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山麻鸭,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岩市新罗区境域四周为海拔800多米的群山环抱,龙岩山麻鸭中心产区位于武夷山脉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9.9℃,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稻米和其他农副产品,为龙岩山麻鸭的育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龙岩山麻鸭是体型较小,早熟,产蛋量高,觅食能力强,善于跑动。公鸭特征:头中等大、颈秀长、眼圆大,胸较浅,背稍窄,腹平,躯干呈长方形;母鸭特征:本色为三类。一是浅麻色,全身羽色较浅,每根羽轴周围有一条纵向黑色条纹。
2020-2022年期间,成功选育了配套系“闽龙1号”,经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检测,“闽龙1号”蛋鸭配套系商品代72 周龄平均产蛋数为341.9个,总蛋重24.16公斤。2022年,新罗区山麻鸭存栏33.74万羽、年产鸭蛋5051吨。
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龙岩山麻鸭”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龙岩山麻鸭是体型较小,早熟,产蛋量高,觅食能力强,善于跑动。公鸭特征:头中等大、颈秀长、眼圆大,胸较浅,背稍窄,腹平,躯干呈长方形;喙青黄色,嘴米黑色;虹膜黑色,趾、蹼为橙红色,爪黑色;头及颈上部为孔雀绿,有光泽,有一条白颈环;飞羽除间生2-3根白外均为黑色,尾羽及性羽全为黑色。母鸭特征:本色为三类。一是浅麻色,全身羽色较浅,每根羽轴周围有一条纵向黑色条纹;二是褐麻色,全身羽色淡黄;三是杂麻色,羽毛表现不规则,一般为浅麻和褐麻无异;母鸭的喙、嘴米、趾、蹼及爪的颜色均同为橙黄色。
经检测龙岩山麻鸭含有水分≧70%,蛋白质19.5-25%,脂肪2.1-2.7%,氨基酸总量13.6-17.04克/100克。
药用价值
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产地环境
龙岩市新罗区境域四周为海拔800多米的群山环抱,龙岩山麻鸭中心产区位于武夷山脉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9.9℃,无霜期291天,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境内崇山峻岭,山沟溪流纵横,梯田鳞叠,牧鸭水域面积颇广,为善于奔跑、觅食力强、适应梯田放牧的龙岩山麻鸭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稻米和其他农副产品,为龙岩山麻鸭的育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历史渊源
龙岩市养殖鸭禽已有500多年的饲养历史。相传于明代,龙岩人民就有养鸭的习惯。他们从中选育了适宜山区特点的蛋鸭,经年长日久的不断培育,使麻鸭的优良种性遗传至今。
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养龙岩山麻鸭。
1993年,龙岩市成立龙岩山麻鸭原种场。
2016年,新罗区在北京嘉苑饭店进行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
生产情况
2016年底,龙岩市新罗区麻鸭总保护面积1978.08平方公里,年存栏45万羽,年产鸭蛋6500吨。
2017年底,新罗区麻鸭原种场存栏祖代、曾祖代种鸭3000余套,年可提供20-30万套父母代种苗及大量优质商品苗。
2022年,新罗区山麻鸭存栏33.74万羽、年产鸭蛋5051吨。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是
- 不是
- 不清楚