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木雕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秦仁保的先祖秦兆林在乾隆年间曾在南方当木雕师傅,专门从事亭台楼阁的设计与雕刻。秦氏木雕的作品内容大致包括微缩景观、传统家具、园林建筑等;内涵丰富、雕工精细、技艺精湛、别具特色,木雕手法古拙不失精致,传统风韵中可见时代特色,对民间木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秦氏绢艺是彩扎工艺的一种形式。绢艺在历史上究竟始于何时,尚无确切史料可查。据宋《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的民间艺人已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了。至清代已有史可查,多为八旗子弟茶余酒后玩耍、观赏的小技艺,与“蝉塑毛猴”属同类小工艺。
苏奇灯笼画是安阳市苏奇村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属于彩画灯笼。当地民间艺人就地取材,用高粱秆儿扎制成约六七寸高,四寸宽,四面或六面形体的骨架,然后再裱糊上事先印好的彩画,灯的四周以彩线装饰,中间插上蜡烛,燃着之后,小巧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