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年(1877年)由龙堂村刘豪、东墟营姚老谨二人在清苑学艺后回县演唱,《西河大鼓》始传入本县。
定州秧歌剧,原名“定县大秧歌”,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一个古老的传统戏剧曲种,因发源地在河北省定州市而得名。
南乐会曲目是目前中国流传下来的四大古乐之一
表演时腰挎花鼓,右手拿双锤,左手拿镗锣,边敲边舞边唱。
安国老调,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高村镇北白涧村南乐会,又称“北白涧村南乐善会”,相传始于明朝,确切时间难以考证。
高洛音乐会是流传行河北省涞水县义安镇南高洛村和北高洛村的一种传统音乐表演形式
定州市花张蒙村村民历史上多信仰道教,该村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花张蒙道教音乐。
高碑店市撞河村的“上四调”是属于柳子弦索腔系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东韩村拾幡古乐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宫廷音乐、江南丝竹等多种音乐成分。
博野南祝村唢呐吹歌有近百年的历史
涞源梆子是流行于涞源全境域的一种传统剧目,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横岐调为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独特剧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于梆子腔系统
“竹马舞”指的是表演者在腰间系上马形道具,分马头和马尾两截,边歌边舞。
地平跷产生于河北省顺平县,流传遍及满城、望都等邻近诸县,是一载歌载舞的传统民俗舞蹈。
上白羊村哈哈腔剧起源于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传承到现在已有六代人,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结拜之日。每年此时在刘备故里隆重举行的“楼桑春社文化庙会”,如今已经成为涿州市弘扬“三国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庙会期间,有各种将“忠义”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活动,通过庙会形式,促进了“三国文化”的发扬光大。
鼎棋原名“三人中国象棋”,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攀登人类智慧高峰的阶梯”
易县西陵镇忠义村有一道“花会”,是为龙灯会,因其龙身断为十三节,之间以绳连之,故被人称作“断龙”
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河北省定州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
圈头音乐会始创于明末清初,其乐谱、乐曲均为僧传,属北方音乐。
涞水伶伦祭典,是保定涞水县民俗
安国药市,河北省安国市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涿州市花灯节又叫“通会灯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每年农历元宵节期间进行,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1984年涿州市恢复了灯会,并确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举办。2001年,涿州“通会灯市”正式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并延续。
大义店冰雹会至今已六百余年。
《定州西四旺村龙灯戏》属于定州市民间的一种舞蹈。
“十不闲”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从清代开始流传于河北涿州一带。
支曹秧歌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支曹时传播过来的
易县高陌乡燕子村古乐大约产生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燕子古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野里村很多年以前就有舞狮队,但失传多年。
寸跷发源于满城东于河村,据说由宫庭舞演变而来,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后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定州邢邑花会是定州市的文化大镇邢邑镇举办的一项比较有规模的民间艺术活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曲阳吹歌起源于明朝
青面獠牙、红面长发的“两对丑鬼”撕扯着上场,使绊子、抓肩、抓摔、侧摔等摔跤技能无所不能,甚至从台上扭打到台下,双方各不相让,真似“要输赢个明白”。一番激烈摔打后,脱去服装演员亮相,明明是两个人四条腿,竟然变成“孤零零”一个人。
水上婚礼,白洋淀诸多渔村四面环水,渔民的交通工具是船,其中具有地方特色是迎亲彩船。鲜红的花轿放在船头,大队盛装的迎亲队伍,排成一列恭候着,布满整个水淀。
博野屯庄军乐队成立于1948年,由村民蔡红彬发起
博野“帽儿舞”起源于清代,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跑旱船,是博野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一般在春节以后正月十五之前表演跑旱船。
1945年至1950年拉洋片在博野流传广泛,它在《西洋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因外表像个布袋似的,人们叫它“布袋戏”。
雄县古乐是河北省雄县的地方传统鼓吹乐。
1997年博野县西街开始组织秧歌队庆祝香港回归,逐渐在各村流行起来,一般在农闲是每天晚上扭秧歌,节日庆典时也有秧歌队助兴。西街、张岳、北白沙、淤堤秧歌队比较有名。
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