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鼓是德化县传承打击乐的典型代表,在演奏形式上可分为“大三通”和“小三通”。三通鼓从后唐开始发源于中原地区,南宋之初传入德化,三通鼓演奏时以鼓为主,鼓点清新,曲式较简练,节奏简单,板式古朴。
平谷区抗日歌谣,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平谷地域流行的,通过口头传播的民歌、民谣。歌词简单、质朴,具有平谷土语化、口语化等特点。
西吉“花儿”,西吉人自己的歌。山区大小乡村,不管是田间地头的老农,还是放牛挑水的娃子,男女老少谁都能拉开嗓子唱上几首。
茅山道教音乐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茅山上清宗坛斋醮科仪》音乐;二是《茅山上清派日诵早晚课》音乐;三是后传入的全真派科仪音乐。
以“花儿”为主的泾源歌谣,表达了回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满婚姻的追求和对丑恶现象的鞭笞。
京西地区山脉绵延,古有“大西山”之称。“西山秃,大都出”是一句流传了700余年的民谣,高度概括了元代建立都城时西山林木遭到大量砍伐的情景。永定河流经此地,提供了便利的水利资源。“永定河,水流长,卢沟桥北是家乡。家乡历史真悠久,村名就叫衙门口”,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
阳高县狮子屯乡上梁源村李氏恒山道乐历史悠久,名扬海外,应邀远赴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进行演出。恒山道乐旋律优美动听,风格清雅独特,演奏跌宕起伏,自成流派,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
板凳头,源于元、明时期,由弦索演变而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中原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俗曲小调。板凳头多为一人打击多种乐器,演员坐在板凳头上进行演唱表演,剧目都是以反映民间笑话、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戏曲小段。
“京都北韵禅乐”2009年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禅乐即“梵呗”,是佛教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可以溯源到隋唐燕乐。禅乐包括赞(佛教仪轨中表现崇拜赞美的歌调)、偈(总结或讲述佛教教义理论或佛教事迹的歌调)及法事歌曲等。
“东海歌”(又名“大堂歌”或“大唐歌”),是20世纪以前合浦民间盛行的一种民歌,流传于广西合浦县常乐镇以及北海市区、钦州市的犀牛脚等地。
童谣是为儿童们做的诗歌,据传源于诗经和古代祭典仪式的格调和韵律,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了。客家先民南迁时把华夏童谣带到了汀州,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汀州客家童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邵伯秧号子从农民田头、唱到舞台,直至晋京、出国演出,完成了从大俗到大雅的艺术升华,其旋律与唱词已达到完美结合的境界。它是农民文化的杰出代表。
笙管乐一般由管子、笙、笛子、云锣等乐器组合而成,同时配以鼓、铙、锣等打击乐器。主奏乐器管子,古代称为“筚篥”,属双簧气鸣乐器,多以木制,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以质硬的芦苇制成双簧哨子,常以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定音高。
《小站挠秧号子》是小站农民种稻挠秧时,在秧田里唱的号子,曲调由安徽传承过来。挠秧号子不同于砸夯号子、拉船号子为用来统一发力节奏,因为挠秧操作各行其便,挠秧号子由牧控队列人领唱,挠秧队列合唱,领唱者诵唱歌词,合唱者以象声词烘托。
茅山佛教音乐中的“吹打”是为佛理离世俗身旁,得以传播而发展。到明朝初年放焰口增添乐师,为吹打闹台增添热闹场面,传承至今。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国家级项目编号Ⅱ-44 。邵伯锣鼓小牌子将丝竹乐与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是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套头曲。它吸取了道教音乐、“六书”(丝竹乐)精华。
燕子窝山歌流传在蒋乔镇韦岗村燕子窝组,它是由河南民歌演变而来,至今有150余年历史。燕子窝山歌分劳动歌和表演歌两大类。
响水境内“五大宫调”传唱,是由“离调、南调、波扬、叠落和软平”五大曲牌和以“满江红”套曲组成在本地传唱的一种清曲。五大宫调追溯其渊源,有人说是一种宫廷音乐,但从词义上则看不到这一点。
高邮民歌, 具有苏北里下河水乡文化的特征,甜美亲切、质朴欢快、情味十足。它数量众多(有272首),曲调丰富(有38种),尤其是经典作品,以其“对白”、“间白”与“一领众和”的形式,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作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律。《数鸭蛋》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民族音乐的范本。
“唱凤凰”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文艺形式。逢年过节增喜庆 敲锣打鼓唱吉祥——海陵唱凤凰。
乾坤大鼓,相传由西域天盘山,云城孝贤昆仑山上的收元老祖创建,集偏道、儒三教学说和周易之理于一体的表演形式,队型以五行、八卦排列。表演时势峥嵘、气泓浓、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场面恢宏壮观,气势磅礴,震耳欲聋。
