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安寺通明峰西峭壁上,有一口古井。它直径0.4米,微呈椭圆状。向里深l.5米,口小内大,内周2.6米,如一个放倒的小口大肚罐子。口朝上为井,此井口朝南,所以俗称扳倒井。井内有水,常年不涸,且水满到井口,欲流不淌,为千山一奇观。
清咸丰年间,海城县的牛庄被辟为商埠,中外客商云集于此。牛庄城北5公里的太子河渡口,成了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大小船只运行水上,土洋货物贸易频繁,水盗路劫客商时有发生。
相传清雍正年间,海城县东南岔沟乡膳马村,出了一个娘娘。时值西宫驾薨,钦天监夜观天象,娘娘新驾应出自京师之东, 沈水之南。
新华农牧场城子村便是赫赫有名的明长城平阳堡城旧址。平阳堡亦为平洋堡,据史书记载,古堡曾是当年明军退守辽西的“北大门”。原古堡呈正方形,周长约500公尺,原设南北二门,南门邻路而过,城内有石铺马道和驻兵营房三百余间,北门两侧原有二碑,碑文书刻“平阳堡”字样。而今,这些珍贵遗迹和文物早已无存。
关于大明潭之名的由来,当地还盛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时,其麾下名将薛仁贵领兵东进,经由此地。时值正逢大旱,酷暑难捱,兵马饥渴已极,薛仁贵坐在马上愁眉不展。
张荒古渡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991年8月,张荒地辽河大桥竣工,张荒渡口完成了历史使命。 2014年开始,为挖掘辽河台安文化旅游区历史, 台安县陆续在古渡遗址位置修建了青石广场、木牌坊等,并对河道岸坡进行了防护。
相传唐王东征时,李世民曾率兵马来到干朵莲花山里,驻扎在大安寺英烈观。当天,龙泉寺、祖越寺。中会寺、大安寺和香岩寺的住持僧都来参拜唐王。唐王李世民信佛,特别尊重僧人,所以对来的僧人—一赐号封赏。
关于鞍山驿堡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在浑河与太子河中间的地方,有一座木家城。那儿地处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人们生活十分贫困。
李龙石清朝举人,原籍海城县青莲泡人,后居住八角台。他才华出众,精通大清津,常为百姓抱打不平,官府的人对其又恨又怕,背地里都叫他“刀笔邪神”。
相传,烟狼寨镇宁寺的照壁为唐朝尉迟恭监修,临竣工时尉迟恭去海城,有人发现没修照壁,于是派人骑马追至甘泉铺村与尉迟恭相遇,请他回寺监修照壁,尉迟恭说:“可修于此处!”
富家镇三则故事传说是指《富家镇薄家村解放前剿匪往事》、《刘老爷治水》和《泥鳅记》。
京城正阳门外,有一著名书局,掌柜的也是一落第举子,见多识广,书局各类书籍琳琅满目。这天掌柜的外出会友便对伙计说:“各地举子都已相继进京,那套手抄《进仕全书》可提价百余出售。”伙计虽嘴上答应“你老放心”,心里却想:这老头疯了不成,他怎么知道此书定有人来买呢?
