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清同治年间,潜山已有大鼓流传,时间达百年以上。潜山鼓书是一种由单人表演,击扁鼓、打牙板,有唱有说的曲艺形式,属于曲艺类的说书项目。
十番锣鼓又名“十样景”、“十不闲”,是汉族传统吹打乐种之一。潜山人称为“十番锣”、“打十番”,演奏方式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民俗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潜山民歌是流行于潜山市域各乡镇的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歌,是潜山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抒发感情、唱颂美好生活的民歌。
三祖寺佛教音乐是建庙伊始随高僧传入,经年年在寺庙举办的各种佛事活动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天柱山道教音乐通常是道士们作道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民间演唱团体、自乐班和鼓吹乐班子,他们大都以村为单位遍布城乡,自成一体。
潜山市是孔雀东南飞传说发生地,传说源于汉末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故事。东汉建安年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娶本地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兰芝为焦母所不容,被迫遣回娘家,焦、刘两人分手时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兰芝回娘家后,其兄逼其改嫁,兰芝在走投无路时投水身亡,焦仲卿闻讯后也自缢于庭树,酿成了一出封建婚姻的悲剧。
二乔传说是一种民间文学,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乔公,东汉时期庐江皖县(今潜山)人,育有大乔、小乔二女,据传二乔知书达理,聪慧过人,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貌,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每次妆罢便将残脂剩粉投入院落老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也有了胭脂香,此井也因此被称为胭脂井。
七仙女传说中的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天柱山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民俗文化十分丰厚,除了有史书记载的古典文学作品外,还有一类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它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绚丽多彩,充满艺术魅力。
《一夜妃的传说》是一个源自安徽天柱山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女主角桃花与乾隆皇帝的一夜情缘。
乔公故址座落在县城东门。早在汉代这里就建有乔公庄园。三国时期佳丽大乔、小乔,乃乔公的两个女儿,就生话在园中。乔公为人秉性忠厚,乐善好施,名传乡里。乔公长孙乔进,虽是一介书生,却继承了祖父的美德。
江镇馒头是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的特色面点,该镇被誉为“中国面点师之乡”。江镇馒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也是江镇人引以为傲的美食之一。
拖肚子粑是安徽省怀宁县腊树镇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也是怀宁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形状,即中间厚实、两端细长,形似拖着肚子的样子。拖肚子粑的制作工艺简单,但味道却十分美味,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海带老鸭汤是怀宁茶岭一道特色菜,采用自家养殖鸭子,鸭子饲养在鱼塘,每天通过爬高坡才能吃到种植的蔬菜及玉米,因此鸭肉口感独特,配上海带滋补去湿、养胃补肾、除痰健肺、解毒消肿的食疗作用。
小市米粑是怀宁县小市镇地方传统类早点,也被当地人称为“丰糕”或“发糕”。它是小市乃至怀宁地区的一种传统早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小市米粑的外形雪白,内里蓬松,表面光滑微反光,带有米的清香和发酵的香气。口感酥软不粘牙,慢慢咀嚼时会有一股酸甜味在嘴中散开。
怀宁山粉圆烧肉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传统名菜,也是安庆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山芋粉(即红薯粉)和五花肉,通过独特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
怀宁蓝莓是安徽省怀宁县的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怀宁蓝莓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鲜美,甜度适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怀宁贡糕,至今已有近600年生产历史,呈白色或玉白色,呈长方形,棱角完整,切面平整,糕片密实,有弹性,不松散,口感香甜,柔软绵爽,入口即化,具有糯粉、白糖、麻油混合而成的香味。
怀宁龙凤贡面是一种白如银,细如丝,人口柔软,味道鲜美,富有营养的特色传统面食。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北宋,与赵匡胤有。
