众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南头灯酒习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有一套严格而完整的扎灯、开灯、挂灯、祈灯、投灯、饮灯酒习俗。
农历二月十三是中国民间节令“沙溪洪圣殿洪圣龙王宝诞醮”又称“大王诞”。“大王诞”祭祀仪式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大王诞”,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均有隆重的打醮仪式。
小榄菊花会,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色彩斑斓,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南朗崖口飘色,又称“出会景”“枭色”,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的祭祀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朗崖口飘色源于唐代耍菩萨的祭祀习俗,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表现样式,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时,崖口村都要举行飘色表演。
黄圃飘色,广东省中山市民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黄圃飘色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和民国期间,其溯源自明末清初的木偶演变而成,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由童男女装扮人物故事巡游,称为出会景、飘色等。
沙溪四月八,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和象角村地区的民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沙溪四月初八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的地方传统民俗巡游活动,活动期间举行龙、凤、蚌以及飘色等一起盛大的表演。寄托沙溪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黄圃赛龙舟习俗,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的民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黄圃镇赛龙舟是中山市黄圃镇一带流传百年的大型民间习俗活动,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黄圃赛龙舟习俗主要分布在五古坊(岗东、北头、灵会、鼓楼、三社)地域,即现鳌山村、镇一村、三社社区等范围。
沙溪三月三,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的民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沙溪三月三有一系列仪式和内容,供奉北帝的各个村庄在历都有专门的组织进行筹办。到了三月初二下午,所有参加“三月三”活动的队伍齐聚村内北极殿,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装船仪式。
长洲扒仙艇来源于我国传统龙舟文化,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洲扒仙艇于每年端午节在长洲北部的狮滘河上举行,扒仙艇的参赛队伍(通常是以村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组队)会对每一艘艇都起一个响亮的名号,多选择“龙”、“腾”、“飞”、“仁”、“麟”、“气”等代表着吉祥、积极、向上等正能量的字眼,以其分别作为各个队伍的字号。
港口天后诞,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的民俗,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港口天后诞,是中山市港口镇人民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前后,举行的一项以庆祝天后诞辰、保佑国泰民安为主旨,包含祭拜祈福、巡游保境、斋宴酬神等内容的传统民俗活动。
黄圃三六九墟市习俗,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的民俗,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六九墟市是清末民初诞生在黄圃的民间商贸习俗,历经搬迁,已逾百年,传承至今。
飘色(吉水偶色)源自于明朝良村梁氏村民开始的二月二“伯公巡游”活动。海瑞的恩师梁逵告老还乡一直主持这一项活动。吉水偶色集音乐、戏剧、美术、力学平衡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吴川花桥是广东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晚,踏着夜色,游人倾城而出,拥向花桥。花桥是由吴川市梅录镇上隔海村群众装饰的。他们把梅江上一座桥梁点缀得花团锦簇,灯火辉煌,桥头龙飞凤舞,逼真动人,即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吴川飘色始于清代,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飘飘如仙,惊险美妙,被誉为“隐蔽艺术”和“东方飘游艺术”。
古代闻名于世的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是古代雷州人在雷祖祠内举行的一种隆重的“祭雷”仪式。雷州是世界上两大著名雷区之一,雷州先民自古敬雷、祭雷。为使雷雨有致,先民们便抱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将人间最好的鼓送给天神,将新鼓换旧鼓,以换来人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人龙舞"俗称"送龙子"或"扛龙",是当地民间极具特色的闹元宵习俗。沈塘人龙舞约兴于明代1523年,距今近500年历史。缘因雷阳当地官宦绅商陈仕恺创办沈塘集圩,疏财济民、益民、便民之善举感动了沈塘民众,民众即兴向陈仕恺公祝福傩舞而形成,传闻受"人龙"恭贺者必增福荫,添丁旺财。