千山,又名千朵莲花山。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代,辽东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太子海。海上有一座宝岛,名曰积翠岛。岛上有一座高山,叫积翠山,山中居住着美丽善良的积翠仙子。仙子施展神力,使宝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过着幸福的生活。
传说古时候,在千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靠在河塘里打鱼养藕过日子。这家有个孩子,从小迷上下象棋,经过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棋艺高超,方圆百里无对手,人称“神手棋童”。这个美名广为流传,很快传到东海蓬莱岛。岛上的棋仙既吃惊又不服气,背上棋囊,驾着蟠龙直奔辽东半岛而来。
在立山的北部有一条河,叫沙河,又名南沙河,相传古称白水滩。在沙河岸边有一座沙河铺城,城里有一卖油郎,人称十一郎。他为人老实厚道,买卖公平,生意兴隆。
地名是社会的产物,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特征,既反映出民族的传统,也反映出时代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纵观台安地区的地名,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其特征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张作霖虽出身贫寒,也只上过三个月的私塾,但他认识到教育强国的重要性,著名的东北大学就是张大帅创办的,后来也就有了张作霖办堂的故事。绿林出身的张作霖没念几天书,文化底子薄。他批阅文件,连自己的名都不会写,嫌自己写字不好看,就画上一个圆圈拉倒。手下人一看,大帅就会画圈,就想糊弄他。
传说当年东海龙王最酷爱他的三太子。爱归爱,管教可严,不经老龙王批准,太子们不准离龙宫半步,三太子也不例外。 三太子在龙宫待腻了,总想出龙宫到人间去散散心,机会终于等来了。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寇的野蛮行动,激起了东三省人民的极大愤怒和英勇反抗。辽河两岸也出现一支抗日队伍,向侵略者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老北风抗日义勇军。老北风英勇杀敌的事迹,虽过去了几十余年,至今还在辽河两岸传颂着。
千山区沙河镇樱桃园村,很久很久以前还是荒山秃岭,后来,从关内迁来几户农民在这里安家落户,经过几辈人的辛勤劳动,荒山长出了绿树,秃岭变成了良田。
陈德生,1934年农历5月18日出生在台安县新台镇六台子村。 因家境贫寒,八岁就给地主放猪,受尽了苦难。1947年冬天,解放军开过来。上级派来工作队长王指导员,带领贫苦的老百姓斗地主、分田地,同时还成立了农会和儿童团。14岁的小德生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儿童团。由于他对敌斗争坚强勇敢,被选为小南沟屯的儿童团长,每天带领着十几名儿童团员站岗放哨、查路条。
唐王李世民东征时走到三岔河边,时值夏天凶猛的河水拦住了去路,没法只好在三岔河以北10公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当时这个地方没有多少人家,找不到几只船,搭了几次桥也不成,唐王非常着急。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当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的紧急关头,台安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动员人民群众,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管宁目睹东汉政治腐败,群雄跨州连郡连年混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肝肠寸断,恨透了统治者。虽不能与其分庭抗礼,也决不为之服务。
龙泉寺开的茶水客栈,就凭着龙泉水和一把壶,引来了无数游人。说起这把壶,谁也不知道它是从哪代传下来的,只知道它又脏又旧。不知到了第几代,这把壶传到了龙泉寺内师徒二人手中。
1932年5月20日,义勇军第一军团骑兵旅旅长崔德印率步骑兵各500人,联合戴胜林部义勇军合围攻打县城。经与日伪军两天一夜激战,双方伤亡惨重,伪营长周文奇左腿和胳膊受伤从北门逃走,义勇军攻占了县城,驻守5天后撤离。
古时相传东西鞍山原为一整体山脉,中间并无沟谷,唐代白袍将军薛仁贵路过此地,拦腰摸了一把,就把一个整体山脉变成了两座山,形成峙峰相对,其间为一巨大深谷,这就是东西鞍山的由来。
传说唐朝武则天当女皇的年间,有一年冬天,天刚下过大雪,武则天领着一群宫娥彩女和大小太监到御花园观赏雪后园景。 她见梅花正在开放,忽然想起春天百花盛开的情景,转身命小太监捧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道圣旨,意思是:武后则天谕旨,御园百花须知,明日复春一日,百花不得来迟。写罢,将圣旨悬挂在园中的赏花亭上。
春耕时节,岫岩哈达碑镇徐家堡村的一口长方形的石质水井旁热闹起来,很多村民都挤到这里打水,不为别的,只为以此井水浇灌土地,祈望来年丰收。 长方形石井因井内分为大小相同的四个小井,被当地百姓称为“四眼井”、“四面井”。井水严寒不冻,盛夏冰凉,水量酷旱不少,雨季不增,很是神奇。
岫岩第一个见诸史料的名称是大宁。1115年辽朝在岫岩设大宁镇。为什么这时候设大宁镇呢?原来,这与东丹国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雪庵是元代人,家住沟家寨村。雪庵从征10年。一日归家,时已半夜,借着月光从窗外窥见其妻与一少年同床共寝,心中大怒,顿起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