“秀山号子”是典型的劳动歌曲。追溯源头可至7000年前甚至更早的“吭哟吭哟”的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从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用以统一步骤、调动情绪、宣泄疲劳和调节氛围的。
阳高县道教音乐发展到明代,其曲谱演变的更加规范化。道教音乐的原曲谱主要是以工尺谱来进行标记,并广泛应用于规模较大的音乐仪式中,在明清之际,道教音乐逐渐朝着俗乐化的趋势发展。阳高县吴争道乐班的道教音乐《六大套曲》,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溱潼镇窑业从清朝开始,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最鼎盛时,在不到0.3平方公里的湖西庄区域里,建有108座土窑。与窑业伴生的窑工号子汇合着喜鹊湖的流水声,独具特色,悠扬绵长。
半截河老道会音乐属道教音乐,据传有200多年的历史。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鲜活的历史记忆,经过数百年的传承,至今仍有传人。
清丰二夹弦,是流行豫东、豫北、冀南地区的一个较大剧种,用简单的服装登台表演。二夹弦音乐唱腔是属板腔体和曲牌相结合的综合体,跳跃跌荡,绚丽花俏,清新柔和,婉转缠绵。听之如沐细雨和风,形成刚截然不同的特角。
扬州民歌(邗江民歌)除了艺术欣赏价值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其他艺术创作、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因为这众多价值的存在,才使得扬州民歌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千年,至今仍以完整的面貌、活态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靖江民歌形式和音调非常丰富而多彩,内容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渔歌及民间歌舞曲、说唱曲。形式齐全。
数百年前就出现山歌“虽蕾”,具体出现时间无从考证,人民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山歌“虽蕾””,它可单人唱、双人唱或者多人唱,唱“虽蕾”就是从生活中追求幸福,“虽蕾”为壮族人民所传承。
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秦汉时期龙岩山歌以福佬土著和畲族山歌为基础,经过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岩山歌艺术。演唱形式有对唱、和唱、联唱、表演唱等。曲调高亢悠扬,悦耳动听;行腔行云流水,顿挫有致,深受群众的喜爱。
北水芦小曲这支民间小曲来源于光绪年间,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实际是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当时起名叫“蹦蹦戏”,后来改为民间小曲。北水芦小曲实际是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其乐名较短,曲调优雅,舒缓有致,多以251或364为尾句,且多重复演唱,并多见咋、呀、哼、嗨等虚字连结。
海州五大宫调,又称海州宫调牌子曲,是江苏明清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当地经济与交通的情况,特别是盐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流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防城区客家民歌民谣以客家语为创作、传唱载体,以客家民间生活及习俗为题材,在客家聚焦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
南乡田歌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这里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农民劳动伴歌,已为习俗。田歌,又称秧田歌、插田歌等,是长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一种民歌。
梨岭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是客家人传承了中原古代《诗经》的风格,在传承中汲取地方歌谣的营养,逐步发展起来的歌谣。山歌的形式与客家民系的形式紧密相连,因此,山歌也是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音乐。
小金筒是汀州客家的一种特殊吹管乐器,流传于长汀乡镇,尤以羊牯乡、濯田镇、大同镇等地最为盛行,且颇具声誉。每逢乡间民俗节日或喜庆欢乐之事,人们在鼓手班演奏时就可看到小金筒演奏,细长的小金筒,声音尖锐高昂,远远的就把人们吸引过来。
齐河黄河号子是齐河沿黄一带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齐河县位于黄河岸边,独特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对于齐河民间音乐“黄河号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几百年来传唱不衰。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始于元代,盛于明清,止于1978 年漳卫南运河断流。明清两代,运河上来往船只络绎不绝,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打蓬、拉纤、摇橹、撑篙各种号子声响彻云霄,形成“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热闹景象。
