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金线莲是指产于福建武平县的金线莲,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野生资源主要集中于梁野山周边乡镇。武平金线莲叶厚大,茎粗,植株较强壮,叶表面有细鳞片状突起,叶表面墨绿色,叶脉金黄色明显。
色香味醇正,味平、甘,晒干后有浓浓的野草香味。入口时有淡淡兰花清香,过喉后有甘味,有别于其他地区带有腥味或其他杂味的金线莲。
武平位于北纬25°06’10’,东经116°05’32’,为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274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天气温和,雨量充沛。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气微,味淡。武平金线莲味甘,性凉,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 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2010年3月“武平金线莲”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金线莲实则是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型中草药,有诸多名字,比如金线连、鸟人参、金线兰、金丝草等等。
它叶面嵌有金线脉纹,属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可谓是名副其实。
早古代许多医学典籍中便有记载: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详细。
有人传在《本草纲目》即有记载,称金线莲性平、味甘,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扶正固本、生津养颜、调和气血、益寿延年的功效。
相传,大德元年,元仁宗皇帝,长溺酒色,渐感腰膝酸软,口苦咽干,面色晦暗,食欲不振,众御医束手无策,宰相引荐医家危亦林,只开一方“武平开花金线莲”仁宗服后,渐感口清气爽,容光焕发,仁宗大悦,赐金线莲为神草。
武平民间很早就开始利用金线莲,清康熙三十八年重新编纂的《武平县志》记载:“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鸟人参,凉血平肝,消热解毒。”
民国三十四年编纂的《武平县志》记载:“金线莲。小草,叶脉金黄,表面细鳞状突起,治小儿发热。”
《福建药物志》中记载,金线莲其性平、味甘,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之功效。主治咳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乳糜尿、血尿、风湿关节炎、小儿急惊风、毒蛇咬伤等,民间多用于高烧不退、惊风。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