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舞狮文化随着中原移民南迁而传入岭南地区。
南海舞龙活动源于晋代,几经沧桑,一度濒危。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舞龙活动重获新生。在南海大沥麦边村,村民家家户户会舞龙。
佛山人龙舞是广东省佛山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舞是流传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广场舞蹈。
醉龙,又称转龙头、舞木龙、舞柴龙、舞龙船头,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醉龙是古代广东中山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原为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后发展成道具舞蹈,每年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的巡游活动中表演。
六坊云龙舞,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六坊村等村落的一种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二十左右,六坊村就会举行“游神”活动,村里近二百名青壮年男性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于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使云龙通体光亮,然后由持幡旗、灯笼者开路,由舞龙珠者引领,在持云彩、鲤鱼等道具的舞者护持下,从村中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连续巡游,巡游活动要持续三晚。
鹤舞,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的地方传统舞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鹤舞是广东中山隆都地区百姓根据当地的自然及生活环境而创作的一种动物道具舞蹈。
黄圃麒麟舞的采青动作很有水乡特色,其中桅杆青是独具水乡特色的麒麟舞蹈动作。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角麒麟舞,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及周边区域的传统舞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角麒麟舞是在三角镇的生活习俗和图腾崇拜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当地群众正月里的重要活动之一,诞生于清代末年,以中国传统武术中洪家拳和莫家腿为主要动作的动物舞蹈。
中山罗梁醒狮,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区街道的传统舞蹈,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山罗梁醒狮是南狮的一个流派,形成于中山。
圣狮凤舞,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的传统舞蹈,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圣狮风舞是隆都百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产物所想象创作出来的一种图腾舞蹈,寄托了百姓对“龙风呈祥”“鸾风和鸣”和谐生活的向往。
沙坡醒狮起源于廉江市石城镇官埇沙坡村,该村自古崇文尚武,清嘉庆前就有文武馆。醒狮团由村中武术馆组建而成,创始人为梁挺耀、梁绍荣。沙坡醒狮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发展醒狮文化,经过多代传承人的努力,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醒狮表演团队。
廉江市良垌镇竹园村舞鹰雄起源于清末民初。采青乃舞鹰雄的主要内容,“青”寓意吉庆祥和,采青(摆青)阵法有银树挂金钱、五指山等100多种。
傩舞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人类学、历史学、民众学等众多科学,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由中原及闽南传入,在雷州城乡流传。
雷州散花舞,作为一种融合了道教文化与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在雷州半岛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遂溪醒狮是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享有“中国醒狮之乡”的美誉,遂溪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因此每逢喜庆节日,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徐闻屯兵舞,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的传统舞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屯兵舞属道教“正一派屯兵科”为“求仙奉道,治妖驱邪,祈保平安”祭典的仪式性舞蹈,至今仍代代传承的原始科本《正一颁符屯兵科》手抄于晚清时期,集念、白、吟、唱、跳、鼓角伴奏于一体,是屯兵舞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藤牌功班舞,又称盾牌舞,是以藤牌为主,进行不同类型的阵势转换,突出舞蹈的编排结构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集军事训练、武术对抗、打击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形式,现主要流行于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及周边村落。
囊谦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囊谦热巴舞吸纳了其他地区热巴舞的一些特色,同时在唱词和动作上有所创新,具有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演出程式成套等特色,历史久远。
囊谦卓干玛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流传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相传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至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陇西县的团体舞蹈艺术,因其道具由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来而得名。云阳板舞原来是当地庙会期间“朝山会”的一项民间祭祀活动,以柔美矫健、干脆飒爽的风采闻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在节庆期间,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渭源羌蕃鼓舞是古藏、羌文化的活态载体,显示了羌、藏、汉民间舞蹈的融合性,是由原始狩猎——古代征战——节日庆典的祭祖祀神的歌舞仪式演变而来,与数千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一脉相承。
通渭扇鼓舞是一种伴随着民间巫术和祭祀活动而发展传承下来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多在迎神打醮时举行,由师公(即巫师)表演。
通渭探马舞是通渭社火中的一种舞蹈形式,通渭探马舞源于古代社庙的祭祀活动,是民间人们模仿远古军队在夜间行军打仗时的宏大壮观场面而形成的。探马舞在社火演出中,主要以迎接社火为主。
岷县羊皮鼓舞只有在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吉时开始祭神活动时跳。岷县羊皮鼓舞不但具有流传完备的唱白本子,而且仪式具有固定的格式,动作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动。
巴当舞,甘肃省岷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巴当舞古称“播鼗武”,源于古羌人的“祭山会”,是流行于甘肃省岷县中寨镇的一种祭山神的传统舞蹈。
临洮傩舞是甘肃省临洮县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临洮傩舞源于羌人的原始狩猎活动中的“面具狩猎法”,凝聚了先人无穷的智慧与勇气。
嘉峪关地蹦子又叫“老社火”、“跑打场”。是流行在嘉峪关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有说有唱,载歌载舞。
明朝洪武年间发祥于黄河上游的白银区水川镇桦皮川村的太平鼓,属于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方地区称正月初五为“五穷”,又名“五穷鼓”。
黄河战鼓是甘肃省的民间舞蹈,有500多年以上的历史。在白银区四龙镇李台村及靖远县平堡乡各村流传较为广泛。
