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孩儿戏,是发源于山西省应县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后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流传,流行区域不断扩大,直到山西大同、怀仁、山阴等晋北地区。耍孩儿传承久远,发现文字记载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应县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高平鼓书最早也叫 鼓词,从艺者都是盲人。一种山西省的传统说唱艺术。是用高平本地方言进行说唱,内容一般为农民自己的生活以及一些神话故事、民俗传说。歌词早期表演形式是干板鼓书,以说为主,近似说书,没有音乐伴奏,也就是一鼓一板一梆子。
泽州四弦书说唱相间,以唱为主,演唱时采用泽州方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旋律;唱本中金戈铁马、公案传奇、家庭伦理等内容丰富。泽州四弦书的传统节目主要有《游天台》《大八仙》《富贵长春》等。
灵丘县罗罗腔是一个地方剧种,受其流布地区的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它的艺术特色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其表演角色行当分生、旦、净、末、丑。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门”为主,表演上讲究“四功五法”,表演程式规范成套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细微处透射着雁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气息。
耍故事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舞蹈。极具特色的浑源当地秧歌儿。是梁山众英雄夜打大名府的一段传奇故事再现,据说是依据宋元话本中的说故事演化而来的。耍故事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二人台,2007年阳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
挠阁由上下两人表演,下由一男性青壮年双肩缚有一特制铁架,架上再缚一男(女)稚童,扮演《白蛇传》、《唐僧取经》、《翠屏山》等节目。童者彩衣彩裙,头戴花帽花冠俊扮。女角往往在裙后翅出两只“小脚”,文革时,小脚被革。
沁水鼓儿词是山西省传统曲艺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它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代,盛行于民国初年到20世纪50年代,2000年沁水鼓儿词的全部内容纳入《中国曲艺志山西卷》一书。沁水鼓儿词属曲艺类, 以说唱艺术为主,它的说唱板式分为四种,即“流水板”、“一横板”、“二横板”、“三横板”。
耍孩儿戏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它源于雁北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早期,演员皆系农民,农闲季节组织临时班社进行演出。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古称潞安府与泽州府)。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阳高秧歌是南以东马营村秧歌,北以南徐屯村秧歌、正边堡村秧歌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部鳌石、友宰、东小村一带,北部南徐屯、罗文皂、七墩、八里台、砖楼、镇边堡一带。2020年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鼓舞(土沃老花鼓),山西省沁水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土沃老花鼓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集打、唱、跳三种表演形式于一体,兼有南北文化之长,既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媚秀美的风韵。歌舞结合,相得益彰,是沁河流域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体现着沁水下川文化的精髓。
泽州打铁花,是山西晋城市的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因晋城古称泽州及泽州府而得名。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在山西晋城境内比较著名的有晋城市郊区的大阳镇和巴公镇的打铁花习俗。
高平九莲灯是流传在我省晋东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是高平民间舞蹈中群众最热爱的一朵艺术奇葩,老友妇孺都会他几场,深深扎根与群众之中。
右玉道情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泛指流行于山西北部道情系统的剧种。右玉道情是晋北地区喜闻乐见的剧种,在发展中它不断地丰富剧目,汲取了民间的表演技艺,从而增加了浓厚的生活气息。2006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文皂镇杨家堡村滑家鼓乐班演奏的《将军令》、《水龙吟》、《上巧楼》、《百鹤宴》、《大雁落》、《小雁落》、《柳河吟》、《大八门》八大古典套曲,大气磅礴,独具一格,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北方鼓吹奏乐牌曲及独特的吹奏技巧。
下娘城杨家鼓乐班晋北鼓乐(九大套曲)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结合宫廷流于民间的鼓乐曲调自创鼓乐九大套曲。2020年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高平境内戏剧、曲艺作品比较丰富。传统戏剧、曲艺改编、移植者较多。据1962年统计,仅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就有702出,常演的独有剧目130出。
大涧道情,大涧道情戏音乐体制主要以唱腔为主,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和晋剧的音乐元素。其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板式有慢板、铜器垛、头性、二性、三性。其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2种50多曲。
赛戏是流传于山西省北部一带的古老剧种。表演时没有唱腔,(鳌石赛戏)只作吟诵,显得十分庄严肃穆,演出内容与形式皆与祭祀结为一体,有千余年历史。
十不隔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属于上党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盛行于陵川县附城镇南马村一带。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据老艺人口碑相传,十不隔从唐代起便开始在南马村一带盛行,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王寨圪栏棒又叫“青龙圪栏棒”是流行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龙港镇青龙村、王寨村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和民国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浑源扇鼓又名喜乐、迎春鼓。相传,浑源等县民间自古就有击鼓迎春的习俗。春耕前,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灾免病,故名喜乐和迎春鼓。以后巫婆、神汉将手鼓作为驱邪的工具,且歌且舞,俗称“跳大神”。
