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舞狮文化随着中原移民南迁而传入岭南地区。
南海舞龙活动源于晋代,几经沧桑,一度濒危。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舞龙活动重获新生。在南海大沥麦边村,村民家家户户会舞龙。
佛山人龙舞是广东省佛山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舞是流传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广场舞蹈。
醉龙,又称转龙头、舞木龙、舞柴龙、舞龙船头,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醉龙是古代广东中山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原为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后发展成道具舞蹈,每年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的巡游活动中表演。
六坊云龙舞,流传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六坊村等村落的一种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二十左右,六坊村就会举行“游神”活动,村里近二百名青壮年男性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于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使云龙通体光亮,然后由持幡旗、灯笼者开路,由舞龙珠者引领,在持云彩、鲤鱼等道具的舞者护持下,从村中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连续巡游,巡游活动要持续三晚。
鹤舞,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的地方传统舞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鹤舞是广东中山隆都地区百姓根据当地的自然及生活环境而创作的一种动物道具舞蹈。
黄圃麒麟舞的采青动作很有水乡特色,其中桅杆青是独具水乡特色的麒麟舞蹈动作。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角麒麟舞,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及周边区域的传统舞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角麒麟舞是在三角镇的生活习俗和图腾崇拜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当地群众正月里的重要活动之一,诞生于清代末年,以中国传统武术中洪家拳和莫家腿为主要动作的动物舞蹈。
中山罗梁醒狮,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区街道的传统舞蹈,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山罗梁醒狮是南狮的一个流派,形成于中山。
圣狮凤舞,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的传统舞蹈,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圣狮风舞是隆都百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产物所想象创作出来的一种图腾舞蹈,寄托了百姓对“龙风呈祥”“鸾风和鸣”和谐生活的向往。
沙坡醒狮起源于廉江市石城镇官埇沙坡村,该村自古崇文尚武,清嘉庆前就有文武馆。醒狮团由村中武术馆组建而成,创始人为梁挺耀、梁绍荣。沙坡醒狮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发展醒狮文化,经过多代传承人的努力,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醒狮表演团队。
廉江市良垌镇竹园村舞鹰雄起源于清末民初。采青乃舞鹰雄的主要内容,“青”寓意吉庆祥和,采青(摆青)阵法有银树挂金钱、五指山等100多种。
傩舞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人类学、历史学、民众学等众多科学,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由中原及闽南传入,在雷州城乡流传。
雷州散花舞,作为一种融合了道教文化与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在雷州半岛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遂溪醒狮是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享有“中国醒狮之乡”的美誉,遂溪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因此每逢喜庆节日,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徐闻屯兵舞,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的传统舞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屯兵舞属道教“正一派屯兵科”为“求仙奉道,治妖驱邪,祈保平安”祭典的仪式性舞蹈,至今仍代代传承的原始科本《正一颁符屯兵科》手抄于晚清时期,集念、白、吟、唱、跳、鼓角伴奏于一体,是屯兵舞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藤牌功班舞,又称盾牌舞,是以藤牌为主,进行不同类型的阵势转换,突出舞蹈的编排结构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集军事训练、武术对抗、打击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形式,现主要流行于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及周边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