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剪纸中国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建平剪纸流行于辽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从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来看,与建平剪纸颇有相似之处,隐隐显示出一种潜在的文化传承关系。
建平蜡染传承历史久远,艺术语言质朴、天真、粗犷而有力,色彩明快,线条流畅。随着纺织、印染技术的迅速腾飞,蜡染这种民间工艺渐渐被遗忘,只有极少数人作为爱好保留下来。
柳条编制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用柳条编制的篮、筐等生活用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宋年代,柳编工艺愈加成熟。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渐成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广为流传。
建平女红主要包括刺绣、布艺、绳结编织三大类。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是观赏与实用并存的工艺美术形式,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内容多寓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之意。
绒绣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金玉兰”绒绣手工制作技艺是将传统刺绣的针法、图案、色彩融入现代元素,并对传统针法做出了创新与挖掘,共整理出20多种传统刺绣针法。
糖画是许多人童年时光的美好记忆,台安糖画亦糖亦画,制作时糖画艺人用汤勺舀起熬溶的糖稀,在石板上飞快浇铸画出造型,而后粘上竹签,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即成,好看好玩又好吃。
建平泥塑技艺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红山女神,是目前国内出土的最早的塑像。建平泥塑以宗教为主要题材,其悠久的历史,成为研究考古、辽西文化、民族变迁的重要佐证。同时在美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台安古建彩绘技艺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培养了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古建修缮和彩绘专业的能工巧匠,让美丽的艺术得以传承。
兴城满族刺绣是我国东北满族刺绣的一部分,现存于兴城城内和西部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兴城满族刺绣传承人董宁,8岁开始跟外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掌握了满族刺绣的基本方法,加上勤学苦练,发明了自己特有的针法——乱针,董宁绣品栩栩如生,现在,她掌握了8种针法,带领6个徒弟,使满族刺绣得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