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木偶剧是由演员操纵木偶表演故事的戏剧,又名傀儡戏。版村木偶剧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曾在高明盛极一时。高明区更合镇版村是高明木偶剧发源地。
由于历史变迁,“六音”已不多见,《花鼓调》蕴含的民俗学、社会学、音乐学价值,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成为“六音”的话化石。
同乐堂十番属素十番,曲牌有4种:慢板、中板、快板、扬鞭驶马。乐器有:沙鼓、大鼓各一个,高边大锣、翘心锣、苏锣各一面,大锣、二锣各两面,大钹、中钹各两对,飞钹四对。
“南海大头佛”表演始于清末民初期间,相传最早的创始人是广东狮王冯庚长,后来一路流传、辐射至整个珠三角。在传统的舞狮表演中,“大头佛”常配合醒狮表演,增添诙谐情趣。在南海九江,“大头佛”是单独表演项目,有固定的套路,自成一家。
安铺锣鼓是一种鼓乐,俗名“安铺锣鼓头”。原系每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民众为男丁挂灯时,作贺灯祈福、驱邪助兴、竞威赛响所用。所以,民间又称之为“添丁贺灯鼓”。
粤西白戏(廉江木偶戏)是以白话方言演唱的、有特定的音乐伴奏和以多种板式唱腔综合运用的一种杖头木偶戏。其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廉江市。粤西白戏,其木偶造型,形象逼真、做工精细、惟妙惟肖。尤其偶头活动部件的制作与操控,更加科学巧妙。
遂溪木偶戏,古称“傀儡戏”,也叫白戏,俗称“公仔戏”,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一表演艺术形式最初以竹筒或木鱼伴奏的民歌形式出现,后逐渐发展为有特定音乐伴奏和多种板式综合运用的杖头木偶戏。
渭源皮影戏民间也称其“影子戏”“灯影戏”“牛皮灯影子”或“老道情”。渭源皮影造型丰富精美,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唱腔的风格与韵律吸收了周边民间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精华,溢彩纷呈,流派众多。
在岷县城乡广为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宣宝卷活动。宝卷源于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讲经”,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说唱艺术。
临洮皮影戏其演出在明代早期兴起,至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播范围。在临洮地区,皮影戏演出明代早期兴起,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当地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霸王鞭是嘉峪关市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由于表演者都手持一种名叫“霸王鞭”的道具,故名“霸王鞭”。这种特别的霸王鞭社火表演被列为嘉峪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峪关市文殊镇67岁的赵帅珍老人成为《嘉峪关文殊霸王鞭》的代表性传承人。
靖远跳鼓,俗称“跳鼓子”或“条鼓子”“英雄鼓”,距今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在盛大的集会上,但凡跳鼓一亮相,那宏大的阵势和震耳欲聋的鼓声便会立刻吸引大量的观众,久而久之,习练者增多,“跳鼓”正式落户靖远。
靖远县高跷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双龙皮影戏是每逢节庆、庙会之际,各村各社的皮影艺人,在皮影班班主(传承人)的带领下,担着皮影,背着大鼓、干鼓、唢呐、二胡、板胡等乐器,走村串户,进行演出。皮影班演出人员一般4至6人。
会宁皮影戏历史悠久,明清时便盛行,因其韵味独特,内涵丰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庙花车是安徽省固镇县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董庙花车表演形式多样,源于生活,贴近群众,流行于民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歌舞。
二鬼扳跤是由一个演员扮演双人摔跤的舞蹈形式。是固镇县刘集镇传统舞蹈,是蚌埠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绑一个假人,成为一对。演员和假人画以鬼脸。扑打相摔,以示鬼邪远离,人们平安之意。
仲兴皮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之一。仲兴乡皮影戏表演内容主要有:《西游记》(唐僧取经)、《东游记》(八仙过海)、《南游记》(华光偷桃救母)、《北游记》(四海龙王聚会)等几个剧目。
《春富贵》是岳西县姚河乡流传久远的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运用锣鼓与唢呐齐奏、间奏等多种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欢乐喜庆的气氛,表达人人欢乐、天下皆春的主题,为民间喜庆活动的常用曲目。
