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庙在今江都镇。仙女的传说名闻遐迩,起始于汉,传颂于今。古人又将圣母比作仙女,《后汉书·郡国志》载:“女子杜姜,左道神通,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知所极。以状上,因以其地处为庙祠,号曰东陵圣母。”三国时期又以村姑乳救阿斗一事赋以新的传奇。
露筋娘娘传说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众多的诗词咏唱的一种口头民间文学,集中流传于江都、高邮及周边地区。
大仪大捷的故事既有军事价值,总结韩世忠的用兵取胜之道;又有文化价值,大仪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进一步挖掘;更具有精神价值,不畏强敌,誓死保卫国家,凝聚民族之魂,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的教材。
捺山在民间流传多种传说。如传说愚公矢志不渝,移山不止,此事终于感动玉帝,于是下旨指派一个名叫夸娥雁的大力士去替愚公把太行、王屋二山搬走。
位于青山镇境内的龙山是一座矗立于长江下游北边的山峰,属于蜀岗余脉。由于其山脊像一条龙趴卧着,祖先们便编述了许多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其中,《小秦王赶山填海到龙山》的系列传说是仪征市青山镇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
“小白龙回家”的传说,历史悠久,情节感人,代代相传,其流传区域广泛,仪征全境、六合、邗江,尤其是中后山区群众,均能说出一二。
伍子胥的故事流传时间久、地域广,佐证资料丰富,情节曲折生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具有极强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形成了蚂蚁山、鸡留山、伍子胥白发之迷等内容完整、形象生动的系列故事。
二度梅故事分布范围广,有评话、小说、戏曲等传世。流传范围从江苏常州、镇江、扬州、仪征,到浙江杭州、江西南昌,陕西长安、河南开封、山东济南等地,遍布黄河、长江流域。今仪征有二度梅衣冠塚。
霸王城传说讲述的是楚汉相争时,项羽与韩信斗智斗勇的故事,最终证明项羽有勇无谋,韩信以智取胜。
神居山的传说,大多数已逾千年,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与传说相关的民俗活动如三月三庙会、祭祀帝尧、重阳登山等,不少在旧时已经成为地方习俗,于今更盛。
高邮八景是指高邮的八处风景,各有传说。“神山爽气”在天山镇神居山,此处历来有仙人下棋与亘公炼丹传说;“文游古迹”在文游台,北宋时苏东坡路经高邮,与孙觉、秦观、王巩等聚会于此。
沈公山的故事内容多,数量大,质量高,其中有关故事主人公智斗赃官、豪绅,帮助受苦人打官司的故事如《弃考》、《黄钱纸买粮》、《卖房契》、《夜明珠》、《黄公狗位》、《巧治恶棍》、《三提灯笼过衙门》、《枕头顶儿》尤为出色。
宝应泰山殿传说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复兴于民国,时至今日已形成完整的系列民间故事,为宝应独有的传承百年以上的民间文学作品。泰山殿的传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色,反映出历代人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乾隆与宝应的故事,以乾隆六下江南、五经宝应的历史事实和趣闻轶事为题材。一百多年来,经人民群众口头相传,不仅丰富了乾隆皇帝的诗词歌赋,还神化了乾隆在宝应的有关言行。
吉高是一个生活中的真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小小年纪就独立谋生,在流浪和饥寒中长大,他做过很多职业,为了生存,运用他的智慧惩恶扬善,也做过损人利己的缺德事,留下了一个个智趣故事。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战功卓著,平生未尝败绩,后人评其为“古代十大奇男子”之一。常遇春传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动人,每一篇传说独立成章,又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具有连贯性。
由于船村规模较大,建庄时间较长,人口较多,人文历史丰富,千百年来流传着诸如“船村的由来”、“烈马饮水”、“嫦娥探村”等许多反映当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热爱生活的传说和故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发生在明万历年间瓜洲渡口的真实事件,当时“船上舟子和岸边闻声而来的过路人,纷纷痛责李甲的薄倖、孙富的阴狠。”并在当地产生多种说法,衍生出若干故事。
甘泉山位于扬州西北郊,山顶上有一井,水质甘甜,且长年不竭,得名“甘泉井”,山亦因之被命名为“甘泉山”。唐代惠昭寺王播饭后钟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反映了甘泉山地段古老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爱憎,已被整理成集,为群众所欢迎。
焦循自幼聪明过人,为人和蔼,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以教馆授徒为业,晚年足不入市,乡间父老都很敬佩他。焦循去世后,留下诸多传奇故事,主要流传于当地,及邗江西北山区和湖乡。
瘦西湖传说品位高雅,情节生动,是旅游文化和名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提升瘦西湖的知名度和增加旅游者的欣赏兴趣有很好的感染和推动作用,也是乡土文化的极好教材。
扬州是隋炀帝传说的发源地。隋炀帝与扬州的关系十分密切,他曾任扬州总管十年,当皇帝后又曾三下扬州,最后死在扬州,葬在扬州,至今他的墓还在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的雷塘。围绕着隋炀帝与扬州的关系,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传说。
甘草山的故事流传仪征地区,歌颂的是民间英雄甘平不畏艰险上昆仑山求仙草,降服黑龙,为渔民治病而献身的英雄义举。
扬州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巷城”,其古街巷之多、之奇,现存的数百条名街巷,体现出扬州城市的风貌和神髓。每一条街巷都流传着一个甚至数个美妙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与街巷的建筑、名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而又相得益彰,构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琼花与琼花观传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琼花乃是隋炀帝胞妹所化,炀帝为到扬州看琼花而亡国。故事版本很多,见《说唐》、《隋唐演义》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