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旺火,俗称“拢火龙”,又称“大旺火”,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东乡叫秏(坨),一般用白面或黑面,发酵后加碱水制。小花馍一斤面做六至八个,大花馍一斤面做一个或三两个。有纯面的和包馅的两种。不包馅的,将面团按模内脱出就行,面上普刷搭色,放鏊上烤,轮换火上烧红的套锅扣住加温,使面红黄发亮,边底虚黄而熟。
大同的庙会繁多,有些庙会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有些则至今仍然存在。每年,从旧历正月初八到上华严寺游八仙开始,二月初三有帝君庙会,三月初三有曹夫庙会,三月十八有娘娘庙会,四月初八有奶奶庙会,四月十五有鲁班庙会...等等,庙会可谓多矣。
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这些村民几乎全部是一脉相承的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后代。柳氏族人自从唐朝末年迁居到西文兴村以后,世代遵训守礼,延续了河东柳氏独特的人生礼俗,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血缘聚居的柳氏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民俗传统文化。
恒山祭祀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帝王“四时”祭天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祭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北岳恒山登山协会以肩负传承、弘扬恒山民俗祭祀文化为己任,组织传承了“喜神节”全民健身、迎喜纳福的祭拜恒山爷的民俗活动。
农历的三月二十日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有个古庙会,大南庄的古庙会非常热闹,真可谓人山人海,号称泽州第一庙会,那么究竟为什么周围的村民要来这里赶这个庙会呢?原来这个庙会上要表演一种“牛拉桩”的民间故事。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传统戏曲剧种。因晋城市古称泽州府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府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泽州秧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搬上舞台,到咸丰年间达到极盛。
中秋节(泽州中秋习俗),流行于山西省泽州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泽州中秋习俗流传地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珏山为中心,辐射至三晋、豫西北、冀南等中原地区。 珏山是晋城名山,“珏山吐月”景观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赏月名山”。
踢鼓秧歌以打击乐(锣、鼓、钗)伴奏。鼓点有乱鼓、起鼓、行进鼓、切鼓四种。近年,踢鼓秧歌不断吸收借鉴外地精湛技艺,引进戏剧和武术等艺术形式,逐渐丰富发展、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活泼健美、豪放刚劲、表演严谨有序的艺术风格。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浑源“九曲黄河灯阵”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在驼峰乡高窑村世代流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流传在天镇县境内的 “查灯”,是一种传统的地方色彩浓郁的小型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随着现代文化形式的发展,“查灯”受到冷落。但在一些村庄,仍然在传承着这一活动,表现了她顽强的生命力。
鳌石九曲黄河灯阵流传于鳌石一带千百年之久,村人称之为“巷巷(hang)灯”。此阵以九曲十八弯黄河命名,其实质是道家阴阳太极图的变形。2021年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同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土地颇为贫瘠,古代农人按照农历二十四节,因地制宜安排了一年的农事,沿袭至今,已为农俗。
两人抬一木杠(三寸粗,丈余)上坐一人,头戴乌纱帽,扮丑官,观众手持花灯尾随嬉戏,丑官作各种滑稽动作,此活动濒临失传,只巨乐村一处表演。
据《通典》载:后魏六年增修杂戏有长跷。这种游戏始于战国,盛于宋、元民间。直至现在高跷装扮仍与戏曲人物结合,高跷也叫扎拐子,以木制的一双高跷腿子(约三、四尺)分绑在表演者的腿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上跷风行全县。近年来尤讲服饰华丽,出现了长裤腿高跷。
抱跤人也叫二鬼摔跤,俗称“二鬼摔跤”属杂耍武技类。特制两人,着壮士服,一人操纵,作摔跤、翻滚、踢打等动作,县内仅西坪艺人魏吉精此特技。
陵川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童谣中说的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 姥姥、舅舅都要给外孙、外甥送“羊”,“羊”是一种面食,用面粉加工而成,也叫“面羊”。 当地许多人家每年都要制作“面羊”送给自己的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