潜山木偶戏又称“菩佬戏”或“扁担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据潜山县志记载,木偶戏在潜山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清末以来木偶戏风行,深受群众喜爱,主要集中在五庙、黄铺一带,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
“虫八(ba)蜡(cha)庙小车会”现于清光绪年间,有100多年历史,每逢春节、元宵节均为本地区村民演出,至今仍保留原貌。此会在天津诸多的小车会中从服装道具、人物表情、音乐伴奏等情节中,最能体现出传统特色,从细腻的表情动作,微妙地刻画了剧中人的不同风格,代表了民族民间文化韵律,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舞蹈史诗。
宜兴埠诚音法鼓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公元1790年),正值社会昌盛国泰民安时代,此时法鼓已从单独的酬神祭仪中分离出来,逐渐向民间群众娱乐活动过渡,并走向兴盛。
汉沽飞镲是天津沿海渔村一种综合性的民间广场艺术,它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主要流行于天津市汉沽区。汉沽飞镲大约产生于清代光绪初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武清寺各庄“竹马会”,是前清时期有一位山东人给编排导演的,此人多才多艺,知音乐,熟谙民间词曲小调,当初教授各种唱段有二十三首之多。寺各庄“竹马会”是以演唱和“跑竹马”相结合的一道花会,好看好听,世称“文明会”。
莲花落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花会,在清末民初传到高王院村。此项花会锣鼓乐器齐全,莲花落在武清很受观众欢迎,唱腔唱段有板有眼,生、旦、净、丑,行当齐全。
蓟州皮影同源于唐山皮影,属滦州影系,为唐山皮影西路,是蓟州流行于民间的主要剧种,据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清代,蓟州的皮影班活动于北京东城一带,并和唐山地区影班一并形成北京东城派皮影。
“开明大鼓”始称“铜器会”,通郭村《清莲寺碑》记载,“铜器会”始于东汉明帝时期,距今约两千余年,后几度兴衰。
独腿高跷流传于河南获嘉县西南部一带,其起源于中和镇小营村。《独腿高跷》形成于明末清初。一般为10至15人为一队,一个扮演猴王,其余都扮演小猴。也有的打扮成“猴太太”、“猴先生”等,那就根据要加进其他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没有固定程式。每只小猴固定使用一只高跷腿,也叫“猴腿”。作为指挥,猴王一般不用“猴腿”,只在地面上行动。脸谱化装及服饰与《西游记》人物同。
长垣皮影戏是舞台戏曲的前身,拥有丰富的剧目,有神仙道化戏、历史演义戏、民俗生活戏、爱情戏、伦理戏等,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学价值。长垣县方里乡吕庄村是长垣皮影戏的发源地,始于明末,约有近三百余年历史。
浚县莲花落是源于元代末期流传在浚县及周边县市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莲花落由一人说唱,说唱时两手拿牛骨板,板穿铜铃,随唱拍击,唱词为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唱。
浚县善堂老秧歌属地秧歌(区别于高跷秧歌),是浚县社火表演的主要艺术品类,《浚县志》有起源已难确考“清中期已很盛行”等记载,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湖上宋江阵”为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明朝末年至清初,由于倭寇频繁骚扰,加上各地反清复明的起义斗争、自然灾害,使政局动荡不安,湖上乡铜锣庙八社畲、汉两族百姓为了自卫防身,纷纷加入习武的行列,组织宋江阵。
盛行凤城地区的民间传统“大鼓吹”是节日喜庆人们表达心中美好向往而选择的一种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鼓乐之一,其中集中表现在民间传统节日如春节、元霄、迎神赛会、巡境、割火等各种喜庆的需求。
安溪县剑斗镇仙荣村的“迎亲队”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其渊源年代失稽。据传,当时了为民俗乡例、庙会活动,便编排扮演各种故事,来增加节目的热闹气氛,“迎亲队”便是其中一种节目。
上杭客家船灯就是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升华的产物。客家船灯在上杭民间流行有250多年历史在湖洋镇最为普及,别具特色。
连城客家木偶戏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城县境内。连城客家木偶不仅有目前我国提线木偶中块头罕见的近1米高的木偶、有“王乞佬”这一特有喜剧角色,还有各种特色表演、技艺,以及独创的木偶书法技艺。
独弦琴顾名思义只有一根琴弦,是我国唯一海洋性民族——京族的传统乐器,独弦琴演奏的声音尤其灵活,能与所有乐器都搭配演奏。独弦琴主要分布于东兴市京族聚居区,每逢佳节,京族人都会弹奏独弦琴助兴。
