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大祁庄地秧歌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以舞为主,以唱为辅,集舞唱为一体。一般每年的活动均在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在当村自娱自乐为主。以后每年元宵节前后,周边各村均派德高望重三个人,前往大祁庄约请秧歌队去各自村庄表演,并逐渐在平原、武城两县流传开来。
武城抬花杠又称花杠舞,流传在老城镇南屯村一带。抬花杠摒弃原来的表演方式,形成以南屯村为核心的花杠队,舞步动作及表演套路得到进一步规范。20 世纪70 年代末,抬花杠被选为节庆项目。
武城架鼓亦称家鼓,即民间家家皆有而得名。架鼓遍及县城周围及县内部分村庄,已有500 多年历史。架鼓不属于戏曲之类,以鼓充当伴奏,常以鼓手自身为支架,把鼓绑在腰间,“架”在腹前,敲打演奏。一些乡民大都从小注重训练,没鼓没锤,以树枝当锤,以鞋底为鼓,学习演打架鼓。
夏津小调又名琴曲,源于夏津与临清交界的师堤村(现属白马湖镇)一带,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为师堤村老艺人孙老平创制,后在流传中得以发展完善。小调曲种达60个,流传较广的有《平调》、《凤阳歌》、《大金丝》、《小金丝》等。
近百年来,夏津县高跷活动较为普遍,建国初期为兴盛时期。高跷尺寸(高度)不等,普通者一米左右,舞者均为青年男子,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舞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持道具而舞。
敲架鼓为夏津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它以磅礴的气势,欢快多变的节奏、舒展、粗犷的舞姿,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历年不衰。架鼓在县内流传约有600余年历史。其乐谱是依据八卦编制的,故称“八卦编”。架鼓活动多在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期间举行,一村和数村自由结合,少则十几面,多则近百面。
“四根弦”是夏津县地方传统剧种之一,又叫四股弦,是漕运发达时期运河 文化与当地融合的典型剧种代表,距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四根弦始于明末, 流行于清代。它是农民闲暇时的一种自我娱乐的表演形式,多是“摆地摊”“座 板凳头”。
马堤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其前身是近 500 年前流传于山东、 河南、冀南、苏北一带的民间戏曲柳子戏。柳子戏亦名弦子戏,属弦索声腔系统 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自古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
平原县西河大鼓,在当地又称木板大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平原县一带广为流传。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传人秦良玉(艺名秦和义)在说大鼓书的基础上,吸取沧州大鼓、河间大鼓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添加了以木板为主要道具,加以鲁北方言说唱,独成一家一派,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之久。
“牛斗虎”是一种模拟牛、虎习性动作和拳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的舞蹈,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肩扛、角顶,表演动作刚劲,粗犷剽悍。“虎”扑、跳、闪、窜、滚,轻盈矫健。“牛斗虎”流传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艺术。
绣球灯舞是一种山东省齐河县的传统民间舞蹈。从古代的社火中演变而来,是人们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愿望的,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自娱自乐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发展于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并流传至济南市长清、北园一带。
迷戏是临邑县临南镇民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民国前为以“唱门”为主的民间小调,逐渐演化成“迷人小调”。后来临南镇周道口村的民间艺人将迷戏传承下来,改编演唱了《王小赶脚》《后娘打孩子》《黄爱玉上坟》等剧目,并自创《红娘》《大登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深受人们喜爱的曲目。
于临邑县一勾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剧种流行德州、聊城、滨州及河北省东南地区,主要流行于临邑县。一勾勾有传统剧目70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等。
德平大鞅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流行于临邑县德平镇一带。当时的统治者若有宴会或欢乐场合时,便强迫年轻的妇女陪其唱歌作乐。百姓想出变通的办法,男扮女装去应付,演唱内容庸俗不堪,这便是大鞅歌的雏形。
宁津县时集镇崔庄哈哈腔,是一种古老的稀有剧种。它在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流行最广。其唱腔粗犷豪放,音韵纯朴自如,真嗓唱假嗓拉腔,余音悠长,音色和谐悦耳,优美动听,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
宁津县弹鼓舞同其它民间舞蹈(如狮子舞、龙灯舞、跑竹马等)一样,均为当地民众正月十五闹元宵举办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之一。队员们舞动时都有比较严格的动作要领及节奏节拍。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镲、唢呐,并有锣鼓点、唢呐曲谱。
蹦鼓舞又名跳鼓舞,它流行于我区东部糜镇、宋家、滋镇、义渡、郑寨、神头等乡镇。蹦鼓舞起源于元朝,蹦鼓舞有史六百年来,经久不衰,每逢元宵佳节,群众便自发地组织起秧歌舞队,走街串村地表演,相沿成俗,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性表演艺术。
流行本区的大鼓书,多为西河大鼓。开说时,说书人右手执鼓槌,左手执铜键,旁有一人伴以三弦,有说有唱有动作,很吸引听众。说唱的内容先是“瓦岗寨”、“呼延庆打擂”、“杨家将”等,后改说现代小说《林海雪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
俗称吹鼓哒子或吹鼓手。如今民间办“红”、“白”事,仍沿用雇“吹”的,以示隆重,用以助兴。所用乐器有:鼓、板、唢呐、嗽叭、管子,所唱内容多为传统剧目片段和现代流行歌曲。
“大实话”是在清嘉庆年间由逃荒人传至乐陵孔镇姚孙村。由杨子祥、杨玉坤改编而成,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实话”唯一乐器和道具是“木瓜”也叫“哈尔虎”。
东路梆子”剧种,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相传在宋朝初年,一群进京赶考的落榜秀才,在客栈相遇,为抒发抑郁情怀及对时局的不满,在一起敲打演唱而形成此剧。
“河北梆子”是我国三大剧种之一,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流传到乐陵后,经过改编、创作成为鲁西北乐陵特有的一种戏曲形式,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就是由乐陵的鼓书艺人左玉玺在民国初年创制,融合了东路大鼓和西河大鼓的众多优点,对西河大鼓唱腔进行改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的风格。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氏唢呐吹咔”创始于清朝末年,以家传的形式流传,至今四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刘氏唢呐吹咔”是在鲁西北民间运用较广泛的演出形式之一,常用于戏曲等。