“龙池香尖茶”产于怀宁县清河乡龙池尖山及周边一带的浅山区,其制作始于宋代,传承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古往今来,该茶以其特有的清雅高郁的香气而享誉皖西南,因其产地位于龙池尖及周边一带,故得名“龙池香尖”,又名“龙池尖茶”。
怀宁县石牌镇的十番锣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音乐形式。石牌的十番锣鼓受到了徽州十番锣鼓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本地的特色,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娃儿粉”又名“瓜儿粉”,是一种用于治疗夏天蚊叮虫咬、具有清痱除疖、清凉解毒功效的乡村良药。
怀宁红薯粉丝是安徽省怀宁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良的口感而闻名。怀宁红薯粉丝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种植的红薯,通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制成粉丝。
怀宁石雕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怀宁石雕工艺历史悠久,已有400余年历史。怀宁石雕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神话传说等,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也有现代的创新设计。
怀宁鼓书是安徽省怀宁县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怀书”艺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怀宁鼓书最初是用韵散两种文体交织进行表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结合说、唱、念、做等多种表演手法的艺术形式。
怀宁凉亭狮子灯会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安徽省怀宁县凉亭乡双湖村后湾组,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项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以其独特的舞狮表演和灯会庆典而闻名。
怀宁小市民歌是指流传于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小市镇是东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小市民歌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歌词朴实,多采用口头传唱的方式代代相传。
五猖会,其背景源自巾帼英雄梅花姑娘舍身除暴安民的故事。当地民众为纪念梅花姑娘,便以五猖戏的形式彰扬梅花姑娘的不朽功绩,让梅花姑娘的精神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牛灯戏”自古有之。相传唐朝初期,名将尉迟恭遭贬至江西鄱阳湖一带。他亲学耕田,边耕边唱。其后人在元朝时迁至怀宁县洪铺镇汪河屋,从此牛灯戏在该地世代相传。2010年,“牛灯戏”被列入安庆市第二批“非遗”名录。
黄梅戏(怀腔)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市的怀宁县,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怀宁素有"徽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是徽剧、黄梅戏的发源地,曾三度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怀腔"俗称"府调"、"怀宁调",是怀宁本土创造形成的一种戏曲腔调。
孔雀东南飞传说,安徽省怀宁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刘若宰(1595~1640),字胤平,号退斋,怀宁县平山大塅人,明崇祯元年(1628)文科状元、书画家。刘若宰出身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数千言可立就。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戏作墨花也别有情趣,安徽省博物馆珍藏有他的行书轴和山水轴。
迎新草莓是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的特产水果,因其是在新年时节便开始成熟,故称之为迎新草莓。迎新草莓不仅可以“高架种植”,还有“白、粉、红、黑”四种颜色, “神奇”且“新鲜”。
小站稻,天津市津南区特产,主要种植于小站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米粒饱满,均匀一致,半透明,无异常色泽和气味,米饭富有光泽,冷饭不回生。米饭富有光泽,具有“香、黏、弹、筋、甜”的特点。小站稻种植面积已从2016年的1.8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5.7万亩,其中稻蟹混养面积发展到2.4万余亩。
葛沽清水萝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有‘葛沽萝卜赛鸭梨’的美誉。它以圆滑周正、肉细皮薄、爽口脆甜享誉津门,又因其有药用价值,能通气行气、健胃消食,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津南味道多香甜,南义葡萄堪一绝,津南区八里台镇南义村是天津市有名的葡萄之乡,尤以玫瑰香闻名,味道浓郁、肉质细腻,入口唇齿留香。
德福八大件包括了酱牛肉、羊腿、腊肠、罗汉肚、猪蹄等多种多样的肉类制品,它们都是经过精心的腌制和烹制而成的。这些食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富含营养,是节日宴席和家庭聚餐的上佳选择。
