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跑驴1930年(民国19年)始见于德州城郊马庄村,跑驴舞蹈所表现的是一对小两口走亲的故事,男演员持皮鞭在锣鼓声中以前扑虎跳跟头登场,似戏剧中关羽、穆桂英的马童;随后引领出骑驴者。女演员架驴云步上场,勒驴嚼口亮相,一勒一抖,犹如真驴登场,毛驴栩栩如生,“二姑娘”俊俏靓丽,令观众眼前生辉。
德州高跷的表演队伍包括:领伞(指挥,2-3人轮换)、乐队(3鼓6锣)、演员(16人,分8对)。演员阵容庞大、角色齐全(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均有)而且有名有姓有根有源,表演各有情节各有绝活,这是德州高跷的一大特色。
东路梆子”剧种,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相传在宋朝初年,一群进京赶考的落榜秀才,在客栈相遇,为抒发抑郁情怀及对时局的不满,在一起敲打演唱而形成此剧。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就是由乐陵的鼓书艺人左玉玺在民国初年创制,融合了东路大鼓和西河大鼓的众多优点,对西河大鼓唱腔进行改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的风格。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原县西河大鼓,在当地又称木板大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平原县一带广为流传。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传人秦良玉(艺名秦和义)在说大鼓书的基础上,吸取沧州大鼓、河间大鼓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添加了以木板为主要道具,加以鲁北方言说唱,独成一家一派,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之久。
马堤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其前身是近 500 年前流传于山东、 河南、冀南、苏北一带的民间戏曲柳子戏。柳子戏亦名弦子戏,属弦索声腔系统 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自古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
老城镇吕洼村是武城柳子戏的传承地,建有专业柳子戏剧团。吕洼柳子戏(又名 “吹腔”)起源于清朝中期,据今传入武城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在武城、夏津两县广为流传。
蹦鼓舞又名跳鼓舞,它流行于我区东部糜镇、宋家、滋镇、义渡、郑寨、神头等乡镇。蹦鼓舞起源于元朝,蹦鼓舞有史六百年来,经久不衰,每逢元宵佳节,群众便自发地组织起秧歌舞队,走街串村地表演,相沿成俗,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性表演艺术。
德城旱船,顾名思义,即“旱地行船”。用竹竿扎成方形框架,长约200厘米,宽约100厘米,顶子及边沿用彩绸或花布扎起来,色彩艳丽,引人注目。下边沿挂着约80厘米高的白布围,白布围上画着翻涌的浪花和船体。
迷戏是临邑县临南镇民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民国前为以“唱门”为主的民间小调,逐渐演化成“迷人小调”。后来临南镇周道口村的民间艺人将迷戏传承下来,改编演唱了《王小赶脚》《后娘打孩子》《黄爱玉上坟》等剧目,并自创《红娘》《大登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深受人们喜爱的曲目。
“四根弦”是夏津县地方传统剧种之一,又叫四股弦,是漕运发达时期运河 文化与当地融合的典型剧种代表,距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四根弦始于明末, 流行于清代。它是农民闲暇时的一种自我娱乐的表演形式,多是“摆地摊”“座 板凳头”。
“牛斗虎”是一种模拟牛、虎习性动作和拳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的舞蹈,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肩扛、角顶,表演动作刚劲,粗犷剽悍。“虎”扑、跳、闪、窜、滚,轻盈矫健。“牛斗虎”流传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艺术。
宁津县时集镇崔庄哈哈腔,是一种古老的稀有剧种。它在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流行最广。其唱腔粗犷豪放,音韵纯朴自如,真嗓唱假嗓拉腔,余音悠长,音色和谐悦耳,优美动听,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
武城大祁庄地秧歌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以舞为主,以唱为辅,集舞唱为一体。一般每年的活动均在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在当村自娱自乐为主。以后每年元宵节前后,周边各村均派德高望重三个人,前往大祁庄约请秧歌队去各自村庄表演,并逐渐在平原、武城两县流传开来。
“刘氏唢呐吹咔”创始于清朝末年,以家传的形式流传,至今四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刘氏唢呐吹咔”是在鲁西北民间运用较广泛的演出形式之一,常用于戏曲等。
俗称吹鼓哒子或吹鼓手。如今民间办“红”、“白”事,仍沿用雇“吹”的,以示隆重,用以助兴。所用乐器有:鼓、板、唢呐、嗽叭、管子,所唱内容多为传统剧目片段和现代流行歌曲。
武城架鼓亦称家鼓,即民间家家皆有而得名。架鼓遍及县城周围及县内部分村庄,已有500 多年历史。架鼓不属于戏曲之类,以鼓充当伴奏,常以鼓手自身为支架,把鼓绑在腰间,“架”在腹前,敲打演奏。一些乡民大都从小注重训练,没鼓没锤,以树枝当锤,以鞋底为鼓,学习演打架鼓。
绣球灯舞是一种山东省齐河县的传统民间舞蹈。从古代的社火中演变而来,是人们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愿望的,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自娱自乐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发展于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并流传至济南市长清、北园一带。
“河北梆子”是我国三大剧种之一,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流传到乐陵后,经过改编、创作成为鲁西北乐陵特有的一种戏曲形式,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
夏津小调又名琴曲,源于夏津与临清交界的师堤村(现属白马湖镇)一带,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为师堤村老艺人孙老平创制,后在流传中得以发展完善。小调曲种达60个,流传较广的有《平调》、《凤阳歌》、《大金丝》、《小金丝》等。
于临邑县一勾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剧种流行德州、聊城、滨州及河北省东南地区,主要流行于临邑县。一勾勾有传统剧目70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等。
德平大鞅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流行于临邑县德平镇一带。当时的统治者若有宴会或欢乐场合时,便强迫年轻的妇女陪其唱歌作乐。百姓想出变通的办法,男扮女装去应付,演唱内容庸俗不堪,这便是大鞅歌的雏形。
近百年来,夏津县高跷活动较为普遍,建国初期为兴盛时期。高跷尺寸(高度)不等,普通者一米左右,舞者均为青年男子,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舞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持道具而舞。
敲架鼓为夏津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它以磅礴的气势,欢快多变的节奏、舒展、粗犷的舞姿,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历年不衰。架鼓在县内流传约有600余年历史。其乐谱是依据八卦编制的,故称“八卦编”。架鼓活动多在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期间举行,一村和数村自由结合,少则十几面,多则近百面。
宁津县弹鼓舞同其它民间舞蹈(如狮子舞、龙灯舞、跑竹马等)一样,均为当地民众正月十五闹元宵举办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之一。队员们舞动时都有比较严格的动作要领及节奏节拍。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镲、唢呐,并有锣鼓点、唢呐曲谱。
“大实话”是在清嘉庆年间由逃荒人传至乐陵孔镇姚孙村。由杨子祥、杨玉坤改编而成,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实话”唯一乐器和道具是“木瓜”也叫“哈尔虎”。
武城抬花杠又称花杠舞,流传在老城镇南屯村一带。抬花杠摒弃原来的表演方式,形成以南屯村为核心的花杠队,舞步动作及表演套路得到进一步规范。20 世纪70 年代末,抬花杠被选为节庆项目。
流行本区的大鼓书,多为西河大鼓。开说时,说书人右手执鼓槌,左手执铜键,旁有一人伴以三弦,有说有唱有动作,很吸引听众。说唱的内容先是“瓦岗寨”、“呼延庆打擂”、“杨家将”等,后改说现代小说《林海雪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