辽西太平鼓即是舞蹈着打鼓,又是打鼓的舞蹈,可以单人打,也可以多人打,敲击方法有二十多种。辽西太平鼓的鼓谱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的有三百余种。基本动作是“走”和“转”,走要快,转要飘。
王氏家传鼓乐始于清朝年间,距今200余年,创始人王德山在外地学会吹唢呐,回到家中传于子孙。民国元年(1912年),山海关有个唢呐艺人刘富(艺名刘对儿)随母改嫁来到西荒地老王家,和义父王成儒刻苦学习吹奏艺术,王家的晚辈继承长辈的吹奏技艺至今已有五代传人。
建昌大鼓是流传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一种说唱艺术。建昌大鼓的重要价值在于历史价值。建昌大鼓演唱的长篇书目,涉及到周、三国、唐、宋、明、清、民国等,对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落子(俗称莲花落或称大口落子)是建昌县内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清代和民国年间,全县先后成立的落班子有十几个。
建昌皮影从河北传入,属于板腔体,板式有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由于受方言、乡情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三顶七、五字锦、硬辙、老韵、大悲等,和其他皮影略有出入。建国后,建昌皮影逐渐衰退。
辽宁凌源地处凌河之源,牛河梁五千年灿烂的红山文化蕴育了这片神奇的地域文化凌源皮影。凌源皮影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是传统民间古老艺术奇葩,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
凌源高跷秧歌是辽南高跷秧歌的一个分支。据地方志记载,清代凌源高跷秧歌即已出现,清末民初进入鼎盛时期。凌源高跷秧歌是传统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为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喀左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的一个支脉,相传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喀左皮影”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喀左民间大秧歌是指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历经多年演变和发展,现已成为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
喀左背歌抬歌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原民族同当地蒙古族、满族文化及生活习俗相融合的秧歌活动,喀左背歌抬歌是研究辽西地区民族、文化、民俗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北方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该项目于2013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在建平县主要流传于北部黑水镇。
喜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常用的吉利好辞,用辽西的方言叫“喊好”,世代传承,成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寄托理想、心愿和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相互之间祝福祥和安宁、安居乐业、事业发达、人丁兴旺、国泰民安、世盛人和的象征。
建平评剧源于河北的“莲花落”、“第一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蹦蹦戏”,由老艺人张有发及其子孙从河北引入,于1920年前后在建平落地生根。以演武戏见长是建平评剧的突出特点。目前有50个剧目的剧本、曲谱和全套的传统戏服装及文武场的乐器保存完好,对研究评剧艺术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建平英雄会来自外八营。英雄会的表演形式为对打,有单刀花枪两人,双刀花枪两人,白手夺枪两人,两节棍两人,三节棍两人,手抄子两人。
朝阳县民间鼓乐始于辽代。朝阳民间鼓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民俗性特征,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民俗音乐,主要用于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庙会祭祀、节日庆典等重大事件,发挥营造气氛、抒发情怀等作
北票民间太平鼓是与满族与汉族长期文化交融而形成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北票传统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价值。长皋太平鼓舞步朴实,鼓点铿锵,节奏明快、寓意吉祥。随着律动,变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丽光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北票台吉营乡老百姓把皮影戏叫做唱影,把皮影艺人称为影匠。皮影这门民间艺术,集绘画、剪纸、雕刻、灯光、音乐、舞蹈为一体,被誉为电影的远祖。 晚明以来河北唐山皮影戏迁徙关外,逐渐在辽西一带生根萌芽。北票皮影从清初传入,至今有400多年历史。
唢呐咔戏是台安县的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所谓唢呐咔戏就是吹唢呐加上嗓音唱出的戏。台安唢呐咔戏源于山东、河北一带,清代时传入台安,与台安文化相融合后逐渐发展为台安唢呐咔戏。
岫岩东北大鼓俗称大鼓书,属于曲艺范畴的民间说唱艺术,与满族说唱“子弟书”有一定渊源关系,东北大鼓传入岫岩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岫岩皮影戏在明清时期传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地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皮影表演为“独影”形式,清代同治年间形成“溜口影”,民国后演变为“翻书影”,现在岫岩皮影戏仍保留了部分“溜口影”的原始形态。
迁西大福影是唐山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福影的产生缘于民间祈福,故称“福影”。早期大福影演出多在白天,借日光显影,多为富家酬神还愿,祈福纳祥、消灾避祸、尊仙敬神,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渔户寨闯灯,青衣、胡子、老旦、小生等演绎百态人生,趣意盎然,好不快活!拥有庄重的仪式、热烈的场面、浩大的声势,是每一位渔户寨村民心中抹不去的神圣!
洒河桥花灯会是由古老的河灯演变而来。花会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演技套路,百看不厌,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
遵化皮影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更是到了鼎盛时期,同时演出的皮影剧团多达七十多个,皮影艺人有几千之多。在文艺生活匮乏的年代,皮影戏大大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铁厂飞钹自明末一直流传,清朝晚期时最为兴盛。每逢丰收、庙会、过节人们都要表演飞钹,它是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厂飞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特有。
作为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二泗小车会曾到过二十多个村镇演出、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通州小吃节、三义庙庙会、顺义花会比赛等活动,获得大众的一直喜爱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