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佛山已成为全国四大名镇和四大聚之一,由于冶炼业发达,一些十番用的打击乐器,如金钹、大钹、高边锣、文锣等铜制击乐皆能制造,从而为十番在佛山落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东音乐是产生、流传于广东粤语地区的民间乐种,传播海内外,曾被誉为国乐,并与粤剧、粤曲合称岭南音乐文化三大奇葩。
《岗雕乐》,又名《岗雕上岭》,是高明更合镇村民自发创作的一首乐曲,现流传民间已有40多年,是高明境内较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之一。
咸水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是水上居民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作的一种民歌,明清两代,非常兴盛。
广东南明粤曲原为粤剧的声腔曲调,后形成独立的曲种。清道光初年,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发展为自弹自唱或用乐队伴奏。粤曲是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
八音锣鼓是一种华丽喧腾的传统音乐。八音锣鼓有演奏吹打乐、唱八音、锣鼓柜演奏三种形式。它广泛流传于广东省粤语地区,尤其是佛山全市。
中山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咸水歌是疍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
白口莲山歌,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街道的传统音乐,广东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口莲山歌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是客家人自娱自乐、广为传唱的口头文化表现形式,主要以咸水歌曲调,用客家白话来演唱。白口莲山歌的代表作品包括《唱花》《对花》《羊角花》等。
东乡民歌,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的民间音乐,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安铺八音是中国广东省廉江市古镇安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艺术。始创的组织者是清光绪年间该镇享有盛名的音乐爱好者李鹿朋秀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廉江亻厓 歌是用廉江方言“话”演唱的山歌,是人们愉悦身心的重要方式。廉江亻厓 歌属民间传统音乐,其句式七字一句,讲究押韵,音调高亢。
女子八音,丁村女子八音最为有名,其主要分布于徐闻县前山镇丁村及前山镇各条自然村。丁村女子八音,始创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至今传承7代,已有两百年之久。
陇西民歌主要包括“花儿”“山歌儿”“麦歌儿”“夯歌”“小调”及“秧歌小调”等,它源自陇中旱塬,是由当地民众口头创作并演唱的民族民间歌曲,曲调种类繁多、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感人、内容富有生活情趣、形式富有地域特色。
通渭山歌是流传于通渭境内的一种独特民间艺术。田间山野,劳动现场,即景而歌,随情而唱,无固定唱词,无乐器伴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编唱的民歌。主要有“对寸歌”“独歌”等形式,以“独唱”为主。2008年1月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临洮花儿,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甘肃省临洮县的“花儿”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花儿”系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歌曲。
靖远民歌是甘肃省靖远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会宁民歌是会宁人民在世代生存和抗争中充满才情与机智的创作,语言明快朴素,诙谐自然,充满生命的活力。会宁民歌种类较多,有会宁山歌、社火小曲、蜡花小调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民间传说和生产劳动的场景记述,还有民俗、传统伦理道德和世俗人情的描绘。
会宁唢呐曲是会宁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以唢呐为主要乐器,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音乐风格。
岳西采茶调曲调优美,其结构完整,曲调优美缠绵,柔和细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在岳西县境内流传广泛,历史悠久。
岳西歌谣由人民口头创作、传唱,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或短小或宏大,贴近群众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
枞阳各个乡镇流传的民歌,各有特点,唱法多样。北部山区多为山歌,南部圩区多为小调。同一首民歌,地域不同,唱法也不尽相同。枞阳民歌以枞阳方言为主,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桐城歌,安徽省桐城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具体类别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
宿松民歌是流传在安徽省宿松县境内传统民歌(赣语)的总称。它语言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宿松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的集体抒情诗。
断丝弦锣鼓是流行于安徽省宿松县,湖北省黄梅县,广济县(今武穴市)的一种集民乐之大成的吹打弹唱合为一体的传统民间音乐,是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一种古老曲艺。它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
潜山民歌是流行于潜山市域各乡镇的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歌,是潜山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抒发感情、唱颂美好生活的民歌。
三祖寺佛教音乐是建庙伊始随高僧传入,经年年在寺庙举办的各种佛事活动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天柱山道教音乐通常是道士们作道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民间演唱团体、自乐班和鼓吹乐班子,他们大都以村为单位遍布城乡,自成一体。
怀宁县石牌镇的十番锣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音乐形式。石牌的十番锣鼓受到了徽州十番锣鼓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本地的特色,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怀宁小市民歌是指流传于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小市镇是东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小市民歌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多采用口头传唱的方式代代相传。
《小站挠秧号子》是小站农民种稻挠秧时,在秧田里唱的号子,曲调由安徽传承过来。挠秧号子不同于砸夯号子、拉船号子为用来统一发力节奏,因为挠秧操作各行其便,挠秧号子由牧控队列人领唱,挠秧队列合唱,领唱者诵唱歌词,合唱者以象声词烘托。