靖远县的旱船舞,也称跑旱船或玩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靖远的旱船分为单人旱船和双人旱船,表演时以双人旱船为主。
靖远狮舞,又名“打狮子”,是甘肃省靖远县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舞蹈形式。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六是“打狮子”表演的活跃期,狮舞艺人们走村串乡,挨道拜岁贺喜。
滚灯俗称滚花灯,是景泰县红水镇有名的民间舞蹈。 据史料记载,长城一线设烽火台传递军情,昼夜分别用狼烟和灯火进行通讯。后来讯号灯流传到民间,便逐渐演绎成今天的滚灯舞蹈,曾广泛流传到了景泰周边的永登、武威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玉川钱鞭子又名敬德鞭,是景泰县寺滩乡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盛行于老爷山附近的玉川、疃庄等村。
会宁太平鼓是会宁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它与太平鼓这一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密切相关。太平鼓,又称“单鼓”“羊皮鼓”“迎年鼓”,是中国北方各地流行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垓下独杆轿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垓下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垓下舞龙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舞龙,民间又称为玩龙、耍龙或龙灯,是一项集体表演节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播的表演艺术。
旱船是固镇地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舞蹈,它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记录了地方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愿望及和谐欢乐的气氛。
安徽省固镇县的董庙狮子舞又称舞狮,民间多称为玩狮子、耍狮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其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据说最早由西域传入,至唐代,已发展成为上百人表演的大型集体歌舞,进入宫廷表演。此后,流行民间,深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
岳西狮舞,又称“玩狮子”、“戏狮子”。狮舞作为吉祥象征,是岳西灯会的核心节目,在灯会中要行“拜香火”等传统仪规,在“大场”中表演。是岳西灯会的核心节目。
望江采茶灯是望江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它源于当地的采茶劳动,是农民在采茶季节为了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茶叶丰收而创作的一种舞蹈形式。望江采茶灯的表演形式独特,舞者手持象征茶树的道具,通过模拟采茶的动作和表情,展示出茶农的劳动场景和生活情趣。
望江县的莲湘舞是一种流传于该地区的民间舞蹈,因其使用的道具而得名。莲湘舞的表演者手持一种特制的竹竿,这种竹竿长约三尺,比拇指略粗,两端刻有槽子,并插上销子,串上铜钱或金属圆圈,横竖间隔排列,两端系有红绸带或铜铃。
旵冲麒麟灯据传创于清末,最兴盛于解放前期,舞麒麟是舞狮子的一个独特分支,从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流传而来。整个班子有20余人,锣鼓、唢呐、举灯(头灯、挑灯、排灯),所有人员各司其职。“麒麟灯”传承过程中顺应流变规律,如今的“狮子灯”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被人们誉为“麒麟”下凡。
罗汉除柳是一种传统舞蹈,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罗汉除柳俗称赶柳,是一种带有剧情表演的民间舞蹈,相传在清末前就流传于安徽省太湖县大别山区望天乡及湖北英山一带,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
花梆舞是安徽省太湖县的民俗舞蹈,在当地农村俗称打梆子。花梆舞有舞台表演和广场文艺表演两种形式。舞台表演的男女演员一般为12人,乐队为5人,广场表演的男女演员为80人,乐队为20人。
潜山十二月花神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潜山市的传统舞蹈,它是潜山古代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文娱表演节目。潜山历史悠久,历经300余年,一直广为流传。“十二月花神”是潜山古代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文娱表演节目。
狮舞,又称“玩狮子”、“戏狮子”。狮舞作为吉祥象征,是潜山灯会的核心节目,在灯会中要行“拜香火”等传统仪规,在“大场”中表演。一般由一打球人引领两匹狮子。
海下文武高跷,是指发源于天津卫“海下”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形式,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海下同善高跷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军旅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同善高跷。
天津葛沽长乐老高跷这朵民间花会的奇葩,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洗礼,期间在妈祖文化、漕运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军旅文化、移民、渔民、农耕文化、庙宇文化等影响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跷演艺文化。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下同乐高跷”历史悠久,据津南文史资料周祜昌、周汝昌兄弟俩撰文记载,“同乐高跷”传统源出天津卫灰堆,后传入津南咸水沽,并由周汝昌的伯祖周锐(兄弟排行老七,俗称七爷)所创建“海下同乐高跷老会”。
葛沽青云高跷老会坐落在坐落在津南区葛沽镇,是原来八个自然村仅有的一道民俗花会。是葛沽民俗花会比较古老的一道花会。
王秦庄同议高跷会建于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同议高跷会,老一辈会员们以武跷为主,演艺高超,复古花样喜人,颇受民众赞赏。
宜兴埠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之意。此会至今已有16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
“同乐”高跷起源于嘉庆21年(1816),经海下(现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乐高跷传教上蒲口村,“同乐”高跷会创办于道光十四年(1834),距今已有175年历史,“同乐”高跷兼文跷、武跷之精华,充分体现了民间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在人员方面表现为渔、樵、耕、读广泛参与。
刘安庄同心高跷组建于清末成立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表演内容以“渔、樵、耕、渎”为题材,表现了农耕社会的渔夫、樵夫、农夫、书生四种职业,在逢年过节逛庙会、庆丰收时的欢乐场景。
李嘴同和高跷由王福星于大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903年)创立,距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已传承九代至今,李嘴同和高跷在漕运文化影响下,吸饮着北运河水的丰富营养,散发出北运河畔的泥土芳香。
大沽龙灯源于明嘉靖帝拨银重建潮音寺后,社火活动应运而生,舞龙社火团体成为大沽口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至今的“大沽龙灯”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所创。
北塘飞钹保留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的传统民间舞蹈花会表演形式。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保留了许多民间活动团队。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河头落子是塘沽河头地区特有的民俗。这种舞蹈形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内容多是表现农民丰收的场景。河头落子源于解放前当年黄骅渔民陈连杰 、陈连周、赵老五等人移民到河头村定居后 ,组织人们学习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