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花杠:为该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鹿泉跑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
曲阳吹歌起源于明朝
“青剧”历史比较悠久,据老人们传说,“在明朝俺们村就有,那时候没有名称,都叫它‘秧歌会’”。
何庄武狮兴于明末清初,据祖辈言传
泊头小竹马,又称跑竹马
青面獠牙、红面长发的“两对丑鬼”撕扯着上场,使绊子、抓肩、抓摔、侧摔等摔跤技能无所不能,甚至从台上扭打到台下,双方各不相让,真似“要输赢个明白”。一番激烈摔打后,脱去服装演员亮相,明明是两个人四条腿,竟然变成“孤零零”一个人。
水上婚礼,白洋淀诸多渔村四面环水,渔民的交通工具是船,其中具有地方特色是迎亲彩船。鲜红的花轿放在船头,大队盛装的迎亲队伍,排成一列恭候着,布满整个水淀。
博野屯庄军乐队成立于1948年,由村民蔡红彬发起
西砖河落子属于文落子,已有100多年历史。
碌碡:是广泛流传于石家庄市栾城区一带的民间自娱性广场艺术
井陉县南张井村的民间焰火源自山西
博野“帽儿舞”起源于清代,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跑旱船,是博野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一般在春节以后正月十五之前表演跑旱船。
火流球,又叫火流星,是平山一些村镇庙会或节日期间举行的一个传统庆祝方式之一
因外表像个布袋似的,人们叫它“布袋戏”。
1945年至1950年拉洋片在博野流传广泛,它在《西洋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1997年博野县西街开始组织秧歌队庆祝香港回归,逐渐在各村流行起来,一般在农闲是每天晚上扭秧歌,节日庆典时也有秧歌队助兴。西街、张岳、北白沙、淤堤秧歌队比较有名。
西宫大蜡会是我区西宫村声名远扬的传统庙会,每年农历十月十三至十五在西宫村举办。
雄县古乐是河北省雄县的地方传统鼓吹乐。
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