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四平调是流行于河南濮阳地区的一个地方稀有剧种,它由苏北花鼓戏演变而成。因四平调的基本板式平板取之于花鼓的平调,兼有四省之意,故称四平调。其唱腔既不失北方的高亢,又具南方的婉转,优美平和,通俗易懂、雅俗共偿。
台前县裴城寺村位于该县马楼镇南,背依临黄大堤,隔河与山东省梁山、郓城相望,乃千年古城。历史上是个老集镇,该地舞狮活动一直是人们健身、游艺娱乐、交流会友等的一项古老活动。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其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南乐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深藏民间,保留有粗犷、原始面目。
大弦戏,是河南省滑县地方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弦戏的唱腔音乐属曲牌体,脚色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面之分,脸谱讲究,化妆细腻,人物性格分明,乐队分软场、硬场。
大罗戏,是南乐县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又名“罗戏”、“罗子戏”、“大笛子”、“大笛子罗罗”,南乐邑人多称“骡子头”。大罗戏相传是“大乐戏",罗是快乐的“乐”。据说是唐朝李世民带领军师魏征和官员去山东济南巡视,李世民听着乐曲,安全地渡过了黄河,并把渡河时表演的乐曲命名为“乐戏”,现称罗戏。
落腔是一种河南安阳内黄县的传统戏曲剧种,原名落子腔,也称安阳腔。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的漳河流域。落腔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2011年05月,河南省内黄县申报的“落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腔是古代豫北流传的说唱艺术。莲花落与民间小调结合而成的一个独特而稀有的剧种,土生土长的百姓戏。唱腔艺术朴实大方,其音乐唱腔为曲牌板腔综和体。至今仍有口授剧目百余本。
南乐五腔调形成于清末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五腔调的伴奏乐器以四股弦剧种的乐器为主,另外还有三弦、京胡、竹笛、笙等,调门有慢板、二板、三板、流水板等。
河南南乐县的西街龙舞始自明代,已有400余年历史,是北方龙舞的一个缩影。其表演风格尽显梁山、燕赵遗风,出动时龙身灯火通明,目若巨电,摇头摆尾,吞云吐雾;表演动作有龙出海、挝勃、钻腰、钻尾、翻腾、盘龙等60多种套路。
麦秆龙来源于古代民间求神析雨的民俗仪式。每逢天气大旱,民众用麦秆、稻草、树皮等材料扎成龙的模样,穿上用麦杆稻草、树皮做成的简单衣服遮体,舞龙焚香祈告苍天求降甘露,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麦秆龙的原形。
内黄大锣戏是罗卷戏中单一锣戏的班社。据内黄县志记载,明代已有民间大锣戏班,由李官寨村的先民们传承延续至今。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锣戏属弦索腔剧种,艺术古老,风格独特,唱词为长短句,音乐为曲牌体。
铁花火龙又称铁火龙,源于唐宋,兴于明、清,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火龙是我国民间舞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龙与铁花相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
跑帷子起源于汤阴,始于我国春秋时期,是为纪念齐国国君桓公之妾卫女而衍生出的一种大型民间广场舞蹈,传承两千六百多年,流传在豫北地区,至今深受群众喜爱。2008年6月7日,跑帷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50。
清丰五彩纸龙,源于宋朝元丰年间。清光绪年间,五彩纸龙有所更新,长度达20余米,龙拐为12把(代表每年12个月,闰月加一把龙拐)。2009年6月,五彩纸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丰扁担偶,顾名思义,是演员用一个扁担前面挑舞台,后面挑道具,想往哪里表演节目,把挑子一放,就能开场唱戏!
淮调,又名“怀调”,也称“漳河老调”,河南安阳地方剧种之一,梆子腔声腔系统地方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淮调是发源于彰德府一带的珍稀剧种,是黄河中下游梆子戏的缘起之一,甚至可以称为该区域梆子戏的远祖。据《安阳县文化志》记载,早在隋唐时期,淮调就开始流行于黄河两岸。
长垣皮影戏是舞台戏曲的前身,拥有丰富的剧目,有神仙道化戏、历史演义戏、民俗生活戏、爱情戏、伦理戏等,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学价值。长垣县方里乡吕庄村是长垣皮影戏的发源地,始于明末,约有近三百余年历史。
扁担偶也称扁担戏、独角戏、筒子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河北吴桥传入内黄并被完善。一支扁担、一只木箱、一个布棚、一名演员,即可表演一台戏。演唱时扁担一支,布棚一撑,即成戏台。
“开明大鼓”始称“铜器会”,通郭村《清莲寺碑》记载,“铜器会”始于东汉明帝时期,距今约两千余年,后几度兴衰。
宋朝时期,哈达官是清丰县新立街村群众为庆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形式。
浚县善堂老秧歌属地秧歌(区别于高跷秧歌),是浚县社火表演的主要艺术品类,《浚县志》有起源已难确考“清中期已很盛行”等记载,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浚县莲花落是源于元代末期流传在浚县及周边县市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莲花落由一人说唱,说唱时两手拿牛骨板,板穿铜铃,随唱拍击,唱词为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唱。
固城乡黄焦村的舞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逢庙会过年过节重大事件等场合演出,至今已有348年的历史了。
独腿高跷流传于河南获嘉县西南部一带,其起源于中和镇小营村。《独腿高跷》形成于明末清初。一般为10至15人为一队,一个扮演猴王,其余都扮演小猴。也有的打扮成“猴太太”、“猴先生”等,那就根据要加进其他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没有固定程式。每只小猴固定使用一只高跷腿,也叫“猴腿”。作为指挥,猴王一般不用“猴腿”,只在地面上行动。脸谱化装及服饰与《西游记》人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