天津津南区的尹记烧饼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小吃店,位于小站镇德胜道翔宇楼底商。这家店的烧饼以祖传秘方制作而成,具有香酥可口的特点,尤其是搭配秘制熏鸡蛋,更是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大商包子是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的传统美食,以其鲜香美味著称,吸引了众多食客。这种包子的制作技艺源于商姓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茶汤本是北京传统小吃,传到天津后被爱吃会吃的天津人发扬光大。葛沽崔记传统茶汤制作技艺始于明末,经几代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是津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津南的崔记茶汤就因其口感丰富、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的特点广受欢迎。
天津赵大肚子烧麦创始于光绪年间,在继承前人制作烧麦的配方和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葛沽食客需求,悉心研究,突出鲜咸和口味爽香。
葛沽宝辇会兴起于明朝末年,盛于清,距今已有约五百年的历史,代代相沿至今,长盛不衰。
海下文武高跷,是指发源于天津卫“海下”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形式,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海下同善高跷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军旅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同善高跷。
天津葛沽长乐老高跷这朵民间花会的奇葩,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洗礼,期间在妈祖文化、漕运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军旅文化、移民、渔民、农耕文化、庙宇文化等影响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跷演艺文化。
麦秸画,亦称麦秆画、麦秸贴、麦秸剪贴,是采用废弃的小麦秸秆,经煮、染、刮、拼、剪、烙、贴、裱等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环保型传统民间艺术品。其内容多为反映地域民风民俗的吉祥图案和人物、花鸟虫鱼、风景。该艺术最早始于隋唐时期,明清时较为兴盛。清末民初,民间尚流行此艺的地区有广东潮州,河南南阳、天津津南。
《小站挠秧号子》是小站农民种稻挠秧时,在秧田里唱的号子,曲调由安徽传承过来。挠秧号子不同于砸夯号子、拉船号子为用来统一发力节奏,因为挠秧操作各行其便,挠秧号子由牧控队列人领唱,挠秧队列合唱,领唱者诵唱歌词,合唱者以象声词烘托。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下同乐高跷”历史悠久,据津南文史资料周祜昌、周汝昌兄弟俩撰文记载,“同乐高跷”传统源出天津卫灰堆,后传入津南咸水沽,并由周汝昌的伯祖周锐(兄弟排行老七,俗称七爷)所创建“海下同乐高跷老会”。
田树豹,在祖辈、父辈的熏陶下,酷爱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从14岁开始学习传统榫卯工艺制作,至今53岁从未间断,主要代表作品有马车、独轮车、老轿车、水车、耧、耠、耙等。他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巧匠。在他的手中,一块块木料能够拼接出精美细致的工艺品。
空竹具有制作工艺高、样式多、品种多、花样多的特点。不仅玩法多样,招式绚丽,还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
昇平民乐(津沽清音)是明清时期葛沽镇娘娘庙(天后宫庙)和尚为迎请天后圣母进宫吹奏的一种佛教音乐。津沽清音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葛沽青云高跷老会坐落在坐落在津南区葛沽镇,是原来八个自然村仅有的一道民俗花会。是葛沽民俗花会比较古老的一道花会。
“无同竹编”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在津门传承至今已百余年。主要包括竹编字画、竹编茶器、竹编花器、竹编饰品、竹编文创等,代表作品有竹编画《隐形观音》、竹编花器《蓝荷》、竹编茶器《半日闲》等。
陈氏制瓷(手绘)制作技艺发源于葛沽。受葛沽书画文化的影响,陈家公馆留存的瓷器来看不同于传统的按层分布图案的工匠制瓷,瓷器图案构图有明显的文人画的特点,集“诗、书、画、印”的风格于一体。
于氏掐丝珐琅借鉴了传统景泰蓝的技艺,纯手工掐丝、点蓝上色,采用纯天然釉料,配以各色宝石颗粒精心制作而成。
徐堡大枣,天津市北辰区地方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徐堡大枣的种植历史颇为悠久,可追溯至明朝永乐年间,其产地徐堡村位于永定河畔,果实呈长椭圆形,色泽红中带黄,口感甜脆,且比其他品种的冬枣早熟约一个月。
伍瑞粽子是天穆当地有名的食品,并以天穆地区为主辐射天津各区。伍瑞粽子属于典型的北味粽,纯米或加小枣、红豆等馅料,口感以香、甜、粘、糯、滑为特点。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光绪23年(公元1885年),自回民闫富生创立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主要特色食品有酱牛肉、牛肚、牛蹄筋、板筋、牛舌、牛眼等。闫记酱牛肉那浓浓的酱香,嚼着筋道的牛肉,色香味俱全。
穆氏盛斋元酱制品制作技艺是穆氏家族5辈人沿袭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一整套清真美食的制作技艺,传承发展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目前是津门老字号。穆氏盛斋元从传统单品酱牛肉发展至今数十种单品,后代秉承祖训,兢兢业业,对产品品质严格把关,从未懈怠,诚实经营,传承后代,保持纯手工制作工艺,拒绝工业化,努力将盛斋元品牌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