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原产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区步云山周围各市县,属绒肉兼用型品种,是中国绒山羊品种中产绒量很高的优良品种。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一带的传统地方小戏剧种。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
海城皮影戏俗称驴皮影。它是用驴皮刻制的人物外形,用灯光照射以表现故事情节的戏剧。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延庆拥有华北最大杏树基地,延庆的鲜杏品种多,有骆驼黄、葫芦、青蜜沙、偏头、红金榛、红荷苞、银白杏、串枝红等160个品种,早熟杏骆驼黄,最大的直径有5公分左右,重达90克。
永宁豆腐是北京市传统的地方名菜。从汉代起就有记载,在清朝时期成为宫廷贡品,曾经有过家家户户做豆腐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直流传。
延庆区拥有7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元史》之《耶律楚材传》。延庆山地丘陵属片麻岩风化土,富含铁锰锌等多种矿物质,有机质含量≥1%。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延庆葡萄果穗整齐,果粒均匀肉质脆,风味浓郁。
延怀河谷产区拥有7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延怀河谷葡萄果穗整齐,果粒均匀,有色品种果实着色深,果粉厚,外观美丽,果汁多,糖分高,浓度大,刀切而其汁不溢,吃起来味极甘美,爽口。富含有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风味浓郁。
延庆国光果实扁圆形,果面底色黄绿着鲜红色条纹或全面鲜红色;果皮中等厚,果粉较多,果点小而密且明显,形状不规则;果肉淡黄色或绿白色,果肉细、肉质脆,风味甜酸适度,有香气。
柳沟的火盆锅豆腐宴由传统习俗演变而来,因烹制方式和口味的特别,加上纯朴风格的乡村宴会式服务,名播京城,声誉远远盖过古城遗址。来到这里,每人都要品尝一下这里远近闻名的“火盆锅、豆腐宴”。
延庆高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延庆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庆高跷的角色有:老渔翁、打头棒、包头、武扇、膏药(或先生)、老坐子、小放牛等。
陈氏太极拳不仅健身有法,而且技击奥妙,流传300余年,仍保持本来特色。
糖画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画,可观可食。
植物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做成装饰画、也可以粘贴在其他生活用品上。近几年,植物画在延庆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传播,深受人们的喜爱。
延庆传统插花分为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类型,主要容器为瓶、盘、碗、篮、缸、筒等六大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蕴、系统的插花理论与精湛的插花技艺,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
因钩针编织易学易懂,在社会上得到极大的普及,很多家庭都备有钩针和各种线材,钩针编织各种作品。21世纪以来,钩针编织作品在延庆依然具有一定普及性。
传统皮活制作技艺是延庆地区一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手工技艺,它的内涵广泛,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毛皮制品。
三司村柏木熏肉是延庆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食品种类,形成了酱香浓郁、柏香馥郁,肥而不腻、余味绵长的独特特色。
在北京延庆饮食发展的历程中,“傀儡”是重要品类,主要包括:“锅搅傀儡”“锅打傀儡”“屉蒸傀儡”“油炒傀儡”等。
延庆传统猪头狮子是延庆地区的民俗文化载体,凝结着延庆人民的文化情节,蕴含着延庆地区独特的价值理念,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延庆区饸饹具有传承久远的民俗文化价值,赋予了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文化象征。如寓意长命百岁、大吉大利、白头偕老,并表达主人的诚意感激。
延庆虎头鞋是用老虎的形象作为装饰的一款鞋子,故称虎头鞋。
北京蒙镶技艺,北京市东城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蒙镶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起源于中国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延庆区蒙镶工艺是一种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其工艺十分复杂,以金属錾刻和金属焊工为主,每件成品经过设计、造型、铸模、库活、錾活、馏金、镶嵌、作旧等多道工序制成。
延庆地区盛产的八棱海棠,光绪年间一直作为皇家贡品送入紫禁城,2016年被列入农业文化遗产。
杏仁菜粥是延庆地区极具特色的美食,其成品黄绿相间、咸香清爽、不油不腻、杏仁味浓,是具有滋补保健作用的养生食品。
延庆区古建筑彩画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一种装饰艺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既有保护木材之实用功能,也传递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内涵。
永宁大集每天都有,不过周末更热闹,传统节假日最具特色。整个集市并不算很大,主要集中在一条南北向、古香古色的步行街上,但是各种特产、小吃、传统手工艺制品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遛娃简直太轻松。
“京都北韵禅乐”2009年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禅乐即“梵呗”,是佛教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可以溯源到隋唐燕乐。禅乐包括赞(佛教仪轨中表现崇拜赞美的歌调)、偈(总结或讲述佛教教义理论或佛教事迹的歌调)及法事歌曲等。
京味儿达人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是当今文坛的畅销书作家,他从1980年就开始了京味儿系列的文学创作,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4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品种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 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馓子麻花、焦圈、麻团、面茶、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北京小吃的精华,京城百姓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非常喜爱,并且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仿膳制作技是北京的特色技艺。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几位清宫御膳房的师傅在公园北岸建起了小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专门仿照御膳房制作方法,经营风味菜肴及面点小吃。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古建筑群中。