据说浑源的弦子腔是明末清初由河北冀中一带的灾民逃荒把当地唱腔带人浑源,经过长期演变,又融进晋北的方言和民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浑源弦子腔。弦子腔曲调高亢明亮,旋律流畅。
红石塄秧歌剧最早可追溯到清代的中叶,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今流布于山西省东北部,始创于1927年,红石塄村1945年创建了红石塄秧歌业余剧团。红石塄秧歌,主要唱腔以咳咳为主,内容以传统小戏为主,人员少,不受舞台大小限制,台词生动活泼。
二人台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忻州地区以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平腔秧歌所演剧目,既有《空棺记》、《阴阳案》、《兄妹吵厅》等大型的传统戏和连台本戏,也有《采桑》、《拜节》、《王小二赶集》等折子戏。其中大多数是表现家庭与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内容。唱词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欢迎。
泽州对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的一项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当地流传有“朝天一扇碑,祈雨一对鼓,三十一孔桥,二百零俩狮”的说法。据对鼓老艺人常小和回忆,泽州县大箕镇小箕村自古以来就有对鼓参与取水、祈雨、闹红火等民俗活动。
踢鼓秧歌是平鲁传统的民间舞蹈,凭借粗犷、刚劲、风趣的艺术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踢鼓秧歌是山西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每年元宵节的“重头戏”,当地对踢鼓秧歌进行了创新提炼,由过去16人表演增加至百余人,场面更为壮观。
碓臼沟秧歌是流布于大同市北部新荣区的西村乡碓臼沟村的民间歌舞,是活跃在晋冀蒙等省份的一个民间剧种,因其唱腔多调、活泼、明快、旋律优美,兼有中原细腻和塞北粗犷的双重风格。地方特色浓厚,故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道情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教士道歌,道教经韵,是以宣扬道教教义的说唱表演形式转化为地方戏曲,清乾隆年间流入晋北,逐步登上戏曲舞台。
怀仁的踢鼓秧歌舞,本地人叫踢鼓子,是闹元宵文娱活动中重要的传统节目。踢鼓秧歌舞的产生时间,从主角戴的毡帽推断,基本定型于元代。流传范围也有限,只在晋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十几个县流传。
云州独角戏由一人表演,与“抱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节目有“猪八戒背媳妇”、“翠连逃婚”,通过寻路、过河、上坡、下坡等动作表情,边唱边舞,突出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阳城道情说唱历史悠久,传说从元代就有道情说唱,据考证光绪年间(1875年)就有艺人开展道情说唱形式,推算至今已是近二百年历史了。据推测阳城道情是流行于阳城境内的一个外来曲种,它于何时何地流入阳城说法不一。
五鬼盘叉,因表演者扮演小鬼,又因其中的五个鬼是持叉舞蹈,故名。流传于陵川县赵豁池村。产生年代无考。据艺辈相传,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流传。多在闹元宵和邻村庙会演出。主要表现小鬼奉阎罗之命,到人间活捉一贯打骂公,刻薄邻里的刘氏女的故事。
高平秧歌渊源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东南乡,流行于山西高平全境及陵川等地。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伴奏,故又称“干板秧歌”。由坐摊说唱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传统戏曲剧种。
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罗罗腔传统音乐唱腔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
岸底村历来就有正月里舞龙舞狮的传统,当地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为“耍十支”。“岸底耍十支”是大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在圣水沟村流传年代较长,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
流传在大同地区一带,又逐渐发展为多人舞蹈。反映内容各地均不相同,流传在浑源的则是三只彩船,六人表演,表现内容与戏曲传统剧目《打渔杀家》相似,但是旱船和戏剧故事情节又不同。旱船的起源是从渔舟脱胎而来,其原型即为上述两人合舞之旱船。
威风锣鼓在古店、马站较为盛行,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多用于喜庆典礼、集会,每逢过年过节、正月十五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是中国鼓乐的经典,具有形态、音响、乐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学特征。
来自晋中一带,场面宏大,气魄雄伟,铿锵激扬,振奋人心。威风锣鼓一般人数不少于30人,分两列站在汽车上,演员一律为古装武士打扮,个个表现的骁勇精悍,置大鼓两个,每鼓由四人同打,两列之人击大钹,乐曲由一人挥旗指挥。
陵川钢板书是山西省陵川县的地方说唱艺术。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陵川钢板书由当地“干板书”吸收河南“四股弦”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流行于陵川全境,盛行时曾流传泽州、高平、长治、壶关以及河南辉县与陵川相邻的部分地区,现仅存于陵川县曲艺队。
“拉大片”戏长“西洋镜”盛行清末民初,是一项集美术、曲艺、观赏为一体的娱乐活动,深受群众欢迎。2022年9月列为县级第八批非遗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阁、挠阁是一种街头游艺表演形式,是民间春节元宵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木材或金属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挠阁为一人肩上挠一阁,阁中坐一化妆儿童,走动表演。
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流传区域也比较广阔。它属道教声腔艺术,源于唐朝道教经韵。最初的道清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工具。唐朝段常著《续仙传》书曾经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便是道情的最初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