《老杨公》是源自中原古老的宗教艺术,盛行于北海、合浦、钦州讲“廉州话”的地区,是一个特殊的民间艺术品种,已有几百年历史。它用“廉州话”演绎,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西吉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是深根于民间土壤中的一朵艺苑翡翠。常用牛皮、驴皮、羊皮、鱼皮为原料。
泰兴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木偶戏亦称傀儡戏,泰兴是我国的木偶之乡。泰兴广陵镇是木偶之乡的发源地,这里的木偶剧起源于清朝中期,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
江都武坚莲湘花鼓约起源于明代由安徽凤阳传至武坚,后成为当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扎根繁衍,世代传承。
新城踩高跷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发端于传统节日,成熟于习俗集会,兴盛于宗教庙会。清代十二圩盐务总栈,每年春节都邀请新城踩高跷、在江边码头演出一个多月。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
卸甲肩担木偶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有百年的历史,而民国初期和上世纪30至50年代是肩担木偶戏最为兴盛的阶段。
曹甸“十番锣鼓”源于宫廷昆曲音乐,融演奏、演唱、打击乐为一体,是当地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
打坐堂是在城隍庙会上以唢呐吹奏和打击乐器演奏的一种表演形式。打坐堂就是城隍庙会中的一个重要的集娱乐与选拔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形式。届时,由各家组成人马,集中进行表演,每家的基本程序为:1、满堂锣鼓;2、吹打锣鼓;3、细吹细打;4、满堂收尾。
响水淮海锣鼓又称为“大鼓书”或“工鼓锣”,是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它主要流传于淮海地区,故被称为“淮海锣鼓”。它的表演者只有一人,道具只有一面直径不足八寸的铜面小锣和高、宽不超过五寸的皮蒙小鼓。
张店锣鼓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以其悠久的历史、恢弘的民族气派和独特的东方神韵著称于世。江苏灌南县张店镇所在的苏鲁豫皖一带,一直盛行重大节庆表演锣鼓的习俗。
《姐儿溜》是流传于东海县马陵山区的一种民间小曲,贫苦的山区农民为图快活,多靠唱《姐儿溜》谋生。因此口述文化特别是民间小曲相当丰富,至今伤流传有谱小曲近200种。
台前县裴城寺村位于该县马楼镇南,背依临黄大堤,隔河与山东省梁山、郓城相望,乃千年古城。历史上是个老集镇,该地舞狮活动一直是人们健身、游艺娱乐、交流会友等的一项古老活动。
乐腔是古代豫北流传的说唱艺术。莲花落与民间小调结合而成的一个独特而稀有的剧种,土生土长的百姓戏。唱腔艺术朴实大方,其音乐唱腔为曲牌板腔综和体。至今仍有口授剧目百余本。
清丰扁担偶,顾名思义,是演员用一个扁担前面挑舞台,后面挑道具,想往哪里表演节目,把挑子一放,就能开场唱戏!
麦秆龙来源于古代民间求神析雨的民俗仪式。每逢天气大旱,民众用麦秆、稻草、树皮等材料扎成龙的模样,穿上用麦杆稻草、树皮做成的简单衣服遮体,舞龙焚香祈告苍天求降甘露,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麦秆龙的原形。
宋朝时期,哈达官是清丰县新立街村群众为庆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形式。
固城乡黄焦村的舞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逢庙会过年过节重大事件等场合演出,至今已有348年的历史了。
铁花火龙又称铁火龙,源于唐宋,兴于明、清,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火龙是我国民间舞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龙与铁花相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
清丰五彩纸龙,源于宋朝元丰年间。清光绪年间,五彩纸龙有所更新,长度达20余米,龙拐为12把(代表每年12个月,闰月加一把龙拐)。2009年6月,五彩纸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范县四平调是流行于河南濮阳地区的一个地方稀有剧种,它由苏北花鼓戏演变而成。因四平调的基本板式平板取之于花鼓的平调,兼有四省之意,故称四平调。其唱腔既不失北方的高亢,又具南方的婉转,优美平和,通俗易懂、雅俗共偿。
河南南乐县的西街龙舞始自明代,已有400余年历史,是北方龙舞的一个缩影。其表演风格尽显梁山、燕赵遗风,出动时龙身灯火通明,目若巨电,摇头摆尾,吞云吐雾;表演动作有龙出海、挝勃、钻腰、钻尾、翻腾、盘龙等60多种套路。
大罗戏,是南乐县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又名“罗戏”、“罗子戏”、“大笛子”、“大笛子罗罗”,南乐邑人多称“骡子头”。大罗戏相传是“大乐戏",罗是快乐的“乐”。据说是唐朝李世民带领军师魏征和官员去山东济南巡视,李世民听着乐曲,安全地渡过了黄河,并把渡河时表演的乐曲命名为“乐戏”,现称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