北京童谣取材于生活,内容涉及到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有浓厚地方特色,具有形式简短、音节和谐、诙谐幽默、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等特点,而其中所蕴含的民俗生活、民族文化,也在传唱的过程中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厂甸庙会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举行,规模盛大,京味浓厚,闻名遐迩。解放后厂甸的庙会仍一直举行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依然红火热闹。从1964年开始,由于有碍交通,厂甸灯市停办,偃旗息鼓37年。2001年,北京市政府宣布恢复厂甸庙会。
其实与仙源腐乳延绵醇香的口感一样,它背后的故事,同样精彩!在1918年,祖居通州的马兆丰先生创办了“万通酱园”,生产经营各种酱菜。因为在运河边的缘故,南来北往的人很多,马老先生就想到了将南方的豆腐运输到通州,制作成酱豆腐,这样保存的时间更长,也符合了南北方的口味。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在通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老北京手工艺“燕京八绝”之一。
要说这大顺斋的历史,那更是悠久,与咱通州的漕运也密不可分。相传早在明朝崇祯皇帝30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位于京杭大运河北段的古镇通州,和往日一样,迎来了一只只运粮漕船,其中一只船上走下一家人,打头的汉子,便是一家之主刘大顺。这个来自南京上元的回民小贩,看中了这里的繁华,便落下脚来。
“面人汤”的面塑形体完整饱满,造型略作夸张,色彩鲜艳醒目,制作手法多样,注重神气动态,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如今,汤子博的次子汤夙国先生继承了“面人汤”的面塑艺术。由于其制作技艺的要求较高,目前仅有两位学生随汤夙国先生学习面塑艺术。
风车的出现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风车最早叫八卦风轮,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具有驱魔镇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四季保平安。通州大风车是指西集镇武辛庄村梁俊制作的风车。“风车大王”梁俊,生于1933年,西集镇武辛庄村人,祖辈相传以制作传统风车、风筝为业,梁俊是第三代传人。他制作的风车工艺精湛,勇于创新。
通州运河龙灯会(张庄村),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835年,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通州运河龙灯是北京市的传统民俗舞蹈。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习俗。运河龙灯是通州区县镇特有的传统龙灯,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般龙灯的龙头为圆形,而县运河龙灯的龙头为方形。两条通州的运河龙灯在结束厂甸庙会的演出后“光荣退休”,被请进国家博物馆“颐养天年”。
通州骨雕制作技艺从清代开始,通过师徒传承,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鲜活的历史记忆,经过数百年的传承,至今仍有传人。
李氏族谱起源于明初期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年之久,自明末清初经历数次修谱,都各有详细记载。
里二泗高跷会约有300年的历史,至今代有传人。它由12人至14人表演,文跷、武跷兼备,表现内容主要是《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
北京通州小楼饭店是著名的清真老字号,小楼传统的代表菜肴是:小楼烧鲶鱼、焦溜肉片、焦溜饹馇,现已收入《北京清真菜》等文献。
作为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二泗小车会曾到过二十多个村镇演出、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通州小吃节、三义庙庙会、顺义花会比赛等活动,获得大众的一直喜爱与认可。
通州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剪纸技艺自清代开始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通州青铜器复制与制技术是我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它起源于元代,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延续到今天,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半截河老道会音乐属道教音乐,据传有200多年的历史。
位于通州区大辛庄的李淑华师从其姑奶奶李克敏,她经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领悟和实践,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对称、对比、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有机的结合,通过剪、刻等手段,创造出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剪纸艺术作品,在通州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通州临沟屯风筝制作技艺据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风筝已成为体育竞技项目,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作用。
通州地区的料器生产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工艺品手工业中独树一帜。
“枯木陶”陶器是通州老艺人华定远在继承中国传统陶艺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属于家族传承关系。
通州空竹制作技艺有着多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繁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竹文化已成为凝结人民群众维系情感的纽带,成为北京祥和的城市之音。
据传每年六月六是冰雹老爷的生日,如果这一天能给冰雹老爷过生日,就能风调雨顺,六月六节因此而形成。
陆辛庄少林武术的内容属独创一派,表演套路多,在通州范围内首屈一指。现在它已成为颇受群众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是少林武术在民间一个鲜活的、历史的、立体化的见证。
通州玉器制作技艺从元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代有传承。
通州刘老公庄饹馇饸(又叫咯吱盒)制作技艺,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运河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