茅山道教音乐源于秦汉,成于齐梁,兴于隋唐,盛于宋元,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它是茅山斋醮法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宗教信仰、颂扬道教上清派教理教义的重要手段。
通州官夯号起源于北京皇家工地,后流传与通州马驹桥部分村落的一种土工劳动号子,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土工工人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它与土工劳动紧相伴随。
夏集车水号子源于劳动者车水劳作,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成形于明清,兴盛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当代。其曲调拙朴,歌词通俗,是贴近自然的原生态“天籁”之音。
京族人民能歌善歌,生活中洋溢着歌声。京族民歌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民间音乐,主要用于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表达男女纯真爱情,树立社会道德规范,褒贬民间真善假恶等。
武平客家童谣,是以武平县客家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传于客家地区,是历代客家百姓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形成的民间文学形式。
德化山歌历史悠久,源流清晰,据《德化县志》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的“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称其为“颜长官诗”,德化山歌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
浚县道教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区域: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及周边地区,属于典型的地域文化;
上善道乐是一门古老的道教音乐艺术,它于清同治年间,由静海县独流镇,(独流北会华主持传授)传授到现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因此成立韩家墅上善会以专项演奏上善道乐,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了,当时的上善道乐就是用于为民祈福、增寿、祈雨求丰,超度亡灵。
芦台罗汉音乐会是流传天津宁河区独有的一家传统音乐会社。清末民初时期,宝塔寺乐僧与民间乐手经常在寺内交流切磋佛教音乐,后由乐僧将佛教音乐传播到民间。
树叶吹奏是上杭乡间家喻户晓的传统技艺。吹叶取材方便,用以表达情感、互相交流最为简易,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乐器”。上杭是汉族吹叶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县。
宝应民歌《咯冬代》是宝应人民在插秧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号子。唱词生动鲜活,曲调清新优美,极具地域特色,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体现出了丰富的情感。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是一个以演奏佛教传承的梵呗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团体。目前,音乐主要用于丧事礼仪,也参加一些其他演出,如节日祭祀、音乐调演、佛教法会等等。
茅山号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起源于茅山地区,辐射至周边乡(镇),并在苏中里下河地区流传甚广。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茅山地区的先民们用“哼号”一打一答的方法来顺气省力,逐步形成了茅山号子。
昇平民乐(津沽清音)是明清时期葛沽镇娘娘庙(天后宫庙)和尚为迎请天后圣母进宫吹奏的一种佛教音乐。津沽清音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乐书吹打是传统民间音乐之一,自古流行于兴化、江都、高邮三市交界地域,百姓凡有婚嫁拜寿、小孩满月等人生喜事,总要请“乐书吹打”喜庆一番。
安溪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等华侨居住地区。安溪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江淮口哨,是指用口的作用通过双唇、舌头和气流,就能发出“箫”一样的声音。 其方法是:双唇合拢,中间留一空,借助于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气流通过而发出声音。
弶港渔民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鼓舞精神。秋天,海面泛着波光,一声声渔民号子铿锵有力、回荡开来。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起源于山东。梅庵琴派一改传统琴乐的审美观念,强调古琴音乐的艺术性,重视演奏技巧,突出旋律之美,体现了积极的革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民间鼓吹乐曲属民间习俗中的一种吹奏乐曲。有传统曲目,现在已沿袭成传统乐曲与流行乐曲相结合的形式。清朝至解放前,苏、鲁、豫等省交界地区,广泛用于庆祝寿诞、结婚、生子、节庆日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