昇平民乐(津沽清音)是明清时期葛沽镇娘娘庙(天后宫庙)和尚为迎请天后圣母进宫吹奏的一种佛教音乐。津沽清音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刘园祥音法鼓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它原在寺院娘娘出巡时以随驾法鼓会的形式表演,主要流行于天津市北辰区内。刘园祥音法鼓气势磅礴、壮观,最具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是当地宝贵的民间文化遗存。
上善道乐是一门古老的道教音乐艺术,它于清同治年间,由静海县独流镇,(独流北会华主持传授)传授到现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因此成立韩家墅上善会以专项演奏上善道乐,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了,当时的上善道乐就是用于为民祈福、增寿、祈雨求丰,超度亡灵。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霍家嘴村平音法鼓始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6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原为庙中“娘娘出巡”随驾进香礼仪的半副銮驾。
芦台罗汉音乐会是流传天津宁河区独有的一家传统音乐会社。清末民初时期,宝塔寺乐僧与民间乐手经常在寺内交流切磋佛教音乐,后由乐僧将佛教音乐传播到民间。
飞镲《海潮》缘起寺庙,具有严谨庄重,苍劲古朴的艺术特点。大镲彩绸,蓝衣剑袖,腰束红色板带,镲舞相随,不事雕琢,自然天成,形成了浓厚的乡土风格和文化气息。
小王庄村“民间音乐会”起源于明代。小王庄民间音乐会气势恢宏,音色明亮,具有较强的民间音乐的生命力,尤其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是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在几代人的精心维护和传承下,延续至今。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是一个以演奏佛教传承的梵呗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团体。目前,音乐主要用于丧事礼仪,也参加一些其他演出,如节日祭祀、音乐调演、佛教法会等等。
庐山号子,又称庐山石工号子,是一种在江西省庐山地区流传的劳动号子。这种号子起源于庐山石工在劳作时的口头传统,最初流行于庐山的牯岭山镇,随后传播至周边的高垄、海会等乡镇。
瑞昌牛歌始于放牛娃在放牛时即兴说唱的歌,表现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富于想象力的生活情趣,风格多变,具有浓郁的赣北瑞昌民歌调式特征。
瑞昌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隆庆瑞昌县志》记载,瑞昌素有“兴行弦歌,之声不绝”的风俗。瑞昌秧号亦称“田歌”,属瑞昌民歌其中一类。每逢插秧季节,“号头”领唱秧号,一唱众和,催工助兴,此起彼伏。
德安农事歌由“勤俭歌”、“思勤歌”、“薅麦歌”(一)、“薅麦歌”(二)等四首歌组成。唱农时、节令、风俗及历史人物,寓教于人。
劳作号子是德安县当地的民歌,以其朴实、激昂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它激励人们热爱劳动、勤劳致富,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德安县婚唱曲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得曲子更加丰富多样。通过传承和创新,德安县婚唱曲子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它不仅是德安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增进感情、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浚县道教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区域: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及周边地区,属于典型的地域文化;
三通鼓是德化县传承打击乐的典型代表,在演奏形式上可分为“大三通”和“小三通”。三通鼓从后唐开始发源于中原地区,南宋之初传入德化,三通鼓演奏时以鼓为主,鼓点清新,曲式较简练,节奏简单,板式古朴。
德化山歌历史悠久,源流清晰,据《德化县志》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的“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称其为“颜长官诗”,德化山歌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
安溪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等华侨居住地区。安溪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安溪茶歌,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传统音乐,安溪茶歌大致可以分为采茶歌、饮茶歌、请茶歌、情歌等多种方式。古老的安溪茶歌均以闽南话及安溪茶歌调演唱,语言通俗,曲调优美,内容丰富,形象鲜明。
龙岩静板音乐不用锣鼓,以丝弦乐器为主,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演奏速度较缓慢,显得格外清静,故而称之为静板音乐。龙岩静板音乐形成于清末年间1901年,民国期间静板音乐逐渐趋于成熟,在龙岩新罗城区、乡村广为流传。
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秦汉时期龙岩山歌以福佬土著和畲族山歌为基础,经过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岩山歌艺术。演唱形式有对唱、和唱、联唱、表演唱等。曲调高亢悠扬,悦耳动听;行腔行云流水,顿挫有致,深受群众的喜爱。
武平客家童谣,是以武平县客家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传于客家地区,是历代客家百姓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形成的民间文学形式。
梨岭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是客家人传承了中原古代《诗经》的风格,在传承中汲取地方歌谣的营养,逐步发展起来的歌谣。山歌的形式与客家民系的形式紧密相连,因此,山歌也是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音乐。
树叶吹奏是上杭乡间家喻户晓的传统技艺。吹叶取材方便,用以表达情感、互相交流最为简易,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乐器”。上杭是汉族吹叶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县。
梨岭木桐号子主要分布在上杭县步云乡28个自然村,以梨岭村为代表,是一种在体力劳动中直接激发而产生的古老歌谣,是早期劳动协作的一种形态。古时生产劳动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中需要众人合作,慢慢形成协调步奏,梨岭人称“唱号子,喊号子”。
小金筒是汀州客家的一种特殊吹管乐器,流传于长汀乡镇,尤以羊牯乡、濯田镇、大同镇等地最为盛行,且颇具声誉。每逢乡间民俗节日或喜庆欢乐之事,人们在鼓手班演奏时就可看到小金筒演奏,细长的小金筒,声音尖锐高昂,远远的就把人们吸引过来。
《汀州客家古乐》是宫廷古乐、中原古乐传进了汀州后,又与当地的原住民古乐相互吸收融汇的产物。它以丝弦、弹拨、管笛、打击乐等乐器合奏和演唱结合的形式进行表演。
童谣是为儿童们做的诗歌,据传源于诗经和古代祭典仪式的格调和韵律,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了。客家先民南迁时把华夏童谣带到了汀州,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汀州客家童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防城区客家民歌民谣以客家语为创作、传唱载体,以客家民间生活及习俗为题材,在客家聚焦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