雷州乌石蜈蚣舞是广东省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汉族传统民俗舞蹈活动。该舞起源于明代,有400年以上的历史。
北坡游鱼,又称鱼龙舞,是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一项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已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祖习俗是广东省遂溪县一项富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糖祖习俗起源于隋朝,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遂溪有着“中国第一甜县”的美誉, 是我国较早种蔗和制糖的地方,以糖为主的民俗文化独特而丰厚,遂溪糖祖习俗和古法制糖技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仪式完整、组织严密,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徐闻县桥头村“盘古诞信俗”独具地方民俗特色,是徐闻县文化馆收集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民俗从明朝起流传下来,主要分布在徐闻县桥头四境村以及下洋、前山、曲界、仙安、锦和诸镇乡村。桥头村民以发现盘古诞生石的九月二十日为祭祀日,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九月二十日举行大巡游信俗活动,并进行一系列敬崇盘古的信俗仪式。
渭源首阳山自伯夷叔齐隐居后而出名,千百年来,凭吊、祭奠者络绎不绝,且延续至今,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碑文。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位于麻家集镇的高石崖和乔家滩举行。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主要流行洮岷花儿,它的种类、内容、曲调具有多样性,一般唱时随着歌唱的感情,词的内容、曲调可以自由发挥,不受拘束,有“十唱九不同”之说。
金钟镇花儿会是一个传统的民俗活动,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这个活动是为了庆祝农作物的丰收和祈求来年的好运。临近花儿会开始,各地商贩云集,附近的群众纷纷前来赶会,现场热闹非凡。
社火是漳县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漳县人的心里,春节不耍社火就等于没有过年,盐川社火如同汩汩流淌的盐泉一样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周边独领风骚,民国初年曾到岷县、宕昌等地演出,时达一年之久。
岷县人崇拜水神,俗祀18位湫神,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据考证十八路湫神形成时间为明代早期,很大程度上是藏羌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杂糅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每年农历五月初分布在境内的18位湫神(龙神)全驾出巡,全程巡域。
岷县九宫八卦灯会历史悠久。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九宫八卦灯会,用以祭祀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万民平安。灯会活动主要由“湫池取雨”“水神踩街”“灯场转灯”“唱戏娱神”四部分组成。
青苗会民间祭祀是流行于甘肃岷县锁龙乡部分村社的一项独特而神秘的神灵祭祀活动。
二郎山花儿会是甘肃省岷县的地方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最早源于岷县的祭神赛会,据考证其形成时间为明代,以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儿会的规模最大。 祭祀当天,祭祀群众赛唱“洮岷花儿”,其时赛会参与人数达十余万,场面极其热烈。
临洮拉扎节是流行于甘肃省临洮县南部及相邻的渭源、康乐一带的重要节日,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拉扎节源于当地先民对“五谷神”的崇敬和感恩。从农历7月10日开始到“10日1送寒衣”或半月后结束,历时两三个月。节日期间要进行祭神、尝五谷等活动。是当地群众为酬谢山神而进行的一次“狂欢”,也是当地民俗中“最长的祭神节日”。
宝卷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艺术——宣卷(又叫念卷)的底本,是从佛教俗讲发展来的。嘉峪宝卷内容多为抑恶扬善,既能兴教化、劝操守,又能营造热闹气氛,给人以情感愉悦或心灵感悟。农村群众普遍把它当成立言、立德、立品的标准,视为“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
靖远大芦“纸马滚灯”,也叫“灯曲子”,源于明朝。为了活跃农民的娱乐,宋云山就以赵匡胤送京娘的故事为题材,自编自导了以男耕女织、历史人物故事、农耕文化的秧歌曲艺。
神社火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表演者装扮成各种神,着古代服装,画各种脸谱,利用各种道具,“迎喜神”、“玩社火”,祈福颂德,驱邪扬善。
景泰打铁花是流传于景泰地区的传统习俗之一,它是古代的原始“烟花”,也是最为醒目和璀璨的民间艺术之花。她源于明代中晚期,盛行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会宁高跷是会宁民间盛行的一种祖辈相传的群众性技艺表演形式,是会宁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会宁县城、杨崖集镇陇西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