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是在岭南粤语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星腔是粤曲中最为流行的一个唱腔流派,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三水籍名伶小明星所创。
南海龙舟说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也是粤语曲艺的一个曲种,为与端午前后的龙舟竞渡相区别,民间叫唱龙舟或龙舟歌。
龙舟说唱,又称“龙舟”、“龙舟歌”、“龙洲歌”或“顺德龙舟”,是流行于广东佛山流行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龙舟说唱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
陇西道情作为陇中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道教唱经的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陇西道情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
陇中小曲是甘肃安定地区,特别是陇中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祀颂唱和劳动号子,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目前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是岳西县民间流传广泛、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形式,清代店前、白帽地区即有流传。
岳西锣鼓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分为民间打击乐和吹打乐,代表性民间器乐《十番锣鼓》,含《闹元宵》、《踩莲船》、《倒脱靴》、《七点头》、《双凤朝阳》等单曲,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
枞阳大鼓书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在枞阳县流传很广,俗称“大鼓书”。明清时期鼓书、莲花落、胡琴书、评书等各种形式的曲艺相继传入,而最流行的还是鼓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
枞阳胡琴书主要流传于枞阳沿江圩区,由瞎子算命演变而来,以二胡伴奏,用通俗易懂的枞阳俚语说唱。曲调用民族 “徵” 调式,唱词多以二二三句型,夹白夹唱非常自由,叙事抒情方便,题材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小说。
望江打鼓书是望江县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是一种以说唱结合的表演艺术,通常由一人或多人表演,表演者边敲鼓边说唱,通过鼓点的变化和语言的韵律来讲述故事或传达情感。
程岭大鼓书,俗称“说书”,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打鼓而得名。源于明末清初的宿松县, 300多年来,通过融合黄梅小调、文南词等唱腔,以及当地方言,形成了多种板式、独具宿松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
潜山琴书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曲艺,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当时有一个道士叫王蝉,以击鼓说唱的方式向弟子们传授道教,由于中年双眼失明,不能击鼓,后来改用二胡伴奏,于是大鼓书和琴书慢慢相传下来,逐步演变的民间艺人行走江湖养家糊口的手艺。
弹腔,是潜山古老剧种之一。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弹腔一直以皖江地域为核心流传地,因此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
潜山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清同治年间,潜山已有大鼓流传,时间达百年以上。潜山鼓书是一种由单人表演,击扁鼓、打牙板,有唱有说的曲艺形式,属于曲艺类的说书项目。
怀宁鼓书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怀书”艺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怀宁鼓书最初是用韵散两种文体交织进行表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结合说、唱、念、做等多种表演手法的艺术形式。
北辰区宜兴埠镇群众演唱的天津时调“大数子”,源自清末民初,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其历史久远,普及面广,家喻户晓。
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站唱,另有人分持三弦、扬琴等乐器伴奏。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有过不同的称谓,如京东怯大鼓、乐亭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乐亭调大鼓、四平调大鼓、乐亭大鼓、铁片大鼓、铁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
丝弦锣鼓流传至今约200年历史,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成为鼎盛时期,俗称:南有地盘舞(瑞昌南部),北有丝弦锣(瑞昌北部)。丝弦锣经数代传承,已形成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至今流传于瑞昌码头、流庄、武蛟湖滨一带。演唱的曲牌迄今留下的约有100支。
淇县宋庄村是有几十年演唱坠子历史的村庄,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在周边县市影响较大。河南坠子主要有:三板、熳班、剁子班,唱词多为十字韵、七字韵。经常演出剧目有《包公案》《刘公案》《小八义响马传》等,小段有《打砂锅》《拉荆笆》《王员外休妻》《口媳妇变驴》《王禅出世》等。
高甲戏是安溪宝贵的文化遗产来自民间草根,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广,观众面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安溪高甲以“丑角”表演为主要特色,表演风格更是自成一体。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流行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据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有据可查的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扩展项目。
“汀州唱古文”它具独特的表演形式,一人独唱一部戏。其伴奏乐器简单、曲调优美动听、故事情节感人。演唱者根据自身条件、自选一种乐器:渔鼓或二胡、三弦或竹板等都可。它采用长汀客家方言演唱,通俗易懂。
防城采茶戏的唱腔大落茶园、小落茶园、仙腔、哭腔和南音等,击乐主要有冲头、撞头、三排九、洗马板等。
天琴是壮族称为“天”(弹天、唱天、跳天)的文娱活动的唯一乐器,至今己有200多年历史,是壮族群众举行唱天、跳天、禳灾驱邪、祀神祈福、节日庆典时所用的主要乐器。
“合浦公馆木鱼”(又名“牡丹花”、“金牡丹女”、“金牡丹”)是合浦人民群众,特别是当地客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源于合浦廉湖书院(旧址在公馆至曲樟途中,今曲樟乡荷树坪村路口处),伴随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丹剧”的前身是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曲艺“啷当”。根据史料记载,它是由丹阳善增观中的道士发起,及后在清代道光年间开始盛行。
唱凤凰、唱麒麟起源于扬中地区,后因靖江涨滩,扬中好多居民移至靖江沙上居住,唱凤凰、唱麒麟的习俗也随之传入靖江,至今已有200年左右历史。唱凤凰、唱麒麟一般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和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
曹松庆说书是用靖江方言讲述故事的一种表演方式,曹松庆说书是跟其父曹全保所学。曹全保已于1983年病故,享年73年,他生前说书50余年,师从靖江康兴德裕庄人张金和。
泰兴说唱,又叫泰兴唱书。据《扬州曲艺志》记载,泰兴说唱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手持唱本,无伴奏根据唱本说唱。以七字调、十字调为主,唱书书目颇多。
出生于兴化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先生创作的“板桥道情”唱词精炼、曲调优雅,是“道情”艺术的精华。板桥道情雅俗共赏、寓意深刻,受到群众欢迎,传唱至今。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源于江苏扬州,其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扬州古琴活动自唐、宋以来,流传不绝,最盛于清代。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用扬州方音表演。扬州清曲传统上是不化装、无说白和无形体的表演,风格轻便简洁、朴实无华。
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开山鼻祖为明人柳敬亭。扬州评话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
东台渔鼓道情始于明末清初的道情戏,源于道教的歌"道情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是一人独唱或数人合唱的中国民间传统曲艺。2020年,渔鼓道情入选第五批盐城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民间曲艺艺术门类之一的盐城方言快板,其群众性基础非常广泛,有着独特的地域性。盐城方言快板表演由演员手持响板,自行打板表演。一人为“单口”,两人为“对口”,三个人或三人以上为“群口”。段落之间即过门,常常击节打板,演奏出各种花样的打击效果,以娱观众。
五常东北大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其的魅力不仅在于娱乐百姓,而且经过百年来几代艺人的努力,开创了黑土地曲艺艺术的先河。五常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在松花江沿岸落地生根发展的一个支脉,是东北主要曲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